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在线音频
icon
Search documents
腾讯音乐并购喜马拉雅,重塑全场景“耳朵经济”
Di Yi Cai Jing· 2025-06-11 06:28
6月10日,喜马拉雅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签订并购协议及计划。 此次并购事项将于各项前置条件满足后正式交割,后续双方将共同推进相关流程。 这笔交易的结构设计颇具深意:根据双方披露的交易方案,腾讯音乐将以12.6亿美元现金+总数不超过总股数5.1986%的腾讯音乐A类普通股,以及受限于 并购协议的条款规定,喜马拉雅的创始股东在交割时及之后将分批获得的总数不超过总股数0.37%的腾讯音乐A类普通股。这一操作体现了两家公司对长 期利益的考量,将喜马拉雅创始团队纳入长期价值共创体系。 过去一段时间,在长音频领域的混战中,各平台纷纷陷入"抢主播、砸版权、拼补贴"的激烈内卷与竞争之中。这场并购或将推动行业优化资源配置,从无 序竞争走向有序发展。 不过,由于此前腾讯音乐旗下懒人畅听与喜马拉雅用户存在一定重合度,业界关注两大长音频平台后续将如何规避同质化竞争、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以 及此次并购在内容资源整合、会员体系打通与调整等方面将如何推进。 据记者了解,该并购事宜的完成仍需取得相关管理部门的批准和反垄断审查。 系统性的机会窗口 喜马拉雅曾四度冲击IPO未果。此时与腾讯音乐签订并购协议及计划,喜马拉雅联合创始人陈小雨、余建军表 ...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VC/PE几家欢喜几家愁:索尼音乐亏近千万美元 Medai Star折价31.4%退出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6-11 05:44
喜马拉雅2012年以UGC音频平台起家,历经12轮股权融资,估值在8年内翻了1259倍。2021年4月,喜 马拉雅首次向美国SEC提交招股书,计划登陆纽交所。但由于同年《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出 台,百万用户级企业赴美上市需接受审查,公司在递表5个月后紧急撤回申请;2021年9月,喜马拉雅将 目光转向港交所,申请材料失效再次更新,却因缺乏投资者认购于2022年6月搁浅;2024年4月,喜马拉 雅第四次递交招股书,不久后失效再无动作。 投资者们不愿为之买单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喜马拉雅成立多年却始终未能跑通内容变现商业模式。 2018-2022年,公司累计经调整净亏损高达30.57亿元。2023年虽然首度实现全年盈利2.42亿元,但全靠 大刀阔斧裁员降本。对比2021年上半年,喜马拉雅的平台运营、内容审核和客服三个团队人数均下降超 50%,销售及营销和内容制作团队的收缩幅度也均在40%以上。 更令人担忧的是,喜马拉雅月均活跃用户增长速度已明显放缓,用户黏度也远不及从前。2022-2023 年,平台的平均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速分别为8.70%、3.91%,与2019-2021年期间的双位数增长不可同日 而语。2023 ...
200亿并购喜马拉雅,腾讯音乐再扩音频市场版图
6月10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在纽交所和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与喜马拉雅控股及其他若干订约方就拟收 购喜马拉雅签订并购协议及计划。 腾讯此番选择并购喜马拉雅,自然也有着进一步布局国内音频市场的想法。据悉,腾讯音乐旗下拥有 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全民K歌等热门产品。此番并购喜马拉雅后,腾讯音乐将完全占据国 内音频领域的王座。此前,浦银国际研报便称,腾讯音乐是中国最大的在线音乐平台,预计占据约70% 的份额。 收购条款显示,此次腾讯音乐并购喜马拉雅的报价为:(1)12.6亿美元现金;(2)总数不超过总股数 5.1986%的腾讯音乐A类普通股;及(3)受限于并购协议的条款规定,喜马拉雅的创始股东在交割时及 之后将分批获得的总数不超过总股数0.37%的腾讯音乐A类普通股。 腾讯音乐未经审计的财报显示,腾讯音乐仍处于上升期。今年一季度,腾讯音乐总收入为73.6亿元,同 比增长8.7%;调整后净利润为22.3亿元,同比增长22.8%。 经过测算,喜马拉雅相关股东将合计获得腾讯音乐约5.57%份额的股权。按照腾讯音乐在美股市场上截 至6月10日收盘的最新市值284亿美元计算,上述股权价值约15.8亿美元。叠加现金收购部分 ...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的“背面”
3 6 Ke· 2025-06-11 03:00
我们都知道,喜马拉雅在在线音频领域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用"在线音频的老大"来形容。根 据灼识咨询的数据,2023年喜马拉雅在移动端收听时长上占据了60.5%的市场份额。而在另一份报告 中,喜马拉雅按在线音频收入计占据了25%的市场份额。另据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喜马拉雅的平均 月活跃用户高达到3.03亿,成为中国最大的在线音频平台,市场份额约25%,超第二名约12%。 当喜马拉雅如此巨大的体量加入到腾讯音乐的大家庭,势必会进一步提升其市值的"高度",从而真正将 自身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因此,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资本运 作,而是有着非常深刻的考量的。如果对于这些考量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借助喜马拉雅在行业内的市 场地位进一步提升腾讯音乐本身在市场当中的市值"高度",无疑是最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另外一个方面。 需要明确的是,除了市值的"高度"之外,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还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用户体量 的"高度"。在流量获取成本越来越高的当下,腾讯音乐通过收购喜马拉雅,无疑将会进一步将自身的用 户体量带入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02 喜马拉雅,可以完善腾讯音乐的内容"拼图" 相对 ...
