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科技
icon
Search documents
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共绘绿色发展新蓝图
Quan Jing Wang· 2025-06-12 12:56
在农业科技创新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背景下,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 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为农业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践行者,富邦科技 (300387)、隆平高科(000998)、托普云农(301556)等一批农业科技创新企业正以创新驱动产业变 革,共同推动我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其中,富邦科技凭借"生物+数字"双轮驱动的独特技术路径, 已成为农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创新引领:构建全链条核心竞争力 绿色赋能: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富邦科技研发的生物肥料系列产品犹如"土壤医生",通过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养分吸收 等机制,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可持续发展目标。2024年,富邦科技现代农业业务实现营收2.1 亿元,同比增长169.05%。 特别是在禾本科固氮技术领域,富邦科技的创新成果不仅能够有效替代部分氮肥,更能促进作物产量提 升,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据长城证券(002939)测算,禾本科固氮对于氮肥的替 代,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过量施用化肥带来的土壤问题,以及肥料氧化亚氮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加剧 (全球约2.5%的温室气体排放源 ...
中国技术持续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发展
Huan Qiu Shi Bao· 2025-06-12 07:52
本文转自【新华社】 6月11日,以"共建创新之路,同促合作发展——携手构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二 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四川成都开幕。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新华社成都6月12日电(记者李力可) 老挝的木薯园,来自中国昆明的农业科技人员帮助当地农民选育出省水省工、适应性广的高产木薯新品 种;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雅万高铁上,中国铁建装备的大型养路机械正保障线路平稳运行……来自中国 的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持续提升着当地产业发展水平。 "中国技术正助力沿线国家夯实产业基础,建立全球协作的公平产业体系。"白俄罗斯国家技转中心主任 亚历山大·乌斯宾斯基介绍,在白俄罗斯,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正与当地同行在新能源、机械设备、大数 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这一计划指出,到2030年,中国成渝地区将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实施千项科技交流合作项目, 支持千名青年科学家双向交流。 "我们将围绕成渝地区重点布局的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低空经济、高端半导体领域,构建技术引进、 本土转让、产业升级和产品全球化的链条。"贝塔姆·劳穆勒说。 "中国企业正从传统产 ...
“智慧田”增产有良方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6-12 01:15
无人机、大数据、AI智能模型等科技装备和数字技术轮番"亮相" "智慧田"增产有良方 6月9日,在位于潍坊高密的潍柴雷沃无人农场内,一台喂入量12公斤的雷沃谷神收割机,正沿着田垄自 主高效作业,精准完成小麦切割、脱粒、清选等工序,而驾驶室内空无一人。 新技术赋能小麦收种环节,实现精细化作业,在山东,潍柴雷沃无人农场并不是个例。 近日,在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的一处500亩农田里,多架无人机组成的编队正在低空巡航,通过多光谱 相机与激光雷达协同作业,构建出农田三维高程模型,每一株麦苗的株高、亩穗数、穗粒数等生长指标 被实时传输至基地中控室的大数据平台。 "农场构建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给农田安装了'神经系统',实现了耕种管收全过程无人化、智能 化。"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研助理封伟祎演示着数字化大屏,200余个田间传感器及气象站 组成的物联网阵列,正实时回传空气温湿度、光照辐射量等32项环境数据。在AI算法加持下,系统可 提前72小时预测病虫害发生概率,并自动生成包含播期、密度、水肥管理等内容的全周期栽培方案。 "麦子蜡黄就得收,早收晚收都影响产量。"禾丰种业董事长朱俊科翻开手机App,无人机刚完成的航 ...
“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大家读)
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 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5月28日) "习近平主席曾经指出,'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认为这是指科学技术 能够为全世界带来福祉,并有助于解决全球性问题。"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日籍专家植野友和 说,"在世界范围内,源自中国的技术在环保、脱贫、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植野友和曾参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文版的翻译工作。在他看来,中国强调的不是对技术和财富的 垄断,而是分享与共赢,这种理念有助于缩小国家间的发展差距,进而促进世界的稳定与繁荣。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项目中方工程师、中国长城工业集团业务经理李翔宇介绍,由中国和巴西两国政府主 导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合作项目,已共同研制6颗卫星,并建立了"免费开放"的数据共享机制,不仅互 相免费提供卫星数据,还将数据共享范围扩展至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他认为,这 种"数据普惠"模式打破了发达国家 ...
