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东送

Search documents
地上逛吃、地下供电 西安商圈下藏着一个“电力大拿”
Yang Shi Xin Wen Ke Hu Duan· 2025-10-06 17:01
"十四五"这五年,我国能源加速"换绿装",电力网络持续"织大网"。在陕西,电网把"绿色"当成了核心 目标——不仅搭起了750千伏当"主干"、330千伏当"分支"的智能电网体系,还能把风电、光伏的"绿能 量"全接住,新能源消纳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0%以上,给陕西万亿级经济增添了"低碳劲"。 漫步西安商圈,你或许想不到,脚下藏着一个"电力大拿":国内首座地下330千伏变电站今年上半年投 运,实现地上逛吃、地下供电,占地较同规模变电站减少60%。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昔日"火电大户"正加速向"风光大省"转型。 国网陕西商洛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黄晓勇: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投运,每年可消纳富余风电、太阳能发 电量31.21亿千瓦时,年均节约标煤约11.7万吨。 不只服务陕西。"十四五"期间,陕湖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投运,开始给华中输送"陕电套餐",每年能帮 华中地区节约1800万吨标煤。陕皖特高压也在加快推进,预计今年底全线贯通后,更多地方将用上陕西 绿电。目前,陕西境内特高压工程共"两站九线",总长度2582公里,建设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夜幕降临,大雁塔的灯光秀与山间的风机遥相呼应,一幅"绿电点亮万家"的壮美图景正在三秦大地徐 ...
他们的节日,在万家灯火之间
Xin Hua She· 2025-10-04 03:32
在另一处高原腹地,国庆值守的电力人同样与时间赛跑。位于甘孜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国庆 期间,无人机每天定时升空,半小时即可完成主变压器扫描。监控屏幕上,高清照片与运行数据实时传 回,红外与可见光分析相结合,如同为设备做"全身体检"。 "过去单次巡检要6人10小时,现在效率大幅提升。"运维人员宋亭威说。 十月的川西高原,秋风裹着寒意掠过峡谷。国庆假期,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一处600米深的峡 谷间,几名电力工人正沿着导线小心移动,如同在高空"走钢丝"。他们要完成的是阿坝—成都东1000千 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川西段的首轮放线。 "峡谷跨越是工程的关键点,大风大雾天气频发,挑战很大。"国网四川建设公司工程川西段业主项目执 行副经理王伟说。这个国庆假期,5000余名建设者坚守在这项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重点工程的施工一 线。 在理县海拔3970米的萨拉岭山顶,气温已跌破10摄氏度。铁塔上,施工人员正在紧固螺栓,无人机牵引 绳飞过山谷,这是该工程首次应用"十分裂导线"技术。"高海拔作业容不得半点偏差,必须像绣花一样 精细。"王伟说。 这项工程连接阿坝、成都两座1000千伏变电站,串联起阿坝、绵阳、德阳、 ...
我国水电世界第一,最大的3座水电站位于湖北、四川与云南三省
Sou Hu Cai Jing· 2025-10-03 08:07
在这些水电站中,溪洛渡水电站和白鹤滩水电站分别位于四川和云南两省交界的金沙江上,是国家"西电东送"工程的骨干组成部分。溪洛渡水电站不仅具有 发电功能,还承担着防洪、拦沙以及改善航运条件的多重任务。它的装机容量达到1260万千瓦,年发电量位居世界第四。白鹤滩水电站则是全球在建规模最 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项目,完工后将成为中国第二大水电站,仅次于三峡水电站。它位于四川和云南的交界处,除了发电,还具备防洪、拦沙、改善航 运等综合效益。 水电资源是利用江河水流的势能和动能推动水轮发电机发电的一种能源形式。与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核能发电不同,水力发电不消耗水资源,而是利用水 流的自然能量。这使得水力发电成为一种可持续且环保的能源方式。中国是全球水电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江河水能理论蕴藏量达6.94亿千瓦,年理论 发电量为6.08万亿千瓦时,居世界首位。 中国的水电历史始于1905年,当时台湾省龟山水电站建成,成为中国第一座水电站,装机容量为500千伏安。1912年,中国大陆的首座水电站——云南昆明 石龙坝水电站也投入使用,装机容量为480千瓦。到1949年,全国水电装机总容量为16.3万千瓦。经过多年的发展,到20 ...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新时代画卷·决战决胜“十四五”)
Ren Min Ri Bao· 2025-10-01 22:30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 China's economy has crossed significant milestones, reaching over 110 trillion yuan, 120 trillion yuan, and 130 trillion yuan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with an expected growth to around 140 trillion yuan by 2025 [19] -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y is continuously improving, with R&D investment intensity projected to reach 2.68% in 2024, surpassing the average level of EU countries [19] - The three major economic regions—Beijing-Tianjin-Hebei,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Guangdong-Hong Kong-Macau Greater Bay Area—account for over 40%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2024 [19] Green Development - National forest coverage has reached 25.09%, an increase of approximately 2 percentage points since 2020 [19] - By 2024, th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of GDP is expected to decrease by 11.6% compared to the end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 