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Search documents
人形机器人逼近产业化关口,谁在买?
3 6 Ke· 2025-11-05 12:11
根据公开数据测算,教育、展演类人形机器人售价多在2万至10万元,工业类产品价格普遍在20万元及以上。因此,千台级订单往往对应着亿元级合同。 例如,10月初,智元机器人与龙旗科技(603341.SH)签下数亿元合作协议,计划部署近千台机器人。9月以来,优必选中标2.5亿元项目;星尘智能披露 与仙工智能的千台级合作;智平方与惠科签署5亿元协议,3年交付超1000台;众擎机器人与多伦科技(603528.SH)签署合作协议,多伦科技计划3年内 采购不低于2000台。更早的时候,松延动力宣布获得超2500台订单,合同金额突破1亿元。 这轮"签单潮"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自今年春晚亮相以来,人形机器人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迅速建立起认知基础。同时,制造业、教育、文旅等行业 的实际需求正在浮现,创造了一批可批量落地的场景。而在融资趋紧的背景下,不少企业急需"真实销量"撬动下一轮融资和估值。 千台级订单,正在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分水岭。它意味着,机器人不再只是实验室里的演示样机,而是开始进入真实的产业场景。 这个阶段,或可类比十年前新能源车刚被引入物流、网约车和政府示范项目时的情形——先验证能用,再考虑普及。而人形机器人真正 ...
多家国际投资机构集体加仓 速腾聚创聚焦具身智能新赛道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11-05 12:10
港股机器人企业速腾聚创(02498.HK)的机构持仓变动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富途机构持股数据显示, 包括先锋领航、贝莱德、道富集团在内的多家投资机构于第三季度对速腾聚创进行了显著增持,表达对 其长期发展潜力和行业领先地位的信心。 根据披露的数据,全球最大的公募基金之一先锋领航在第三季度首次大举建仓速腾聚创,一次性增持 1403.78万股,合计买入金额约5亿港元,占公司总股本的2.97%。分析人士指出,这一动作反映了国际 资本对中国机器人与智能汽车产业链核心科技企业的高度认可,并看好速腾聚创在自动驾驶规模化商用 浪潮中的核心受益地位。 与此同时,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也于同期继续加码,增持58.85万股,买入额2095.06万港元。这已 是贝莱德连续多个季度对速腾聚创进行增持,累计持股达426.57万股,显示出其对公司未来增长的持续 乐观。 此外,另一金融巨头道富集团同样选择跟进,增持29.37万股,投资金额约1045.57万港元。 业内普遍认为,国际知名机构的集体看好来源于速腾聚创在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落地上的持续突破。速腾 聚创不仅在数字化激光雷达技术上保持领先,其产品矩阵也日益完善,EM平台已获得8家主机厂的4 ...
11月5日晚间公告 | 嘉元科技拟与宁德时代在负极材料领域进行合作;卡倍亿设立人形机器人子公司
Xuan Gu Bao· 2025-11-05 12:06
一、并购重组 1、西菱动力:拟收购纬湃汽车电子(上海)有限公司100%股权。 2、恒源煤电:拟4.4亿元收购陕西黑猫所持宏能煤业和昌盛能源100%股权。 二、投资合作、经营状况 1、嘉元科技:与宁德时代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在新型电池用负极集流体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固态电池 用铜箔)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合作。 2、卡倍亿:投资1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卡倍亿机器人,加速人形机器人用零部件项目的研发进程和 业务布局。 3、三角防务:与西门子能源签署燃机项目开发协议及框架订单协议。 4、泸州老窖:拟投资14.78亿元建设泸州老窖历史文化产业园暨四川中国白酒博物馆项目。 5、双杰电气: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已奠基,公司变压器已拿到UL认证。 6、东方园林:全资子企业拟与国能日新共同投资设立储能产业发展公司。 晚间公告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千台、亿元大单频现 具身智能机器人商业化加速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1-05 11:49
每经记者|孔泽思 每经编辑|陈俊杰 近几个月,具身智能机器人商业化进程不断加速。 11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越疆(HK02432,股价52.2港元,市值220.96亿港元)与蓝思科 技(SZ300433,股价28.53元,市值1508亿元)达成合作,后者承诺2025年向越疆采购1000台具身智能 机器人。 再往前一周,10月29日,越疆与瑞德丰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超8050万元的采购合同,将具身智能 机器人正式引入新能源精密制造核心场景。 另一家机器人上市公司优必选(HK09880,股价132.8港元,市值626.73亿港元)也频现大单,公司7月 获得近亿元的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订单,9月前后又获得某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 方案采购合同,10月中标1.26亿元的"广西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及测试中心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Walker 系列人形机器人全年订单总额突破6.3亿元。 除了上市公司,也有初创科技公司斩获数亿元订单。9月11日,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与半导体 显示面板制造商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这一合作将在未来三年内部署逾1000台具身 智能机器人,订单金 ...
