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贴现率
icon
Search documents
超3500只个股上涨
第一财经· 2025-06-30 04:18
2025.06. 30 本文字数:628,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6月30日,市场早盘震荡反弹。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报3431.18点,涨0.2%,深成指报 10434.48点,涨0.54%,创业板指报2144.06点,涨0.93%。 | 上证指数 | 深证成指 | 北证50 | | --- | --- | --- | | 3431.18 | 10434.48 | 1438.12 | | +6.95 +0.20% +55.93 +0.54% -1.51 -0.10% | | | | 科创20 | 创业板指 | 万得全A | | 999.66 | 2144.06 | 5295.64 | | +11.45 +1.16% +19.72 +0.93% +27.47 +0.52% | | | 整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500只个股上涨。 盘面上,军工装备、游戏、脑机接口等板块涨幅居前,大金融概念集体回调。 主力资金早间净流入国防军工、传媒、电子等板块,净流出非银金融、银行、有色金属等板块。 具体到个股来看,成飞集成、大东南、东信和平获净流入10.73亿元、8.88亿元、8.47亿元。 净流出方面,平安银行、比亚迪 ...
一财社论:保证跨期购买力是个人养老金的基座
Di Yi Cai Jing· 2025-06-25 14:05
一方面,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处于低利率时期,同时全球经济又处于新技术变革的不稳定期,这导致当前 金融机构提供的个人养老金利率或贴现率过低,基本难以覆盖投资者在未来的风险敞口。面对看不清的 未来,跨期数十年的个人养老金在贴现率上无法为投资者提供补偿,从而在投资上缺乏足够吸引力。 个人养老金这一跨期金融产品的贴现率缺乏足够吸引力,以及跨期风险缺乏有效风控工具。 24日人社部在一篇文章中称,按照《关于在全国范围实施个人养老金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政策 规定,个人养老金领取时,按照领取额的3%缴纳个税,不区分本金和投资收益。 2024年1月起在全国范围实施个人养老金递延纳税优惠政策以来,作为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个 人养老金,在缴费环节,根据每年12000元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抵扣,为希望在晚 年改善生活的人们提供政策优惠和便利,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新的长期资金渠道。 这次人社部的权威解释,明确了个人养老金领取时统一按照领取额的3%缴纳个税,积极意义在于让人 们明晰了未来领取的个人养老金的税基是包含未来名义投资收益的。这种明晰化、确定化的概念厘定, 将有助于市场更清晰确定个人养老金在未来的预期现金 ...
6月19日电,美联储将贴现率维持在4.50%不变。
news flash· 2025-06-18 18:14
智通财经6月19日电,美联储将贴现率维持在4.50%不变。 ...
美联储将贴现率维持在4.50%不变。
news flash· 2025-06-18 18:07
美联储将贴现率维持在4.50%不变。 ...
“转型牛”格局越来越清晰,消费仍是经济修复的重要动能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3 05:36
国泰海通证券研报表示,中国股市"转型牛"的格局越来越清晰,战略看多2025年:遍历冲击和出清调整 后,投资人对经济形势的认识已然充分,其对估值收缩的边际影响减小;股票价格反应的是投资者对未 来的预期,而预期变动的主要矛盾,已经从经济周期的波动,转变为贴现率的下降,尤其是无风险利率 与风险认识的系统性降低;以化解债务、提振需求与稳定资产价格的中国政策"三支箭",以"投资者为 本"的资本市场改革,以新技术新消费的商业机会涌现,有助于重新提振投资者对长期的假设,中国股 市迈向"转型牛"。 光大证券认为,近期国内政策仍积极发力,预计后续政策仍将持续落地。随着中美两国为"对等关税"按 下90 天"暂停键",短期内出口或将保持高增,预计消费仍是经济修复的重要动能之一。内外因素交织 之下,预计指数6月整体将保持震荡。扩内需一直是近期国内政策的重点,未来有望持续迎来政策催 化,此外,消费行业业绩整体更具韧性,建议关注食品加工、专业服务、休闲食品等行业。 6月13日,A股开启调整模式,消费、科技题材尽数回调。 食品饮料ETF(515170)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聚焦白酒、饮料乳品、调味发酵品等高 壁垒、强韧性板块, ...
周期论剑|下半年展望及逻辑梳理
2025-05-18 15:48
周期论剑|下半年展望及逻辑梳理 20250518 摘要 • 中国股市上涨的核心动力在于贴现率的降低,包括无风险利率(国内长期 债券收益率低于 2%)和风险溢价水平的下降,提升了股票权益产品的吸 引力。 •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虽改观缓慢,但投资者对负面预期已有所改变,估值收 缩影响边际递减。财政政策将在年中左右进一步推出,金融政策先行是主 要策略。 • 看好金融、科技和部分基础材料行业,因其受益于贴现率降低带来的资金 成本优势,具有较高成长性和创新潜力,且在中国决策层稳定股市的背景 下被重点推荐。 • 房地产市场预计将走向全面复苏,一线城市新房价格已开始上升,开发商 报表修复将在 2025 年四季度开始显现,可关注土地储备充足的公司。 • 建材板块今年量能企稳、盈利提升、公司治理改善,是一个三重利好因素, 可关注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东方雨虹、北新建材等龙头公司。 • 基础化工行业推荐内需品种(复合肥、民爆产品)、涨价品种(制冷剂) 和技术化工龙头白马股(万华化学、龙佰集团),受益于贸易摩擦背景下 的结构性机会。 • 钢铁板块需求周期见底、供给收缩周期开始、原材料周期下行,龙头公司 竞争优势显著,推荐宝钢股份、华林 ...
