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效
icon
Search documents
组织变革,是用难题考出优生
3 6 Ke· 2025-07-08 03:36
Core Insights - The economic downturn is driving companies to undergo organizational changes to reduce costs and improve efficiency [1][3] - There is a noticeable shift in demand for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consulting, with companies showing strong commitment to change [1][2] - Companies that previously attempted innovativ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are now reverting to traditional models due to practical challenges [3] Group 1: Organizational Change Trends - This year has seen a resurgence in demand for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consulting, indicating a shift from previous years focused on employee efficiency management [1][2] - Companies are increasingly interested in "platform-type organizations," demonstrating a basic understanding and prior attempts at similar transformations [1][2] - The disparity in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among companies becomes more evident as they face the challenges of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1][3] Group 2: Performance Disparities - Many companies are experiencing setbacks in their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reverting to pyramid models and abandoning innovative practices [3][4] - A minority of companies are excelling by refining their organizational strategies and creating interconnected initiatives across various sectors [4] - Successful compan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culture of learning and adaptation, contrasting with those that struggle and revert to outdated practices [4][5] Group 3: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 The difficulties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are apparent, with companies needing to build a solid understanding and take actionable steps to differentiate themselves in a challenging economic climate [5] - The fourth China Enterprise Platform Organization Forum aims to provide solutions for companies navigating these challenges [5]
“裁员潮”席卷美国大公司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6-19 00:31
美国企业界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裁员潮。过去被视为增长象征的人才扩张,如今却成了企业眼中的负 担。当美国企业利润在去年底创下历史新高时,标普500公司中却有五分之一在过去十年中缩减了规 模。 据《华尔街日报》6月18日报道,过去三年美国上市公司白领岗位缩减3.5%,标普500成分股中每五家 就有一家持续十年瘦身。裁员潮罕见脱离经济周期,伴随去年末美企利润创纪录增长,亚马逊、美银等 巨头借AI与组织扁平化推行"人效改革",普通员工与管理层同时沦为优化目标。 宝洁本月宣布将裁减7000个职位,占其非制造业员工的15%,目标是创建"更广泛的角色和更小的团 队"。雅诗兰黛和约会应用运营商Match Group最近均表示已裁减约20%的管理人员。微软也计划在未来 几周内裁减销售部门和其他团队的数千名员工。 这场裁员潮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源于业绩下滑的被迫之举。而是在AI时代,"人多力量大"正被"精 兵强将"取代。对于这个现象,美银CEO直言: 更少的人力和更低的成本造就更高产出。 AI催化"人效崇拜" 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注重效率而不是规模,人多反而成了发展的阻碍。报道称,从西雅图的大型企业到 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的美国银 ...
管理不会奖励老黄牛,因为没有人在意垃圾工作
Hu Xiu· 2025-06-08 05:59
一般来说,在公司初期,规模在50人以内,团队的效率是非常高的,原因也很简单: 上一节,我们探讨了管理的目标是什么?其答案是:追求人效最高。 而人效的重点又在于有效的任务执行,其又涉及两个管理根源问题:信息失真与评价失效。 在公司场景,这些管理问题是如何一步步加重的,又应该如何解决,这是今天内容的重点。 公司初期 2. 评价公正,上升通道清晰。团队初期,所有人的努力CEO都看得到,谁识大体、谁踏实可靠CEO看得一清二楚,因为付出就有收获,所以大家动力十 足; 公司初期,这类工作的占比不高,且很容易"论功行赏",所以团队会选取效率最高的做法:人治,呼唤英雄。 情况如图所示: 信息损耗小,所以战略传递与执行反馈的效率都很高。但不可避免,依旧会有一些不确定性较高的工作模块: 1. 工作重合部分·好活,这部分属于做了十分抢眼的工作,大家都抢着做,容易造成一些不稳定性因素; 2. 工作重合部分·脏活,这部分属于脏活、累活,谁做都可以,但是谁做谁吃亏; 3. 没有明确归属的突发事件,这种属于突然发生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及时会造成莫大的损失,所以不能干等负责人来处理; 1. 信息耗损小,指令直接来自CEO,团队太小,嚎一嗓子大 ...
