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净息差
icon
Search documents
银行股不可盲目追高
Hua Xia Shi Bao· 2025-07-11 10:23
今年银行股代替了长期国债。 去年长期国债涨疯,今年它们休息了,长期国债从今年2月开始调整,到目前基本是一个持平的水平, 等于今年入市的投资者,在国债市场打了个平手。 但是银行股却相反,2025年至今没有一家银行企业出现下跌,全部都是在上涨。今年有18家银行先后创 出历史新高。有16家银行涨幅超过20%,有32家银行涨幅超过10%。国有大行工农中建全部创历史新 高。申万银行指数近一年涨幅为35.49%,位列行业第11位;近两年涨幅为52.11%,位列行业首位。 由此看,今年银行股上涨的逻辑和去年长期国债上涨的逻辑是一致的,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大,好的资产 难觅,人们更倾向于高分红的行业,长期债券的利息更高,相对风险较低,所以资金进入长期债券。 去年以来降准降息预期浓厚,央行停止了国债买卖,形成预期差,导致今年长期债券在前半年市场处于 调整和波动中。投资者只能寻找具有相同资质的替代性资产,银行股的高分红能够替代长期债券的高利 率,而稳定的股价更类似于长期债券。 投资长期债券的资金和购买银行股的资金是一样的。保险资金是购买长期债券的主力。前几年主要配置 地方城投债、房地产债券后来转移到长期债券,今年以来长期债券调整,他 ...
广西贵港农商银行2025年拟发行1亿元同业存单,3月末不良率为2.8%
Sou Hu Cai Jing· 2025-07-11 09:25
不过,该行在部分财务指标上仍面临挑战。净息差呈现整体下滑趋势,2022年为3.25%,2023年降至2.96%,2024年进一步 下降到2.72%,尽管2025年一季度略有回升至2.83%,但整体仍处于下行通道,这对银行的盈利空间构成了一定压力。成本 收入比的表现同样不容乐观,2022年为31.35%,2023年降至30.06%,但2024年又上升至31.19%,2025年一季度更是攀升至 34.59%,成本控制面临考验,成本占收入的比重逐渐增加。不良贷款率方面,2023年为3.13%,虽然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 分别降至2.90%和2.80%,但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信用风险管理仍需进一步强化。 近日,广西贵港农村商业银行发布了2025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计划发行额度为1亿元。 作为一家在地方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金融机构,该行近年来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资产规模持续扩张,2024年贵港农 商银行的资产总额达到349.98亿元,增长率为7.28%;各项贷款余额为238.59亿元,增长率5.6%,贷款业务成效明显。盈利 能力方面,2024年实现账面经营利润7.16亿元,同比增长3.77%;进入2025年,发 ...
两年涨超50%、三年10股翻倍,是时候关注银行股风险了吗?
Di Yi Cai Jing· 2025-07-09 12:41
3年10只翻倍股。 7月9日,银行板块再度震荡走强,中证银行指数一度冲至8467.56点高位,距离2007年高位仅一步之遥。当天,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 行、北京银行等多只个股股价再次刷新纪录。 今年以来,银行股的坚挺走势已成为震荡市中的一道"风景线",板块以18.38%涨幅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领跑,较大盘表现更是跑赢14个百分点。回顾近1 年乃至近3年,银行板块也是毫无悬念的"黑马",最近两年涨幅已超过50%。相比一年前,银行板块总市值增加了约4.5万亿元,A股市值也增加超过3万亿 元。这一市值增量已经超过大多数申万一级行业板块最新市值。 随着股价节节攀升,提示银行估值高位风险的声音也逐渐增多,但面对低利率和"资产荒",依然不乏看多力量。渣打银行财富方案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 对第一财经表示,对银行股未来空间的判断要从两方面看待,追求低波红利的配置型资金对股息的关注度重于估值,但交易型资金可能的确需要警惕回调风 险了。 3年10只翻倍股 9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沪指跌0.13%,深成指跌0.06%,创业板指涨0.16%,北证50指数跌0.75%。当天,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下跌, ...
