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

Search documents
桥水强势反弹!旗舰基金飙涨26%,或创2010年以来最佳表现
Sou Hu Cai Jing· 2025-10-02 18:32
今年1月,该公司任命资深宏观交易员Ben Melkman为副首席投资官。他是首批从其他公司加入这家传 统封闭公司的高管之一,也是最受关注的一位。Melkman目前与公司内部的David Trinh和Blake Cecil共 同担任副CIO。 Melkman于去年加入桥水,是最早、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外部高管之一。桥水是一家系统化宏观对冲基 金,运用其所谓"永恒且普遍"的算法规则来进行交易,而Melkman的风格历来更为灵活。 他曾在Brevan Howard资产管理公司工作七年,担任合伙人。2017年,他创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Light Sky Macro,并在五年后关闭该基金,随后加入Schonfeld Strategic Advisors,不到一年后就跳槽到桥 水。 相比之下,桥水的三位共同CIO几乎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公司内部发展。Bob Prince在1986年加入,Greg Jensen和Karen Karniol-Tambour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公司。而Melkman的两位副CIO同事几乎没有任何外 部工作经验。 媒体援引知情人士表示,桥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的旗舰宏观基金P ...
另类投资简报 | “一票难求”的桥水基金产品究竟有多火?
彭博Bloomberg· 2025-09-28 06:04
彭博另类投资简报 2025年8月 彭博另类投资简报 摘取彭博终端实时数据及热点资讯,为您带来全球私募股权市场和对冲基金市场的 最新动态。彭博另类投资板块涵盖投融资事件、PE/VC基金募资情况、GP数据、对冲基金净值及指 数、机构投资者数据等。 私募股权市场回顾 彭博对冲基金指数的初步数据显示,对冲基金上个月上涨 1.6% ,彭博股票对冲基金指数领涨。数据 显示,今年以来,对冲基金上涨了7.1%。股票基金涨幅最大,达11%。 截至2025年8月29日的彭博对冲基金策略收益 桥水的对冲基金在中国市场备受青睐 ,为获得购买资格,富裕投资者群体向国内主要私人银行 投入数十亿元资金。包括招商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将桥水产品专门留给顶级客户,通常要求客 户在本行资产至少达到1,000万元人民币(约合140万美元)。据知情人士称,由于需求强劲, 客户往往只能购买极少额度的桥水基金产品,有时甚至完全无法认购。 在美国就业数据疲软引发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之际, 对冲基金加大了对人民币兑美元看涨期 权的押注 。未来三个月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期权溢价(与押注其贬值相比)已接近2024年 8月以来最高水平。这表明短线投机者正加紧押注美 ...
“崩盘专家”黑天鹅基金:美股将大幅上涨,随后是“1929式崩盘”
华尔街见闻· 2025-09-24 04:27
9月22日,这位Universa Investments的掌门人近日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他预见美股在短期内可能继续走高, 标普500指数或将"相当快地"触及 8000点 ,这意味着较当前水平有约20%的上涨空间。Spitznagel指出,美联储降息等因素为市场进一步上行创造了理想条件。 美国"黑天鹅"基金经理Mark Spitznagel认为,当前美国的市场环境类似于"咆哮的二十年代"即将终结时的狂热,美股将迎来一轮大幅上涨,但一场剧烈的调整 也正在酝酿,随后可能迎来自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崩盘。 然而,他警告称,这轮上涨将是灾难的前奏。 Spitznagel将当前的市场状况与1929年进行了比较,认为多年来联邦政府对市场和经济的反复干预,导致风险像 干燥的引火物一样不断累积,最终可能引发一场猛烈的"火焰风暴"。 Spitznagel是《黑天鹅》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b的得意门生,他的对冲基金以其独特的尾部风险对冲策略而著称,该策略并非预测市场时点,而是在市场 乐观、对冲成本低廉时买入保护。这种策略使其在雷曼兄弟破产、2015年"闪电崩盘"以及新冠疫情引发的市场熔断中为客 ...
知名黑天鹅基金创始人震撼预言:美股还能再涨20%,然后暴跌80%
Feng Huang Wang· 2025-09-24 03:44
"我预计最终会有一场80%(跌幅)的崩盘……但只有在一次大规模的、令人兴奋的、历史性的反弹之后 (才会发生)。我认为我们现在正处于反弹的中间阶段,而不是结束阶段。"他补充说。 华尔街最悲观的对冲基金经理之一、擅长从尾部风险中获利的"黑天鹅基金"创始人最新表示,市场的乐观 情绪可能会推动美国股市再上涨20%,然后紧跟着就是一场类似于"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的1929年股灾"的崩 盘。 今年迄今,标普500指数已累计上涨超13%。在美联储上周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后,该指数周一再度创 下历史新高。美联储已经暗示可能会进一步降息,因为它试图抵消劳动力市场的疲软,这可能会加剧并扩 大美股涨势。 在接受最新采访时,黑天鹅基金Universa Investments创始人马克•斯皮茨纳格尔(Mark Spitznagel)指出, 他认为股市可能会在当前水平上再上涨20%左右,从而推动标准普尔500指数突破8,000点。 然而与此同时,他也警告说,随着美国经济有可能在借贷成本负担居高不下的影响下出现崩溃,美股这种 上涨可能最终会导致一场历史性的崩溃。 "我们将看到这样做的后果……这需要时间。"他说。 斯皮茨纳格尔曾是一名交易员 ...
