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对外授权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创新药能否持续让世界买单?券商分析师最新观点
券商中国· 2025-06-30 15:24
"中国创新药企确实迎来了自己的'Deepseek'时刻,而这一时刻的到来,是过去一二十年中国创新药企厚积薄发 的结果。"国金证券研究所医药行业高级分析师赵海春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开源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余汝意则表示,国内创新药有望长期上行,近期波动主要是暂时性调整,尽管短期波 动,有些优质标的还未被充分挖掘,在具备稳健业绩的基础上储备优质创新药的制药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创新药板块年内大涨,似乎又打造了一个资本市场上中国崛起的故事。以港股市场为例,华泰柏瑞港股创 新药ETF年内已经大涨57.87%,翻倍的个股更是屡见不鲜。 创新药的高光时刻 在赵海春看来,本轮创新药行业的上涨主要源于龙头药企创新药业绩的兑现。这包括两个部分:第一,已经商 业化的创新药销售额的放量增长;第二,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创新资产对外授权(BD)交易的爆发式增长。 从数据上看,在中国创新药企业的不断努力下,不少创新药已经在国内和海外上市,并且迅速改善创新药企业 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典型的案例之一是百济神州,公司缔造了中国药企首个十亿美元重磅药——泽布替尼。该药于2019年在美国 FDA首次获批上市,2023年全球销售额已达13亿 ...
近1月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巨额交易捷报频传,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涨近2%,晶泰控股涨超3%
长城国瑞证券表示,医药行业近期政策密集释放积极信号,NMPA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流程, CDE临床试验数量稳步增长,利好具备差异化创新能力的药企及CXO产业链。同时,证监会启用第三 套创业板及第五套科创板上市标准,拓宽未盈利创新药企融资渠道,缓解现金流压力,加速管线推进。 建议关注临床价值明确、商业化能力强的创新药企及国际化潜力突出的CXO企业,把握政策催化下的 估值修复机会。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 策。) 6月24日,港股集体高开,创新药板块V型反弹。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高开低走,盘中触底反弹,截 至发稿,成分股中,晶泰控股涨超3%,欧康维视生物-B、亚盛医药-B、荣昌生物、康诺亚-B等涨近 2%。 相关ETF方面,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盘中V型反弹飘红,截至发稿涨1.92%,成交额超13亿元。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紧密跟踪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该指数反映港股通生物科技产业上 市公司的运行特征。该ETF同时配置了场外联接基金(A:023929;C:023930)。 据证券时报,近一个月以来,中国创新 ...
中信建投|医药每周谈
2025-06-23 02:09
2025 年中期医药行业投资策略的核心观点是"立足于内,开拓于外"。这一 策略基于中国医药产业链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的背景,强调在评估中国医药行 业和上市公司时应采用全球视角。主要考虑点包括:一、中国在全球竞争中的 比较优势是否持续提升;二、外部挑战加剧但海外市场仍有巨大机会。中国的 两个核心比较优势是人口和内需,以及制造和供应链,这些优势在医药产业中 尤为明显。同时,中国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出海企业数量增加。美国则在创新、 早期研发、高定价及内需市场方面具有优势。这些差异决定了跨国公司及中国 企业出海时目标市场选择及供应链布局。未来投资思路建议寻找新的增量和行 业整合机会,包括制药、器械等板块。 医疗设备行业政策驱动景气度,预计下半年新一轮更新换代推动业绩增 长,2026 年可能出台新政策。迈瑞具有长线布局价值,全球化进程确 定性较高。 原料药赛道分为两条主线:一是专利悬崖与特色原料药机会,二是产业 链垂直一体化发展。国内企业积极布局,寻求出海增量并申报 ANDA 抢 占首仿。 中信建投|医药每周谈 20250622 摘要 中国医药产业在全球竞争中优势持续提升,尤其在人口、内需、制造和 供应链方面,创新能力也在 ...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出海趋势不变,重磅BD仍可期待-20250622
Huaxin Securities· 2025-06-22 15:26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行业周报 创新出海趋势不变,重磅BD仍可期待 医药行业周报 投资评级: 报告日期: 推荐 (维持) 2025年06月22日 分析师:胡博新 SAC编号:S1050522120002 分析师:吴景欢 SAC编号:S1050523070004 医 药 行 业 观 点 1. 创新出海趋势不变,重磅BD有望继续催化估值提升 创新出海是本轮创新药价值重估的重要推动因素,其价值的锚点在于BD估值水平的变化,尤其是PD-1/VEGF为代表的双抗。 从康方生物与SUMMIT THERAPEUTICS 的合作开始到6月2日,BMS与BioNTech达成一项超90亿美元的交易,海外MNC 对PD-1双抗的价值认知和交易金额在快速提高。根据医药魔方数据,2025年Q1,中国医药交易数量同比增加34%,而交 易总金额同比增加222%,单项交易金额提升显著。从合作窗口来看,早期项目也在增加,6月13日,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 达成合作协议,协议合作主体为临床前的小分子,因此首付款相对于总里程碑的比例较小。三生制药、百利天恒等重磅BD 交易能一次获得高额首付款的重要基础在于大病种、领先优势和BIC潜力。从目前国内创新 ...
