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批发和零售
icon
Search documents
惠东一季度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4%
Sou Hu Cai Jing· 2025-05-15 23:16
服务业稳中有增。一季度,惠东全县服务业增加值94.4亿元,增长2.2%,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4%,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8%,批发和零售业 增加值增长6.3%,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8.6%。 惠东滨海游持续火爆出圈。 日前,惠东县人民政府网发布《2025年1-3月惠东经济运行简析》,根据惠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 结果,2025年一季度,惠东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5.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7.4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63.3亿元,同比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 值94.4亿元,同比增长2.2%。全县经济实现平稳开局,多项经济指标向好发展。 惠东县委财经委会议暨全县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狠抓工业发展,全力抓好重点 项目、重大平台建设,抓好工业企业"小升规"等,全力以赴抓好经济工作。 制造业产值增长10.7% 分析认为,从总体看,一季度惠东全县经济保持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下阶段,要继续激发 创新活力,提振发展预期,进一步推动惠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其中,农业 ...
中山出台十项措施促进外贸企业拓内销市场
Guang Zhou Ri Bao· 2025-05-15 20:13
中山将支持外贸企业做大内销市场。对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在该市新设立的独立法人(绝对控股)或产 业活动单位,在2025年后纳统为零售业企业且年纳统零售额达到一定规模给予一次性奖励。对零售额增 速达到一定要求的批发和零售业的市场经营主体按照增量予以奖励。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姜永涛)记者从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获悉,为有效应对当前外部经贸环境 变化,中山力推外贸优品开拓国内市场,为此,中山市出台十项促进外贸企业拓内销市场的措施。 在优化市场准入方面,中山将支持按照出口目的国标准生产且相关技术指标达到我国强制性标准要求的 出口产品转内销。 促进"同线同标同质"发展。支持外贸企业兼顾国内产品标准和出口目的国产品要求发展"三同"产品,即 在同一生产线上按照相同标准、相同质量要求生产出既能出口又能内销的产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实 现内外销转型。 中山将促进电商资源对接。联合主流电商平台针对出口转内销产品举办供需对接活动。结合平台扶持政 策推动中山优质产品进入电商平台"广东外贸优品"专区。对参加"跨交会"等跨境电商专业展会的企业展 位费给予支持。 此外,中山还将符合条件的家电、家装等外贸优品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支持范围 ...
海南省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Hai Nan Ri Bao· 2025-05-13 01:40
单位情况方面。2023年末,全省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7.4万个,比2018年 末(2018年是海南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7.4万个;产业活动单位19.2万个,增加7.6 万个;个体经营户39.3万个,增加6.5万个。按行业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量位居前三位的 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3.9万个;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7万个;建筑业1.8万个。 资产和营业收入情况方面。从资产看,202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88627.4亿元。从营业收入看,2023年,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34335.8亿 元。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洪旭 通讯员吴维朝)海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 相较上一次普查,海南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单位数量大幅增加,吸纳更多从业人员;企业资产规模不断 扩大,营业收入较快增长,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劳动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字 经济发展壮大,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不断增强,五年来海南省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这是海南 日报全媒体记者日前从海南省统计局获悉的。 据了解,经过全省9000余名 ...
2025年劳动节假期零售免税数据点评:国补及服务消费表现突出,离岛免税销售额跌幅收窄
EBSCN· 2025-05-07 09:12
2025 年 5 月 7 日 行业研究 国补及服务消费表现突出,离岛免税销售额跌幅收窄 ——2025 年劳动节假期零售免税数据点评 要点 增速环比回升,国补品类及服务消费延续亮眼表现 商务部商务大数据显示,2025 年劳动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 (下称"2025 五一销售额")比去年同期提升 6.3%。2025 五一销售额的同比 增速相较 2024 年同期的 6.8%下降 0.5pct,但环比 2025 年春节的同比增速 4.1% 提升 2.2pct,环比有所转暖。 从细分品类的维度来看,2025 年春节表现亮眼的赛道仍有较强动能:1)国补相 关品类销售额增长显著。根据商务部数据,五一假期期间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 业家电、汽车、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15.5%、13.7%与 10.5%,商务部 重点监测电商平台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 20%。 2)服务类消费维持高增。商务部数据显示,2025 年劳动节期间重点监测餐饮企 业营业额同比增长 8.7%,表现亦优于大盘。美团旅行数据显示,2025 年五一假 期期间,文旅订单量较 2023 年同期增长 30%,美团酒店预定量创下历史峰值; 抖 ...