日本股市的下一个金矿?美国对冲基金Verdad瞄准小盘股寻找“阿尔法”
Zhi Tong Cai Jing· 2025-09-24 02:50
总部位于波士顿的对冲基金Verdad Advisers LP正计划推出一只新的日本股票基金,该基金将主要投资 于小型企业。这一举措表明,全球投资者正不再局限于投资日本蓝筹股,而是着眼于日本重新活跃的股 市,以获取更多收益。 日本的小盘股表现强劲。衡量小盘股的指标今年的表现优于大盘股的东证指数,涨幅达19%,而大盘股 指数的涨幅为14%。MSCI日本小盘价值指数更是上涨了超过30%。 以Verdad现有的两只基金为例,截至8月底,这两只基金今年的回报率已达39%。据Rasmussen称,凭借 这样的业绩,这两只基金管理的总资产已达到3亿美元——约占Verdad总资产的四分之一。对于新基 金,他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其资产规模提升至超过10亿美元。 Rasmussen表示,作为扩张计划的一部分,Verdad计划招聘一到两名专门从事定量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的 日本分析师。他说,欧洲和美国的家族理财室以及机构投资者都是Verdad的客户群体。 尽管如此,小盘股策略仍面临诸多障碍。流动性有限限制了投资者所能持有的股票数量,而规模较小的 公司提供的英文披露信息也较少。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一项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 ...
“黑天鹅”基金经理预言美股或重演1929年大崩盘
Ge Long Hui A P P· 2025-09-23 13:06
他认为,当前牛市的反转可能会是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原因在于联邦政府一再救助市场和经济。 他将这比作为了迅速扑灭森林火灾而堆积了过多的干燥易燃物。在股价估值已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的情况 下,最终的"燃烧"可能会更猛烈。但在那之前,他认为美联储会减息等因素为股市进一步走高创造理想 条件,标普500指数会相当快地触及8000点。这将比当前水平上涨20%。 他麾下的对冲基金Universa Investments在雷曼倒闭和新冠疫情引发市场暴跌时斩获巨额收益。他也曾在 2024年7月预测股市"会发生非常、非常糟糕的事情",但结果股市先迎来了最后的狂欢。标普500指数至 今已上涨23%。 格隆汇9月23日|据华尔街日报,"黑天鹅基金"Universa Investments创办人Mark Spitznagel认为,当前美 股市场与1929年大崩盘前夕类似。他目前对市场展望感到担忧,认为眼下的股市与1929年华尔街大崩盘 时有相似之处。他觉得,现在的情况更像1929年年初,当时所谓"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的 大牛市在崩盘前依然大涨一番。 ...
炫富的清华学霸,坠落成华尔街史上最大的华人金融丑闻
Sou Hu Cai Jing· 2025-09-22 06:24
原本是精英学霸的"凡尔赛时刻",却在不到一年后,演变成华尔街史上最大的华人金融丑闻。 吴舰,清华毕业,TwoSigma对冲基金高级副总裁。昔日的天之骄子,如今却面临美国司法部起诉,最高可能被判 60年监禁。他的故事,是个人贪婪的悲 剧,也是制度疏漏与价值观扭曲的警钟。 一张年薪单,2350万美元。 一行配文:"不敢发朋友圈,想偷偷炫耀。" 01丨从"清华光环"到"华尔街新贵" 吴舰的履历,几乎是无数学霸的梦想剧本。 清华本科,后赴美深造,进入量化投资圣地——TwoSigma。他所在的岗位,正是华尔街最炙手可热的赛道:量化交易。算法模型、数学天赋、金融嗅觉, 交织成一条通往财富与荣耀的捷径。 这不仅是个人作恶,更是制度漏洞的被动共谋。 SEC文件披露,TwoSigma早在 2019年就收到了系统漏洞预警,但迟迟未修复。换句话说,吴舰的行为并非无迹可循,而是踩在监管与公司失职的缝隙里狂 奔。 如今,美国司法部已对他提起诉讼,以电汇欺诈等罪名追责。其在纽约价值 660万美元的豪宅被查封。更讽刺的是,案发后他处于潜逃状态——一个曾经炫 耀"精英身份"的人,最终不得不躲避追捕。 03丨学霸的遮羞布,精英的崩塌 2023 ...