整体跌至“1字头”,大额存单“失宠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5:39
作 者丨庞成 王达毓 编 辑丨肖嘉 在银行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后,曾作为银行揽储利器,一度"一单难求"的高收益大额存 单产品也逐步退出市场。 近期,南方财经记者走访了广州多家银行网点后发现, 商业银行目前在售的个人大额存单利 率,已跟随持续下调的存款利率,整体跌至"1字头" 。 其中,部分银行的在售的大额存单利率,已与同期限普通存款产品利率持平,甚 至低于一些零钱理财类产品收益,大额存单利率优势已不明显。此外,在银行降 低负债成本、稳定净息差的背景下,银行已纷纷下架长期限大额存单,目前在售 产品以1个月至2年期为主,5年期几乎不见踪影。 在此背景下,"存款搬家"情况越发明显,资金从存款流向了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标的,理财、保 险等成了投资者的热门选择。 大额存单"失宠了" 今年5月20日,工商银行等国有六大行率先降息,随后股份行、城商行相继跟进。这是2025年 以来首次大规模利率调整,此次调整完成后,中长期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居民投资理 财格局也悄然生变。 "最近一段时间,前来咨询大额存单业务的客户相对较少。"广州某城商行理财经理向南方财经 记者表示,定期存款利率调降后,大额存单的利率也跟进下调。目 ...
东莞银行IPO“迷雾”:净息差失守、不良攀升,17年冲刺恐成空?
Sou Hu Cai Jing· 2025-07-08 01:33
首发|明见局 作者|张典 在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银行上市一直备受瞩目。东莞银行自2008年踏上IPO征程,至今已历经17年漫长岁月。 近日,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显示,东莞银行更新财务资料,审核状态变更为"已受理",再度引发市场关注。 而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波动频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非经常性特征,或难以持续稳定支撑营收增长。 反映银行主业服务能力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却呈现下降趋势,2024年末为7.37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近1亿元,下降幅度达11.95%,这表明其"服务型盈 利"能力在持续弱化,盈利模式存在结构性缺陷。 东莞银行的IPO之路尤为漫长。2008年,它首次向证监会递交A股上市申请,正式开启上市之旅。2012年进入"落实反馈意见"阶段,但因未能完成预披露, 于2014年被终止审查。此后,东莞银行并未放弃,2018年在广东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重新启动IPO进程。 2019年3月再次递交上市申请材料,2023年3月A股市场全面注册制后,其IPO审核平移至深交所。但在这期间,东莞银行多次因财务资料过期而被迫中止, 不断更新招股说明书,目前终于恢复"已受理"状态。 在 ...
银行股涨势如虹,净息差和不良率却“倒挂”,银行盈利承压如何破局?
第一财经· 2025-07-07 15:32
净息差与不良率"倒挂"说明什么 2025.07. 07 本文字数:2910,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亓宁 与银行股在资本市场上涨势如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行业的盈利和不良压力仍引人担忧。近期,随着银行 年度股东大会密集召开,关于银行利润与成本"一下一上"趋势的讨论再度升温,焦点指标仍是净息差与不良 率。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今年一季度,银行业整体净息差指标首次低于不良率,引发市场 关于二者"倒挂"的讨论。多位受访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在微观层面二者直接可比性不高,但其中释放的经 营压力信号的确值得关注。 银行经营面临考验,行业破局紧迫性增加。在业内看来,接下来,在利息收入和信贷资产质量继续承压的 背景下,银行仍需在其他资产收益和非息业务上下功夫。 行至年中,作为A股年内最能涨的TOP2板块之一,银行股年内涨幅已超过18%,其间不少银行因受资金青 睐股价屡创新高。不过,"半年考"成绩披露期临近,市场对银行盈利压力的关注度也进一步提升。 一季度,多数上市银行盈利表现低于预期,财报披露后一度引起市场波动。而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一个 值得关注的变化是,银行业净息差首次低于不良贷款率——金融 ...
净息差和不良率“倒挂”,银行盈利承压如何破局?