贝壳-W(02423.HK):25Q1业绩略超预期 持续夯实平台规模优势
Ge Long Hui· 2025-05-22 04:06
机构:东方证券 研究员:赵旭翔/李雪君 核心观点 事件:近期,公司披露2025 年一季度业绩公告,25Q1 实现营收233.3 亿,同比增长42%,Non-GAAP 归母净利润13.9 亿,同比基本持平。 存量房GTV 稳健增长,规模扩张及固薪占比影响贡献利润率。25Q1 存量房GTV同比+28%至5803 亿; 由于非链家贡献GTV 占比提升,存量房整体货币化率结构性下降,收入同比+20%,增速低于GTV 增 速。利润端,公司继续积极扩店增员,同时为吸收行业优质经纪人并提高其留存率,公司提升福利待遇 使得固定薪酬成本占比提升,贡献利润率同比下降6.4pct,环比下降2.3pct 至38%。公司目前致力于扩 张规模,提升市占,未来将聚焦提升店效、人效,利润率有望修复。 新房GTV 增长超预期,继续跑赢市场,佣金率同比提升反映渠道价值。25Q1 全国商品房销售同比下降 2%,而公司新房GTV 同比高增+53%至2322 亿,表现大幅优于市场。此外,新房佣金率同比提升0.2pct 至3.5%,体现开发商对于贝壳渠道的认可及依赖。25Q1 新房贡献利润率同比微升,得益于规模提升, 经营杠杆改善。 家装盈利能力有所改 ...
下一个10年,组织更重要的是设计力
3 6 Ke· 2025-05-22 00:15
最近几年, 很多企业的关键词是 " 降本增效 " 。降本增效的重点是降本 , 还是 增效 呢 ? 答案肯定是 后者 , 降本只是阶段性的增效手段之一,很难持 续。 " 增效 " 的核心是 "人效"。 人效已经成为企业当前和未来的关键指标。企业能不能活下去,取决于人效;有没有竞争力,也反映在人效上;能不能持续发展,依然表现在人效上。 人效 这个除法公式, 它的分子和分母分别是什么? 通常来说,分子是总效益,那分母是什么? 是总人数 ,还指少数人? 比如 , 一家公司销售额五个亿,总人数500人,我们就用五亿除以500人,得出人均效益500万。可这样算下来,马上就会产生一个疑问:是所有的人都能 对人效这个结果负责吗?认真想一想,好像不是这样。 很多人是被"人效"的,或者说他们并不能完全决定人效的结果。 所以 , 我们要思考:也许真的不是所有人都对人效负责,而是其中一部分人。 那么这一部分人是谁呢? 就是我们所谓的"脑力劳动者"。 一、脑力劳动者VS体力劳动者 企业当中有两种人:一类叫体力劳动者,一类叫脑力劳动者。 在企业中是体力劳动者占比高,还是脑力劳动者占比高?这跟公司性质有关。如果是制造业,显然体力劳动者更多 ...
晚点独家|淘宝、抖音电商之后,拼多多也将 GMV 放回第一目标
晚点LatePost· 2024-07-31 10:33
编辑丨管艺雯 抢夺市场份额仍然是电商目前的竞争重点。 文丨沈方伟 拼多多是公认人效最高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但这家公司的核心管理层近期在内部强调,国内业务仍需进一 步提高人效。 我们了解到,拼多多在今年二季度调整了业务重点,从追求商业化、提升利润,转向将 GMV 放回第一目 标。面对激烈的竞争,拼多多需要巩固国内业务基本盘,维持自身优势。 自 2022 年,拼多多从早期追求 GMV 和用户规模,逐渐转向商业化、提高货币化率。2023 年四季度,拼 多多股价超越阿里,并在今年一季度创下历史利润新高,经营利润率甚至超过奢侈品巨头 LVMH。 今年上半年,阿里、京东、抖音电商都转向低价竞争,它们投入大量补贴、 牺牲利润,在已经不怎 么增长的 市场里抢夺份额。 拼多多国内业务的增长不及预期,我们了解到,其主站电商上半年每个季度的 GMV 增速都在 30% 以下, 618 等大促期间竞争对手们强势投入,拼多多二季度的 GMV 增速低于一季度,而此前,拼多多长期保持了 40% 以上的 GMV 增速。 拼多多在国内的另一业务 —— 多多买菜,此前重点是减少亏损和提升经营效率,目前已实现全国盈利。我们 了解到,今年 6 月以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