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双燃料

Search documents
从修船所到造船巨头,山东以巨轮为尺丈量中国造船全球疆界
Sou Hu Cai Jing· 2025-07-13 01:22
中船集团北海造船厂区鸟瞰图。(□中船集团北海造船供图) 再过几天,青岛海西湾将迎来一场特殊的仪式:中船集团北海造船为比利时航运巨头CMB公司建造的21万 吨散货船,将被赋予属于自己的名字。 这是CMB自2021年首次下单以来,在北海造船定制的第17艘船。 全球接单,曾是几代中国造船人遥不可及的奢望。 曾经,新中国造船业在世界舞台上还只是个不起眼的配角,全球市场被欧美、日韩等传统造船强国牢牢掌 控。 如今,中国已跃升为全球造船业的领军者—— 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7%、74.1%和 63.1%,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已全面改写全球造船版图。 历经120多年的北海造船,也从小小的修船所成长为造船巨头,大型散货船接单量、交付量、手持订单量 稳居全球第一。 当青岛海西湾成为世界造船版图上重要的坐标,当中国成为全球造船强国,这不仅是一个产业的腾飞,更 是制造业整体实力跃升的深刻写照。 迎着灿灿朝阳,伴着萧萧海风,一艘艘巨轮驶出海西湾,其在见证历史,更在创造历史。 "我们离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造船强国,终于不是那么遥远了!" 不仅大型散货船接单量持续"霸榜",手持订 ...
370艘!上半年中国船企新接订单量蝉联全球榜首|2025中国经济半年报
Hua Xia Shi Bao· 2025-07-13 00:03
2025年上半年,全球造船市场活跃度明显降温。据克拉克森于7月4日披露的新造船市场数据,今年1-6 月,全球新船订单总量为1938万修正总吨(647艘),较去年同期锐减54%。 尽管面临市场整体下行压力,但中国造船企业依然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和竞争力。上半年,中国船企新接 订单量以52%的市场份额稳居世界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龙头船企们顺应船舶绿色智能化发展趋势,加紧实现产业升级,竞争力稳步提 升。 "上半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经营接单和完工交船等主要指标均高质量实现'双过半'。其中,经营承 接及利润总额超额完成年度目标。"7月10日,中船集团广船国际相关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强调,面 对全球船东对大型化、绿色化船舶的迫切需求,广船国际已经形成了液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三 大"主建船型和高端客滚船、半潜船、极地船"三特"批量特色船型的国际化品牌格局。 中国船企新接订单量市占率达52% 2024年,全球新造船订单量达2390艘,合6555万修正总吨,创下17年新高。但今年上半年,全球造船业 景气度开始明显回落。 克拉克森于7月4日披露的数据显示,1-6月,全球新船订单总量为1938万修正总吨(647艘), ...
改单!国航远洋新建散货船改为甲醇双燃料
Sou Hu Cai Jing· 2025-07-12 12:32
近日, 福建国航远洋运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将芜湖造船厂2艘89000载重吨级散货船 订单更改为甲醇双燃料船。 公告显示,2025年5月29日,国航远洋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拟签署重要合同 (89000载重吨双燃料新能源散货船补充协议)的议案》,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国内对于船舶相关环保 要求,国远慧强有限公司、国远智盈有限公司拟和芜湖造船厂签署补充协议,将两艘船(船体号 W23143、W23144)预留甲醇双燃料动力系统改为"甲醇双燃料系统实装",每艘船增加的加账费用不超 过630万美元。 2025年7月4日,国远慧强有限公司、国远智盈有限公司分别和芜湖造船厂及国航远洋签署了"89000载重 吨级散货船建造合同之补充协议(四)"。根据补充协议,每家公司加账费用等合计623.22万美元,两 家公司共计1246.4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943.58万元)。 该系列船全长229.00米,型宽36.00米,型深20.90米,载重吨88700吨,具有强大的运载能力。该船在绿 色低碳、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发展的综合驱动下,搭载先进的甲醇系统与MAN主机甲醇系统,碳排放水 平达到国际公认的3级标准 ...