上海卡倍亿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
Zheng Quan Ri Bao· 2025-11-05 11:39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讯 (记者袁传玺)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11月5日,上海卡倍亿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 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制造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 由卡倍亿全资持股。 ...
经观头条|人形机器人站在产业化门口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11-05 11:38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周悦 这个阶段,或可类比十年前新能源车刚被引入物流、网约车和政府示范项目时的情形——先验证能用,再考虑普及。而人形机器人真正走进家庭,成为大众 消费产品,还需要经历产品优化、成本下降和用户习惯的建立等。 在人形机器人迈出产业化的第一步时,一些关键问题也浮出水面:谁在买?买来做什么?谁在卖?如何真正卖得出去? 一场从"拼Demo"转向"拼交付"的销售战,正在悄然改写人形机器人的商业逻辑。 2025年上半年,几乎每一家人形机器人公司都在"秀肌肉":打拳、跳舞、跑步、叠衣服、擦桌子……各种Demo(演示视频)轮番登场,成为大众眼中高科 技的最新代名词。 进入下半年,风向变了。Demo逐渐退场,订单成为新的焦点。 仅在过去的两个月内,已有多家公司陆续迈入"千台俱乐部"。据经济观察报不完全统计,优必选、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松延动力、星尘智能、智平方、 众擎机器人、加速进化8家企业,均披露了千台级订单。 根据公开数据测算,教育、展演类人形机器人售价多在2万至10万元,工业类产品价格普遍在20万元及以上。因此,千台级订单往往对应着亿元级合同。 例如,10月初,智元机器人与龙旗科技(603341.SH)签 ...
小鹏科技日发布第二代VLA大模型 三大具身智能产品集体进阶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11-05 11:29
Core Insights - Xiaopeng Motors successfully held the 2025 Xiaopeng Technology Day in Guangzhou, unveiling four significant applications centered around "Physical AI," including the second-generation VLA, Robotaxi, the new generation of IRON, and two flight systems, all with clear mass production plans [1][5][18] - The company has repositioned itself as a "Explorer of Mobility in the Physical AI World, a Global Embodied Intelligence Company" [3][5] - Xiaopeng Motors has built a fully self-developed Physical AI system over nearly a decade, covering chips, operating systems, and smart hardware, which will support the deployment of AI vehicles, Robotaxi, humanoid robots, and flying cars [9][10] Technology Developments - The second-generation VLA was introduced as a groundbreaking model that eliminates the "language translation" step, enabling direct generation of action commands from visual signals, thus redefining the traditional V-L-A architecture [10][12] - Xiaopeng's cloud-based model has a massive scale with 720 billion parameters and achieves full-link iteration every five days, supported by a cloud computing cluster with 30,000 cards operating at over 90% efficiency [12][14] - The second-generation VLA can utilize vast amounts of real driving videos for training without manual data labeling, significantly enhancing its ability to handle rare scenarios [14][16] Product Launches - Xiaopeng Motors plans to launch three Robotaxi models in 2026, addressing current industry challenges such as high modification costs and limited operational scope [18][20] - The Robotaxi is designed for L4-level autonomous driving, featuring a high computing power of 3,000 TOPS and a dual-redundancy hardware architecture for safety [20][22] - The new generation of IRON humanoid robots was