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同体
icon
Search documents
巴特尔率全国政协调研组来苏州调研
Su Zhou Ri Bao· 2025-07-12 23:18
张义珍表示,江苏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对江苏工作重 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着力建设中华民族共 有精神家园,推动民族聚居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省政协将以此次全国政协调研 为契机,围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点难点,深入调查研究、积极献计出力、广泛凝聚共识,助推新时 代全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边巴扎西,全国政协委员刘万龙、王红红、心澄、刘爱平、张冠梓、张继 焦、高金凤、释宽运,特邀专家严庆等参加调研。省政协副主席韩立明、秘书长诸纪录,市领导朱民、王飏、方 文浜、朱依东,市政协秘书长吴炜陪同调研。 7月7日至1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巴特尔率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调研组,围绕"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 交融",在江苏省开展调研。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王广华、省政协主席张义珍参加。在苏州期间,省 委副书记、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陪同调研。 调研组深入苏州、扬州、淮安市乡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文博展馆、学校和宗教活动场所等地,深入学习习 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 ...
见证多元文化交融影响,“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讲述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厚重(文化中国行)
Ren Min Ri Bao· 2025-07-12 21:58
编者按: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七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 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西夏陵是中国西北地区11至13世纪由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王朝的陵墓遗址群,坐落于贺兰山山脉南段东 麓。它的存在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提供重要见证。 行走在苍茫辽阔的贺兰山下,西夏陵陵塔映照在阳光之中。放眼望去,四边的角台,两边的门阙、碑 亭,月城、陵城勾勒出陵区的布局。西夏陵背山面水,西北傍高山,东眺银川与黄河,各座帝陵的空间 轴线都与贺兰山的某个山峦顶峰相关联,借山势衬托出恢宏的气势。 实证: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西夏陵遗址分布范围近40平方公里,包含9座西夏帝陵、271座陪葬墓、5.03公顷北端建筑遗址和32处防 洪工程遗址等4种类型的建筑遗址及陵区各类出土文物。 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邓超说,西夏陵是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 完整的西夏王朝考古遗存,对我国历史上党项族创立并延续近200年的西夏王朝具有不可替代的见证作 用,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 西 ...
东西问|拉希德·阿利莫夫:上合组织魅力在于“共创氛围”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12 12:21
近日,阿利莫夫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表示,上合组织魅力的秘诀,在于其营造了一种"共创氛围",每个伙伴的声音都能被倾听和重视。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电 题:上合组织魅力在于"共创氛围" ——专访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 中新社记者 王肃宁 日前,72岁的拉希德·阿利莫夫专程到北京,出席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并获颁第二届兰花奖杰出成就奖。 2025年7月10日,阿利莫夫(左二)获兰花奖杰出成就奖。中国外文局兰花奖秘书处供图 2005年至2018年,阿利莫夫相继出任塔吉克斯坦驻华大使和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13年间,他南来北往,穿行东西,直接参与和推动塔吉克斯坦"2030年前 国家发展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推动上合组织首次扩员。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在华工作期间正是中国高速发展的阶段。您怎么看这些年中国的发展变化? 阿利莫夫:我非常荣幸有机会见证中国人民生活的巨大转变。中国在经济、减贫、基建、科研、航天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 的减贫成就,8亿人因此摆脱了贫困——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减贫案例。 在中国生活和工作期间,我有幸走遍了几乎所有省份:从 ...
“一带一路”加速跑, 对外合作取得新进展|“十四五”成绩单
Hua Xia Shi Bao· 2025-07-12 12:13
过去5年,随着我国不断扩大开放步伐,"一带一路"不断取得新成果、新进展。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中国与亚洲、非洲、拉美等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合 作不断深化,合作范围扩大到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合作成果惠及共建国家,在产业、交 通、就业、民生等方面取得了许许多多的重大进展和成效。 "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国家发展的独特范例,它将现代化和传统完美结合。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有着 超过1000公里的共同边界。我们的两个国家山水相连,如今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中吉两国领导人的定期会晤,为中吉的双边关系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中国坚定地制定着全球的标准,并 分享自己的经验,也激励着世界各国各地的合作伙伴。"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托罗巴耶夫近日在世界高 铁大会上表示。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近年来,我国不断扩大开 放的步伐,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从93项缩减至29项;在"走出去"方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范 围不断扩大;不仅如此,人民币国际化也在不断加速中,2024年跨境人民币结算占比达到38%。 多项合作开花结果 当前,"一带一路 ...
