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凤凰网财经
icon
Search documents
金沙江朱啸虎:我们正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
凤凰网财经· 2025-03-31 13:52
以下文章来源于投中网 ,作者刘燕秋 投中网 . 投中网是领先的创新经济信息服务平台,拥有立体化传播矩阵,为创新经济人群提供深入、独到的智识和洞见,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和创新商业领域拥有权 威影响力。官网:www.chinaventure.com.cn 谈火热的具身智能,他毫不留情地泼了盆冷水:" 我们天使基金在过去几年投过一些早期的具身智能项目,最近几个月都在退出……我问这几个 CEO,你们商业化可能的客户在哪里?我感觉他们说的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客户,谁会花十几万买一个机器人去干这些活? " 谈风口浪尖上的宇树,他的口也没松:"考虑到现在这个环境,宇树还是有可能会上科创板,而且表现非常好,但是我们把这种叫投动能的投 资,我们还是喜欢投基本面。" 此处稍作停顿,该怎么评价朱啸虎的评价?首先,这是标准的朱啸虎式"反共识",所谓"买在分歧,卖在一致"。过往最典型的例子是ofo小黄 车,早早入局,当估值飞涨,其他投资人追加筹码时,朱啸虎却开始转让股份搞退出了。另外,不看好具身智能,特别是人形机器人这类概念, 也不意味着是在全盘否定机器人赛道。王兴兴谈过对人形机器人终局的看法,大意是说,机器人是什么形态,他其实无所谓,之 ...
逆周期韧性凸显,10万亿兴业银行再出发!
凤凰网财经· 2025-03-31 13:52
在市场洗礼中不断积蓄穿越周期的力量 -- 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 3月27日晚间,兴业银行发布2024年年报,在整个银行业受到"低利率、低息差"双重挑战的大背景下,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双增长,总资产站稳10万亿台 阶的破局答卷,逆周期韧性凸显。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兴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122.26亿元,同比增长0.6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2.05亿元,同比增长0.12%。其 中,利息净收入1481.07亿元,同比增长1.09%;非利息净收入641.19亿元,同比下降0.32%。兴业银行表示,利息净收入的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 生息资产日均规模稳健增长和净息差降幅管理";非利息净收入的同比下降则主要受保险"报行合一"等监管政策因素影响,手续费净收入下降。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兴业银行的净息差维持在1.82%的较高水平,较去年四季度的行业平均水平高近20%。净息差1.8%曾被视为行业的警戒线,但 去年以来,银行业净息差持续下行,甚至屡屡跌破历史最低水平,成为了悬在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此时,兴业银行1.82%的净息差数据就 显得尤为亮眼,韧性之强超市场预期。 良好的息差表现得益于兴业银行稳健 ...
IPO失败的独角兽们,开始卖身上市公司
凤凰网财经· 2025-03-30 13:34
以下文章来源于融中财经 ,作者王涛 融中财经 . 时至今日,创始人、投资人们不再头铁,IPO不成,并购似乎也是一个好出路。 01 IPO不成后 创始人们卖掉了公司 中国领先的股权投资与产业投资媒体平台。聚焦报道中国新经济发展和创新投资全产业链。通过全媒体资讯平台、品牌活动、研究服务、专家咨询、投资 顾问等业务,为政府、企业、投资机构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 来源 | 融中财经 越来越多的公司愿意卖身了。 资本市场的风向正在悄然转变。随着IPO审核趋严、市场波动加剧,一批曾踌躇满志冲击公开市场的企业纷纷转向并购退出,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交易 热潮。 自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的"并购六条"明确释放鼓励信号后,如今地方国资纷纷入场:上海组建500亿元并购基金矩阵,安徽、湖北等地国资接连收购上市 公司控股权。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并购退出占比已攀升至29%,与IPO退出渠道的收缩形成鲜明对比。这一趋势背后,是资本市场的深层逻辑变革 ——当一级市场流动性承压,并购不再仅是备选方案,而成为盘活资产、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枢纽。 数据显示,2024年度,中国并购市场(包含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共披露8,378起并购事件,交易规 ...
