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投资

Search documents
中泰资管天团 | 胡达:低利率时代,固收投资如何挖掘超额收益?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7-10 08:19
作为一名固收投资经理,置身近几年的债券市场,可谓是有喜有忧。喜的是债券市场依然还是处于偏强的 走势中,债券的配置依然可以博取一定的资本利得收益;忧的是随着低利率环境的到来,债券产品未来配 置的收益显然无法达到投资者预期,投资难度越来越大了。 实际上,回顾2025年上半年乃至近几年债券市场的行情,都可以发现 中长期低利率环境的拐点还未到来 ,即使是今年2至3月因为资金收紧导致的市场回调,4月关税风云带来的利率快速重回下行轨道。因此, 这几年业内经常有"每逢回调都是买入机会"的说法,意思是债市长期牛市的格局不变,但个别时点波动率 会大幅上升。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截至今年6月,市场并没有突破之前的利率低点,其实已经反应了短 期内利率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的这一市场共识。 低利率环境下,所有的固收投资经理都需要面对一个重要难题——如何获取超额收益?债券投资的三板 斧,无非就是信用债的挖掘、拉升久期、增加杠杆。回顾这几年的市场行情,2023年主要是"化债"背景下 的信用债、城投债行情,投资策略可以挖掘信用债,增加杠杆;2024年则是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 的长久期利率债行情,投资策略可以大幅增加久期,买入30年国债; ...
广发基金陈韫慧:拾级而上持续迭代固收投资框架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7-06 14:56
拾级而上 持续迭代固收投资框架 广发基金陈韫慧: 拾级而上 持续迭代固收投资框架 ◎记者 聂林浩 深耕固定收益投资的基金经理不少,但横跨券商资管、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三大领域的资深固收投资人 仍是少数,广发基金债券投资部基金经理陈韫慧正是其中一位。 在券商资管工作的近十年里,陈韫慧建立了自下而上选券、主动寻找资产的敏锐触角,磨砺出对信用债 的甄别能力。"券商具有投行基因,从中观和微观中捕捉阿尔法的驱动力更强。"她表示,"投行文化赋 予的是主动出击的精神内核——不是被动等待机会出现,而是积极寻找被低估的价值洼地。" 加入平安理财后,面对千亿元规模的资金运作管理,陈韫慧开始自上而下深入研究不同风险等级资金与 投资品种的适配性,紧盯一二级市场动态,积极参与交易,极大完善了投资交易框架。由于理财子客户 对风险控制和绝对收益要求极高,她将风险控制作为投资核心,不断思考如何在可控的波动下实现更有 性价比的收益。 她将在这一阶段的成长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强化头寸管理能力。发挥研究出身的优势,左侧捕捉交易 机会,实现从"发现机会"到"管理头寸"的闭环,在体系化、精细化操作中拓展规模管理边界。二是深化 风险收益比认知。跳出单纯关 ...
华富基金:以长期主义为笔 绘就固收投资“稳健底色”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07-01 12:03
在资本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市场生态正经历深刻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近年来随着银行 存款利率持续走低,传统保本理财产品的吸引力骤减,兼具稳定票息收益与资产配置价值的固收类产品 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华富基金积极响应行业高质量发展指引,将产品布局与国家战略导 向深度融合,完成固收产品体系的升级与重塑,通过构建风格鲜明的多元化固收产品线,满足不同风险 偏好客户的投资需求,助力居民财富稳健增长,以专业力量推动行业良性发展,践行金融行业服务民 生、赋能实体经济的责任与担当。 深耕20载 持续推动固收产品体系升级迭代 自2006年发行第一只货币基金开始,华富基金已深耕固收领域近20年,积累了丰富的基金管理经验,团 队投研功底扎实,产品矩阵多元,致力于为客户创造长期可持续的回报。 产品布局方面,团队聚焦低利率时代投资者的稳健理财需求,顺势推出"华富固收家"子品牌,产品线已 全面覆盖货币基金、存单指数基金、中短债基金、中长期纯债基金、债券指数基金、一级债基、二级债 基、可转债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等领域,为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提供合适的资产配置工具。 业绩表现方面,近年来多只固收产品表现出色,呈现"多点开花" ...
