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东到家
icon
Search documents
阿里终于想通了
远川研究所· 2025-07-10 12:04
前段时间,高盛隔空给外卖大战算了一笔账: 预计未来一年里,阿里外卖、京东将分别亏损410亿与260 亿人民币,美团EBIT(息税前利润)减少250亿。 近千亿钞票撒进焚化炉,只为让全国人民多喝两杯奶茶。 连月的混战在上个周末再迎高峰,"满18减18"、"一天三顿不超过10块钱"的夸张补贴,与外卖平台不断 刷新的大字报两相呼应,勾勒出外卖市场的烈火烹油。 不过铁打的美团,流水的对手,曾经凶悍的京东休养生息,阿里接棒发起冲锋,豪掷五百亿补贴宣言, 逼得美团紧急上强度。截至周一,阿里淘宝闪购与美团即时零售的日订单分别突破8000万单与1.2亿单。 外卖的双寡头格局由来已久,京东高调进场以前,美团和饿了么合计占据超过九成市场份额,纵有抖音 强攻本地生活、小红书试水到店酒旅,外卖都是各大平台默契绕行的无人区。 久攻本地生活不下的阿里也曾选择躺平,新零售业务出清,饿了么埋头减亏。但人到中年最怕被卷,过 去三个月,阿里本地生活阵容巨变,新近整合的淘宝闪购走到台前,已成活化石的饿了么退居幕后,连 同飞猪一起被打包送往隔壁电商事业群。 吴泳铭的内部信如此概括这一系列变化: "集中目标,统一作战。" 轻描淡写的八个字背后,是一场 ...
伪需求的社区团购大撤退,风头正盛的即时零售是会不会成为下一个?
Tai Mei Ti A P P· 2025-06-30 05:23
Core Insights - The community group buying model, once favored by capital, is facing decline as major players withdraw from the market, leading to speculation about its sustainability and the rise of instant retail as a new battleground [1][3][4] - Instant retail is emerging as a response to consumer demand for immediacy, with major companies like Meituan, JD, and Alibaba investing heavily to capture a share of this trillion-yuan market [1][6][11] Community Group Buying - Community group buying combines online ordering with offline pickup, aiming to reduce costs by eliminating intermediaries and lowering logistics expenses [2] - The model saw massive capital influx starting in late 2020, with companies like Meituan and Pinduoduo offering substantial subsidies to attract users, leading to unsustainable growth [2][3] - The decline is attributed to overestimation of market potential, underestimation of costs, and low customer loyalty due to reliance on price-sensitive consumers [3][4] Instant Retail - Instant retail focuses on meeting the immediate needs of consumers, offering delivery within 30 minutes, and is projected to exceed 1 trillion yuan by 2025 [6][11] - Major players are establishing clear strategies in instant retail, with Meituan leading the market, followed by Alibaba and JD, all leveraging their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strengths [6][7][9] - Instant retail addresses real consumer demand for speed and convenience, particularly in fresh produce and daily necessities [6][11]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 Instant retail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high delivery costs and low profit margins, similar to community group buying, with intense competition leading to price wars [8][10] - The market is expected to consolidate, with smaller retailers struggling to survive, while larger chains may expand through acquisitions [9][10] - To thrive, instant retail platforms must focus on optimizing supply chains, enhancing service quality, and shifting towards higher-priced offerings to improve margins [11][12]
刘强东杀入酒旅,要夺回京东失去的五年
3 6 Ke· 2025-06-25 06:10
京东失去的五年 6月17日,刘强东在一场分享会中,阐述了京东商业模式的本质、进军外卖的初心和逻辑,以及新业务拓展、组织建设等多方面观点,内容刷屏。但其中 最引人注意的还是东哥罕见的直接批评"京东失去了五年"。开会检讨谁都见过,但像东哥这样一把手直接毫不客气的批评,还是较为少见。 东哥这番批评并不是内部管理手段,也不是选择流量最大的说法,而是有一定现实依据。刘强东说:"京东集团每隔三年会有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出来,我 们一直保持,当然最近这五年,京东没有任何新的东西,很遗憾。最近五年可以说是京东失落的五年,是走下坡路的五年,可以毫不留情地这么说,没有 创新,没有成长,没有进步的五年,应该算是我创业史上是最没有特色的、贡献价值最少的五年。未来每年都会有一个创新项目,现在已经有包括稳定币 在内的6个创新项目在陆续推出。" 2022年京东参团低价大战,创始人火线回归,业务线动荡频繁。它学习拼多多做低价,要和阿里掰手腕,还得分神和美团过两招。种种激进与挣扎,只换 来一路走低的股价与资本市场的诘问。 也很少有人能记起,京东曾是最先进入即时零售领域的,2015年就推出配送时效为一小时的京东到家,2023年成立京东七鲜前置仓,但 ...
京东“豪赌”外卖:病急乱投医 or 精心玲珑局?
