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造船
icon
Search documents
造船效率大幅提升!这家船厂提前半年交付4艘箱船
Sou Hu Cai Jing· 2025-06-21 10:07
这也是万海航运首次投资双燃料船。近年来,万海航运通过订造新船和收购二手船积极扩张船队。根据 Alphaliner的数据,在2021年初万海航运船队规模约为119艘32万TEU,而目前其船队已经扩大到了122 艘约52万TEU,增加了近60%,排名全球第11位。同时,万海航运还有23艘在建新船约18万TEU,占现 有船队比例约35.1%。 对于这4艘集装箱船的交付时间提前了约6个月一事,HD现代集团相关人士表示:"相关公告宣布的是新 船提前交付事宜。今年,HD现代三湖的所有在建船舶的船坞周期均有大幅缩短,工期提前了很多。" 截至2024年年底,HD现代三湖建造一艘LNG船的平均坞期需要6周时间。今年以来,随着员工的士气高 涨、作业效率提高,坞期大幅缩短至5周。如此,HD现代三湖的LNG船年建造能力可达到10艘。如果按 年营业收入计算,将增加5000亿~6000亿韩元(约合26亿~31亿元人民币)。此次宣布提前交付万海航 运的4艘集装箱船,也是HD现代三湖造船效率大幅提升趋势的一种反映。 韩国业界人士分析,HD现代三湖引进自动化机器人也对造船效率的提升产生了很大的助力。为加快转 型为数字化智能船厂,HD现代三湖近 ...
报道:美欧即将就“非关税贸易争端”达成协议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6-21 01:06
美国和欧盟正接近就多项非关税贸易争端达成协议,涵盖从森林砍伐规则到美国科技公司在欧洲待遇等 广泛议题,但双方即将实施的关税措施前景仍不明朗。 6月20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流传的一份"互惠贸易协议"草案显示,双方在欧盟 《数字市场法》、碳边境关税、造船业等具体贸易问题上达成初步协议。 知情人士表示,该协议似乎接近最终敲定,但强调在未来几天和几周内仍可能发生变化。欧盟发言人表 示,双方正"全面深入地参与谈判","通过谈判达成互利解决方案仍是我们的首选结果"。 然而,草案并未具体涉及特朗普威胁或已对欧盟征收的任何关税措施,包括特朗普此前暂停的20%"对 等关税",以及针对汽车和钢铁等特定行业的更高关税。草案也未详述欧盟拟于7月14日实施的报复性关 税。 报道指出,草案在关税问题上的缺失为协议前景增添不确定性。目前尚不清楚关税问题是否将在单独协 议中解决,相关谈判是否陷入僵局,或双方是否会将谈判延长至特朗普7月9日关税截止日期之后。 科技监管获重大让步 报道指出,由于美国公司负责运营大部分受《数字市场法》监管的平台,豁免美国公司将在很大程度上 削弱这项欧盟标志性数字法律的效力。 环境政策协调加强、 ...
为重振“夕阳产业”,日本斥巨资设“国家造船厂”
Sou Hu Cai Jing· 2025-06-21 00:59
由于劳动力成本高,加上人口老龄化情况严重,日本造船业日渐萎缩,先后被韩国和中国赶超。然而随 着与美国的关税谈判愈加艰难,日本也开始思索能否通过提振本国的"夕阳产业"来扳回一城。 据报道,日本政府已着手起草振兴日本造船业的政策,包括由政府建造或重建造船厂的计划。该提案于 周五由自民党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本部提交给首相石破茂,提案敦促在秋季之前制定一份详细计划。 自特朗普上台以后,其重中之重就是重振美国的造船业,以对抗中国在商业造船领域的主导地位。然而 基于基础设施落后以及供应链不完善等种种因素,美国的这一计划难以顺利实施。 这一提案乍一看与中国的政策相类似,也是以政府为主导,并且有一定的战略补贴。不过在上世纪称霸 全球造船业的时代,日本用的也是这一套方法,想必是想在一次复制过去的成功经验。 据报道,该计划将需要约1万亿日元(69亿美元)的公共和私人投资,日本现在正在考虑设立一个可用 于资本投资的基金。该基金可能会被添加到最早将于今年秋季编制的2025财年补充预算中。 除了政府扶持还不够,日本造船业衰败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动力短缺。据日本交通部称,包括外国劳 工在内的日本造船业工人数量与五年前相比减少了1万多人,到2 ...
野村首席观点 | 陆挺:中国制造业优势凸显 稳楼市稳股市成政策焦点
野村集团· 2025-06-20 08:36
近期,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博士参加《中国证券报》主办的论坛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以下为 《中国证券报》 的专篇报道。 6月19日,在中国证券报主办的"破局谋变共生——2025金牛财富管理论坛"上,野村中国首席经济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博士发表主旨演讲 (图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 学家陆挺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美国政府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背后是高赤字、高债务等深层挑 战。同时,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占比已超过30%,在造船、人工智能等多个关键领域实现了快速 发展。他认为,稳楼市、稳股市成为中国重要的核心财政、货币政策,应充分利用香港地区的特 殊地位,加大国际协作,积极参与国际新秩序的重构。 美国政府融资成本上行 陆挺表示,过去一段时间,全球债市、股市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股市表现看,全球主要市场出现 了V型反弹,但债市的调整更为持续。"美国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这个过程中均上行不 少,美元价格大幅下跌。"陆挺称,美国政府的融资成本显著上行,且上行后没有回落。 陆挺认为,这些变化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多种因素累积的结果。二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布 雷顿森林体系和全球货币体系,令美元享受了包括低利率融资在内的 ...