“最会投”的保险公司长什么样?
Sou Hu Cai Jing· 2025-06-28 21:43
近期,香港保险行业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万通保险跟蚂蚁银行合作,推出了一款至高年化回报可达4.1%的短期储蓄险产品---"稳得利保证回报储蓄 计划",一上线就成了市场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 但更具关注的是,这场合作还打通了目前香港为数不多可以在 App 内完成全流程投保的数字化路径。不仅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也是香港保险行业数字 化转型进程中的关键一步。万通保险作为蚂蚁银行独家数码投保合作方,聚合双方在投资能力、保险运营、智慧化与数字化等方面的优势,也使其成为香 港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先锋力量之一。 那么,为什么是万通呢? 评估一家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首先要看"谁在操盘"。万通保险的投资版图背后,是双百年巨头的深度协同——美国万通人寿与霸菱,其历史积淀与专业 能力构筑了穿越周期的"双保险"。 1.美国万通:百年底蕴成就的金融传奇 在数字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蚂蚁银行对合作伙伴的要求已经不只是看产品本身,保险公司在创新能力、资产管理能力、风控水平和长期可持续回报 等维度的综合实力也尤为关键。而万通,正是目前市场上少数能够同时跑出"收益领先"和"体验领先"两条赛道的保司。 作为近年来迅速崛起的重点险企之一,万通保险 ...
摩根资产管理张一格:打造“防御型底仓” 债券投资需精耕细作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15 17:50
张一格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金融学硕士,曾任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投资经理,国泰基金基金经 理,融通基金固收投资总监、基金经理;2023年9月,他加入摩根资产管理中国,现任债券投资总监。 "客户投资喜欢'看后视镜',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一次回望都更安心。"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债券投资总监 张一格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此阐述其投资哲学。 在低利率的债市新常态下,这位拥有超19年金融从业经验的固收老将,带领团队在固收投资的"方寸之 地"精耕细作,以严苛的回撤控制与精细化的策略布局,为投资者打造"防御型底仓"的优选工具。 预判重于事后补救 当前时点,张一格指出杠杆策略性价比凸显。"央行3月中旬以来持续呵护资金面,资金利率下行,信用 债与利率债相对资金利差走阔。"他表示,若宽松流动性环境延续,适度加杠杆有望成为收益增强的重 要来源。 面对近年来信用债市场偶发的风险事件,张一格与其团队在2024年5月推出了摩根瑞欣利率债基金,该 基金定位鲜明——只投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等利率债品种,彻底规避信用风险,目标客群是完全回避信 用风险的投资人,包括商业银行等机构及散户。 摩根瑞欣利率债基金成立一年多以来,业绩表现稳步前进。截至2 ...
“老招行人”董方出任招银理财总经理,万亿理财巨头如何破局规模和业绩下行?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1 06:52
万亿理财"巨头"招银理财迎来新的总经理。记者从招银理财内部人士获悉,招商基金副总经理董方将出 任招银理财总经理,招银理财今天召开的内部会议宣布了该项任命。 此次任命为近期招商系金融机构高层人事变动中的一环。原招银理财总裁钟文岳5月20日已赴招商基金 担任总经理。董方将接替钟文岳担任招银理财总经理(总裁)。 作为银行理财行业"排头兵",截至2024年末,招银理财管理规模2.47万亿,在理财公司中排第一。但近 年来面临规模和利润下滑压力。 董方加入或有助于加强与母行协同 董方在公募基金的任职经历或将有助于招银理财持续推进权益类布局。近年来招银理财坚持布局权益投 资,据了解,招银理财积极引入及培养专业的投研团队,搭建了专业的权益类投资团队,在理财公司中 属于积极探索权益特色的"先锋"之一。并且在多资产、多策略、大类资产配置方面积极探索。 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2024年招银理财权益类理财产品、混合类理财产品平均回报在同业中居前,其中 权益类理财产品2024年平均回报15.14%,在同业中排第二,混合类理财产品2024年平均回报4.74%,排 第五。混合类理财产品2023年表现也不错,在同业中排第三,已经初步显现布局权 ...