军情时间到丨我驻吉布提保障基地成立八周年 八年来基地执行了哪些任务?
Yang Shi Xin Wen· 2025-07-12 08:05
2017年7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成立,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个海外基地。我军首个海外基地为什么要选择吉布提?成立以来,驻吉布 提保障基地又执行了哪些任务?未来,中国还将如何运用海外基地履行大国责任? 为什么要选择在吉布提建设保障基地? 2017年7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成立暨部队出征仪式在广东湛江某军港码头举行。 该基地位于吉布提共和国首都吉布提市,主要为我在非洲和西亚方向参与护航、维和、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提供有效保障,也有利于我更好执行军事合作、 联演联训、撤侨护侨、应急救援等海外任务,与有关方面共同维护国际战略通道安全。 201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部队进驻营区仪式在基地营区举行,标志着我国首个海外保障基地建成和投入使用。 当地时间7月6日,应科摩罗政府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分队参加科摩罗独立50周年阅兵活动。阅兵活动共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其间科方 还安排了传统舞蹈和乐团表演。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分队作为首个入场的参阅方队亮相。当中方受阅方队迈着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步伐出现 时,"中国排面"瞬间将阅兵场氛围推向高潮,现场观众 ...
王毅谈东亚合作年度系列外长会积极成果
Xin Hua She· 2025-07-12 07:55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of the articles highlights the successful outcomes of the East Asia Cooperation Foreign Ministers' meetings, particularly the positive atmosphere of the China-ASEAN 10+1 meeting amidst rising unilateralism and protectionism [1][2] - The completion of the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3.0 negotiations was confirmed, with an agreement to submit it for approval and signing at the leaders' meeting in October, signaling a commitment to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1] - An action plan for the next five years of the China-ASEAN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 was agreed upon, outlining goals for cooperation across over 40 fields, which will inject strong momentum into practical collaboration [1] - The completion of the third reading of the South China Sea Code of Conduct negotiations was welcomed, with a goal to finalize it by 2026, aiming to provide stronger guarantees for peace and stabil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1] Group 2 - The emphasis on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shared destiny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was reiterated, focusing on creating a common home and advancing collective modernization [2] - ASEAN countries highly value the China-ASEAN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 recognizing China as the most important dialogue partner, and view the cooperation as a vibrant and fruitful exampl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2] - There is strong confidence in the future of China-ASEAN relations, as expressed by the positive evaluations from ASEAN nations [2]
陈文清出席中非合作论坛-法治论坛(2025)开幕式并在湖南调研
Xin Hua Wang· 2025-07-12 07:20
陈文清指出,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目标方向 和"十大伙伴行动",开启了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为深化中非合作指明了方向。 在习近平主席和非洲国家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非法学法律界秉持对法治价值的共同追求,开展了务实 高效的交流合作,为中非双方增进互信、携手实现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新华社长沙7月12日电 中非合作论坛-法治论坛(2025)11日在湖南长沙开幕,论坛主题是"深化 经贸法治合作,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出席开幕 式并致辞。 10日至11日,陈文清深入长沙基层政法机关调研。他指出,政法机关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 时的重要嘱托,全面履职、勇于担当,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着力防范化解重大 涉稳风险,把维权和维稳有机统一起来。要着力依法打击突出违法犯罪,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安全就 在身边。要着力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把矛盾纠纷纳入法治轨道依法化解。要着力推进信访工作法 治化,按照"五化""四到位"要求依法解决信访事项。要着力推进相关人群服务管理精细化,有效预防和 遏制重大恶性案件 ...
