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保谈判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一个月4.6倍涨幅或还不是北海康成-B(01228)的终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7-09 11:46
7月9日,北海康成-B(01228)股价在开盘后便迅速拉高,半小时后涨幅便超过50%,上午11时左右,其股价触及0.85港元,涨幅达到60.38%,北海康成也由此 走出"三连阳"。此前7月7日和8日,北海康成分别收涨24.64%和23.26%。也就是说,其三个交易日内股价最大涨幅便达到165.63%。 北海康成的这一涨幅也印证了智通财经APP此前对该股的判断。 今年6月18日,智通财经APP在《智通特供|股价拉升2.5倍成交量创上市新高,北海康成-B(01228)吹响估值反攻号角?》一文中指出"北海康成二级市场股价快 速拉升,侧面反映出投资者对其后续创新价值释放和重磅BD达成的乐观态度。从估值情况来看,即便公司股价短期拉升超2.5倍,其PS估值也仅有1.76倍, 远低于行业平均7.66倍,依然存在极大的股价和估值增长空间。" 在出现连续的下跌行情后,6月30日当天,北海康成股票成交量仅剩200.2万股,场内惜筹情绪基本达到极致,对应场外持币者抢筹情绪开始高涨。7月2日至 7月8日,北海康成在股价持续拉升的同时,股票成交量开始逐日递增,分别为240.80万股、728.10万股、906.50万股、1515.10万 ...
新药周观点:25年医保调整工作启动,多个新药有望参与谈判-20250706
Guotou Securities· 2025-07-06 07:35
多个新药有望参与谈判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 2025 年 6 月 30 日-2025 年 7 月 4 日,新药板块涨幅前 5 企业:神州 细胞(45.00%)、圣诺医药(36.30%)、前沿生物(30.60%)、微芯 生物(30.50%)、康方生物(25.50%);跌幅前 5 企业:欧康维视(- 12.90%)、科济药业(-9.10%)、东曜药业(-6.70%)、乐普生物(- 6.40%)、益方生物(-3.60%)。 2025 年 07 月 06 日 生物医药Ⅱ 新药周观点:25 年医保调整工作启动, 本周新药行业重点分析: 本周,国家医保局公布《2025 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 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 稿)》及申报指南等文件的公告,2025 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有序开 始。根据上述文件,2020 年 1 月 1 日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期间经国 家药监部门批准的新通用名药品可以申报参加 2025 年医保目录调 整。考虑到 2024 年的规则同样为 2024 年 6 月 30 日前获批新通用名 药品可以申报参加,因此预计 2025 年新增谈判药物将主要 ...
2025年医药中期策略:创新出海引领投资主线,复苏改善接踵而至
Guotou Securities· 2025-07-03 15:38
行业深度分析 行业评级:领先大市-A 创新出海引领投资主线,复苏改善接踵而至 2025年7月3日 证券研究报告 目录 | 1 | 创新药引领医药板块行情,估值有望持续修复 | | --- | --- | | 2 | 创新出海趋势加速,有望持续引领主线行情 | | • | 创新药:创新药出海加速,BD陆续兑现可期 | | • | 家用器械:海外市场突破打开国产龙头成长空间 | | 3 | 部分细分边际改善,有望逐步迎来修复机会 | | • | CXO:GLP-1和ADC药物研发和销售持续火热,有望推动相关CDMO公司经营边际改善 | | • | 设备/高耗/IVD:压制因素有序出清,可系统性把握改善节奏 | | • | 中药:多因素共振积蓄板块修复势能,把握创新探索与国改深化的窗口机遇 | | • | 零售药房:持续优化门店经营,业绩有望加速改善 | | 4 | 医疗新浪潮:手术机器人、AI+医疗、脑机接口有望持续取得突破 | | 5 | 建议关注标的汇总 | | 6 | 风险提示 | 2 2025Q1医药板块业绩有所承压,期待后续修复 2025年医药中期策略 李奔: S1450523110001 分析师 冯俊 ...
弘则消费| 2025年下半年国内药品有哪些需要关注的政策?
2025-06-18 00:54
弘则消费| 2025 年下半年国内药品有哪些需要关注的政 策?20250617 摘要 丙类目录或商保目录预计下半年推出,标志着国家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向 效率倾斜,通过商保满足中高端需求,有利于创新药定价和商保发展, 创新药进院和市场化销售将享受与乙类目录相同的待遇。 国家集采政策优化方案正在制定中,预计下半年推出,可能先实施中间 方案再进行优化后的正式方案。第十一批国家集采规则预计将比第十批 更加友好,确认国内医药政策向好趋势。 生物类似药集采试点存在争议,部分企业预计下半年可能落地,但产业 研究专家认为两年内不太会推行,若实施,价格降幅可能较大,但不会 像化学药那么极端。 2025 年医保谈判持续进行,肿瘤类创新产品和慢病自免类药物谈判符 合预期,但个别品种降价超预期,大品种价格仍值得关注,谈判时间与 往年相似。 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审评审批时间缩短至 30 天等措施提高研发效率,国家对制药行业重视度提升,未来可能通过出 口政策支持国内优质产品。 Q&A 今年(2025 年)上半年医药政策的推进情况如何? 下半年有哪些重要医药政策值得关注? 下半年预计将有多项重要医药政策落地,包括医保谈 ...
