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智能

Search documents
商业化无法实现闭环,车路云一体化如何破冰?
Hua Xia Shi Bao· 2025-07-11 16:17
部分试点城市小有所成 202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李克强团队正式提出车路云一体化技术方案, 旨在通过车、路、云协同解决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落地的瓶颈问题。 近日,特斯拉首辆也是全球首辆汽车,实现了从工厂产线直接自动驾驶到客户家里。与此同时,特斯拉 Robotaxi首批车辆也已经开始在美国运营。始终坚持走单车智能路线的特斯拉在高级别自动驾驶方面再 次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 反观另一条智能交通路线——车路云一体化,则好像处于发展相对缓慢的状态。作为自动驾驶行业的中 国方案,车路云一体化方案的理论体系已经相当完备,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却困难重重。无论是车端还 是路侧,建设车路云一体化的态度都不够积极。 问题出在哪儿?如何破冰?成为车路云一体化方案继续推进先要攻克的课题。 第二,管理体系不完备,亟待打通数据"烟囱"。目前,车辆数据、路侧数据、交通数据不互联互通,存 在重复建设、效率不高的问题。 车路云一体化方案得到了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可。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的模式一样,中央政府也是 先对车路云一体化方案进行部分城市应用试点。 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五问“车路云一体化”:如何解锁自动驾驶“规模商用”密码?
3 6 Ke· 2025-07-03 06:31
"车路云一体化",是选做题还是必答题? 在自动驾驶的技术路径选择上,围绕"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车路云一体化",争议从未停息。 一边,是单车智能技术在辅助驾驶场景广泛应用,并逐步向高级别自动驾驶场景拓展,各大车企间的"智能化"竞赛愈演愈烈;另一边,是多 地将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速。一场关于交通系统的变革正在飞速推进,一幅未 来智能交通的蓝图正在逐渐清晰。 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车路云一体化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吗?车路云一体化的商业机遇在哪里?自动驾驶实现"规模经济",关键策略是什么? 《车路云50人》对话多位业内人士,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与解答。 车路协同的提出,是从"单车"向"车与交通关系"的探进,本质上并非要与单车智能竞争,因为车辆只是交通系统中的一环而非全部。从"交通 系统"的视角看,长期以来,以人为主的自组织型交通带来的诸多问题,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愈发凸显,车路协同技术试图通过引入更 多外部信息与控制,推动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 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趋势,带动车辆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空间转变。这个过程中,移动互联网、移动物联网和移 ...
全球Robotaxi玩家“竞速”商业化落地无人驾驶仍需多方发力破局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6-23 21:10
当地时间6月22日,特斯拉在美国得州奥斯汀启动Robotaxi试点运营服务,首批投入10辆Model Y,用于 Robotaxi服务,乘客需支付4.2美元的固定费用。这意味着特斯拉所采用的视觉+端到端模型的技术路线 逐步得到验证,同时也意味着Robotaxi的商业化进程进一步提速。 当前,全球Robotaxi正逐步从技术验证迈向商业化试点运营阶段。受访专家表示,Robotaxi发展仍需要 监管部门、整车厂、智能驾驶技术公司、出行服务运营商协同发力,逐步跨越技术、成本、生态和政策 多重挑战。需要相关部门给予企业开放包容的政策环境,并加快无人驾驶立法,让无人驾驶企业真 正"跑"起来。 ● 本报记者 李嫒嫒 罗京 "从特斯拉在奥斯汀的Robotaxi试点可以看出,其遵循了L4级自动驾驶测试的典型渐进式路径,先配备 安全员,逐步到完全无安全员的技术测试路径,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小马智行副总裁张宁对中国证 券报记者表示,无论是Waymo、小马智行还是特斯拉的Robotaxi服务,均从有安全员监督,且限定范围 运营起步,这也充分验证了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无法逾越"逐步测试、逐步落地"的规律。 特斯拉Robotaxi启动 ...
新动作!佑驾创新(2431.HK)调整业务,聚焦单车智能
Ge Long Hui· 2025-06-15 10:03
核心赛道强劲的造血能力与增长势头,与尚处探索期的车路协同业务形成对比。此时适当取舍、聚焦主 业,是商业逻辑下的理智之选。 引言:集中弹药,锚定核心赛道,加速拓展应用边界 6月13日,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宣布出售旗下附属公司51%权益。据公告,该 附属公司主要从事车路协同(V2X)相关业务。 佑驾创新在公告中表示,此次业务调整并非终止车路协同业务,而旨在聚焦资源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 核心赛道及L4场景探索。 因此,笔者认为此次动作,表面上是剥离非核心资产,实则更像基于自身商业化节奏与核心优势的战略 调整,将筹码明确押注"单车智能"的广阔未来。 而若重新审视佑驾创新的业务结构,也不难看出公司的战略重心早已锚定,其财报也提供了清晰的注 脚。 2024年,佑驾创新营收6.54亿元,同比增长37.4%,其中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业务收入高4.84亿元,占比 73.9%,同比增长25.2%,为拉升主力军,给公司整体业绩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动能。此外,智能座 舱业务也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全年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狂飙467.8%。 当前,无人物流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势头与市场潜力。随着L4级自动驾 ...
