Workflow
生物医药
icon
Search documents
消失的巨头LP又回来了
FOFWEEKLY· 2025-06-19 09:59
互联网巨头以LP身份出手了。 作者丨FOFWEEKLY 本期推荐阅读5分钟 本期导读: 这两年,一级 市场上围绕 "找钱难" 的讨论层出不穷。尤其是那些不带招商诉求的市场化资金,更是成 为GP争相追逐的稀缺资源。 从上市公司出资数据来看,整体作为LP的出资数据未见太多起色,曾经活跃的互联网巨头们,近两年在 LP领域近乎销声匿迹。 而值得关注的是, 近日,一则工商信息,打破了这份沉寂, 一家互联网巨头又一次现身了,且是作 为LP的身份出手 。 阿里巴巴又做LP 这一看似普通的新基金成立事件, 实则暗藏深意。 有外界人士猜测:此举或是阿里巴巴在新环境下的核心应对逻辑,被视为其战略调整的 关键落子 。 回顾2025年初至今,阿里巴巴进行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资产处置:以131亿港元出售高鑫零售(大 润发母公司)控股权予德弘资本,以约74亿元转让银泰商业股权…… 这些动作,在外界看来,正是展现出了阿里巴巴逐步退出非核心资产,聚焦核心业务的战略决心。 而大刀阔斧的"瘦身"为其回笼了超过200亿人民币的资金。 沉寂多年的互联网巨头回来了。 曾几何时,互联网与产业巨头的战略投资部收缩、战投基金解散、非核心资产剥离的消息不绝于 ...
刚刚,闵行1幅住宅地块出让,就在这里→
Sou Hu Cai Jing· 2025-06-19 09:38
记者从闵行区规划资源局获悉,6月19日,闵行1幅地块出让,该地块位于颛桥镇君莲社区,地块名称为颛桥镇MHC10601单元01-22A-10地块,规划用地 性质为住宅用地,出让面积4.05公顷,容积率为2。经过40轮竞拍,最终由上海保利城市发展有限公司竞得,总成交价314026万元,溢价率12.95%。 颛桥镇辖区面积24.34平方公里,实有人口21.72万人(2024年末数据)。根据区总规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颛桥作为地区中心并以15分钟生活圈为辐射范 围完善社区中心。作为闵行宜居宜业、产业集聚的地区代表之一,颛桥未来将打造先进制造新高地、宜居和美新城区的城市环境。 6月19日,颛桥镇MHC10601单元01-22A-10地块在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摘牌,这也是当日上海第五批次土拍推出的6幅地块之一。地块东至都庄路,南至 01-22A-07地块(近六磊塘),西至01-22A-07地块,北至01-22A-08地块、01-22A-09地块,土地用途为普通商品房,出让面积4.05公顷,容积率2,起始 价278026万元,竞得价314026万元。 周边配套及社区服务设施齐全 君莲社区毗邻漕河泾颛桥科技绿洲、大零号湾科创中心 ...
新开源(松江)全球研发转化生产基地盛大开业,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开业仪式上,"源因诺方"生物医药孵化器完成揭牌仪式,华道生物也正式与新开源签署首款CAR-T细胞 药物商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协议。华道生物董事长表示,公司将利用新开源的平台优势和产业链资源,实 现从关键设备、核心耗材到生产工艺的全面自主可控,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华道生物自主研发的 首款CAR-T细胞治疗药物研发进展顺利,落户新开源松江基地后显著加速国产CAR-T药物的上市进程, 极大提升其可及性,惠及广大患者。 松江区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承载区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正全力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 业集群。新开源全球研发转化生产基地的落成与运营,高度契合松江区的产业导向,将有力提升区域在 细胞治疗、基因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研发转化能力,吸引高端人才集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为松江乃至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资料显示,新开源是国内首家专注从事生产、研发、销售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系列产品和乙烯基甲 醚和马来酸酐共聚物(PVME/MA)系列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向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产品,累积 1000多家客户。 2018年,公司开始规划医疗业务总部基地——上海松江基地建设,并以 ...