(经济观察)中国航海向“新”逐“绿” 加速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12 03:19
中新社海南博鳌7月12日电 (记者 王子谦)"利用人工智能建立精准模型计算油耗,2024年即使船只大规 模绕航好望角,仍然实现碳减排约15.6万吨。"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朱碧新在此间 举办的2025年中国航海日活动上介绍,企业将人工智能与航运业深度融合,产生显著效益。 作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运船队,建成全球最大的世界级 港口群,国际海运量占全球近1/3。当前,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与绿色转型不断推进,中国主动 向"新"逐"绿"。 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同时,中国加速航运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积极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关键 技术研发和规模化应用推广。 中国交通运输部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运营和在建的LNG动力船舶规模已占全球总量的35%以上,电动 船舶应用领跑全球,国际集装箱枢纽海港港内作业绿色集卡占比突破60%,全国主要港口岸电覆盖率超 过90%。 7月2日,中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在海南洋浦港完成首次国产绿色甲醇加 注。甲醇的原料并非来自传统化石能源,而是取自城市餐厨垃圾、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发酵产生的沼气, 首次验证了国内绿色甲醇"产供 ...
船舶行业高景气 中国动力半年报业绩有望大增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07 16:42
Core Viewpoint -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oration's subsidiary, China Power (600482), expects significant profit growth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5, driven by a booming shipbuilding industry and supportive policies [1][2] Company Summary - China Power anticipates a net profit of 800 million to 1.15 billion yuan, representing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68.28% to 141.90% [1] - The company specializes in various power solutions, including gas, steam, diesel, and nuclear power, and aims to enhance its low-carbon product offerings [1][2] - As of April 2025, the company has an order backlog of approximately 62 billion yuan, with a focus on maintaining profitability through cost control measures [2] Industry Summary - The global shipbuilding industry is experiencing a new upward cycle, particularly in green power vessel orders, which has positively impacted China Power's diesel engine segment [1][3] - China's shipbuilding industry leads the world in several key metrics, including completed shipbuilding volume and new orders, holding 49.9% and 67.6% of the global market, respectively [2] - The market share of China's new green power vessel orders has increased from 31.5% in 2021 to 78.5% in 2024, indicating a strong shift towards high-e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vessels [3][4] - The industry outlook remains optimistic, with a robust order backlog and increasing demand for low-carbon technologies driving future growth [4]
首艘、首台、首个!本周,我国能源领域上新一批“大国重器”
Yang Shi Xin Wen· 2025-07-06 06:04
本周 我国能源领域 传来多个好消息 实现重要突破 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新机组投产 单台年发电量60亿度 7月6日 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 随着新机组陆续投产 北仑电厂将以734万千瓦的火电装机容量 成为我国装机规模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首艘、首航、首次 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实现3个突破 7月2日 全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 "中远海运洋浦"轮首航海南省洋浦港 并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 完成首次国产绿色甲醇加注 浙江北仑电厂的8号机组 经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后顺利投产 该轮在船舶制造领域实现了 国内船东第一单 国内船厂交付第一艘 国产甲醇主机第一次实船应用 三个突破 展现了国内航运企业 从船舶设计建造到绿色燃料供应的 全链条自主能力 世界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机组转轮研制成功 水电机有了"大心脏" 7月2日 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 转轮尺寸最大6.23米的冲击式水轮机转轮 自主研制成功并发运 该转轮将应用于西藏扎拉水电站 7月3日 我国首个 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 在四川全面投产 天然气深冷处理是一种利用低温环境 对天然气进行分离、提纯和液化的技术 具有分离效率高、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 盐亭处理厂采用 ...