半年达成14项许可交易!中国创新药拯救“专利悬崖”
第一财经· 2025-06-17 11:00
2025.06. 17 本文字数:1434,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跨国制药公司正在寻求将数千万美元的预付款转化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治疗方案。这一次,中国创新 药成为跨国企业争夺的目标。 据Global Data的一项最新数据,今年至今,美国制药公司已经签署了14项与中国药品相关的许可协 议,涉及肥胖症疗法、心脏病和癌症在研药物,潜在价值达到183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仅达成了两项 此类交易。 到2030年前,由于大量重磅药品专利即将到期,将出现价值高达2000亿美元的药品失去专利保护。 跨国制药商正在寻求重建未来产品线,拯救所谓的"专利悬崖"。 在这一背景下,市场预计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的步伐将进一步提速。瑞穗证券在一份报告中指 出:"跨国制药公司发现了中国有很多优质的创新药资产,而且这些资产的价格比他们在美国找到的 同类产品要更便宜。" 作者 | 第一财经 钱童心 另据雷蒙德·詹姆斯生物科技投资银行的数据,2024年大型制药公司获得授权许可的资产中,约有三 分之一来自中国,该行预计此类许可交易的比例将进一步增至40%-50%。 投行杰富瑞分析师在5月份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跨国制药商从中国获得的药物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口服 ...
半年达成14项许可交易!中国创新药拯救“专利悬崖”
Di Yi Cai Jing· 2025-06-17 10:18
跨国制药公司正在寻求将数千万美元的预付款转化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治疗方案。这一次,中国创新药成为跨国企业争夺的目标。 到2030年前,由于大量重磅药品专利即将到期,将出现价值高达2000亿美元的药品失去专利保护。跨国制药商正在寻求重建未来产品线,拯救所谓的"专利 悬崖"。 据Global Data的一项最新数据,今年至今,美国制药公司已经签署了14项与中国药品相关的许可协议,涉及肥胖症疗法、心脏病和癌症在研药物,潜在价值 达到183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仅达成了两项此类交易。 到2030年前,由于大量重磅药品专利即将到期,将出现价值高达2000亿美元的药品失去专利保护。跨国制药商正在寻求重建未来产品线,拯救所谓的"专利 悬崖"。 赵冰指出,虽然这些对外授权协议的首付款并不一定很高,但是能够快速补充卖方企业的研发经费,部分缓解国内企业面临集采带来业绩下滑的压力,还能 体现公司研发平台的实力。 他进一步称,2018年前后,国内很多头部仿制药企业在集采的背景下开始加大研发投入,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恒瑞医药、翰森制药、石药集团、科伦药业等一 批企业。历时七八年的投入,这些企业如今开始收获创新药的成果。但由于这些研发成果大多还都 ...
中国创新药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将获系统性价值重估?
本报记者 张晓玉 5月份以来,国内创新药BD交易迎来爆发期。5月20日,三生制药宣布与辉瑞达成的60.5亿美元授权协 议。根据协议,三生制药将获得12.5亿美元首付款,以及最高可达48亿美元的开发、监管批准和销售里 程碑付款(潜在总金额高达60.5亿美元)。此次12.5亿美元首付款也刷新了国产创新药License-out(对 外授权)的最高首付款纪录。 此外,5月份包括石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药集团")、信诺维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靖因药 业(上海)有限公司等药企,也相继宣布高额BD交易,首付款在1500万美元到1.8亿美元不等。 石药集团6月13日宣布,与全球生物制药巨头阿斯利康签订战略研发合作协议,双方将利用石药集团的 AI引擎双轮驱动的高效药物发现平台,开发新型口服小分子候选药物。根据协议,石药集团将获得1.1 亿美元预付款,并有机会获得高达16.2亿美元的研发里程碑付款和36亿美元的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基 于产品年净销售额的个位数销售提成。 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也透露,多个产品从年初就收到了合作意向,今年将至少有1个重量级的License- out交易落地。 6月份以来,创新药板块加速上涨。不仅 ...