showcased, featuring advanced bionic structures and AI capabilities, aiming for mass production by the end of 2026 [24][26][28] Future Vision - Xiaopeng is constructing a low-altitude travel ecosystem with two flight systems: the land carrier for personal low-altitude flying and the A868 for efficient multi-passenger travel [32][31] - The company aims to launch the first low-altitude self-driving tourism route in Northwest China in 2026, enhancing the commercial application of flying cars [35] - Xiaopeng's new headquarters and technology park are designed to foster interdisciplinary innovation, with over 10,000 employees working across AI, automotive, robotics, and flying car sectors [35]
小鹏全新飞行汽车亮相:续航超500公里!何小鹏打出“安全牌”:高管先飞,必须飞满5000公里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1-05 11:22
活动上,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展示了全新的"汇天A868飞行汽车"。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每经编辑|金冥羽 据悉,该款飞行汽车设计目标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这使其具备了执行城市间航线的潜力,而不仅仅是市内短途交通。设计巡航速度超过360公里/小 时,远超地面交通,能极大缩短出行时间。 11月5日,小鹏科技日(2025 AI DAY)正式开幕。 据透露,这一代IRON是预研的最后一个版本,量产版本将不高于170cm。据介绍,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首发应用全固态电池,并搭载3颗图灵芯片和 物理世界大模型。 何小鹏表示,小鹏汇天陆地航母全球订单目前已经7000单,并有望创造载人飞行器年销量世界纪录。 何小鹏还提到,小鹏飞行汽车会执行"高管先飞计划",汇天管理团队亲身验证飞行安全量产交付前,管理者飞行里程必须超过5000公里。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此外,小鹏汽车宣布,将在2026年推出3款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车型,并于2026年开启试运营。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何小鹏表示,整车厂自己投入做Robotaxi,更有利于推动该产业的规模化与商业化,同时小鹏将自研软件、自制硬件、开放SDK等。据规划, ...
人形机器人逼近产业化关口,谁在买?
经济观察报· 2025-11-05 10:49
在人形机器人迈出产业化的第一步时,一些关键问题也浮出水 面:谁在买,买来做什么;谁在卖,如何真正卖得出去? 作者: 周悦 封图:受访者供图 例如,10月初,智元机器人与龙旗科技(603341.SH)签下数亿元合作协议,计划部署近千台机 器人。9月以来,优必选中标2.5亿元项目;星尘智能披露与仙工智能的千台级合作;智平方与惠 科签署5亿元协议,3年交付超1000台;众擎机器人与多伦科技(603528.SH)签署合作协议, 多伦科技计划3年内采购不低于2000台。更早的时候,松延动力宣布获得超2500台订单,合同金 额突破1亿元。 这轮"签单潮"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自今年春晚亮相以来,人形机器人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 迅速建立起认知基础。同时,制造业、教育、文旅等行业的实际需求正在浮现,创造了一批可批量 落地的场景。而在融资趋紧的背景下,不少企业急需"真实销量"撬动下一轮融资和估值。 千台级订单,正在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分水岭。 它意味着,机器人不再只是实验室里的演示 样机,而是开始进入真实的产业场景。 这个阶段,或可类比十年前新能源车刚被引入物流、网约车和政府示范项目时的情形——先验证能 用,再考虑普及。而人 ...
卷至底价,年销2万台,机器人4S店开进商场
3 6 Ke· 2025-11-05 10:35
AI一天,人间一年。不管是机器人,还是手机、电脑等硬件,都被AI重塑了一遍。AI与机器人的合体产物——具身智能正在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每个人都在等待具身智能的GPT时刻,可以想象一下具身智能"拎包入住"后的生活:家里有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它们各司其职,把主人的生活照顾得面面 俱到。有一个房间专门用来放大大的服务器,机器人产生的数据都在本地处理和存储,数据不出域,保护主人的隐私。 在11月1日至2日举行的机器人开发者生态全球性技术大会ROSCon China2025上,天工机器人、智元机器人、魔法原子、加速进化、纵深科技等"机器人天 团"同台竞技。台下观点交锋,在碰撞中还原了2025年人形机器人的希望与困惑:在具身智能的GPT时刻来临之前,拥挤的机器人赛道到了艰难的"赛 点",价格卷至底价,订单从哪里来?面对数据和标准"双缺"的境地,该走哪一条技术路径? 年销2万台,机器人价格卷至底价 去年,人形机器人全国销量只有几百台。从行业预测来看,今年,销量预估将达到2万台。即便量产刚刚开始,还没有大规模上市销售,但是人形机器人 已经卷入了价格战。 "目前价格逼近原材料成本,导致很多创新企业负担过重,没有机会去拓展新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