银行系公募二十载:从“尝鲜者”到“主力军”
经济观察报· 2025-05-12 12:56
"二十年栉风沐雨,以工银瑞信基金为代表的银行系公募在权 益投资、固收管理、养老金融等领域各放异彩,也和所有公募 同业一样面临着行业变革带来的全新挑战。站在新起点,工银 瑞信基金又将如何续写资管传奇?" 作者:默川 封图:图片资料室 2005年4月,中国金融改革史迎来里程碑事件——国务院批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首批 试点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其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工银瑞信基金、建信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依次成 立,银行系公募基金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二十年栉风沐雨,以工银瑞信基金为代表的银行系公募在权益投资、固收管理、养老金融等领域各 放异彩,也和所有公募同业一样面临着行业变革带来的全新挑战。站在新起点,工银瑞信基金又将 如何续写资管传奇? 权益争锋 主动权益投资一直是公募基金的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如何在当前宏观环境复杂、市场波动加剧的 形势中发挥阿尔法创造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投资需求,亦成为行业的关注话题。工 银瑞信基金在权益投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展现出色的投资实力和策略优势。 作为首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基金于2005年8月31日发行其第一只产品——工银核心价值混 合。广受关注的银行系基金" ...
发挥固收投资“系统化”智慧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5-11 21:10
□本报记者 王鹤静 在竞争激烈的资管行业中,永赢基金固定收益业务近年来稳扎稳打,凭借稳健业绩和差异化服务实现长 足发展。Wind数据显示,从2019年至2024年的六年时间里,永赢基金债券型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由948.99 亿元稳步扩张至3170.36亿元,固收产品通过差异化风险等级梯度和持有期设计,构建从短债、中长债 到"固收+"的全谱系产品矩阵。 近期,永赢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吴玮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从产品布局、团队构成、投 研特色等多维度全面解析了永赢基金固收投资的差异化优势。吴玮和团队希望,在充分理解投资者的风 险收益偏好及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上,依托交易型团队投资优势和系统赋能,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系 统化的投资解决方案。 全周期产品体系满足需求 "对于机构投资者,要深入了解他们的业绩目标和风险容忍度,提供系统化产品方案,在严格控制风险 的前提下,努力达成预期收益目标。而对于个人投资者,由于其需求会随着市场环境变化不断调整,因 此需要提供风险梯度分明的产品货架,让投资者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和灵活调整。"吴玮进一步 表示。 这种需求导向的产品设计,离不开跨部门协作的"顶层设计"机制。吴玮介 ...
侃股:A股刷新分红纪录只是开始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05 11:10
此外,在存款利率、国债收益率不断走低的背景下,红利资产的类固收属性愈发凸显。这种低风险、中 收益的属性能够吸引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加速入场。 资金流向的改变正在重塑估值体系。银行股板块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值,但股息支付远远高于A股整体 水平,形成低估值、高股息的黄金配置区间。 A股公司分红刷新历史纪录,未来在分红常态化的背景下,分红纪录还会不断刷新。投资者可重点关注 高分红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类固收资产的估值也会不断提升。 2024年度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刷新历史纪录,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正式迈入分红常态化新纪元。 这一变革不仅是政策与市场双向驱动的必然结果,更预示着以高股息资产为核心的类固收投资策略正在 重塑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 管理层明确将现金分红监管纳入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推动上市公司分红决策从选择性回馈转向战略 性义务。工商银行、中国移动等年度千亿级分红案例的示范效应,配合证监会《市值管理指引》要求上 市公司披露中长期分红规划,使分红政策从监管要求转化为公司治理的核心要素。这种制度性变革催生 了市场共识,截至2025年一季度,已有超过100家上市公司形成连续三年股息率不低于3%的稳定分红群 体 ...
中国人寿:权益投资要持续推进均衡配置和结构优化
news flash· 2025-04-29 13:31
Core Viewpoint - China Life Insurance, with an asset scale exceeding 6 trillion, has revealed its investment strategy for the year, focusing on long-term asset allocation management with a cross-cycle perspective [1] Group 1: Investment Strategy - The company aims to maintain a stable allocation in fixed income investments as a foundational strategy [1] - Equity investments will continue to be balanced and optimized, with a long-term investment layout in min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