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竞争

Search documents
营销导向的“对撞测试” 应缓行
第一财经· 2025-08-05 00:35
2025.08. 05 本文字数:1756,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一财评论员 理想汽车委托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国汽研)进行的汽车对撞测试事件持 续发酵。除了理想汽车、东风柳汽两个主要当事人相继发声之外,作为理想汽车委托方的中国汽研8 月3日也发出声明函。 理想汽车称,理想汽车与重卡进行对撞的超级实验是基于用户真实交通会车场景的模拟,全权委托专 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测试认证,"对于测试过程导致东风柳汽乘龙品牌被意外卷入舆情争议,我们实 属无心之举"。 相关主体必须加以慎重对待、谨慎而行的。 首先,各方要充分尊重商业伦理。 商业伦理包括很多内容,但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尊重他人、实现社会责任和遵纪守法共同构成了商 业伦理的基础框架。 商业伦理看起来不如法规那么刚性,但越是像商业伦理这种软约束越可以润物细无声,同时也会"毁 人细无声",公众自然有其判断并做出理性选择。 违反了相关法规,通过法规惩戒和自我规范可以重新获得社会信任,而一旦在商业伦理方面触犯了红 线,要重新获得公众信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必须格外慎重对待。 要看到,随着撞车测试事件的持续发酵,公众关注度高涨。但这种流量 ...
一财社论:营销导向的“对撞测试” 应缓行
Di Yi Cai Jing· 2025-08-04 12:53
明显带着推销和广告意味的非标"对撞测试"不宜提倡,消费者因此也要冷静看待这类营销行为。 东风柳汽则认为,对撞测试已构成严重侵权,并超过正常商业竞争范畴,严重误导和损害公众知情权, 对东风柳汽品牌及商业名誉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涉嫌违反相关法律。 中国汽研声明函中称,作为国资央企、国家一类科研院所和上市公司,始终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坚守 公正客观的立场开展各类评测活动,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中国汽研将保留对恶意解读、误导传播的 平台和个人媒体的法律、声誉的追诉权。 关于对撞测试,现在是各自说理,是非曲直尚无定论。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这一事件的影响已经远远超 出了对撞测试本身,涉及商业伦理、相关法规,甚至可能延伸到汽车领域的不合理竞争方面。这是相关 主体必须加以慎重对待、谨慎而行的。 理想汽车委托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国汽研)进行的汽车对撞测试事件持续 发酵。除了理想汽车、东风柳汽两个主要当事人相继发声之外,作为理想汽车委托方的中国汽研8月3日 也发出声明函。 理想汽车称,理想汽车与重卡进行对撞的超级实验是基于用户真实交通会车场景的模拟,全权委托专业 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测试认证,"对于测试过程导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