海豚投研· 2025-06-18 11:38
自三月京东高调进入外卖市场以来,通过极高的补贴,短短三个月日单量突破2500万,但市场内多数人却并不看好京东又一次"不能输的战争"。 至今市场内对此的讨论已然不少,但海豚认为京东这次"悍入"美团主场,是一个长期战争而非短期玩票。其影响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逐步明晰和释放。 因此,下文中海豚会给出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从京东做外卖的动机、目的、现状、可能的结果、和对行业和公司的影响等多个角度出发。 由于篇幅原因,本文主要涉及京东的动机和目的两个问题,下篇重在分析对行业玩家的影响。 以下为详细分析 一、即时零售和餐饮外卖,血脉相连的兄弟业务 1、不只是外卖、背后是万亿的即时零售和数十万亿的全渠道零售业务 这是市场看待"即时零售"的主流视角,也是京东切入即时零售的路径。 为了不错过下篇,建议大家可以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入海豚交流群,我们后续对互联网、科技等领域的持续跟踪 、 热点大事件的动态观点更新等 ,这些独 家研报内容都会发布长桥 App「动态-投研」板块并第一时间分享到 交流社群 ,还能在群内与专业投研人士共同探讨投资观点。 首先,海豚认为对于"京东做外卖"分析探讨,视角 不能割裂地仅仅关注于餐食外卖 (也包括奶 ...
即时零售重塑消费场景研究报告
笙策零售· 2025-06-10 03:35
目录 05 即时零售的竞争格局 06 即时零售面临的挑战 07 即时零售的未来趋势 08 即时零售的发展建议 01 即时零售重塑消费 场景研究报告 目录 01 即时零售概述 02 即时零售兴起的背景 03 即时零售对消费场景的重塑 04 即时零售的商业模式 即时零售概述 章节副标题 即时零售的定义 即时零售是一种基于即时配送体系的 消费模式,强调"线上下单,30分钟 送达",让消费者能快速获得所需商 品。 即时零售的概念 传统零售依赖"需求预演",如周末 囤货、月度采购;而即时零售激活的 是"场景消费",满足即时产生的需 求。与传统零售的区别 传统电商解决"多"和"省",即时 零售则通过数字化整合,首次实现 "多、快、好、省"的平衡,消费者 能享受线上选择与高效履约服务。 与电商的区别 即时零售的发展历程 即时零售雏形可追溯至十年前的外卖平台, 当人们习惯用手机点餐时,商品即时配送 的需求便悄然萌芽。 雏形阶段 2015年后,美团闪购、京东到家等平台拓 展至全品类,盒马、朴朴超市等自营模式 入局,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全品类拓展阶段 01 02 03 2020年疫情催化下,消费者对"无接触配 送"的需求激增, ...
大通小兑:中国电商行业趋势观察(四)
Sou Hu Cai Jing· 2025-06-09 10:29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传统电商的同城零售化发展,京东自营、猫超、抖音超市都在提升时效,猫超有20多个城市已经推出了半日达,未来他们与现有的 这些即时零售平台的边界可能会越来越模糊,大家共同做大市场,培育用户习惯。 根据美团官方统计,其截止6月30日的过去12个月闪购GTV已经达到1750亿,同期京东到家12个月GTV为708亿,饿了么全能超市大约400亿,行业前三名合 计约2858亿,2023年全年估计能达到约3300亿,加上盒马、叮咚、美团买菜、朴朴、永辉多点、山姆即时达等其他综合渠道,合计约4500亿,全行业有望在 未来7年保持30%左右年复合增速,在2030年达到约2.82万亿,增长5.3倍,是未来5-10年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 需要说明的是,有时不同的机构或是公司会给出大相径庭的数据,比如美团预期2025年行业规模将达到5000亿,这里面的即时零售行业特指闪购、京东到 家、饿了么全能超市这类平台型即时零售,未包含美团买菜、盒马、叮咚买菜、山姆等自营型即时零售。 我们认为即时零售会是未来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细分市场,原因有几点:从大的逻辑趋势看,跨城全国性电商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同城即时零售有望接棒 线下 ...
京东美团外卖大战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Hu Xiu· 2025-05-30 03:40
这种模式最关键的环节是区域干线节点之间的运输。以上面那个订单为例,就是从华南区到华北区的干 线物流。如果干线发车频次低,商品等待时间就会很长,频次高,商品耽误的时间就少。电商"长链"模 式也正是"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快递巨头得以崛起的基础。当然有些大卖家为了给 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会选择在一些订单集中的地区多建几个仓。例如广州的大卖家为了给东北、华 北、华东、西北、西南的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会考虑在这几个区域成本比较低的地方建立仓库,实现 三仓或者七仓发全国,但本质没有变。 京东最近强势进军外卖行业与美团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双方负责人也频频隔空打口水仗。京东为什么会 和美团打起来?京东和美团竞争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为什么会现在打起来?未来谁可能是赢家?我们用 一篇文章来讲清楚这些。 一、京东和美团竞争的底层逻辑 1. 电商物流的"长链"、"中链"和"短链"模式 要理解这场京东与美团之间的激烈交锋,我们需要从电商行业的底层逻辑出发进行分析。众所周知,中 国的电商发展位居世界前列,各类模式层出不穷,电商在社会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也高于多数国家。简单 来说,电商可以被划分为两个核心环节:商品交易(商流) ...
