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权

Search documents
四川首部用水权交易规范性文件印发 可依法有偿转让节约的取水权
Si Chuan Ri Bao· 2025-06-26 03:36
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办法》结合四川水权改革实际,从可操作、易执行等方面对我省用水权 交易进行细化规定,确定用水权交易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管理部门职能职责,细化各类用水权分配 和明晰具体要求,明确了开展用水权交易的关键要素,规范了用水权交易流程,强化了交易风险管理和 监督管理。例如,《办法》明确:用水权交易应在国家和地方用水权交易平台进行,灌溉用水户用水权 等小额交易可通过水权交易App便捷开展。 《办法》将进一步规范省内用水权交易,有效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办 法》规定,取得取水权的取用水户,通过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改革工艺、节水等措施节约水资源的, 在取水许可有效期和取水限额内可依法有偿转让其节约的取水权;对水资源超载地区,除合理的新增生 活用水需求外,其他新增用水需求原则上应通过取水权交易解决。(记者 邵明亮) 6月25日,记者从水利厅获悉,《四川省用水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近 日印发,系我省首部用水权交易规范性文件,将于8月1日起试行。 用水权包括区域水权、取用水户的取水权、灌溉用水户水权、公共供水管网用户的用水权。用水权 交易是指在合理界定和分配水资源 ...
水利部印发意见 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
Ren Min Ri Bao· 2025-06-15 21:55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意见指出,要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力争用2—3年的时间,在黄河流域建成 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用水权交易制度体系。 意见重点从5方面对开展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具体安排。一是完善用水权初始分配体系。细 化明晰区域水权,严格核定取用水户的取水权,明晰灌区和公共供水管网内用水户的用水权。二是积极 推动跨省区用水权交易。鼓励区域之间对区域可用水量内的结余、预留或闲置水量,年度水量调度计划 指标内的结余水量开展跨省区用水权交易。支持取用水户对节约下来的取水权、水资源配置工程管理单 位对工程完全达效前暂时结余的取水许可指标进行有偿转让。创新跨省区用水权交易措施。三是健全用 水权交易平台体系。强化全国水权交易系统应用,推进用水权相对集中交易。四是完善水资源监测体 系。加快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强化用水权交易与水资源管理信息共享。五是加强用水权交易市场监 管。实行用水权交易负面清单管理,加强用水权交易日常监管。 意见强调,黄河水利委员会和相关 ...
中办、国办发文定调后,水利部积极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
Xin Jing Bao· 2025-06-13 08:11
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突出矛盾一直有待解决,推进用水权交易是目前在探索的市场化路径。 《意见》明确,黄河水量分配方案和跨省支流水量分配方案批复的可用水量,作为相关省区在黄河流域 的用水权利边界;黄河年度水量调度计划批复的可用水量,作为相关省区在黄河流域相应调水年度的用 水权利边界;调水工程相关批复文件规定的受水区可用水量,作为该区域取自该工程的用水权利边界。 鼓励区域之间开展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一方面,支持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 门、单位,对区域可用水量内的结余、预留或闲置水量开展省际间、跨省区市县间的交易;另一方面, 鼓励黄河流域具备水量调度或调水条件的省区之间,针对年度水量调度计划指标内的结余水量,在同一 调水年度内开展用水权交易。除应急调度外,取用水达到或超过年度水量调度计划指标的地区,原则上 应通过用水权交易满足新增用水需求。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负责人介绍,为规范交易行为,守好生态安全底线,《意见》特别强调,下游省区 向上游省区转让用水权的,只能分段(河源至河口镇,河口镇至桃花峪,桃花峪至入海口)实施,在黄河 流域同一河段内进行,且应在交易前充分论证交易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经黄 ...
多地推进用水权改革——变水资源为水资产
Jing Ji Ri Bao· 2025-06-07 21:58
推进用水权改革,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节约安全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强 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加快用水权初始分配,推进用 水权市场化交易,健全完善水权交易平台,加强用水权交易监管,用水权改革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水 资源正逐步变为水资产。 提升水资源利用水平 初夏时节,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石家窑村田间地头,黑色滴灌带有序铺展。不远处,一座10万立 方米的蓄水池碧波荡漾。 走进利通区现代化灌区信息中心,电子大屏幕实时显示着全灌域的高效节水、灌溉排水等用水数 据。"过去测水靠人工跑点位,用水管理粗放;现在通过数字孪生系统,主要渠道实现了测控一体化等 节水举措,用水管理精准到每一立方米水。"利通区水利服务和河湖管理中心主任马晓伟介绍。 利通区还大力推进节水工程建设,创新引入宁夏水发集团,以特许经营模式推进"投融建管服"一体化, 确保工程"建得好、管得好"。 "用水权改革不仅是节水问题,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吴忠市委政研室副主任马军表示,下一 步,吴忠市将持续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力争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6; 推动再生水开 ...