股票买太少?多只基金,密集提示存续风险!
券商中国· 2025-05-10 09:05
增加仓位的股性已经是许多基金产品留住基金持有人的关键策略。 近日,多只"重债轻股"的基金产品密集披露基金合同终止风险,这背后反映了基金持有人对市场的期待,与基 金产品重仓对象发生矛盾的现象。目前,基金持有人对市场走势的预期越来越多地指向权益类资产的反弹,一 些仓位配置严重偏离市场风格的基金产品面临较大的赎回压力。 多位基金公司人士判断,风险偏好已逐步回归,投资中国股市的机会成本快速下降,从而促使增量资金积极入 市。 股票买太少,密集提示产品存续风险 压缩股票仓位的基金产品,在当前市场中可能不太讨巧基金持有人。 5月10日,德邦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德邦新回报灵活基金根据《基金合同》的规定,《基金合同》生效后, 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的,基金将按照基金 合同的约定终止并进入清算程序,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截至5月8日,基金已连续50个工作日的基金 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 显而易见的是,在重仓基操作策略上,上述FOF以62%的压倒性优势配置到债券型基金产品上,而给予偏股型 基金产品不足6%的仓位,或成为该基金提示基金规模缩水的核心触发因素,即 ...
国泰海通|策略:明确政策立场:贴现率降低,股市中国红——5月7日“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发布会点评
报告导读: "一揽子金融政策"发布,不仅明确政府"锚定经济发展目标"的立场,也进一步 打通股市贴现率下降的通路,继续看好中国 A/H 股市,推荐金融、成长与部分周期。 事件点评:股市贴现率进入向下走廊,继续看好中国 A/H 股市。 5 月 7 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与证监 会负责人发布一揽子稳市场稳预期的金融政策。政策密集度超出以往;政策力度强与覆盖面宽,包括金融 支持实体经济,也强调稳定资产价格与推动资本市场改革。表明决策层关于"锚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 及"持续稳定与活跃资本市场"的立场是明确的。应该认识到,中美的竞争是长期性的,由此,中国股市估 值预期的关键"在内不在外"。鲜明的政策立场与得当的政策举措,能够令市场形成连贯的、可预期的政策 前景,并稳定风险前景,形成中国的"确定性优势",降低股市风险溢价。更为重要的是,积极的金融政策 对推动股市无风险利率降低具有关键影响,意味着投资中国股市的机会成本快速下降,推动增量入市。重 要的转折已经出现,投资者关于中美竞争的严峻性与对决策层扭转形势决心的疑虑消减,这既是风险释放 也是试金石。由此,中国股市的贴现率进入系统性下移的走廊,继续看好中国 A/H 股市。 ...
净利润增超36%,股价却大跌7%!这家险企怎么了?
券商中国· 2025-03-25 14:31
又一大型险企交出业绩答卷。 3月24日晚间,中国太平在港交所发布2024年年报。过去一年,公司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113亿港元,同比增 长3.5%;实现净利润84.32亿港元,同比增长36.2%。与此同时,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 度末期股息每股0.35港元。 3月25日,中国太平在H股市场开盘大跌,跌幅一度接近9%。截至收盘,股价下跌7.03%,报收11.64港元/ 股。 有业界观察人士表示,刨除当日港股整体震荡这一因素,引发中国太平此次股价波动的原因或许还包括,分红 比例不及预期和公司下调投资回报假设和风险贴现率假设。 中金公司认为,中国太平派息率下行或是为了保持未来长期稳健的派息政策而进行的主动审慎调整。 假设再度下调 2024年,中国太平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113亿港元,同比增长3.5%,保险服务业绩220.24亿港元,同比增长 18.8%。受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合同服务边际为2078亿港元,较上一年度末期下降1.6%。 "2024年,中国太平高质量完成全年经营任务,取得了近年来最好的经营业绩。"在年报致辞中,中国太平董 事长尹兆君高度评价了这份成绩单。 具体来看,寿险保险服务收入同比 ...
张瑜:今年或是“科技股友好型”财政——宏观看科技股系列二
一瑜中的· 2025-03-18 04:38
文 :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联系人: 高拓(13705969808) 【宏观看科技股系列】 系列一:信息业或将再次引领资本开支 核心结论 科技股或是今年中国资产的"定价锚"(风格影响股市,风偏影响债市)。 科技股走势可分为产业趋势和估值,财政通过赤字(动物精神)和支出(贴现率)影响估值。 根据两会公布的财政预算, 今年"高赤字"和"中支出"的财政组合,或是"科技股友好型"财政。 1、经验规律1: 近十年, "赤字率提升1个点并创新高"或"广义赤字率提升2个点并创新高"时,科技股拔估 值 (2015、2020、2023) ——今年财政赤字率提升1个点至4%并创新高。 2、经验规律2: 近十年, 财政支出增速趋近经济增速时,科技跑赢消费 (2013~2015), 趋远则跑输 (2016~2019,2021~2024.9) ——今年财政支出增速或趋近名义GDP增速目标(4.9%)。 3、风险挑战:财政是否会深度缺位,导致系统性风险偏好下行、影响科技股乃至全市场估值水平?风险或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 2025年预算特征:"高赤字"和"低收入"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