“中国船+中国绿色燃料”助海南领跑绿色航运
Hai Nan Ri Bao· 2025-07-03 01:22
全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停靠洋浦港并完成首次绿色甲醇加注 "中国船+中国绿色燃料"助海南领跑绿色航运 "绿色甲醇的应用,是航运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选择。"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江平介 绍,"中远海运洋浦"轮首航停靠洋浦并完成首次绿色甲醇加注,进一步凸显了海南自贸港在物流运输和 绿色航运领域的重要战略地位,同时也是中远海运集团加快推动洋浦港航运要素聚集,打造国际航运枢 纽,积极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要实践。 据悉,"中远海运洋浦"轮是由中远海运集团所属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国内首制甲醇双 燃料集装箱船,船舶总长366米、型宽51米,最大装箱量达1.6万标箱,并由中远海运集运投运于洋浦港 美洲航线。该轮在船舶制造领域充分验证了"中国船+中国绿色燃料"的可行性,也展现了中远海运集团 从船舶设计建造到绿色燃料供应的全链条自主能力。 海南日报洋浦7月2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梦晓 王晓曈)7月2日,我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 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首航停靠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5#泊位,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为其 成功加注200吨国产绿色甲醇,不仅完成首次绿色甲醇加 ...
首艘、首航、首次 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实现3个突破
news flash· 2025-07-02 10:59
全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首航海南省洋浦港,并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完成 首次国产绿色甲醇加注。 ...
电解槽招中标项目数量可观,下游应用领域拓展推动行业发展
Great Wall Securities· 2025-07-02 03:28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周报 2025 年 07 月 02 日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电解槽招中标项目数量可观,下游应用领域拓展推动行业发展 行情回顾:截至 2025 年 6 月 27 日,氢能源指数收盘价为 2113.29 点,本 周涨跌幅为 4.49%,2025 年初至今涨跌幅为 18.94%。氢能行业周涨幅前 五的公司为泰和科技、内蒙一机、利元亨、星源材质、龙蟠科技,涨幅分 别为 48.09%、33.66%、30.89%、23.90%、19.46%;氢能行业周跌幅 前四的公司为宁新新材、恒光股份、凯添燃气、山东墨龙,跌幅分别为 -18.65%、-12.41%、-11.78%、-11.25%。 重点事件点评:国内首制16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国内首艘25,000 方氨双燃料 LPG/液氨运输船正式开工;我国首台氢气燃烧炉点火成功;英 国政府将投 5 亿英镑建设氢能基础设施;阿达尼投产印度"第一座"离网 绿色氢能工厂;现代汽车投资 60 亿美元在美国氢能一体化钢厂;浙江六 横发布氢能补助政策;上海市构建海洋氢能产业基地;四川省能源局印发 《关于组织开展国家级能源领域氢能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羚牛氢能与 ...
央国企动态系列报告之42:上半年央企市值管理有序推进,估值提升计划陆续公布
CMS· 2025-06-30 11:33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定期报告 2025 年 06 月 30 日 央国企动态系列报告之 42 —上半年央企市值管理有序推进,估值提升计划陆续公布 频率:双周 结合当前的市值和估值水平,2025 年上半年央企上市公司在市值增长、估值 提升、机构投资者占比增加等多个层面取得显著成效,有望更好地推动新一轮 市值管理。 定期报告 相关报告 1、《央国企动态系列报告之 41——兵器工业和兵器装备集 团重组,落实聚焦主责主业要 求》2025-06-17 2、《央国企动态系列报告之 40—并购重组新规出台,央企 上市公司加速新兴产业布局和 "两非""两资"资产剥离》 2025-06-02 林喜鹏 S1090522050001 linxipeng@cmschina.com.cn 罗嘉成 研究助理 luojiacheng@cmschina.com.cn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 当前,已有 57 家国资央企正式发布市值管理制度,154 家国资央企已(拟) 制定市值管理制度但暂未公布以及30家国资央企发布估值提升计划,央企上 市公司在市值增长,估值提升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 估值层面,2025年上半年深度破净的央企上市公司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