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氨燃料
icon
Search documents
氢氨燃料供电供能:多领域应用中的技术突破与挑战
势银能链· 2025-07-10 06:34
在 "双碳" 目标的战略框架下,能源结构转型进入深水区。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 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将 "氢氨燃料供电供能" 列为氢能应用试点方向之一,明确提出 在煤电掺氢/掺氨、燃气轮机掺氢/掺氨/纯氢发电等领域开展技术验证,这为破解可再生能源波动性 难题、构建清洁低碳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关键路径。 试点方案中,"氢氨燃料供电供能" 被细分为燃机类(规模≥10 兆瓦,掺氢/掺氨比例≥15%)和燃煤 锅炉类(规模≥300 兆瓦,掺氢/掺氨比例≥10%)两大场景,旨在通过技术改造推动传统火电向低碳 转型。例如,江西省及华电集团首个航改型 燃气轮机掺氢燃烧示范项目 成功完成5%掺氢燃烧点 火。该项目自2024年筹备,对燃气调压站和燃机系统改造,采用航改型内燃机,可年消纳氢气约 2316吨,极具复制性与发展潜力。 技术突破: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的跨越 如今,氢氨燃料技术不断突破,实现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的跨越,正在重塑能源产业链。 在工业领域 ,蒙娜丽莎集团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示范线,通过 100% 纯氨燃料替代传 统重油,使陶瓷窑炉碳排放降为零。该项目不仅攻克了氨燃烧稳定性难题,还建成了覆盖 ...
船舶行业高景气 中国动力半年报业绩有望大增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07 16:42
Core Viewpoint -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oration's subsidiary, China Power (600482), expects significant profit growth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5, driven by a booming shipbuilding industry and supportive policies [1][2] Company Summary - China Power anticipates a net profit of 800 million to 1.15 billion yuan, representing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68.28% to 141.90% [1] - The company specializes in various power solutions, including gas, steam, diesel, and nuclear power, and aims to enhance its low-carbon product offerings [1][2] - As of April 2025, the company has an order backlog of approximately 62 billion yuan, with a focus on maintaining profitability through cost control measures [2] Industry Summary - The global shipbuilding industry is experiencing a new upward cycle, particularly in green power vessel orders, which has positively impacted China Power's diesel engine segment [1][3] - China's shipbuilding industry leads the world in several key metrics, including completed shipbuilding volume and new orders, holding 49.9% and 67.6% of the global market, respectively [2] - The market share of China's new green power vessel orders has increased from 31.5% in 2021 to 78.5% in 2024, indicating a strong shift towards high-e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vessels [3][4] - The industry outlook remains optimistic, with a robust order backlog and increasing demand for low-carbon technologies driving future growth [4]
“洛阳动力”助全球首艘纯氨燃料船首航成功 航运脱碳获重大突破
He Nan Ri Bao· 2025-07-05 23:27
此次首航的"氨晖号",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和深圳海旭新能源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其 搭载中船河柴1台200kW燃气发电机组、2台100kW推进电机以及双桨推进系统,满载排水量50吨,额定 航速10节。中船河柴凭借在燃气内燃机领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丰富的工程经验,于2024年年初承接纯氨 燃料内燃机项目。 "针对氨燃料独特的燃烧性能,我们对内燃机点火系统、燃料供给系统以及空燃比控制系统等核心部 件,进行了定制化优化改进。在设备交付后,技术服务团队全程保障陆上联调及装船试航,多次赴现场 解决技术难题,以高效服务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中船河柴有关负责人说。 7月2日,记者从位于洛阳的中国船舶集团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船河柴")获悉, 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氨晖号",在安徽合肥巢湖水域完成首航。该船搭载的 CHG234V8MPI燃气发电机组,由中船河柴自主研发,这意味着该企业在氨燃料船舶工业化应用上取得 重大突破。 作为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氨具有高能量密度且不含碳元素等特性,完全燃烧后仅产生水和氮气,被业 界视为航运脱碳的"潜力股"。 据介绍,此次纯氨动力示范船首航成功,实现了 ...