200亿,喜马拉雅卖了
投中网· 2025-06-11 02:36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一旦这笔交易顺利达成,那么投资人们也成功实现了退出。 作者丨鲁智高 来源丨 投中网 四次冲刺上市未果,喜马拉雅最终被腾讯音乐收入囊中。 6月10日,腾讯音乐发布公告称,准备全资收购喜马拉雅。按照285亿美元的市值计算,12.6亿美元现金和最多5.57%的股权, 让这笔交易的价格约为28.47亿美元(约204.54亿元)。 与喜马拉雅2020年43.45亿美元(约312.16亿元)估值相比,这个交易价格相当于打了6.55折。不过在收入增长明显放缓、净 利润持续增加艰难等情况下,喜马拉雅目前能够卖出这样的价格,可能并非坏事。 更为关键的是,在上市接连失利的情况下,那些投资了近百亿元并长期陪伴喜马拉雅成长的投资人们,也会因为基金到期等原 因而很难再继续等下去。 虽然是打折出售,但这个价格对于投资人们而言,他们大概率不仅没有亏本,甚至还能获得合理的回报。更为重要的是,一旦 这笔交易顺利达成,那么投资人们也成功实现了退出。 3亿月活,估值曾高达300亿元 作为在线音频行业的老大,喜马拉雅也曾风光无限。 故事得从2012年说起。判断移动互联网将迎来大爆发后,连续创业者余建军与 ...
OpenAI推出o3-pro;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丨新鲜早科技
OpenAI推出最强推理模型o3-pro OpenAI的最强模型o3-pro已于6月11日正式上线。o3和o4-mini模型的设计目标是整合ChatGPT所有可用 工具。被标注为"pro"的模型意味着能投入更多时间处理提问,换取更高质量与更精确的回答。OpenAI 在o3-pro的更新说明中表示:我们建议在那些对结果可靠性要求更高、可以接受等待几分钟的复杂问题 中使用该模型。测试数据显示,o3-pro的表现优于o3和o1-pro。不过o3-pro在ChatGPT的部分功能上仍有 限制,目前尚不支持图像生成和Canvas,用户需切换至其他模型才能使用这些服务。该模型已面向 ChatGPT Pro和Team用户开放,企业、教育用户将在下周获得使用权限。 腾讯音乐12.6亿美元收购喜马拉雅 6月10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于纽交所和港交所发布公告,公告称腾讯音乐与中国领先的在线音频平台 之一喜马拉雅控股(下称喜马拉雅)及其他若干订约方就拟收购喜马拉雅签订并购协议及计划。受限于 交割前提条件的满足,腾讯音乐拟以下述对价全资收购喜马拉雅:(1)12.6亿美元现金;(2)总数不 超过总股数5.1986%的腾讯音乐A类普通股( ...
12.6亿美元,腾讯音乐要收购喜马拉雅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11 01:46
6月10日,腾讯音乐公告称,公司与喜马拉雅及若干其他订约方就拟收购喜马拉雅订立并购协 议及计划。 交易交割后,喜马拉雅将成为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 根据腾讯音乐公告,交易交割时,喜马拉雅相关股东及喜马拉雅的雇员持股计划参与者持有的 喜马拉雅权益性证券须予以注销, 以换取12.6亿美元的现金以及腾讯音乐相关股份 。 6月10日,喜马拉雅公告称,此次并购事项将于各项前置条件满足后正式交割,双方后续将共 同推进相关流程。喜马拉雅也将保持现有品牌不变、现有产品独立运营不变、核心管理团队不 变、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不变。 喜马拉雅 承诺合作伙伴与喜马拉雅签署的各类合同均会如约履 行,每一位客户权益也依法受到保护。 喜马拉雅称积极拥抱AI 图 片 来 源 : 公 司 公 告 消息发布后,腾讯音乐美股盘前直线飙升,一度涨超11%。美股开盘后,截至 北京时间 22:34,腾讯音乐涨0.32%。6月10日,港股腾讯音乐涨2.43%,收报73.65港元/股。 喜马拉雅将保持现有品牌 据腾讯音乐公告,交易的交割取决于相关监管部门的批准及若干其他交割前提条件。交易交割 时(含其他步骤),喜马拉雅相关股东及喜马拉雅的雇员持股计划参与者持有的 ...
