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业

Search documents
辽宁举行优质资源与文创企业对接洽谈会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1 16:43
洽谈会还设立自由洽谈与"一对一"精准匹配环节,资源方与企业可围绕IP授权、联合开发、渠道共建等 具体方向深入沟通,力求需求与资源精准匹配,力促现场合作意向达成。 本次洽谈会既是对辽宁丰富文化宝藏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吹响了辽宁文化产业向资源高效转化、产业 深度融合进军的号角。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将以此次洽谈会为重要起点,充分发挥资源统筹与平台 引领作用,致力于成为"文创产业策源地",系统梳理、科学评估、创意激活辽宁省文化资源,持续推出 高价值IP和创意概念,为产业发展提供不竭源泉。(完) 据介绍,辽宁省博物馆在文创开发领域取得的成效,特别是其"辽博雅集"项目贯通"研发、推广、销 售"全链条的成功实践,已成为辽宁省文博单位活化资源的标杆。本次洽谈会高度聚焦系统性复制与推 广这一"辽博经验"。作为重要案例,沈阳故宫博物院深度拆解其IP授权与产品开发全流程,为辽宁省文 化机构、文创企业提供可借鉴、可操作的样板。 此次会议依托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强大的资源整合与平台枢纽功能,加速将沉睡的文物、非遗、地 域文化等优质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创产品,并通过机制创新与产业对接,助力文创企业实现 产品规模化、品牌化、产 ...
Labubu“撞脸”铜当卢 这个“巧合”值得深思
Qi Lu Wan Bao· 2025-06-26 08:42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a "dual approach"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trends in cultural creativity, advocating for innovative courage rather than mere replication or blind conformity [1] - The domestic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has steadily expanded, with the market size reaching 88 billion yuan in 2023,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traditional elements in inspiring modern design [1] - Cultural creativity require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life logic and craftsmanship behind artifacts, transforming them into cultural storytellers that resonate emotionally with consumers [2] Group 2 -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relies on a collaborative ecosystem involving policies, capital, and talent, indicating that it should not be seen as an accessory to museums but as a comprehensive system [2] - Initiatives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3 billion yuan digital cultural fund in Chengdu and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museums and designers reflect efforts to integrate cultural research, creative design, production, and market promotion [2] -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traditional aesthetics must engage with contemporary trends to resonate with modern audiences, showcasing the potential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on a global stage [3]
星阅辰石收购“轩辕剑”,成都数字文创“IP天团”再添一员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24 11:13
每经记者|谢陶 每经编辑|唐元 这不仅是一个顶级 IP 在成都的 " 落户 " ,更是一次国内数字文创产业的 " 聚力共生 " 。 成都的数字文创产业从来不乏创造力与吸引力。从《王者荣耀》到《哪吒》系列电影,再到"遮天宇宙",这座城市总能在不同的产业机遇期,诞生出独具行 业影响力的数字文创IP。 6月24日,轩辕剑IP全球合作战略发布会在成都举行。现场,成都数字文创"潜在独角兽"企业——成都星阅辰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阅辰石") 正式宣布收购经典IP《轩辕剑》系列游戏全球永久版权。 数字文创"IP天团"再添一员猛将,此举将进一步赋能成都在该领域"建圈强链",打造行业护城河。 "我们将携手业内上下游企业,启动覆盖影视、动画、游戏及数字文旅等领域的全产业链开发计划,致力于打造数字文创产业标杆。"星阅辰石董事长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天府文创云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我们将延续《轩辕剑》的开发初心,以数字内容传播中华文化,期 待《轩辕剑》系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 i l age the first and the the state the ...
文创行业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河南华冠参与起草和制定
Sou Hu Cai Jing· 2025-06-23 06:45
河南日报社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李丽 近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等机构牵头制定的《文创产品策划运营人员要求》(T/CCPS 0023—2025)与《文创产品策划运营管理规范》(T/CCPS 0024— 2025)两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河南华冠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核心起草单位之一,董事长梁兴作为起草人深度参与了标准的起草工作。 2024年7月31日,人社部向社会发布了19个新职业,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名列其中,反映了社会和市场的新需求。为推动文创行业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和长 远发展,由中华文化促进会牵头,联合国内优秀文创行业组织和企业参与标准的起草与制定工作。两项标准聚焦文创产业发展的核心痛点,填补了行业空 白。其中《文创产品策划运营管理规范》系统规范文创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品牌建设到供应链管理的全流程运营体系,为行业提供可落地的管理框 架。《文创产品策划运营人员要求》首次明确从业人员等级划分(初/中/高级)及能力标准,涵盖教育背景、专业技能、创新素养等维度,为人才培养提供 权威依据。此次两项行业团体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文创行业在标准化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业内人士认为,标准将推动文创产业从"经验驱动"向"标 准 ...