“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言论后,朱啸虎正在批量被人形机器人公司群嘲
凤凰网财经· 2025-03-30 13:34
来源: CareerIn投行PEVC 自带 "热搜体质" 的朱啸虎,近日由于一则采访再次被推动风口浪尖。 朱啸虎近日公开表示,"我们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他直言,看不到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路径,当市场共识高度聚焦,往往就是退出的时机,且 当下还有退出的机会。 此言一出,创投圈和科技圈瞬间炸锅。经纬创投的张颖直接在朋友圈开怼:"朱老板别闹,机器人领域前景一片光明,百花齐放,有点泡沫再正常不过。你 这言论,以后机器人赛道的优质公司谁还愿意搭理你?" 赵同阳还在朋友圈激动地表示:"人形机器人在五年内必将无处不在,这将是人类学会制造工具以来最激动人心的一次工业革命,甚至长远来看,会改变人 类历史。很庆幸,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能够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不被这种噪音干扰。过去半年,他否定 AI,如今又否定机器人。听说他投资过宇树,我 觉得他根本不配持有宇树一毛钱股份,赶紧退!对于这种资本,拿一毛钱都觉得是对这个行业的玷污,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忙得焦头烂额,还浪费 30 分钟 来表达看法,是因为感觉他在公开攻击很多创业者的信仰。我们一定会用未来的事实回应他对行业的质疑,用成绩狠狠打他的脸,这是回应质疑最有效的 方式,也是我 ...
热搜!国家发改委批评某些车企:不惜牺牲利润抢占市场,虚假宣传恶意抹黑
凤凰网财经· 2025-03-30 13:34
来源:证券时报 3月30日,#国家发改委不点名批评某些车企#的话题登上百度热搜。 29日,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下一步将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 表示,将着力整治汽车行业无序竞争等乱象。 01 国务院国资委:将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 国务院国资委表示,战略性重组的目标是集中央企的研发制造和市场等优势资源,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引领智能网联变革的世界一 流汽车集团。此外,还将鼓励央企加大其他合作。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苟坪表示,鼓励支持汽车央企与其他企业深化各种形式的合作,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统筹推动汽车央企融入全球创新 网络,准确把握海外市场需求,有序开展海外布局。 同时,国务院国资委还启动实施了央企产业焕新,新能源汽车布局发展行动方案,以整车产品为突破口和核心载体,发力布局动力电池、汽车芯片、智能 驾驶体系等。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苟坪称,在投资布局方面,2024年三大汽车央企(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直接投资同比增长35%,在投资总额 中占比超70%,"三电"的关键资源已实现自主掌控,近地生 ...
下周,一颗“大雷”或将被美国引爆
凤凰网财经· 2025-03-30 13:34
随着 4 月 2 日的临近,全球贸易市场的紧张氛围越发浓烈,因为在这一天,美国一项备受瞩目的关税政策即将正式揭晓。届时,市场的不确定性将 被推向新的高峰。 01 一颗"大雷"即将引爆 下周的 4 月 2 日,特朗普政府的 "对等关税"政策将正式拉开帷幕。 所谓 "对等关税",就是美国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将等同于其他国家对美国出口商品所征收的关税税率。例如,如果某国对美国汽车征收 20% 的关税,那么美国从该国进口汽车时,也将征收 20% 的关税。 情景一,仅宣布互惠关税:如果特朗普政府仅在 4 月 2 日宣布基于最惠国( MFN )简单平均关税差距的互惠关税,这将是一个相对温和的结果。 早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就有相关草案提出,而在今年 2 月 13 日,特朗普正式宣布了这一决定。此后, 3 月 3 日特朗普表示该政策将于 4 月 2 日开始实施。 一旦对等关税落地,将打破现有的全球贸易关税平衡体系。美国作为全球贸易的核心参与者,其贸易政策的重大转变,必然会引发连锁反应。众多依 赖对美出口的国家,无论是制造业大国还是资源出口型国家,都将在这一天面临关税壁垒的骤然变化,进而影响到其国内相关产业、就业以及整体经 ...
家电巨头彻底清仓小米,背后到底有何玄机?