菲律宾3月失业率微升 劳动参与率下滑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07 07:24
菲律宾3月失业率微升 劳动参与率下滑 中新社马尼拉5月7日电 (记者 张兴龙)菲律宾国家统计局7日发布数据显示,该国3月失业率为3.9%,环 比微升0.1个百分点,劳动参与率则环比、同比双双下降。 数据显示,3月菲律宾劳动参与率降至62.9%,较去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也低于今年2月的64.5%。 劳动人口由去年同期的5115万人和今年2月的5109万人降至4996万人,反映出劳动力市场活跃度有所减 弱。 受此影响,菲律宾3月就业人口减少至4802万人,低于去年同期和今年2月均为4915万人的水平。与此同 时,菲3月失业人口为193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7万人,亦略低于今年2月的194万人。 数据显示,服务业是菲律宾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3月就业人数达2977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62.0%; 农业和工业分别占20.1%和17.9%。按细分行业看,行政和支持性服务活动、教育、制造业、信息与通 信以及住宿和餐饮服务等行业就业人数环比增长明显,而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汽车和摩托车修理以 及其他服务活动就业人数则出现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3月就业质量下降趋势明显。数据显示,菲律宾3月就业不足率升至13.4%,较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不适用情形!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03 00:40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来源: 北京税务 供稿:北京门头沟税务 不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的行业,包括烟草制造业、住宿和 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娱乐业、财政 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行业。 热点问题 1 适用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研发活动是指什么? 根据财税〔2015〕119号的规定,研发活动是指 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 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工艺而 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性活动。 2 哪些活动不适用加计扣除政策? 为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可操作性,财税〔2015〕 119号文明确以下活动不适用加计扣除政策: 1 企业产品(服务)的常规性升级; ℓ 对某项科研成果的直接应用,如直接采用公开 的新工艺、材料、装置、产品、服务或知识等; 罚 市场调查研究、效率调查或管理研究; 団 作为工业 (服务)流程环节或常规的质量控制、 测试分析、维修维护; 0 社会科学、艺术或人文学方面的研究。 8 哪些行业不适用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 财税〔2015〕119号第四条列举了不适用研发费 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行业,包括烟草制造业、住宿和餐 饮业、批发和零 ...
中国农民工总量接近3亿人 六大主要行业收入增长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4-30 05:45
中国国家统计局4月30日公布的《2024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农民工总量29973万 人,比上年增加220万人,同比增长0.7%。农民工六大主要就业行业收入均保持增长。 根据这份报告,更多中国农民工选择外出打工。2024年,本地农民工12102万人,比上年增加7万人,增 长0.1%;外出农民工17871万人,比上年增加213万人,增长1.2%。 各区域吸纳农民工人数均有增加。从输入地看,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15363万人,比上年增加86万 人;在中部地区7038万人,增加56万人;在西部地区6603万人,增加51万人;在东北地区880万人,增 加8万人。 此外,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民工月均收入5635元,同比增长3.0%;从事住宿餐饮业农民工月 均收入4141元,增长3.6%;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农民工月均收入4023元,增长1.5%。 2024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13207万人。其居住条件整体改善,人均居住面积24.7平方米,比 上年提高0.7平方米。(完) (责任编辑:朱赫) 2024年,中国农民工平均年龄43.2岁,比上年提高0.1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 ...
零售行业供应链 从效率竞争发展到价值共生
Zheng Quan Ri Bao· 2025-04-29 18:28
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在144家已发布2024年年报的批发和零售商贸行业上 市公司(按证监会行业分类)中,有80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有27家公司亏损。对于亏 损的原因,"行业竞争激烈导致门店销售承压"被频繁提及。 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行业人士表示,对于传统零售企业而言,门店商品呈现方式落伍、服 务不足、产品同质化等,是造成部分企业难以获取利润的重要因素。 从门店端来看,"调改"已成为行业共识。例如,在中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央商场 (600280)(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均提及门店"调改"。 "当前,消费者对工业化成熟产品的需求趋于理性,健康化、功能化、个性化成为新品开发的核心关键 词。而传统零售行业,对于标准化产品的供应更多,这也决定了供需双方出现不匹配的现象。"福州公 孙策公关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军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零售企 业不仅门店要"调改",供应链也要"调改"。 在消费升级与零售变革交织的行业变局中,零售行业供应链正面临着需求分化、自有品牌冲击与供应链 效率考验的多重挑战。有行业人 ...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同比增长6.2%
Xin Hua Wang· 2025-04-29 06:46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潘洁)国家统计局29日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 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9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增速比2024年全年快0.2个百分点,文化企业 发展稳中有升。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文化新业态行业快速发展。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 收入148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6.3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行业对 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83.5%。 在降本增效、部分文化服务业行业生产经营向好等因素带动下,一季度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27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1%。营业收入利润率为8.09%,比上年同期提高1.43个百分点,文化企业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责任编辑:罗伯特) 分产业类型看,文化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94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实现营 业收入5953亿元,同比增长3.3%;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8569亿元,同比增长9.7%。 "文化服务业'压舱石'作用明显。"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张鹏说,一季度,文化服务业占规模 以上文化企业营业 ...
西安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完成
Xi An Ri Bao· 2025-04-29 03:45
Core Insights - The fifth national economic census in Xi'an reveals significant growth in the number of legal entities engaged in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with a total of 470,800 units by the end of 2023, marking a 91.1% increase compared to the end of 2018 [1][2] Group 1: Legal Entities and Employment - By the end of 2023, the number of legal entities in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reached 470,800, an increase of 224,500 units, or 91.1% from 2018 [1] -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 business operators reached 651,300, an increase of 118,600, or 22.3% [1] - Employment in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totaled 5.2973 million, an increase of 1.2681 million, or 31.5% since 2018 [2] Group 2: Industry Breakdown - The top three industries in terms of legal entities in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sectors are wholesale and retail (127,800 units, 27.2%), construction (86,200 units, 18.3%), and rental and business services (71,700 units, 15.2%) [1] - In individual business operators, the leading sectors are wholesale and retail (285,900 units, 43.9%), accommodation and catering (120,800 units, 18.6%),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oftware, and IT services (63,100 units, 9.7%) [2] Group 3: High-Tech and Digital Economy - The number of legal entities in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oftware, and IT services sector grew by 155.4% to 39,824 units, with employment increasing by 58.6% to 325,357 [3] - The high-tech manufacturing sector saw a 68.9% increase in legal entities, totaling 500, which represents 27.4% of all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entities [4] - The digital economy core industry had 45,903 legal entities, generating an annual revenue of 655.57 billion, with digital product manufacturing accounting for 54.7% of this revenu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