诺诚健华20240514
2025-05-14 15:19
诺诚健华 20240514 摘要 • 诺诚健华一季度扭亏为盈,净利润达 0.14 亿元,现金储备充足,为 77.78 亿元,为后续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坚实保障。 • 奥布替尼一线治疗慢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适应症获批,预计全年增长超 35%,受益于一线推荐及市场份额扩大,同时积极筹备海外 NDA 申请。 • 明诺凯(坦西妥单抗)上市申请获优先审评,预计近期获批,有望填补弥 漫大 B 细胞淋巴瘤治疗 unmet needs,峰值销售额预估可达 5-10 亿人民 币。 • 自免领域加速布局,奥布替尼推进 PPMS 和 SPMS 三期临床,预计 2025 年中和三四季度完成首例患者入组,ITP 三期临床预计 2026 年上半年递 交 NDA。 • 与 Prologue 公司达成 5.2 亿美元全球战略合作,一季度已确认 875 万美 元收入,共同推进 CD3、CD20 产品全球开发。 • 一季度研发费用 2.08 亿元,同比增长 16.8%,全年研发费用增速预计 15%-20%。毛利率提升至 90.5%,受益于奥布替尼放量及成本降低。 • ICP723(NTRK 抑制剂)上市申请获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总缓解率达 85.5 ...
【京新药业(002020.SZ)】成品药板块营收持续增长,期待地达西尼快速放量——2024年年报点评(王明瑞/张瀚予)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11 09:02
点击注册小程序 特别申明: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1.59亿元,同比+3.99%;归母净利润7.12亿元,同比+15.04%;扣非 归母净利润6.47亿元,同比+21.38%;经营性净现金流7.26亿元,同比-8.41%;EPS(基本)0.83元。业绩 略低于市场预期。 点评: 成品药板块营收持续增长,地达西尼成功进入医保目录 2024年,公司成品药收入25.22亿元,同比增长8.42%。公司深化营销体系升级,坚持以精神神经领域为主 体,同时统筹推进心脑血管和消化领域协同发展。1类创新药地达西尼胶囊于2024年3月底正式上市销售。 公司围绕地达西尼胶囊确定了医保谈判、推广入院以及学术推广三大任务。在2024年11月份结束的创新药 医保谈判中,地达西尼胶囊成功进入医保支付目录,为该品种后续销售提供了准入支持。2024年度,公司 自营团队以及核心代理商成功完成了近600 家医院的入院程序,初步覆盖了重点销售地区。 原料药板块受价格波动营收减少,医疗器械板块逆势增长 2024年,原料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76亿元,同比下降8.37%,主要受国内原料药市场波动影响。子公司 绍兴京新的520车间 ...
减肥药市场的增长魔咒
新财富· 2025-03-13 06:53
本文约 3 5 0 0 字,推荐阅读时长 1 5 分钟,欢迎关注新财富公众号。 在 华 尔 街 的 镁 光 灯 下 , 礼 来 市 值 蒸 发 千 亿 美 金 的 轨 迹 犹 如 一 剂 清 醒 剂 —— 从 阿 尔 茨 海 默 药 物 的 副 作 用 警 报 , 到 Ze p b o u n d停药反弹的临床铁证,从口服药的市场错位到医保谈判的定价绞索,这家医药巨头正经历着资本市场的 洗礼。当GLP- 1药物的需求神话通过胰岛素市场的价格模型重塑,当4 5%的行业增速撞上连续两个季度的业绩失 速,一场关于创新药估值逻辑的认知交锋正在资本市场上演。 2 0 2 4下半年的失速密码 让我们用时间轴的方式,拆解礼来这家医药巨头近两年的关键转折点。 当 礼 来 在 2 0 2 3 年 7 月 抛 出 阿 尔 茨 海 默 病 药 物 Do n a n ema b 的 III 期 数 据 时 , 市 场 看 到 的 是 3 5%- 4 0% 的 认 知 衰 退 缓 解 率,但专业投资者更关注隐藏在数据里的警报——每4位受试者就有1人出现脑水肿,每3位受试者就有1人出现微 出血,这些数字像定时炸弹般潜伏在股价中。 同年6 ...
对不同医药细分业务本质的一些思考
青侨阳光医药投资 - 行业思考 1 标准化程度和医生依赖度的差异, 是"药VS械VS院"业务不同特性的重要来源 "医药"里的"医"主要指医疗器械和医疗机构,"药"主要指中药、化药、生物药等药品。从这点来说,"药品、 器械、医院等医疗机构"是医药行业最核心3大业务类别。除此之外的医药细分,多数可以看成是这3类业务的 配套产业,比如原料药、CRO、CMO等可以看成是药品的配套,分销商、药店等可以看成是药品和器械的配 套,三方诊断、医疗信息化等可以看成是医疗机构的配套。 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过去几十年的历史经验看,在医药行业相对成熟的主流经济体中,"药"的资本回报率最为 可观,"械"的资本回报率也相当优秀,但"院"的资本回报率比较糟糕。 比如有很多人统计过美股不同行业的历史ROIC,其中: 这与我们的直觉感受是一致的,虽然药品和器械占整个医药行业总盘子不到20%,但我们闭着眼睛也能数出几 十个声名显赫、历史回报强劲的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的制药企业和医疗器械企业;但对于占行业总盘子超 60%的医疗服务业务,著名的海外上市医院集团我们可能一只手的指头都数不完。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重要原因是这 三类业务在标准化程度和医生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