Di Yi Cai Jing· 2025-07-07 12:49
破局空间或在息差之外。 与银行股在资本市场上涨势如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行业的盈利和不良压力仍引人担忧。近期,随着银 行年度股东大会密集召开,关于银行利润与成本"一下一上"趋势的讨论再度升温,焦点指标仍是净息差 与不良率。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今年一季度,银行业整体净息差指标首次低于不良率,引发市 场关于二者"倒挂"的讨论。多位受访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在微观层面二者直接可比性不高,但其中释 放的经营压力信号的确值得关注。 其中,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民营银行、农商行的净息差分别为1.33%、1.56%、1.37%、 3.95%、1.58%。不良率方面,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最低,分别为1.22%和1.23%,城商行和民营银行 的不良贷款率为1.79%和1.76%,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则达到2.86%。 面对净息差与不良率首度出现明显"倒挂",有分析认为,银行业面临净息差难以覆盖三大成本即信用成 本、运营成本、资本成本的压力。在这一背景下,一季度也被视为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拐点。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共有9家净息差数值低于不良率数值,包括1家国有 大行、2家股份行和6 ...
低息差时代中小银行如何破局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06 15:46
近年来,受市场利率下行、银行间同质化竞争加剧、信贷需求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净息 差持续收窄,盈利能力显著承压。 在此背景下,不同银行面临哪些挑战?中小银行有哪些突围路径及实战经验?围绕上述问题,《农村金 融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金融机构从业者。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低息差环境下,无论是大行还是中小银行,都应注重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优 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非利息收入占比以及加强精细化管理,这些策略将有助于银行应对低息差时代的 相关挑战。 净息差持续收窄 净息差作为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反映了银行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之间的差额,是衡量银行盈 利性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 净息差进一步收窄至1.43%,较去年四季度末的1.52%下降了9个基点。 分机构类型来看,不同类型银行的净息差表现存在差异,其中民营银行、农商银行压力较大。数据显 示,今年一季度,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净息差 分别为1.33%、1.56%、1.37%、3.95%、1.58%,较2024年四季度末分 ...
银行业周度追踪2025年第26周:如何展望银行中报业绩?-20250706
Changjiang Securities· 2025-07-06 09:42
丨证券研究报告丨 行业研究丨行业周报丨银行 [Table_Title] 如何展望银行中报业绩? ——银行业周度追踪 2025 年第 26 周 报告要点 [Table_Summary] 本周长江银行指数累计上涨 3.8%,相较沪深 300 指数超额收益 2.2%,相较创业板指数超额收 益 2.3%。7 月以来银行指数重新加速上涨创新高,反映 6 月末的短暂调整主要是机构调仓等交 易因素,银行股基本面及核心投资逻辑稳固。个股层面,本周板块行情明显向低 PB 估值的股 份行轮动,浙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领涨。其中民生银行 H 股受益于股东立业集团增 持。国有大行 H 股和招商银行 H 股本周调整,招商银行预计受到 7 月 3 日 H 股分红除净因素 影响。 分析师及联系人 [Table_Author] 马祥云 盛悦菲 SAC:S0490521120002 SAC:S0490524070002 SFC:BUT916 请阅读最后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 %% %% %% research.95579.com 1 [Table_Title 如何展望银行中报业绩? 2] ——银行业周度追踪 2025 年第 26 周 ...
基金经理请回答 | 对话冷雪源:如何评价银行股的价值?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7-04 07:48
以下是本期直播主要内容。 近期,多家银行的股价创出历史新高,而"高股息"、"低估值"等标签的加持,更让市场始终对这一板块保 持高度关注。本期直播,我们邀请基金经理冷雪源做客直播间,并就投资者关心的银行板块问题予以解 答。 提问 有投资者问,上周五银行出现大幅调整,这次调整会持续一段时间,还是一次性的? 冷雪源 季末或某一天行业股价的大幅波动,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除了基本面发生突发事件,也有可能 是因为在季度末,一些资金出于配置需求或财务考核等问题,会做一些仓位调整。这些调整最终反映在某 日股价变动上。 在6月末,类似保险或公募基金这种大资金,可能进行了调仓,导致(季末)最后两天银行股价出现比较 大幅度的调整。这都是很短期的因素,所以本周银行股价基本回到了近期相对平稳的位置。季末调整属于 短期影响。 提问 所以还会涨吗? 冷雪源 涨跌我们无法判断,股价始终还是受基本面影响波动,这也是我们做价值投资最底层的价值观。 提问 为什么银行的ROE都非常高,但是PB却很低,而且长期很低? 冷雪源 银行的模式承担了信用派生功能,所以它天生就是高杠杆行业。我国通过资本充足率方式约束了 整个银行的杠杆水平,所以银行的ROA其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