A股IPO“中考”成绩单:打新单日平均收益超200%,赚钱效应重现
Hua Xia Shi Bao· 2025-06-18 10:13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今年上半年,A股共有50家企业实现IPO,合计筹资超过371亿元,IPO数量和筹资额同比均上升14%。 在A股IPO"水闸"仍被严控之际,上半年A股IPO打新带来的赚钱效应却出现大幅飙升,甚至呈现领跑全球IPO打新 的态势。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上半年A 股未有IPO破发,平均首日回报达到220%,与2024上半年的136%相比,同比大幅上升。这一数据与港股上半年 IPO打新首日回报仅有11%、且有30%的IPO项目首日破发相比,尽显强势。 "2025年上半年A股IPO排队企业数量进一步下降,打新的高回报和IPO数量的稀缺使得投资者打新积极性进一步高 涨,网上平均超额认购倍数同比大幅增长。与此同时,IPO发行市盈率保持近年来低位,与首发时平均行业市盈 率差距同比加大。"大中华区财务会计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刘国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两个市场IPO表现各异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A股和H股IPO表现迥异,与A股IPO数量稀少但打新赚钱效应爆棚相比,港股市场则 ...
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A股IPO要重启了?多方在等待细则
Di Yi Cai Jing· 2025-06-18 10:02
新药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一级市场投资人给药企提供资金弹药,当药企通过IPO上市时,一级市场 投资人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实现退出,进而继续支持新药研发,形成闭环机制。然而,随着2023年下半年 A股IPO上市门槛提高后,一级投资人退出受阻。 近两年来,一些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通过被A股企业并购,从而登陆资本市场。而今年以来,随着港股 生物医药市场回暖,部分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已在筹划赴港上市。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 来,至少有15家生物医药企业在港交所刊登了IPO招股书。 "生物医药企业选择去港股上市,也是目前没有更好的上市选择之地。"有IPO律师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 表示,他们也在关注A股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IPO何时能够真正重启。 有多位生物医药一级市场投资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A股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IPO开闸,还需要再观 察,具体还要看到时的操作细则。 上一次,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在A股实现上市,是在2023年6月20日。 6月18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表示,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且重启未盈 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同时,将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 ...
从技术根基到社会价值的战略纵深,江西生物赴港上市的底气在哪?
Ge Long Hui· 2025-06-18 00:53
"港股抗血清第一股"来了。 作为拥有"中国及全球最大人用破伤风抗毒素(TAT)生产商"头衔,江西生物近期递表港交所的上市动作,恰好正值 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对抗血清需求的结构性增长期。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全球人用抗血清市场规模将在2028年突破8.21亿美元,并以20.6%的复合增速向2033年的20.95 亿美元攀升。 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疫苗免疫局限性催生的刚性需求。当突发创伤暴露遭遇疫苗保护空窗期及个体差异(部分人群 接种疫苗后无应答或保护不足),许多疾病没有抗血清之外的特效药物,抗血清成为阻断破伤风、蛇毒中毒及狂犬病 等致命疾病的最后防线。 由此笔者认为,江西生物的上市进程不仅关乎企业自身资本化跃迁,或更折射出资本市场对传统生物制品赛道价值重 估的新动向。 在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企估值体系重构的当下,这家分别占据中国及全球市场份额65.8%及36.6%的企业,究竟构建了怎 样的技术护城河?身处抗血清这一百年赛道的商业逻辑和价值何在?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抗血清产品开发的技术壁垒。 不同于化学药物等常规药物能够在实验室里开发,抗血清的开发门槛必须跨越三大核心门槛:(1)抗原的筛选与设 计需要精准匹配病原体特征;( ...
AI 驱动研发,如何破解高质量数据缺乏困境?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7 23:28
传统药物研发模式存在效率低、周期长、失败率高等多重挑战,当前AI正在深度重塑生物医药的研发 范式,但缺乏结构化、高质量、可复用的科研数据资源,严重制约了AI算法在新药研发中的价值。 在6月15日举行的"模式生物、表型数据与AI驱动的生物医药源头创新合作"研讨会上,广州国家实验室 的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亦学直言,当前,我国生物医学在数据科学领域面临着"数据密集型科研 起步晚、优质可用数据资源缺乏、算法创新和工具整合门槛高"等诸多难题,不符合AI驱动下快速建 模、精准预测和靶点识别的科研需求。 在AI与生命科学融合过程中,人类表型组数据和模式生物表型数据(包括小鼠、斑马鱼等模型的形态 学、行为学、生理指标和器官功能变化)不仅是连接"基因—表型—疾病"的关键节点,也为AI算法提供 了实现机制建模与靶点预测的真实生物基础。 尽管上海在人类表型组研究和基因修饰模式生物品系资源方面具有国际领先的优势,但是来自人类的正 向遗传学数据与来自模式生物的反向遗传学研究长期脱节,使这些科研资源无法转化,未得到有效地发 挥。 南模生物(688265)董事长费俭表示,"AI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把AI和上海本土的优势有效地结合起 来 ...