“为当下和未来的和平与繁荣筑牢根基”——来自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平行分论坛的声音
Xin Hua She· 2025-07-12 00:50
哈萨克斯坦人民党主席叶尔穆罕默德·叶尔特斯巴耶夫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树 立了文明典范。倡议不仅创造了经济价值和新的合作范式,更推动了古丝绸之路的复兴,促进各国增进 交流理解、巩固睦邻友好,是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文明之桥"。 7月11日,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六场平行分论坛,来自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中 外嘉宾围绕文明交流互鉴的多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不同文明和合共生贡献 智慧与力量。 文明交流互鉴与建设包容世界—— 斯里兰卡佛教、宗教和文化事务部部长希尼杜默·塞内维说,斯中关系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活典范。两 国源远流长的文明交流史表明,文明对话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包容互鉴的原则基础之上。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题:"为当下和未来的和平与繁荣筑牢根基"——来自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平 行分论坛的声音 新华社记者 塞尔维亚外交部国务秘书达姆扬·约维奇说,在当今各国面临特定挑战之时,各国须牢记,缺乏理解和 信任的外交是脆弱有限的,没有友谊的和平是短暂不稳的,唯有通过真诚的交流促成携手合作,才能实 现持久和平。 南非前资深外交官、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
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动力
Jing Ji Ri Bao· 2025-07-11 22:21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本次会 议的举行架起了融通中外的文明之桥,开启了交流互鉴的团结之窗,彰显了中国方略、中国方案的胸怀与担 当,将推动全球文明倡议落地落实,也将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构建开放包容世界 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对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 的经济全球化具有积极意义。 在论坛开幕式上,印度尼西亚民主斗争党总主席、前总统梅加瓦蒂忆及1955年亚非会议时语气激昂,"今年是 标志着亚洲和非洲各国在印尼万隆市以团结和独立精神凝聚在一起的70周年,这一历史性时刻即大家熟知的 1955年万隆会议。万隆会议不仅是印尼民族历史的一部分,更是至今仍深刻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重要篇章"。 "我将中国视为值得效仿的典范。"梅加瓦蒂坦言,这个曾参与亚非会议的国家,如今已崛起为全球政治经济 强国。其发展历程印证了全球南方国家——那些曾被视作"边缘地带"的群体完全有能力成为世界格局的核心 力量。 7月11日,在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文明交流互鉴与科技创新发展"分论坛上,嘉宾正在进行交流研讨。 本报记者 杨啸林摄 ...
肩承文明之重 心系和平之远
博科娃接受记者专访。 本报记者 徐嘉伟摄 终身荣誉奖 伊琳娜·博科娃 (保加利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欧盟亚洲中心董事会高级顾 问 杰出成就奖 拉希德·阿利莫夫 (塔吉克斯坦)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 巴基斯坦和中国有着千年的友谊,丝绸之路不仅是商 道,更是思想、知识与文明的通途。中国古语有云:和 而不同。我们的文化如同各异的花朵,愿"兰花"永远提 醒我们多样之美、善意之贵。这是尊重的力量,也是和 平之道和对话之路。 杰出成就奖 马克西姆·维瓦斯 (法国) 作家、记者 在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西方国家需要更 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底蕴深厚的文化与璀璨的文 明。我们需要加强各领域思想对话,让更多西方人了解 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弘扬全人类的共同价 值,整个世界将因此而受益。 杰出成就奖 费城交响乐团 (美国) 乐团高级顾问王一迅:"兰花奖"见证了费城交响乐团和 中国人民之间深厚情谊的延续,我们对这段跨越世代的 情谊倍感珍视。音乐是对话的重要语言,我们始终相信 音乐能铸就桥梁,并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信念。期待以 音乐为笔,与中国人民共同书写下一个历史新篇章。 友好使者奖 托马斯·拉贝 (德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