我国建成首个干法后处理科研样机集成台架;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氨晖号”首航成功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6-29 03:26
扫码订阅 智能制造 产业日报, 精选行业新闻,帮你省时间! 1【安徽赛富乐斯Micro-LED芯片及模组项目正式投产】6月26日,安徽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 司Micro-LED显示芯片和模组项目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正式投产。项目年产能达R系列量子点 mLED芯片15000kk(1.5亿颗),可满足约2万平方米商用显示屏的生产需求。(新浪财经) 2.【我国建成首个干法后处理科研样机集成台架】 6月28日,我国首个乏燃料干法后处理主工艺设备 科研样机集成台架(简称"干法后处理科研样机集成台架")在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葫芦岛 基地完成安装,标志着一体化闭式循环快堆核能系统干法后处理主工艺设备实现了从单机研发到系统 集成的跨越,为后续开展验证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财联社) 3.【隆基绿能启动印尼组件制造工厂项目】近日,隆基绿能宣布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旗下新能源公司 Pertamina NRE达成战略合作,正式启动建设印尼先进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该工厂年产能预计达 1.6吉瓦(GW),将采用隆基最先进的HPBC 2.0高效电池技术,生产高性能太阳能组件。项目计划 于2025年6月启动生产准备工作,建成后将大 ...
全球首艘!首航成功
证券时报· 2025-06-29 02:03
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舶首航成功。 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舶"氨晖号"6月28日在安徽合肥巢湖水域首航成功。这标志着氨燃料 在船舶领域的工业化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为航运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全新路径。 氨是当前化学工业一大重要原料,由于其高能量密度,以及不含碳元素、完全燃烧后仅产生水和氮气的特 性,氨燃料应用潜力巨大,被视为航运脱碳的"潜力股",近年来日本、挪威等国的多家航运公司纷纷投入 氨动力船舶的研发。国际能源署报告预计,到2050年氨将占航运能源需求的45%。但氨燃料的应用也面 临着点火难、燃烧不稳定等挑战。 此次首航的"氨晖号"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与旗下的深圳海旭新能源有限公司联合研发, 搭载一台200kW的高速气体内燃发电机组、2台100kW推进电机及双桨推进系统,满载50吨,额定航速为 10节。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氢能源和氨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殿武介绍,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团队攻克了纯氨燃料等离子点火技术、纯氨燃料持续燃烧技术、氨气高效催化裂解产 氢技术、氢氨混合气体燃料在气体内燃机高效燃烧及控制技术等多项关键核心 ...
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舶首航成功
Xin Hua She· 2025-06-28 04:43
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舶"氨晖号"28日在安徽合肥巢湖水域首航成功。这标志着氨燃料在 船舶领域的工业化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为航运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全新路径。 氨是当前化学工业一大重要原料,由于其高能量密度,以及不含碳元素、完全燃烧后仅产生水和氮气的 特性,氨燃料应用潜力巨大,被视为航运脱碳的"潜力股",近年来日本、挪威等国的多家航运公司纷纷 投入氨动力船舶的研发。国际能源署报告预计,到2050年氨将占航运能源需求的45%。但氨燃料的应用 也面临着点火难、燃烧不稳定等挑战。 此次首航的"氨晖号"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与旗下的深圳海旭新能源有限公司联合研 发,搭载一台200kW的高速气体内燃发电机组、2台100kW推进电机及双桨推进系统,满载50吨,额定 航速为10节。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氢能源和氨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殿武介 绍,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团队攻克了纯氨燃料等离子点火技术、纯氨燃料持续燃烧技术、氨气高效催化 裂解产氢技术、氢氨混合气体燃料在气体内燃机高效燃烧及控制技术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制了 纯氨燃料燃烧器、多型号氨气高效催 ...
新华视点|科技、创新、绿色激发产业新动能
Xin Hua She· 2025-06-20 06:53
不足900平方千米县域面积,却聚集了2986家健身器材企业,产品占国内商用健身器材70%的份额,并 销至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形成从精密铸造、智能传感到物联网系统的完整产业链,山东省德州市宁津 县,正在全球健身产业版图上书写一段传奇。 在宁津,健身器材产业集群占地面积超50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超过4.5万人。目前,宁津县健身器材零 部件本地化率超过95%,一台健身器材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加工再到包装销售,足不出县就能完成。 健身器材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本地完整的产业链条,更得益于当地企业"数智化"管理水平。很多企业逐 年增加研发投入,凭借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 随着智能化、数字化进程不断深入,宁津县健身器材展现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在研发生产及智能化应 用方面不断突破。智能化生产和智慧化管理,让现代化工厂运行更科学。 海水淡化不仅解决了企业"水从何来"的难题,也延伸出"盐向何用"的发展空间。淡化水有效缓解了用水 紧张,副产物浓盐水也变废为宝,形成了"吃干榨净"的循环利用模式。 数据显示,山东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53处,日产规模达86.7万吨,居全国前列。 以低碳技术打造"绿色心脏",是当前全球航运业转型和 ...