making China one of the fastest countries in energy intensity reduction globally [19] - The installed capacity of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has historically surpassed that of coal power, establishing the world's largest clean power system [19] Trade and Openness - The number of free trade pilot zones in China has reached 22, covering all regions [19] - China has become one of the top three trading partners for 157 countries and regions [19] - In 2024, the total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with countries involved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projected to reach 22.07 trillion yuan, accounting for over 50% of China's total trade [19] Social Development - Resident income growth is in sync with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s further narrowed [19] - By the end of 2024, the urbanization rate of the permanent population is expected to reach 67%, an increase of 3.11 percentage points since the end of 2020 [19] - The scale of employed population from poverty alleviation efforts has remained stable at over 30 million for four consecutive years [19]
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Ren Min Ri Bao· 2025-10-01 22:03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三大台阶,2025年预计达到 140万亿元左右,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24年,我国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 世界第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创造了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2024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经济体量占全国40%以上。东部 地区产业、技术、资金等优势与西部地区资源禀赋优势紧密结合,"西电东送"输电能力超过3亿千 瓦,"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算力规模占全国比重超七成。 绿色成为发展底色。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5.09%,比2020年提高了约2个百分点。2024年,单位 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国家之一。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 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 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十四五"时期,我国自贸试验区总数达到22个,覆盖东西南北中。我国已成为157 ...
光耀雪域十四载 “电力天路”的扩容升级与精神守望
Zhong Guo Neng Yuan Wang· 2025-09-29 09:40
风起戈壁,光耀高原。在青藏广袤的戈壁腹地,±400千伏柴达木换流站如钢铁巨人般矗 立,设备低沉的嗡鸣声回荡在天地间,如同高原的心跳。这里不仅是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 的"心脏",更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在青藏高原的关键支点。 9月28日,随着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正式投运,这条能源大动脉的 输电能力实现历史性倍增——最大输电功率从60万千瓦跃升至120万千瓦,相当于为西藏再 造一条"电力天路",为雪域高原的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天路心脏"的跨越之路 十四载砥砺前行,柴达木换流站从双换流器到四换流器,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从人 工巡检到智能运维,不仅见证了青海电网的跨越式发展,更成为我国高海拔、高寒地区直流 工程的标杆。 图为完成二期扩建的±400千伏柴达木换流站。张朋摄 西-柴达木输电线路沿线三站加装串补平台,于2018年底投运,提升线路输送能力40%,增 强了系统稳定性和东西部清洁能源交换能力。2020年底,柴达木换流站调相机工程投运,两 台300兆乏调相机如同"无功心脏",为青藏直流、疆电外送及青海主网稳定提供了关键支 撑。 为满足西藏持续增长的用电需求,2024年5月,青藏直流二期扩建 ...
大同~怀来~天津南特高压交流工程山西侧配套电源送出工程全面开工
Zhong Guo Neng Yuan Wang· 2025-09-29 09:39
工程还将进一步强化晋北与京津冀地区的资源优势互补和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传统产业 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责任编辑:刘澄谚 】 工程投运后可为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支 撑,增强华北电网"西电东送"能力,每年将向京津唐地区输送电量约182亿千瓦时,更好满 足京津唐负荷增长需求;同时还将有效发挥火电机组的深度调节作用,提升晋北地区清洁能 源利用率,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9月29日,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山西侧配套电源送出工程全面 开工建设。 工程起于装机容量均为200万千瓦的湖东电厂、同热三期电厂,止于大同1000千伏特高 压变电站,新建线路长度110.409公里,铁塔275基,预计将于2026年9月30日建成投运。工 程总投资约9.45亿元,将带动上下游产业投资近20亿元。 ...