看,夏收里的科技范儿(四海听音)
Ren Min Ri Bao· 2025-06-11 22:08
科技,让夏收从"汗水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在山东滕州,应用"5G+无人驾驶"技术的新农机现身田 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在湖北荆门,一家烘干中心借助新型粮食烘干设备,仅用一周时间 就顺利完成350吨小麦烘干作业,有力缓解农户"晒粮难"。搭载先进技术的各式农机,用更智能、更高 效、更精准的服务,为"三夏"生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更大的变化,在手机方寸屏幕间悄然发生。手机下个单,农机到地头——在不少地方,农户通过手机可 预约收割、烘干、仓储等"一条龙"服务。种植有科学指导,田管有"智慧管家",夏收有预约服务……科 技的发展,让手机成为农户种田的好帮手。 麦浪翻滚,农机轰鸣。"三夏"农忙时节,冬小麦自南向北陆续进入收获期。一幅幅丰收场景,在广袤田 野铺展开来。 气象卫星在浩瀚太空观云测天,传感设备在土壤深处探知墒情,智慧农机在茫茫麦田大显身手……如 今,夏收的"科技范儿"越来越足。科技逐渐成为生长在田间的新希望,书写着稳产增收的新答卷。 科技,让夏收从"看天脸色"向"知天而作"转型。在安徽,65个高标准农田气象监测站与85个自动土壤水 分站织成"空天地"监测网络,精准指导夏收工作。在河南,基于"大数据 ...
这项“国家任务”,为何落子成渝?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1 15:19
每经记者|杨弃非 余蕊均 淡忠奎 每经编辑|刘艳美 上世纪90年代,时任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省长的拉法纳玛来到福建,对中国的菌草技术产生了极大兴趣。不久后,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远赴这个南太 平洋岛国,在"刀耕火种"的部落里开启了"菌草援外"之旅。 截至目前,这株"幸福草"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为当地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机会,成为"科技减贫"与"开放合作"的一个范本。 而在1904年,当新西兰人伊莎贝尔·弗雷泽从中国带着一把猕猴桃种子回到家乡时,她应该不会想到,百余年后,"变身"后的奇异果会再次回到中国,推动 更深层次的科技合作。 作为中国与有关国家共建的70多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之一,位于四川的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 资源库,吸引来自埃及、巴基斯坦等国的科研人员共克技术难题,向世界各地播撒"甜蜜"。 科学无国界。按照科技部的说法,自2017年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以来,我国已构建起一个"1+4+N"的框架体系,其中,"1"即机制化举办"一带 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同时实施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四大举措和若干 ...
智能农场上新,极飞农业无人车开售
极飞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空白,决心开发一系列农业无人车产品。 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透露,极飞在2019年发布首款无人车R80,此后又陆续推出几款不同版本的农业无人车,主要应用于喷洒植保和陆地运 输场景。 "前几代无人车在中国市场的售价高达5-6万元,众多农场主望而却步,只能将目标市场暂定于能承受高成本投入的海外大型农场。" 彭斌坦言,通过采用复合材料、人机交互等技术,并简化结构设计,极飞R100与R200明显降本,同时从结构设计、智能控制到任务系统、电力系 统,都进行了全面升级。 比如,全铝合金打造的轻量化机身,配合80厘米超窄车宽,R100能够轻松穿梭于2至4米的种植行间。加上新一代四轮独立电机驱动系统,配合悬浮 门式车桥结构,可以在泥泞路面平稳行驶。 空陆协同,瞄准植保。 6月初,极飞推出全新R系列农业无人车,精准锚定果园、大棚等复杂场景,与无人机形成"空陆协同"互补之势。 极飞科技创始人兼CEO彭斌坦言,无人机擅长的顶部喷洒和空中作业,无法满足大棚、果园等场景,这些地方受限于空间和地形,植保作业并不容 易。 此外,R系列搭载的车载睿喷系统,拥有120升智能药箱,借助极飞智能的离心雾化喷洒技术,实现每分 ...