释放文创产业发展潜力,成都探索特色化税改试点
Sou Hu Cai Jing· 2025-06-13 11:0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当下,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都在深度挖掘助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高地。放眼全球,文创产业已成为推动城 市经济增长、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引擎之一。 5月29日,在成都市数字文创产业系列政策新闻发布会上,成都推出系列"政策包",覆盖影视、游戏电竞、科幻、初创企业等数字文创关键领域,数字文创 产业生态迎来"真金白银"扶持。 近年来,依托成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活跃开放的创新氛围,文创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23年,成都市文创产业增加值实现2574.94亿元,占GDP比 重11.65%。2024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达2800亿元,同比增长11.69%。 亮眼数据的背后,税收政策的精准发力功不可没:据统计,2023年成都文创企业享受各类税收优惠超18亿元,惠及市场主体3000余家。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通过税收政策的创新设计,进一步释放文创产业发展潜力,进而拉动消费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时代课题。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政策赋能:税收优惠激活文创市场活力 文创产业的核心在于"文化+创意",其涵盖影视、动漫、游戏、设计、出版、展演、非遗衍生品等多个领域。它正以独特的"轻资 ...
成都推出“政策包”支持数字文创产业发展 打造更多现象级“成都创”“成都造”
Si Chuan Ri Bao· 2025-06-04 07:27
闵楠介绍,"影视17条"注重"全链条""体系化"支持,涵盖了剧本孵化、内容创作、取景拍摄、后期 制作、宣发播映、衍生品开发等影视全产业链,以及园区建设、投融资支持、服务平台打造、人才孵化 培育等体系化构建,全方位为企业发展壮大赋能助力。 真金白银投入是新政策的另一大特点。在创作生产阶段,对精品项目最高给予超2100万元扶持;在 公映播出后,对获得重要奖项、取得优秀播映成绩的影视作品最高给予1000万元奖励。闵楠特别提 到,"影视17条"与四川省、成都市所属区(市、县)已有政策三级联动、优势互补,同一项目均可叠加 享受补贴和奖励。 核心提示 突出精准高效扶持、真金白银投入,成都推出系列政策,推动数字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 2027年,成都数字文创产业六大核心产业总规模突破5000亿元;到2030年,建成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推动世界文创名城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成都创""成都造"数字文创产品火爆出圈,持续释放泼天流量,汇聚产业发展动能。据统 计,成都市规上数字文创企业达690家,2024年数字文创核心产业总规模3819亿元。 近日,成都市数字文创产业系列政策新闻发布会举行,推出诚意满满 ...