凤凰网财经· 2025-03-30 13:34
有业内人士认为,美的集团对小米集团的投资属于财务投资,随着小米股价向上,套现属于正常资本运作;此外,目前美的集团和小米集团都在汽车业务 领域大举扩张,小米继续扩大家电产能,两者先后在香港完成了数百亿元的融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01 2020年开始合计套现近20亿元 美的集团在3月28日晚间发布的年报显示,美的集团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071亿元,同比(下同)增长9.43%;归母净利润385亿元,增长14.28%;扣除后 归母净利润357亿元,同比增长8.39%;经营活动现金流605亿元,增长4.51%。 来源:第一财经 3月28日晚间,美的集团公布了2024年年报。 年报显示,美的集团在2024年彻底清仓手中持有的小米集团股票。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的管理层,为什么会作出这种决策?随着业务重叠逐步增多,小米集团在家电产能的扩张,两者在家电和汽车都出现了短兵相接的 局面,方洪波和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也逐步成为了对手。 2024年,美的集团出售了超过9亿元的小米集团股票,并彻底清仓。美的集团2023年年报显示,出售小米集团金额为5918万元;2022年、2021年美的集团都 对小米集团没有相关操作;2020年 ...
国家发改委:将针对汽车行业无序竞争等乱象进行整治
凤凰网财经· 2025-03-29 14:11
相关负责人表示, 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才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与有关部门一道,及时通报不正当竞争的典型案例。 【 热门视频推荐 】 点击在 看 持续关注↓↓↓ 来源|央视新闻 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无序竞争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企业 不惜牺牲利润抢占市 场,虚假宣传恶意抹黑等现象 也时有发生。不仅短期内造成行业利润下降,长期下去,还将影响技术创新、产品的质量安全,削弱产业的竞争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将着力整治市场乱象,规范竞争秩序,维护公平的竞争 。加强汽车市场的价格监测、行业自律、舆论引导,严格 市场监管,严格查处技术标准不达标、质量安全不过关的产品,守劳质量安全底线,规范招商引资。按照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打破地方 保护和市场分割。 ...
美股“黑色星期五”,比通胀指标“双杀”更可怕的是……
凤凰网财经· 2025-03-29 14:11
来源|财联社 可以说,自2月中旬创下历史新高以来,标普500指数就一直承压。加上周五的跌幅,这一美国基准股指已经从2月19日的历史最高收盘点位下跌了 约9%。以科技股为代表的纳斯达克指数更是从去年12月16日的历史最高收盘点位下跌了约14%。 在一季度的倒数第二个交易日,美股市场遭遇了年内以来的第二大单日跌幅。由于有迹象表明消费者信心和支出正在下降,人们再度担心一系列关税 将引发通胀,风险资产在本周五集体受到了重创…… 行情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周五收盘下跌了近2%,年内迄今只有3月10日那个"黑色星期一"的跌幅比昨夜更大。 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遭遇的抛售 则更为严重,隔夜跌幅达到了2.7%。根据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的数据显示,纳指3月迄今已经有多达第五次下跌至少2%,这是自2022年6 月以来单月跌幅最大的一个月。 美股的持续走软,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所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近几周,随着有迹象表明定于4月2日实施的关税不会像威胁 的那样深入或广泛,市场的抛售曾一度有所缓解。 但昨日最新发布的几组数据却又表明,有鉴于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政策不断扩大,消费者越来越担心增 ...
“不差钱”却赴港二度上市,东鹏特饮的反常之处不止于此
凤凰网财经· 2025-03-29 14:11
以下文章来源于镁经 ,作者镁经小组 镁经 . 这是一个美丽又多金的公众号!新消费是我们的领地,擅长商业模式梳理,最爱发掘"美好生活新物种"。 如果您垂直细分、颜值高、易燃易爆炸,是冉冉 升起的网红品牌一枚,欢迎撩我!如果不行,我撩您。 (本公众号为"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账号。) 来源|镁经 作者|肖汝健 编辑|王大镁 作为A股功能性饮料龙头,东鹏特饮近两年经常因资本运作备受关注。 上市三年,其营收、净利润翻倍增长的同时,股东频繁套现与巨额分红也惹人关注。二股东靠减持累计套现超41亿元,创始人家族累计获得35亿元 分红。 更令人费解的是,这家手握142亿现金类资产的企业,一边大额理财、一边向银行借钱,还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如今,它赴港二次上市的计划浮出水面,市场质疑声浪再起:这究竟是其国际化布局的资本跳板,还是股东套现的"第二通道"? 01 一边是业绩狂飙,一边是频繁减持 对标红牛起家的东鹏特饮,如今成了名副其实的"造富机器"。 2021年5月上市后,东鹏的市值不断攀升,目前已突破1200亿元。这一市值,让东鹏饮料创始人林木勤以超510亿身家稳坐汕尾首富宝座。 千亿市值背后,是超预期的业绩增长。 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