中国移动互联网最值钱的那个按钮,是如何变“蓝”的?
雪豹财经社· 2025-05-15 10:17
零售业永远有新故事 作者 丨吴姿 中国移动互联网最值钱的按钮是什么? 它必须是庞大用户基数、高点击率、高转化率且直接关联商业价值的核心交互入口。从这个维度衡 量,说淘宝App的一级流量入口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最值钱的那个按钮,大抵并不突兀。 早在2013年,淘宝就曾高调推出外卖业务入口。但在随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个入口却逐渐沦为寂 寂少为人知的匣中之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2025年,它以一种令人意外的方式站到了C位。 淘宝上桌"三国杀" 当京东与美团的外卖局部冲突渐渐升级为即时零售的全面战争,外界便不时把目光投向阿里。 4月中旬,北京的世纪大风刚刚过去几天,饿了么就发了一条微博:不打口水仗,只请口味虾。 图画里是两个愤怒的黄红小人,主视觉是一个蓝色的笑眯眯的饿了么蓝骑士。这张海报当天就登上 了各大媒体、自媒体的头条。薅到了羊毛的看客们吧唧着小嘴说:饿了么你人还怪好嘞。 做"好人"可能是 个昂贵的决定 因为补贴大战很快就来了 做"好人"可能是一个昂贵的决定,因为补贴大战很快就来了。 高举高打、大火猛攻之下,京东只用了一周的时间,日订单量就从500万爬升到了1000万。而美团则 试图将流量引向闪购业务,反复调侃一只拟 ...
即时零售:一场比拼速度与耐力的马拉松
Zhong Guo Fa Zhan Wang· 2025-05-08 02:40
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依托大 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并采用网络货运平台、多式联运及共同配送等方 式,实现物流运作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智慧化,提升物流效率。图为某物流仓工作场景。新华社 张守 营 三是数据驱动的精细化运营。真正的护城河藏在数据里。美团能预测哪个小区凌晨的泡面需求量大,京 东到家知道哪个品牌的洗发水在南方卖得更好,盒马甚至能通过用户购买记录推荐搭配菜品。这些能力 背后是多年的数据积累和算法优化。 凌晨两点,一位加班的白领打开手机,下单了一碗泡面、一包火腿肠和一罐红牛。半小时后,外卖骑手 敲响了她的家门。这种"半小时达"的消费场景,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日常。过去几年,即时零售行业像一 匹黑马,以"30分钟送达"的闪电速度闯入我们的生活,生鲜、药品、日用品甚至电子产品都能"随叫随 到"。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场看似简单的"速度竞赛",背后其实是一场考验耐力的马拉松。就像短跑运动 员靠爆发力冲刺,而马拉松选手需要持久训练和策略调整一样,即时零售的竞争,表面拼的是速度,实 际拼的是谁能坚持更久、跑得更稳。 每一份"快"背后都是成本。即时零售的"快",本质上是用钱堆出来的效率。 举个例子 ...
即时零售如何引发“第二次外卖大战”?
BambooWorks· 2025-05-07 08:26
Key takeaways: 简单来说,就像是电商平台物流与外卖配送网络的结合,是一种即时配送体系的新业态。消费者可以像点 一碗炸酱面一样,在网上下单买一只iPhone,半小时后送到家门口。如果买什么都能这么方便,谁还会选择 等个几天? 事实上,即时零售的概念早已存在,但一直到最近几年才真正引起广泛关注。美团在2018年推出"闪购"; 京东更早于2015年就推出"京东到家";至于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则于2022年推出"淘宝小时达"。 2023年,美团开始积极推动"万物到家"战略,在生鲜、药品、日用品等品类上深耕本地零售,并以强补 贴、大量接入商超便利店建立"前置仓"网络,迅速扩张即时零售规模,今年4月推出"美团闪购"品牌,正式 迎战即时零售大战。 京东则以其仓储与供应链优势切入,将"京东到家"、"京东小时达"整合成"京东秒送",在家电、3C、日用 品上推即时履约服务。今年初大手笔推出补贴战,明确与美团竞争"30分钟送达"体验,更推出超时20分钟 免单的杀手锏。 至于阿里巴巴,也被迫在4月底将"淘宝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整合了旗下饿了么、高鑫零售、盒马等 内部资源,加入即时零售战场。 美团本地商业板块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