专访全球知名投资大佬:中国将在AI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1 15:08
Core Viewpoint -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s transforming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with 2024 marking the year of AI application and 2025 the year of intelligent agents. This shift will lead to a new economic paradigm where humans may become a minority in terms of intelligence compared to machines [1][4]. Group 1: AI and Economic Impact - AI is expected to contribute approximately 0.6% to 1% annual growth to GDP over the next decade, with some experts predicting even higher impacts due to unmeasured efficiencies [4][5]. - The productivity growth rate in the U.S. could rise to an average of 3% annually, driven by reduced reliance on human labor and advancements in AI technologies [5][6]. - The introduction of reasoning models like Deepseek and ChatGPT-5 is expected to enhance AI's capabilities, allowing for autonomous task completion without human intervention [5][6]. Group 2: Global AI Competition Factors - Key factors determining success in the global AI competition include talent, energy, technology, and legislation [8][9]. - China leads in talent availability, with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AI developers and scientists, many of whom are of Chinese descent [8]. - China also has a competitive edge in energy resources, which are crucial for AI development, while the U.S. faces challenges in this area [8][9]. Group 3: Future Economic Landscape - By 2050, the number of intelligent robots is projected to reach 4 billion, fundamentally altering the economic landscape and human roles within it [4]. - The competition among machines is expected to suppress inflation, leading to increased investment in non-scalable assets like luxury goods and collectibles [6]. - The current economic environment shows signs of a potential bubble, particularly in tech valuations, reminiscent of the internet bubble era [6]. Group 4: China's Economic Outlook - China's economic prospects are viewed positively, with expectations of a recovery from the real estate cycle and a shift towards urbanization driving growth [12][15]. - The valuation of Chinese tech companies is often lower than their Western counterparts, presenting attractiv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15][16]. - The government is focused on stabilizing the economy, which is expected to create a favorable market environment for growth [15][16].
靠运气赚钱,凭实力持富
Hu Xiu· 2025-09-18 07:07
然而,"船长"的后代并没有继承或习得"守住财富"的头脑。在他去世后的短短70年里,这个曾经富可敌 国的家族,其财富便如夏日冰雪般迅速消融。 今天,我们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位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后代,能够将自己的亿万身家追溯至那位传奇的"船 长" 。 "任何傻瓜都可能致富,但只有有头脑的人才能守住财富。" 这句充满江湖智慧的箴言,来自19世纪美国铁路和航运大亨、有"船长"之称的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 特。他于1877年去世时,是当时世界上的首富。他留给长子比利一亿美元的巨额遗产,占其总财产的 95%。 范式家族的故事令人感慨,但并不惹人同情。实际上,如果范德比尔特的继承人只做一件最平平无奇的 事,即将财富投入一个多元化的美国公司股票组合,然后每年仅花费其中2%,那么今天,他的每一位 在世继承人仍将坐拥超过50亿美元的财富 。 范德比尔特家族的财富蒸发史,在规模上或许惊人,但在本质上却普通得令人警醒。它完美印证了我国 的那句古话,"富不过三代",也为近年来网上流传的一个梗提供了最深刻的注脚:"靠运气赚来的钱, 最后都会凭实力亏掉。"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本新书,该书曾荣获《经济学人》年度最佳图书。它的中文版《消失的亿万富翁:更 ...
美国十大对冲基金富豪:一年狂赚200亿美元
Sou Hu Cai Jing· 2025-09-16 09:59
过去三年,股市一片繁荣,催生出众多大赢家。 竞争对手普遍表现乏善可陈,头部基金即便收取更高费用,也不会失去投资者。近年来,城堡投资、Millennium、Point72等公司均已实施或扩大了所谓 的"费用转嫁"机制,在收取2%管理费这一行业"标配"之外,将更多运营成本转嫁给了投资者。这些顶级公司拥有数千名员工,人力成本高昂,但亮眼业 绩证明这样的投入物有所值:1990年至2024年,城堡投资的旗舰基金Wellington扣除费用后的年化回报率达19.5%;Millennium自1989年成立以来,扣除费 用后的年化净回报率为14%,且仅在2008年出现过一次年度亏损。 多数头部基金基本不再接受新投资者,且习惯性地将利润返还给现有有限合伙人,以保持精益运营,维持业绩稳定性。但它们的成功催生了大量模仿者, 据Hedge Fund Research报道,今年二季度对冲基金净流入资金达250亿美元,创下11年来单季度资产净流入新高。 然而,新兴基金与技术领先的多策略基金之间的差距正不断扩大。据LCH Investments统计,2024年城堡投资、德劭(D.E. Shaw)、 Millennium三家公司 的净收益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