小鹏Q1财报爆表,AI汽车深水区下单车端到端还能坚持多久?
3 6 Ke· 2025-05-28 08:36
当全球汽车产业迈入2025智能驾驶深水区,小鹏汽车最新财报不仅折射出电动化向智能化迁移的产业势能,更揭示了单车智能与网络化 协同的博弈边界。本文基于财报披露的158.1亿元营收(同比+141.5%)、6.6亿元净亏损(同比收窄51.8%)等核心数据,结合 BEV+Transformer架构的技术演进,剖析AI重构汽车产业的底层逻辑。 2025年第一季度 交付量,毛利率再创新高 15.6% 15.3% 14.4% 14.0% 12.9% 6.2% 23Q3 23Q4 24Q1 24Q2 24Q3 24Q4 25Q1 现金储备充裕 坚定研发投入 2025年Q1研发投入 T 9.8 1/,TC 同比增长46.7% 现金储备规模 环比增长33.2亿元 Q1总营收 158.1z元 超季度指引上限 同比增长141.5% Q1交付量 94.008 国内海外双第一 同比增长330.8% Q1汽车毛利率10.5%,连续7个季度改善 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0.5个百分点 公司毛利率达15.6%创新高 7个季度狂飙19.5个百分点 ●公司毛利率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 小鹏汽车直接实现了营收 158.1 亿元,这同比暴增 ...
2025年智能驾驶产业进程展望
Di Yi Cai Jing· 2025-04-29 10:14
智能驾驶产业发展,主要从车企、行业政策、商业模式,三个维度来分析: 1、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个产业发展阶段:在2025-2027年期间,L3智能驾驶技术可能将帮助车企提升销 量,2025年可能是L3市场渗透率拐点(虽然不见得完全是车企销量增速拐点或者说是付费拐点),预 计25-27年是L3渗透率相对提高较快的年份,再往后27年之后国内L3渗透率将达到50%-80%,同时可能 引发国内自主品牌的第一轮淘汰赛。 2、在2027-2030年,L4级别的Robotaxi有望实现软件收费模式,出行渗透率有望从0%增加到30%。 3、在2030-2035年,自主品牌将通过独资或合资海外建厂模式,实现智能电动车的全球扩散,并得到海 外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4、消费者对汽车智能驾驶的接受程度:随着城市NOA(L3智能驾驶核心体验)的普及将推动智能驾驶 成为消费者购车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同时,Robotaxi(L4智能驾驶核心体验)将颠覆消费者对出行的 认知,提供更快捷、安全、舒适的出行方式,从而提升社会效率。 从付费意愿来看,特斯拉在北美数据换算后付费率不高,国内车企基本将自动驾驶包含在车价里。但不 能据此判断行业拐点,消费者可 ...
车路云专题解读
2025-04-28 15:33
Q&A 去年(2024 年)上半年多地推出车路云一体化建设项目后,目前行业的现状 如何?财政投入方面,中央级和地方级专项债的进展如何? 去年(2024 年)1 月份开始,工信部联合五个主要部门发布了关于智能网联汽 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应用工作的通知。我国行业习惯由政策驱动,因此在明确 政策导向下,各地和车企积极推动智能化路测基础设施和云控基础平台建设。 目前,车路云一体化重点集中在路端和云控,由政府背景或国企背景的管理公 司主导。 今年(2025 年)4 月份发布了支持引领政策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和 升级的相关材料,明确了增量资金配套,并推动高速公路等数字化转型升级。 在此背景下,不管是行业还是政策端,都在驱动和推动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建 设。 从试点城市角度来看,北京、上海、深圳等首批二十几个城市已经开展试 点工作。今年(2025 年)1 月至 4 月间进行了大量招投标工作,一些早期开 展招投标的城市已开始推进建设。财政方面,今年预计有约 1,000 亿元预算内 • 车企在 V2X 技术设备及更高阶自动驾驶通信方面的动力依然较高,主要试 点企业积极参与智能网联示范区和车联网先导区建设,配合车路云一体化 建设,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