世界海洋日丨向着深蓝色的海洋启航
Xin Hua Wang· 2025-06-08 09:08
中科院南海所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王鑫表示,从经济发展来看,不论是可燃冰的开采,还是海上风电产业,海洋 经济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蓝色引擎。 这是莆田南日岛海域海上田园综合体立体循环养殖全景(无人机照片,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海岸线约占全国六分之一的山东,正全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人类文明的源泉,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中国海洋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8% 左右。 5月26日,山东省荣成市爱伦湾海洋牧场,养殖工人驾驶满载海带的船只驶向码头(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杨志礼摄) 记者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中船发动机生产车间内看到,一台四五层楼高的船舶发动机正在紧张安装当中。 以绿色技术打造"绿色心脏",正成为船舶动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眼下,这家企业正在为一家外国船东建造21万吨散货船所用的氨燃料发 动机,有望在业内实现氨燃料动力系统的突破,为全球绿色航运提供"中国方案"。 中船发动机有限公司科技事务主管曹睿介绍,"我们的明星产品当属LNG、甲醇和氨燃料发动机,它们最大的优势和特点是低碳环保,市场前 景良好。" 在青岛天 ...
日本造船复活的条件(上)联合开发新一代船
日经中文网· 2025-06-06 07:55
今治造船的西条工厂 旺盛的需求使得船坞排期已排到3年之后,船价也保持在高位,日本造船业正在欢庆久违的"春天"。但 中韩企业凭借单价较高的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席卷全球市场。事实上,日本造船企业在全球的 存在感正在降低…… 日本的造船业正站在重大转折点上。虽然旺盛的需求使得船坞排期已排到3年之后,船价也保持在高 位,但之后的前景仍不明朗。与日本展开竞争的中韩企业凭借单价较高的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 席卷全球市场,其技术实力也在提升。日本能否把向新一代燃料船转型、美国特朗普政府加强对华管制 等局势的变化转化为机遇呢? 繁荣的背后是存在感降低 5月22日在日本爱媛县今治市开幕的国际海事展"Bari-Ship 2025"为期3天。来自24个国家的约380家企业 参展,数量创历史新高。为容纳众多参展企业,此次在今治港新增了展示会场,可谓盛况空前。 此次展会期间,日本政府与美国进行了第3轮关税谈判。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传出了担心如何应对特朗 普政府提出的美国造船业复兴方针的声音。但是由于眼下日本造船行业的业绩好转,这种声音被掩盖, 展会在一片热闹的氛围中落幕。 英国调查公司克拉克森研究(Clarkson Resea ...
中国造船业崛起,日本造船业前景取决于下一代船舶
Sou Hu Cai Jing· 2025-05-30 10:17
"今治船舶海事展会"于上周四在造船重镇爱媛县今治市举行,为期三天,来自24个国家的约380家公司参展,创历史新高。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参 展需求,今治港增设了一个新展厅。 在此期间,随着日本政府与美国进入第三轮关税谈判,一些人担心如何应对特朗普振兴美国造船业的目标。 英国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的2024年新建船舶价格指数达到189.2,高于2023年的178.4,较2020年的低点上涨了50%。据日本船舶出口商协会(JIS)的数 据,截至4月底,日本造船企业的建造积压量约为3.7年。 日本第二大造船企业日本海洋联合(JMU)公布,截至3月的财年合并净利润为199亿日元(约合1.38亿美元),是上一年的5.4倍,创下新高。 三井造船曾是一家大型造船企业,现已不再从事船舶建造,而是专注于船用发动机和港口起重机,其净利润为390亿日元,同比增长约60%。 在日本造船业迎来期待已久的繁荣之际,中国和韩国的企业也蓬勃发展。面对亚洲竞争对手的压倒性规模,日本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正在减弱。 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造船厂将占据全球新造船订单的69%,而韩国的份额为15%,日本仅为7%。随着日本的份额逐渐缩小,许 多人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