日本政府考虑建设国有造船厂。(日经新闻)
news flash· 2025-06-20 00:55
日本政府考虑建设国有造船厂。(日经新闻) ...
中国制造业优势凸显稳楼市稳股市成政策焦点
● 葛瑶 谭丁豪 6月19日,在中国证券报主办的"破局 谋变 共生——2025金牛财富管理论坛"上,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陆挺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美国政府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背后是高赤字、高债务等深层挑战。同时,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占比已超过30%,在造船、人工智能等多个关键领域实现了快速发展。他认为,稳 楼市、稳股市成为中国重要的核心财政、货币政策,应充分利用香港地区的特殊地位,加大国际协作, 积极参与国际新秩序的重构。 美国政府融资成本上行 在陆挺看来,这一体系同时也带来成本。首先,美国的国防支出占GDP约3.5%,远高于其他发达国 家;自上世纪60年代末起一直保持高贸易赤字;政府债务高达36万亿美元。其次,美国经济出现"脱实 向虚"趋势,制造业占GDP比重下降至不足10%,造成区域间的贫富差距扩大;美国国防制造能力下降 明显。此外,随着美国政府规模越来越庞大,出现政府效率降低、内部阶层固化等现象。 中国制造业优势持续提升 陆挺表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占比已超过30%,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了快速发展。去年中国造船业吨位 占全球54%,新订单全球占比达到75%。在机器人方面,实现国产化率超过50%,中国工业机器 ...
大连重工:国家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有效促进公司风电产品业务的发展
Sou Hu Cai Jing· 2025-06-18 14:51
大连重工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国家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有效促进公司风电产品业务的发展。目 前,风电板块占公司订货总额约32.5%(近1/3),主要产品包括风电齿轮箱、铸件、塔筒及配套服务 等,其中85%以上的风电订单来自国内排名前10的风电主机厂商。新能源(尤其是风电)的支持政策对 公司进一步提升订货额、拓展风电市场业务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公司通过深入研究行业政策、积极对 接客户需求、优化产品及客户结构,并加强风电板块统筹管理,全力推动公司风电板块订单增长。国家 海洋经济支持政策为公司海工市场拓展提供积极助力。目前,公司相关业务主要集中在造船(船用)及 海工领域,其中船用曲轴今年订货规模已达7亿元,2022年以来订货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他海工相关产 品(包括船用铸件、造船门吊、甲板吊、螺旋桨和单点系泊、船用齿轮箱等)年均订货约1亿元,占比 相对较小。公司积极把握政策有利契机,适时调整产品结构,组建专项团队大力推进海工产品市场拓 展,力争对规模和效益作出积极贡献。感谢您的公司的关注! 证券之星消息,大连重工(002204)06月18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 ...
韩美首脑会谈计划落空,韩日首脑会谈日程敲定,李在明首次海外行程有得有失
Huan Qiu Shi Bao· 2025-06-17 22:52
此外,在经贸领域,韩美正就关税问题展开工作层级谈判,争取达成一项对韩国出口导向型经济至关重 要的协议。日本《朝日新闻》17日提到,韩国半导体、汽车、造船等关键产业深度依赖全球市场,首尔 方面正寻求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下争取更有利条件。 李在明于6月3日赢得韩国总统选举,并于近日宣誓就职。此次出访加拿大,是他就任以来的首次海外行 程。在原定安排中,李在明将与特朗普会晤。但因特朗普提前离开峰会,两人的会晤"落空"。韩国官方 16日表示,华盛顿已就此情况请求韩方的谅解。 路透社称,尽管未能与特朗普会面,李在明仍积极开展多边接触。他16日先后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 斯及南非总统拉马福萨举行会谈,推动双边合作议题。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刘媛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伊文】特朗普提前离开G7峰会会场,导致韩美首脑 会谈计划落空,但韩日首脑会谈日程已敲定。据路透社17日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当天在G7峰会期 间,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双边会谈。李在明称,将把"务实外交"作为对外政策核心,未来也将继续推 动韩美日三边的安全合作机制,确保区域稳定与国家利益。 station and 韩联社17日报道称,据韩国总统室介绍,新政府的外交 ...
特朗普白忙了5个月,112家在华美企硬刚:刀架在脖子上也不回美国
Sou Hu Cai Jing· 2025-06-16 07:45
美国总统特朗普 根据港媒《南华早报》近期报道,中国美国商会近期开展了一项调查,面向在华经营的美国企业,询问他们是否打算回流美国,总共收到了112家在华美企 的答复。 其中,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报告称将生产线转移回美国,并且大多数的在华美企,都坚持在中国继续开展业务。 这一项调查结果,对于特朗普来说无疑是相当打脸的,因为在过去5个月里,特朗普一直在想方设法,让制造业回流美国。 为此,特朗普甚至倒行逆施,不惜对全球贸易伙伴挥动"关税大棒",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倒逼一些跨国企业将生产线转移到美国去。 中国美国商会 特朗普折腾了5个月,到头来白忙一场?哪怕刀架在脖子上,在华美企也拒绝回流美国。 就以电力为例,特斯拉CEO马斯克就曾直观的评价称,中国的发电量就像"坐火箭",而美国则干脆"躺平了"。中国现有的以及在建的发电装置,数量远远超 过美国,而充足且稳定的电力系统,恰恰是产业环节必备的要素。 特斯拉CEO马斯克 一位美国的小企业主在接受采访时就直言,她过去8年来一直尝试在美国生产,然而付出的成本要比在中国生产高出3倍不止,她的同行们都劝她到中国经 营。 从这些小人物的切身经历上,就可以看到整个时代的缩影。特朗普口口声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