徐州沼肥种植新技术助力小麦降虫害免生病
Xin Hua Ri Bao· 2025-06-11 00:23
2020年,徐州市秸秆太阳能沼气循环利用技术模式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全国农村能源五大模式推广,同 年被遴选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征集案例,2021年5月在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频道播放,2022年1 月被农业农村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遴选为全国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4种技术模式和7个典型案例之 一向全国推广。 该试验首先从生产高质量干式太阳能沼气肥开始。为了研究干式秸秆太阳能沼气技术,徐州市环能生态 技术有限公司于2017年在铜山区棠张镇棠张村示范建造全区首家农业面源污染沼气治理工程,项目于 2017年12月开始施工,2018年7月开始供气,共建成1200立方米太阳能沼气池、800立方米湿式贮气柜、 200立方米沼液池、40立方米预处理池;安装脱水、脱硫等设备及1000户居民沼气管网表灶和沼肥管 网。项目建成后,可年无害化处理粪污9800吨或秸秆1500吨、年产沼气38万立方米,365天24小时向 1000多户居民提供沼气。2019年1月17日,经江苏省农科院委托,该太阳能沼气池由农业农村部沼气产 品及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认定,沼气池容产气率达1.3;生产的沼气肥经铜山区农业农村局 委托有关部门检测,沼 ...
江苏依托农技耘平台开展创新成果推介与创业经验交流
Xin Hua Ri Bao· 2025-06-10 23:32
Core Insights - The "New Farmers" initiative in Jiangsu is showcasing innovative agricultural practices and entrepreneurship through a series of live streaming events, promoting collabora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among farmers [1][2][3] - The program aims to enhanc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rural prosperity by leveraging technology and modern marketing strategies [2][3] Group 1: New Farmers Initiative - The Jiangsu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has launched the "Cultivating 'New Farmers' Jiangsu in Action" series of live streaming events to promote innovative achievements and entrepreneurial experiences [1] - Successful stories from various regions, such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farmers into industry leaders and the use of e-commerce to boost sales, highlight the impact of the "New Farmers" initiative [1][2] Group 2: Technological Integration - The introduction of IoT systems in crab farming has increased efficiency by 35%, demonstrating the benefits of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to traditional farming practices [2] - The initiativ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modern marketing and brand development, as seen in the case of "Jianhu Rice," which achieved over 10 million yuan in annual sales [1][2] Group 3: Education and Training - Jiangsu is actively developing a talent pool for agriculture, with over 5,000 "New Farmers" being dynamically managed, and more than 51% holding a college degree [3] - Collaborative training programs with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have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participation, with 207 young farmers engaged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3] Group 4: Future Goals - The "New Farmers" initiative aims to cultivate 1,000 leading farmers and 10,000 supporting farmers by the end of 2027, establishing a well-structured and high-quality talent matrix [3]
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以金融之力助力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转自: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 【新华企业资讯6月10日】丝路古道驼铃远,金融活水润陇原。近年来,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扎根陇原 大地,秉承服务国家建设、造福国计民生的初心,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抓手,深度融入甘肃 省"四强"行动、"五量"文章发展布局,以金融活水润泽千里沃野,以责任担当助力富民兴陇,用金融之 力赋能甘肃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贡献工行力量。截至2025年五月底,工商银行甘肃 省分行各项贷款余额突破2500亿元。 科技赋能:锻造产业升级"智慧芯" 当前,甘肃正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聚焦科创企业, 构建"投贷联动+场景生态"服务体系,助力甘肃抢占"新赛道"、培育"新动能"。截至今年五月底,工商 银行甘肃省分行已累计为全省169户"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贷款28.8亿元,科创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8.26%,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突破300亿元,成为甘肃科创企业发展的"金融后盾"。 在兰州市区繁华喧嚣的闹市腹地,有着一家扎根能源装备领域六十余载的"工业脊梁"企业——甘肃蓝科 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专注于传热与节能技术、球罐及光热储能技术、油气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