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

Search documents
东风汽车宣布成立新公司,卓驭科技称Tier1需具备兜底能力|第一财经汽车日评
Di Yi Cai Jing· 2025-07-09 15:52
奕派科技成立后,奕派品牌、纳米品牌、风神品牌将紧密联动。 要闻提示 1、东风汽车宣布成立奕派汽车科技公司 2、卓驭科技CEO沈劭劼:Tier1需具备兜底能力 3、比亚迪首款旅行车上市 4、新款奇骏上市,东风日产稳住燃油车基盘 5、比亚迪与上海乐高乐园达成战略合作 2、卓驭科技CEO沈劭劼:Tier1需具备兜底能力 近期,卓驭科技CEO沈劭劼在一场论坛上表示,在10万元以下的车型中,消费者对辅助驾驶功能的需求 相对较弱,更关注车辆的其他基本性能和性价比。在价格相对较高的车型,消费者开始对辅助驾驶功能 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作为Tier1供应商需要具备兜底能力,对智能辅助驾驶子系统的各个环节可能出现 的问题负责。这不仅要求企业在技术上具备深厚的积累和实力,还需要在供应链管理、资源整合等方面 也有综合能力。 一财点评:随着汽车市场智能化需求增加,辅助驾驶功能的平权问题越发受到重视。当前,辅助驾驶平 权仍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和协同难题,需要车企与上下游共同解决。沈劭劼提到,要实现辅助驾驶的真正 平权,解决技术挑战是前提条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进步,预计在一年内有望在中算力方案中实 现对高难度场景的有效应对,从而推动辅助驾 ...
中国汽车的“爷爷”长啥样?70年变迁,竟然只在一瞬间!
电动车公社· 2025-07-02 15:59
如果大家看到这里还意犹未尽,不如多翻翻我们的 「视频 号」。 除了这种体验类的节目之外,其他文字说 起来有些枯燥,但又值得「细说」的内容,都会放在这里。 比如这期,会和大家聊聊近期上市的新车,小鹏G7: 关注 「电动车公社」 一直以来,滑布李都是给大家拍新车、讲技术、录节目。但这一次,他想用第一视角,带大家沉浸式体验一下 北京汽车博物馆。 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是希望通过国宝级的车型回顾一下中国汽车发展史,到底是如何从"手工敲车壳"成为全 球汽车产销/出口第一大国,再到后来的技术井喷、反哺全球品牌的; 另一方面,也希望带大家看看中国的汽车文化究竟从何而来,我们现在的新能源又要到哪里去。 那么,北京汽车博物馆里究竟有哪些"狠货"?几十年后的新车,又有了怎样的进化? 关注电动车公社 视频号 更多精彩视频不错过 戳开看视频 每个人都能享受时代进步的红利 再比如这期,我们也会和大家讲明白电池新国标到底改哪了: 再或者,和大家讲讲什么是世界模型,AI和智驾运行的底层逻辑: 欢迎大家在闲下来的时候多翻翻 「电动车公社视频号 」,我保证这是今年你关注的所有公众号里最有意 义、也最有趣有料的一个。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点击 ...
征服纽北,登陆GT:小米汽车扛起反内卷大旗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4 02:42
7分04秒957。 在汽车行业推进反对内卷式竞争的当下,小米可以说为中国车企们趟出了一条路径:不拼价格、拼技 术,同时让中国技术和文化走向全球。 这才是中国汽车工业应有的底色。 两次征战纽北:不卷价格,卷技术 当前,价格内卷正在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挥之不去的阴影,虽然相关部门频频发声,但治理内卷式竞争依 然任重道远。 行业喧嚣中,小米汽车以纽北赛道的新成绩,给出了破除内卷式竞争的示范。 7分04秒957,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于6月11日发文,宣布小米SU7 Ultra量产版刷新了纽 北量产电动车圈速纪录,成为"纽北全球最速量产电动车"。 成绩刷新背后,是全球汽车工业百年格局的悄然变迁。依靠技术创新,以小米汽车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产 业,正在以硬核实力赢得世界尊重。 硬核之外,还有软实力。近日,全球顶级赛车游戏《GT7》正式收录小米SU7 Ultra,也让中国玩家和汽 车人欣喜,中国汽车文化,也正在迎来强势破圈。 6月11日,小米汽车再破纪录。继此前的小米SU7 Ultra原型车成为"纽北全球最速四门车"之后,此次小 米SU7 Ultra量产版刷新了纽北量产电动车圈速纪录。 实际上,八个月前,小米SU7 ...
延伸汽车消费链条,着力培育汽车消费新增量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30 17:36
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不仅在带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作用,也是我国扩大消费的 重要动力。当前,随着汽车保有量增加以及消费者对个性化和性能提升的需求,汽车后市场正在成为新 的消费增长点。 截至2024年年末,我国汽车保有量3.53亿辆,新车销售增速在放缓。目前,汽车行业低价竞争仍存,我 国也将汽车以旧换新定位为提振消费、推动绿色转型的核心抓手。但与此同时,我们更要挖掘3.53亿辆 汽车后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将它们释放出来,成为拉动内需、创造就业的新动能。 今年1月,商务部等8部门发文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提出建立健全汽车改装行业及企业管理 机制,推动完善汽车改装技术标准;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 案》,提出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消费。 进入4月后,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强调,支持地方发展汽车改装、房车露营、传 统经典车等汽车后市场,发展汽车运动和汽车文化,延伸汽车消费链条,着力培育汽车消费新增量。中 国汽车工业协会早前发布《汽车改装技术操作指引》,首次明确了16项合法的汽车改装项目,计划最早 ...