新产品净值频频变动基金经理坚信“入场时点”来临
多只成立时间不满半个月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净值近日频频发生变动,这意味着基金经理已开启建仓步 伐。此外,还有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发行,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部分基金提前结募或 许是因为当下入场性价比较高,基金经理希望抓住优质建仓时间窗口,尽快开启投资运作。 6月17日,招商价值严选混合发布公告称,该基金已于6月4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7月4日。为 更好地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基金管理人招商基金决定提前结束基金的募集,募集截止日由原定的 7月4日提前至6月25日(6月26日起不再接受认购申请)。 在招商价值严选混合宣布提前结募的同日,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 (FOF)、银华成长智选混合、广发智选启航混合等均发布了提前结束募集公告。 一日之内多只基金官宣提前结募,并非近期市场的个例。在新发市场,越来越多的基金选择提前结束募 集。甚至有基金的募集期仅有2天。例如,中航基金公告称,中航智选领航混合基金6月10日开始募集, 募集截止日从6月27日提前至6月11日。公告显示,该基金的首募规模为0.66亿元。 "近期有不少权益基金提前结募,一方面是因为有些产品为发起式基金,成立门槛较 ...
全球生物医药版图有了“慧湖坐标”
Su Zhou Ri Bao· 2025-06-16 21:47
这里,是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和投资当之无愧的"风向标",沉淀着1388家企业的集聚势能,去年营收 达到373.69亿元;诞生了多款全球或全国首创重磅产品,既有首个在美国获批上市的中国本土自主研发 抗癌新药泽布替尼,也有国内首个上市的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rhTSH)智舒嘉®,还有全球首款可标 测肾神经的肾动脉射频消融类产品;见证着一连串超10亿美元的海外授权大单,走出了19家生物医药上 市企业,持续将中国生物医药的创新成果输送全球…… 这里,是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从规模集聚到创新引领的"时光琥珀",更是 未来创新的"启明星",以"产学研用"的生态闭环,全力勾勒全球生物医药版图的"慧湖坐标"。 双重驱动引领产业攀向更高能级 今年以来,独墅湖畔生物医药产业"喜报"连连: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中,泽布替尼(百悦泽®)全 球销售额达7.92亿美元,同比增长62%,成功助力百济神州跨过盈亏平衡点;信达生物上市四款新药, 2025年首季总产品收入超24亿元,在保持肿瘤治疗领域领先地位的同时逐步释放综合产品线潜力;手 握"最贵"出海小分子药物的亚盛医药,成为首例通过中国证监会备案、实现港股18A公司赴美双重主 ...
成都:加快打造全球产业创新高地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6 15:33
成都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市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中心主任尹建表示,成都持续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将 围绕解决外资企业的问题痛点,在外籍人才引进和管理服务、特殊物品出入境、数据和资金跨境流动等 环节开展制度性创新,支持外资企业参与"两业融合"等服务业领域标准制修订和国际交流等,让外籍人 才引进更顺畅,特殊物品出入境更便利,数据和资金跨境流动更高效。(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当前,加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招商引资,是成都服务国家战略、增强极核功能的重要举措。数据 显示,今年前5个月,成都市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497个,同比增长182%。今年1月至4月,成都到位外 资6.56亿美元,同比增长58.89%,居中西部城市第一。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副局长朱和金表示,成都拥有重要的战略位势、坚实的产业基础、健全的产业 生态和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制造业项目来蓉发展。他介绍称,成都拥有37个工业门类,规上工业企业 超5000家,2024年工业增加值近5000亿元,规上工业营收超1.7万亿元。成都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提 升了该市汇聚全球产业资源、增进国际产能合作的能力水平。 随着中国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服务业开放成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