超500亿美元授权交易带火创新药企:有的市值重回千亿,多家股价翻倍
第一财经· 2025-06-12 15:22
2025.06. 12 本文字数:2002,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林志吟 在投资人与创新药企交流过程中,对外授权进展已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创新药进入收获周期了,毕竟之前一直在投入研发,现在陆续取得积极的数据,实现对外授权交易 或上市销售。"一位创新药企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在二级市场上,对于创新药企股价而言,对外授权交易似乎可以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今年以 来,创新药概念股赚钱效应重现,有药企在对外授权预期笼罩下,市值重回千亿港元;有药企在达成 对外授权交易的当天,股价暴涨三成多。 59家港股18A生物科技企业中,今年以来股价累计涨幅翻倍的,数量达到25家。 火热的对外授权,火热的股价 近期,有两笔重磅对外授权交易,引发市场沸腾。 一笔是三生国健(688336.SH)及其关联公司沈阳三生,将双抗药物SSGJ-707海外独家开发、生 产、商业化权利授予辉瑞。三生国健与沈阳三生获得的首付款,可以达到12.5亿美元,这刷新国产 创新药出海首付款纪录。 另外一笔是百时美施贵宝与BioNTech达成共同开发和商业化BioNTech的双抗药物BNT327, BioNTech有望最高获得111亿美元 ...
超500亿美元授权交易带火创新药企:有的市值重回千亿,多家股价翻倍
Di Yi Cai Jing· 2025-06-12 11:42
"创新药进入收获周期了,毕竟之前一直在投入研发,现在陆续取得积极的数据,实现对外授权交易或 上市销售。"一位创新药企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59家港股18A生物科技企业中,今年以来股价累计涨幅翻倍的,数量达到25家。 在投资人与创新药企交流过程中,对外授权进展已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在二级市场上,对于创新药企股价而言,对外授权交易似乎可以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今年以来,创 新药概念股赚钱效应重现,有药企在对外授权预期笼罩下,市值重回千亿港元;有药企在达成对外授权 交易的当天,股价暴涨三成多。 59家港股18A生物科技企业中,今年以来股价累计涨幅翻倍的,数量达到25家。 火热的对外授权,火热的股价 近期,有两笔重磅对外授权交易,引发市场沸腾。 一笔是三生国健(688336.SH)及其关联公司沈阳三生,将双抗药物SSGJ-707海外独家开发、生产、商 业化权利授予辉瑞。三生国健与沈阳三生获得的首付款,可以达到12.5亿美元,这刷新国产创新药出海 首付款纪录。 另外一笔是百时美施贵宝与BioNTech达成共同开发和商业化BioNTech的双抗药物BNT327,BioNTech有 望最高获得111亿美元收入。 BNT ...
出海大单相继落地 创新药行情大爆发!创新药ETF国泰(517110)大涨超4%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2 08:03
继三生制药、石药集团预告三项BD正在路上之后,中国生物制药透露今年将至少有1个重量级out- license交易落地。当前,创新药对外授权进入高峰期,创新价值兑现加速。 数据来源:wind、源达信息证券 AI+医疗催化细分板块享受估值溢价 医药板块还有AI催化机遇,"AI+医疗"相对传统医药研发优势显著,在算法+数据+临床场景闭环构建护 城河,"AI+医疗"细分板块享受估值溢价。当前国内宏观政策利好AI制药,医疗AI三类证审批加速。 历经深度调整,估值修复机会可期 当前随着药品集采政策不断优化,产业竞争环境或将深度改善,主流生物医药企业的利润有望修复,叠 加板块历经深度调整估值得到修复,生物医药行业或迎戴维斯双击。长期来看,医药板块还受益于人口 老龄化、消费升级的逻辑,在国内外复杂的宏观政治环境之下,医药作为内需+刚需的确定性长期成长 行业,综合比较优势明显。 受利好催化,创新药行情爆发,创新药ETF国泰(517110)今日大涨超4.3%,年内涨幅超35%领涨市 场。 出海大单不断创新成果加速兑现 近期,多个创新药出海项目官宣,大超市场预期。医药魔方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创新药 license-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