汽车消费新增量具象化了
Zhong Guo Qi Che Bao Wang· 2025-05-27 02:34
对于坐拥汽车保有量高达3.53亿辆的全球最大汽车市场而言,培育汽车消费新增量的现实意义已大于促进新车消费。如何延伸汽车消费链条,如何深挖 并释放3.53亿辆汽车的消费潜力,是汽车业必须直面的紧迫问题。 目前,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今年商务部将重点推动汽车流通消费改革。其中提到,支持地方发展汽车改装、房车露营、传统经典车 等汽车后市场,发展汽车运动和汽车文化,延伸汽车消费链条,着力培育汽车消费新增量。 随后,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旗帜》杂志刊发题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文章,列出接下来提振消费的一系列重点 工作,包括升级商品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和创新消费场景四大方面。 具体到汽车行业,四大维度均蕴含深度变革机遇:从皮卡、房车的功能松绑到新能源智能车型的功能外延,从二手车透明交易体系到"汽车俱乐部"服务生 态,从赛车嘉年华的场景创新到元宇宙车展的科技融合,汽车消费正从单一产销模式向"文化引领、服务支撑、场景驱动"的多元生态跃迁。 各地争相开启汽车消费新范式 5月以来,各地积极创新汽车消费场景,加速培育新增量。以汽车服务性消费为核心,融合汽车运动、文化元 ...
袁保忠:“俄罗斯人认为中国的产品不好”,这说法误解了一个现实
Guan Cha Zhe Wang· 2025-05-20 23:54
近年来,中国车企加速布局俄罗斯市场,尤其在2022年西方品牌撤离后迅速填补空缺。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品牌在俄汽车销量占比超50%,本地化生产成 为关键策略,如长城哈弗在图拉州设厂,奇瑞与当地企业合作组装,降低关税成本并提升价格竞争力。 受俄罗斯国内政策影响,近半年来中国汽车在俄销售趋势明显放缓,但凭借成熟的技术和灵活的市场策略,中国车企正逐步巩固已占据的市场份额。莫斯科 天雅国际汽车汽配中心项目专家荣誉顾问袁保忠在交流中坦言,从整车出海到服务出海,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仍有挖掘的潜力。 观察者网: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发展现状如何? 袁保忠:从整个行业环境来看,中国汽车品牌企业出海俄罗斯做得不错。过去全世界的汽车销售是被欧美日韩的品牌把控,后来随着中国在新能源上的弯道 超车,像比亚迪、长城这些品牌的崛起,全球市场对中国新能源车的认可度逐渐提高。无论是我们在电池技术上的突破,比如说宁德时代,还是比亚迪的造 车,再到后来小米的出现,都真正体现了中国制造的进步,也体现了中国在汽车领域很好的发展趋势。 说回俄罗斯市场,我想先谈谈大家可能存在的错误认知。很多人认为俄罗斯这个国家不适合新能源车的推广,因为它纬度高、气温 ...
从改装“神车”到高管集体“开课”,上海车展B站如何聚集青年人气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4-30 09:45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志远)在2025上海车展,由青年人改装的各类"次世代神 车"在B站展台上展出。高密度的年轻群体与多元的兴趣圈层,让B站聚集起一批爱车、玩车、改车的 UP主,也自然生长出了痛车、赛车、越野、改装等一系列汽车文化圈层。 记者注意到,在B站展台上,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群热爱技术年轻人的创意实验场。现场,改 装透明车、《碧蓝航线》IP痛车版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高性能巨无霸四驱车等吸引大量观众驻足围观。 以B站汽车UP主@保镖的车库为例,他在解读问界M9智驾功能的视频中,从"城区与高速领航的难度差 异"切入,逐层拆解"传感器硬件对感知能力的影响""华为智驾对细分场景的覆盖"等核心议题,用一条 视频讲透一项技术。 事实上,当汽车工业的硬核科技基因与"Z世代"的文化创造力在B站相遇,这场车展中的"展中展"已超 越了单纯的交通工具展示。从二次元痛车到高管技术讲堂,从改装实验场到科技知识库,B站正在构建 一个以兴趣为纽带的新型汽车生态圈。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据了解,痛车文化是年轻人将动漫、游戏角色元素融入车身设计上的一种改装文化。痛车文化的流行, 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年轻群体在汽 ...
比亚迪李云飞:中国汽车品牌发展已经进入了“下半场”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4-29 07:20
Core Insights - BYD has achieved a record global vehicle sales of 1,000,800 units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5, maintaining its position as the top-selling Chinese brand in a single quarter [1] - The company emphasizes its rapid growth is driven by China's vast market, strong supply chain,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1] - The penetration rate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 China has exceeded 50%, significantly alleviating range anxiety and enhancing product competitiveness [1] Group 1: Market Expansion - As of April 2025, BYD's electric vehicles have entered over 110 countries and regions globally [2] - In 2024, BYD's passenger car overseas sales exceeded 410,000 units, marking a 72% year-on-year increase [2] -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5, BYD's overseas sales of passenger cars and pickups surpassed 200,000 units, reflecting a 110% year-on-year growth [2] Group 2: Production and Logistics - BYD has completed the construction of factories in Thailand and Uzbekistan, with production bases in Brazil and Hungary set to commence operations in the near future [2] - The company has ordered eight roll-on/roll-off ships for vehicle transportation, with four already in operation, facilitating the export of vehicles [2] Group 3: Cultural and Design Initiatives - During the Shanghai Auto Show, BYD hosted a car design competition to deepen automotive culture domestically and enhance brand recognition [2] - The company is building various racing tracks across China to promote racing culture and improve domestic racing experience facilities [2] - BYD has partnered with top art academies, including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to conduct global design competitions, aiming to enhance automotive design standards in Chin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