6.11犀牛财经早报:多家车企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蜜雪冰城因含菌量超标被通报
Xi Niu Cai Jing· 2025-06-11 01:33
Group 1 - Over 60% of actively managed equity funds have recovered their net value to levels seen two months ago, with a strong performance from funds focused on innovative pharmaceuticals and AI sectors [1] - The upcoming mid-year assessment is prompting wealth management companies to optimize asset allocation strategies, including shortening bond durations to control volatility [1] - The Hong Kong IPO market is heating up, with 190 companies queued for listing, many of which are from mainland China, indicating a trend of A+H listings [2] Group 2 - The domestic robotics industry is experiencing a surge in IPO activity in Hong Kong, with nine companies disclosing plans to list, reflecting strong investor interest in hard technology [2] - Midea Group has initiated a voluntary recall of over one million window air conditioners in North America due to a rare issue with mold on a specific component, with a complaint rate of less than 0.01% [3] - Several major automotive companies have committed to a unified payment term of no more than 60 days, indicating a shift in industry payment practices [3] Group 3 - The launch of the world's first AI-based fully automated design system for processor chips marks a significant advancement in chip design, addressing the growing demand for specialized chips [4] - The successful listing of a leading company in the panoramic camera sector has attract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from capital markets, with the global market for panoramic cameras expected to grow at a CAGR of over 10% [4] - The summer grain wheat harvest in China has progressed to over 70%, with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from major wheat-producing provinces [5] Group 4 - OpenAI is investigating increased error rates affecting its API and ChatGPT services, with over 1,000 service interruption reports logged [5] - Haitian Flavor Industry plans to issue 263.24 million shares in its Hong Kong listing, with a price range set between HKD 35 and HKD 36.3 [6] - A food safety incident involving excessive bacterial counts at a specific store has led to regulatory actions against the establishment [7] Group 5 - The financial regulatory authority has imposed strict penalties on two insurance companies, marking a shift towards 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 in the insurance sector [8] - Tencent Music has signed an acquisition agreement with Himalaya, with assurances that the brand and management structure will remain unchanged post-acquisition [9] - A significant personnel change has occurred at Yanghe Co., with a board member resigning due to work relocation [10]
初代Labubu拍出108万!多家车企对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腾讯音乐拟收购喜马拉雅控股!特斯拉市值一夜涨400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6-11 01:04
昨天,发生了哪些财经大事? 初代Labubu拍出108万 6月10日,一款全球唯一一只薄荷色LABUBU在永乐2025春季拍卖会上亮相,落槌价为 108万元,目前已结拍。 据 了 解 , 此 次 拍 卖 出 现 在 全 球 首 场 初 代 藏 品 级 LABUBU 艺 术 专 场 。 该 款 LABUBU 高 131cm,材质为PVC,颜色为薄荷色,在备注栏标注了"全球唯一一只"。 据红星资本局报道,本场拍卖是和收藏初代LABUBU的藏家合作的,该款LABUBU确定已 经成交,目前不方便透露买家身份。 除 了 108 万 的 薄 荷 色 LABUBU 外 , 本 场 拍 卖 还 拍 出 了 82 万 元 的 棕 色 LABUBU , 该 款 LABUBU全球限量15版。 图片来源:永乐在线小程序截图 多家车企对供应商支付账期 统一至60天内 10日晚间,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赛力斯等四家车企分别发表声明,就"支付账 期不超过60天"作出承诺。 广汽集团称,将坚持以不超过60天的供应商账期,保障供应链资金高效周转,促进行业高 质量发展。 中国一汽也表示,将"60天付款"作为所属单位付款期限要求,与产业链 ...
比亚迪长安等车企承诺账期不超60天,蔚小理尚未跟进;YU7外形被质疑抄袭,专家放话不侵权;喜马拉雅12.6亿美元卖身腾讯音乐
雷峰网· 2025-06-11 00:53
要闻提示 NEWS REMIND 1. 比亚迪、长安等车企全部统一账期为60天,蔚小理还没跟! 2.YU7外形被质疑抄袭,小米放设计稿称原创:专家放话百分之百不侵权 3.任正非:美国是夸大了华为的成绩,华为还没有这么厉害 4.智元研究院智能四足机器人"导盲犬"首秀:成功将盲人带到8楼 5.小鹏G7汽车全球首发图灵AI芯片,6月11日登场 6. 融资近百亿元,喜马拉雅12.6亿美元卖身腾讯音乐 7.TikTok重大调整,英国市场成为投资重点,将新增500多个工作岗位、新设办公室 8.寿命仅6个月!火狐Firefox浏览器官方AI助手扩展Orbit宣布6月26日停止服务 今日头条 HEADLINE NEWS 比亚迪、长安等车企全部统一账期为60天,蔚小理还没跟! 6月10日晚,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赛力斯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家汽车生产企业陆续发表声明,就"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作出承诺。 比亚迪和长安汽车也于11日凌晨先后宣布作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的承诺。 据网络整理的各大汽车厂商账期情况,一夜之间,央企、大型民企均纷纷表态反内卷,但蔚小理等新势力 截至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