小米系铜师傅、万达系52TOYS接连港股IPO,中国潮玩文创产业加速驶入资本快车道
Hua Xia Shi Bao· 2025-05-30 10:38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敬 北京摄影报道 5月底,铜师傅旗下《哪吒2》正版授权系列手办在淘宝直播间迎来全球首发,首场直播便吸引5.6万人。记者注意 到,尽管还未到正式开售时间,该系列的多款商品已显示超千人加购,热度持续攀升。而这波市场热情,仅仅是 中国潮玩行业蓬勃发展的冰山一角。 5月9日,素有"铜装饰界的小米"之称的铜师傅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招银国际担任独家保 荐人。短短不到半月后,另一家潮玩头部企业52TOYS(北京乐自天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也紧随其后,于5月22 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港股IPO。值得注意的是,52TOYS刚刚完成由万达、儒意领投的1.44亿元融资,资 本加持下,其上市步伐进一步加快。 与此同时,二级市场上,泡泡玛特市值持续创新高,布鲁可股价攀升,头部企业的上市动作,标志着中国潮玩及 文创产业正经历资本化提速、国潮IP破圈和全球化布局深化的三大蜕变。 "近年来,消费者对个性化、文化内涵产品的需求激增,潮玩和文创产业顺势崛起,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中 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
传媒ETF(159805)成分股强势领涨,万润科技封板带动板块情绪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20 03:11
截至05月20日10:51,传媒ETF(159805.SZ)上涨0.72%,其关联指数中证传媒(399971.SZ)上涨 0.73%;主要成分股中,分众传媒上涨1.24%,万润科技上涨10.03%,巨人网络上涨2.87%,省广集团上 涨3.03%,姚记科技上涨5.50%。 传媒ETF(159805) 消息面上,文创IP概念股表现活跃,华立科技封20CM涨停,金运激光、柏星龙等跟涨,港股泡泡玛特 早盘涨逾2%并创市值新高,带动传媒板块情绪升温。部分成分股如万润科技、姚记科技等涨幅居前, 或受IP衍生品及文创产业热度提升影响。 关联个股: 券商研究方面,国信证券指出OpenAI发布AI编程智能体Codex、Manus推出图像生成Agent等进展显示 AI应用安卓时刻有望到来,持续看好AI应用端机会,重点推荐涉及营销(分众传媒等)、短剧、游戏 (姚记科技等)及IP潮玩产业链标的;同时从基本面改善角度关注影视板块暑期档催化及广告投放复 苏,相关成分股如分众传媒、芒果超媒等或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升。该机构认为传媒互联网板块短期业 绩周期向上,中长期AI应用及IP变现为核心驱动力。 关联产品: 分众传媒(002027)、岩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助推文创产业繁荣发展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19 17:04
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多地博物馆推出新展以及"文物盲盒""文创体验空间"等新玩法,让古 老文物焕发新活力,吸引不少游客前往参观。博物馆已经成为我国带动文化消费的新场景与新载体。 近些年以来,随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增强,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断转化为对博物馆 日益增加的兴趣。与此同时,经过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博物馆也不再只是在建筑里放着"冷冰冰"的文 物,而是通过把各种灯光、科技与艺术、时尚等结合起来,打造成为学生研学的基地、网红打卡的圣 地,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参观博物馆而奔赴一座城市。 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备案博物馆7046家,较上一年增加213家,全年全国博物馆 接待观众高达14.9亿人次,而2023年为12.9亿人次,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事实上,暑假等假期期 间,很多热门博物馆门票一票难求,最近几年警方持续打击黄牛现象。 我国一些文创产品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现象。文创重在创意设计,但是,我国一些博物馆或景区的文创纪 念品,主要是将本地特有的文物、景区标志物、诗句等印制在钥匙扣、冰箱贴、马克杯等常见物品上, 缺乏对文物或IP本身的独特的创意表达。而且有一些文创纪念品缺 ...
文创产品持续融入日常生活(文物有话说)
Ren Min Ri Bao· 2025-05-16 22:12
设计团队最先开发出来的版本是木质款凤冠冰箱贴,第一版凤冠博鬓是固定的,博鬓、凤冠上的珠子也 是印刷上去的;到第二版博鬓能摆动起来了,调整数个版本之后,印刷的珠子变为手工安装的立体珠 子……多次头脑风暴后形成的木质冰箱贴,在2024年7月19日上架,销售不到两日便断货。两个多月 后,国博上架了金属款凤冠冰箱贴,不到半日就售出2300个。 凤冠冰箱贴的开发有几个特点。"首先是高颜值驱动。凤冠文物原型与文创衍生品都具有极强的视觉冲 击力,消费者对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现代设计美学的产品具有天然的好感。另外是社交货币效应。在社交 平台上,'晒晒我的冰箱贴'话题有着过亿浏览量,凤冠冰箱贴一定程度上承载了网友的互动需求。"廖 飞说。 截至目前,中国国家博物馆两款凤冠冰箱贴累计售出逾百万件,带动凤冠IP全系列销售额突破亿元大 关,创下国博近20年来的文创产品销售纪录,更形成覆盖设计、生产、营销等环节的文创产业链,实现 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基于凤冠冰箱贴的成功,文创团队继续开展凤冠IP衍生品的矩阵式开发,延伸出笔记本、毛绒玩具、项 链等20余款相关文创产品,形成"以爆款带长尾"的生态链,吸引了更多受众关注文物,形成良性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