苏能股份:“蒙电送苏”项目取得重要进展,“西电东送”再添高效电源点
Quan Jing Wang· 2025-09-29 03:38
9月下旬,江苏徐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苏能股份",600925.SH)发布重点项目建设进展相关公 告,苏能股份乌拉盖2×1000MW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工程项目取得重要进展,该项目#1机组 (1000MW)已于2025年9月24日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并正式转入商业运营。 苏能股份作为江苏省属特大型能源上市企业,以保障江苏能源安全为核心使命,高质量推进煤电基地建 设与煤炭贸易网络布局,持续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初步完成了从传统煤炭业务向煤炭、煤电、新能 源三大主业并重的战略转型。 此次取得重要建设进展的项目为苏能股份募投项目,也是我国"蒙电送苏"工程――"锡盟~泰 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配套电源点,投产后将主要服务于江苏市场。 "蒙电送苏"工程是我国"西电东送"战略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将内蒙古的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 时满足江苏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优化全国能源资源配置,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 分析人士指出,江苏省能源消费规模较大,省内自身能源供应存在缺口,能源市场需求较为旺盛。此次 苏能股份相关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将有助于增强江苏省的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巩固企业在区域 ...
黄河干流装机最大水电站今年发电量突破40亿千瓦时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9-26 13:34
黄河干流装机最大水电站今年发电量突破40亿千瓦时 中新社西宁9月26日电(祁增蓓)记者26日从中国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玛尔挡水电站(以下简称"玛尔挡水 电站")获悉,截至9月26日,玛尔挡水电站今年发电量突破40亿千瓦时。 9月15日,航拍黄河流域海拔最高、装机最大水电站——玛尔挡水电站。 (无人机照片,玛尔挡水 电站供图) 玛尔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上游约5千米的黄河干流上,所处地区平均海拔 3300米,总装机容量232万千瓦,由4台单机容量为55万千瓦和1台单机容量为12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 成,是黄河干流建成海拔最高、装机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实施"西电东送"和"青电入豫"的骨干电源 点。 今年以来,玛尔挡水电站抢抓夏季用电高峰与汛期来水增多的双重机遇,通过优化机组运行、推进智慧 电站建设等举措,显著提升水能利用效率与设备可靠性;并通过隐患排查、水位预调等措施,成功抵御 1548立方米每秒洪峰,实现水资源高效调配与安全度汛,保障机组最优运行。 2024年10月8日,航拍黄河流域海拔最高、装机最大水电站——玛尔挡水电站。 (无人机照片,玛 尔挡水电站供图) 自2024年4月1日,玛尔 ...
±800千伏青豫特高压工程青海段完成年度检修
Zhong Guo Dian Li Bao· 2025-09-24 03:17
为全面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确保大电网安全和电力可靠供应,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每年安排对±800千伏 青豫特高压工程开展年度集中检修。此次工程青海段年检于9月15日启动,国网青海省电力有限公司组 织10个检修组、500余名检修人员对该工程送端站青南换流站及青海境内231千米直流线路、433基铁塔 进行全方位巡查检修,共涉及32个作业面,并同步对配套建设在青南换流站内的调相机工程1号、2号调 相机组开展检修,确保特高压基础设施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持续护航青海清洁能源可靠外送。 9月22日,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青豫特高压工程")青海段2025年度集 中检修工作顺利完成,这是该工程自投运以来的第五次年检,为即将到来的冬季用电高峰提供可靠保 障,进一步促进青海新能源高效开发和利用。 青豫特高压工程是世界首条新能源远距离输送大通道,也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输电通道。该工程将 青海海南地区丰富的风电、光伏、水力发电等清洁能源输送至河南,为中东部地区能源转型和"双碳"目 标落地注入强劲动能。工程自投运以来,已累计向河南输送清洁电能868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 消耗390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