谁污染谁治理,谁保护谁受益,让山更青水更绿 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政策解读)
Ren Min Ri Bao· 2025-06-06 21:29
近日,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 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关于深入推进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就《意见》和《实施方案》进行解 读。 补偿机制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扩大 什么是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简单讲,就是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地区和受益地区之间,建立起成本共 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机制。 以新安江治理为例。这条江发源于安徽黄山市休宁县六股尖,干流总长359公里,其中2/3在安徽境内, 经黄山市歙县进入浙江杭州市淳安县境内,流入下游千岛湖、富春江,汇入钱塘江。 本世纪初,黄山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污水和垃圾通过新安江进入千岛湖,流域生态安全 面临严峻挑战。2012年,皖浙就新安江治理达成"水质对赌"协议:第一轮为期3年,皖浙每年各出资1亿 元设立补偿基金,考核跨境断面水质;若达标,浙江的1亿元给安徽;若未达标,安徽的1亿元给浙江。 这份协议激励成效明显。2012年以来,新安江跨省断面水质连续12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每 年向千岛湖输送约 ...
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有哪些要点难点?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6-04 01:08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对推进碳排放权、用水权、 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作出部署。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部署,促进资源环境要素支持发展新 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 目前,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已经纳入市场化交易标的。今后随着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 发展日渐深入和市场成熟度提升,还会有新的资源环境要素加入进来。《意见》明确"稳步扩大全国碳 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扩展交易主体,丰富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因地制宜推进再生水、集 蓄雨水、海水淡化水、矿坑(井)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交易。""以省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因地制宜建立 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扩展交易主体,丰富交易品种、交易方式。"由此可见,今后资源环 境要素交易品种会不断增加。要积极稳妥、合理拓展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品种,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纳入 一个巩固一个,推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既开放又高效。 资源环境要素一般以自然状态存在,兼具公益性和经济性,衡量方法差异较大,同类要素区域价格差异 大。对环境资源要素科学定价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竞价上应充分考虑资源环境要素的市场价 ...
资源要素市场化再突破!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2027年基本完善|政在发声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30 11:3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雷椰 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之后,用水权、排污权交易市场 建设将提速,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迈入新阶段。 5月29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意见》重点提出,到2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 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更加健全。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并非首次出现在政策文件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资源环境要素 市场化配置体系"。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 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把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总盘子。《意见》则更进一步说明"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该如何健全,重点从配额分配制度、 交易范围、交易制度等方面对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进行了系统性规划。 多位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碳排放权、水权、排污权交易已纳入"要素市场化改革总盘 子"。未来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参与其中,将有助于市场稳定性和流动性提升。用水 ...
ESG一周丨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工业巨头”加入全国碳市场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30 07:00
Group 1: ESG Policies - The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the "Opinions on Improving the Market-oriented Allocation System fo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iming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market-oriented allocation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1] - By 2027, the trading systems for carbon emissions rights and water usage rights are expected to be basically improved,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und pollutant discharge rights trading system [1] Group 2: Carbon Emission Statistics - The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is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prehensive carbon emission statistical accounting system, deploying 23 key tasks to address current issues such as inconsistent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varying data quality [2] - The completion of the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y from 2015 to 2021 and the preliminary completion of the 2022 inventory indicates a move towards a more refined and standardized approach to carbon accounting [2] Group 3: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 The "China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Report 2024" indicates that 280 million kilowatts of new wind and solar power capacity is expected to be added this year, reflecting both technological maturity and effective policy support [3] - The report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accelerated construction of grid absorption and energy storage to avoid issues of wasted wind and solar energy [3] Group 4: Carbon Market Expansion - Major industrial sectors such as steel, cement, and aluminum smelting have officially joined the national carbon market, which now covers over 6 billion tons of carbon emissions,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40% of the national total [4] - This expansion is expected to enhance the carbon pricing mechanism's role in guiding industrial emissions reductions [4] Group 5: ESG Fund Growth - As of May 23, the number of ESG public funds in the domestic market reached 669, with a total scale exceeding 824.2 billion yuan, indicating a rapid penetration of sustainable investment concepts into the capital market [6]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med ESG funds dominate in both number and scale, while corporate governance-themed funds show a significant shortfall, highlighting a structural imbalance in ESG investment [6] Group 6: ESG Standards and Challenges - The former vice chairman of the China Standardization Association highlighted that the lack of unified international ESG standards and significant industry differences pose major challenges to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ESG systems [7] - A proposed "1+N" model combining general standards with industry-specific guidelines aims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and adapt to the needs of different sectors [7] Group 7: Zero Carbon Initiatives - The first "zero carbon island"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has been put into operation, featuring a wind power project that integrates wind, solar,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to create a self-sufficient clean energy supply [8] - This project serves as an important demonstration of the feasibility of large-scale renewable energy applications [8]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到2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更加健全,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更加活跃、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健全,推动资源环境要素畅通流动、高效配置,充分释放市场潜力,对实现相关资源环境目标的支撑作用有效增强。
news flash· 2025-05-29 09:19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到2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 制度基本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更加健全,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更加活 跃、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健全,推动资源环境要素畅通流动、高效配置,充分释放市场潜力,对实现相关 资源环境目标的支撑作用有效增强。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
Xin Hua She· 2025-05-29 09:18
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推进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是提升资源环境要 素利用效率的关键举措。为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 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 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 基调,坚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坚持目标导向、协同推进,坚持循序渐 进、防范风险,建立健全资源环境要素配额分配、市场交易、监督管理等制度,完善资源环境要素交易 市场,健全权责清晰、运行顺畅、协同高效的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促进资源环境要素支持发 展新质生产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节能市场化 机制更加健全,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更加活跃、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健全,推动资源环境要素畅通流 动、高效配置,充分释放市场潜力,对实现相关资源环境目标的支撑作用有效增强。 二、完善资源环境要素配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