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技术

Search documents
中国农业大学启动国际暑期学校
Xin Jing Bao· 2025-07-11 10:30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生态挑战促使农业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 肩负历史重任。在此背景下,中国农业大学发起"优学CAU"项目旨在打造全球农业研究生教育新高地, 助力"留学中国"品牌,并探索高等教育新模式。他希望通过该项目,让学生们可以跨学科"融合"知识与 思维,保持"质疑"精神,建立"连接"以应对未来不确定性,鼓励同学们做农业未来篇章的建筑师。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生表示,"优学CAU"项目为全球学子搭建起了一座通往未来农业的知 识桥梁,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跨越山海相聚,共同聚焦"绿色技术与智慧创新"主题,应对气候变化、 粮食安全等全球挑战,大家将在知识共享与思维碰撞中,携手开启全球合作之旅,凸显了农业研究跨国 合作的重要性。 启动仪式现场,来自各国的嘉宾和留学生,还参观了中国农业大学校园环境以及动物医学标本博物馆、 饲料博物馆和昆虫博物馆,了解了该校农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创新应用情况,切实体会科技赋能生产的 卓越成果。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启动2025年国际暑期学校,来自38国近200位学生,现场 体验中国农学教育。 据悉,本次暑期学校汇聚近200名来 ...
iGDP创始人胡敏:当前应对气候变化最紧迫的问题 是确保绿色技术的全球流通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11 01:31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击 查看【 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文|新浪财经 蒋露瑶 2024年被确认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进入2025年,高温热浪仍在席卷全球。在气候变暖加剧的背景下,全球气候目标的实现愈发充满挑战。在世界经济 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期间,新浪财经对话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主任、联合创始人胡敏,围绕全球减排路径、中国能源转型、绿色技术及公 正转型等话题展开交流。 面对全球升温趋势,胡敏指出,若以控制全球变暖幅度不超过1.5℃为目标,当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实现难度较高。虽然中国的减排政策相对稳定,但全球 范围内不少国家的政策存在不确定性,"比如美国的气候政策就经常受到政府更迭的影响",这种不连续性会对全球气候行动带来不利影响。 不过,胡敏强调,虽然特朗普重回白宫调整能源政策后,美国出现煤电重启势头,但长期来看,可再生能源已经具备较强竞争力,市场因素仍在推动能源结 构调整。政党更迭影响更大的是,美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的作用。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仅仅讨论减排总量是不够的,更应关 ...
“中国绿”是一种怎样的绿?(环球热点)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7-09 22:49
埃里克·索尔海姆 中老铁路不仅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中国与老挝携手共进、推动可持 续发展的有力见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 "赤水河、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河流域等均通过综合治理,实现了生态蜕变。这些守护碧水的成 果,是'中国绿'的生动体现。" 詹姆斯·桑顿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 "中国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在多项绿色技术上遥遥领先。过程中,中国企 业展现的创新活力令人印象深刻。" 赛萨纳·西提蓬 老挝科技和通信部副部长 老中友好协会副会长 夏泽瀚 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主席 牛津大学教授 "'中国绿'是希望的颜色,这种希望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整个世界。" 英国罗蒙德湖与特罗萨克斯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 "'中国绿',是一种宏大且深厚的绿。'宏大'在于体量和规模,'深厚'则源于行动的扎实深入。" 戈登·沃森 埃丽安·韦斯特 周训超摄(人民视觉) 从卫星图上俯瞰,绿色在这片土地上铺展。在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经过石漠化治 理,"石旮旯"里长出了一片森林,曾经满目疮痍的"石头山"今已变作"绿满山"。 相似的绿色,织染在大江南北:在塞罕坝,绿进沙退,茫茫荒原变 ...
中国在世贸组织分享绿色技术合作经验
Shang Wu Bu Wang Zhan· 2025-07-04 15:50
(原标题:中国在世贸组织分享绿色技术合作经验) 与会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分享对技术合作与绿色工业化的看法。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司前司长陶布曼表 示,在技术合作中要平衡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移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激励创新、促进技术扩散和应对 公共利益等多方面因素。他提出加强世贸组织等多边合作、通过灵活的许可安排、加强联合研发和能力 建设、协调国际政策法规以及定期讨论和数据共享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创新中心从非洲视角出发,指出非洲国家在技术合作中面临政策协调困难、缺乏 统一的政策框架和技术标准等挑战,强调加强政策灵活性和适应性的重要意义。 新华社日内瓦4月5日电(记者焦倩)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2025年度首次例会近日在瑞士日内 瓦召开。中国代表团在会议期间主办了主题为"技术合作、贸易与绿色产业战略"的圆桌会,分享中国推 动绿色技术合作的成功经验。 中国专家在发言中以埃塞俄比亚、斯里兰卡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和"非洲光带"项目等为例,分享了中国在 技术合作领域的三方面关键经验。一是规划与合作的重要性:中国通过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合作框架,帮 助其他国家建立技术转移的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二是适应性与灵活性 ...
“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迈上新台阶”(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Ren Min Ri Bao· 2025-07-03 22:08
流的使者。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发展需要更多人力资源支持,深化教育合作、开展技能培训将为上海合作 组织国家发展培养更多人才。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即将在天津举办。索海尔·汗表示,近年来,上海合作组织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吸引力不断增强,为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繁荣发挥关键作用。随着扩员进程的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的影 响力将进一步提升。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需要加强沟通,进一步完善协调 机制,深化在政治、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期待今年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达成更多共识, 拓展更多合作领域,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迈上新台阶。"索海尔·汗说。 索海尔·汗曾多次到访新疆,走访了乌鲁木齐、喀什等地。"依托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疆同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经贸往来更加密切。期待新疆继续发挥优势,不断深化同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交 流。"索海尔·汗表示。 近年来,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经贸往来日益密切。2024年,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 伙伴贸易额达890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索海尔·汗表示,经贸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蓬勃发展的强大引 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深化经贸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中 ...
自动驾驶、智慧港口、智能航运……交通运输新装备新技术向“智”向“新”
Yang Shi Wang· 2025-07-02 08:20
央视网消息:这两天,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正在北京举行,一批新的交通运输装备、技术亮相。 这款多功能道路检测车后边新加了一块板,这块板不是防泥用的,而是探地雷达。通过它在行进过程中可以探测地下5米的路基的情况,可以 帮助我们尽快地找到隐性的病害。 除了探地雷达外,在上方还装有一套三维摄像设备,可以在公路上以正常车流速度同步快速检测路况。在车载监测屏幕上,就可以看到探地雷 达生成的影像。 除了公路养护方面越来越智能外,绿色低碳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新应用也是一大看点。在展会现场,通过沙盘演示了如何利用绿电来生产绿 氢、绿氨、绿色甲醇、绿色航油等可持续燃料的技术路径。 据介绍,这款飞行汽车2026年就将投向市场,目前意向订单量已经超过1000台。 加大交通科技创新力度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在展会现场,多家参展企业还带来了最先进的无人运输设备。这台无人驾驶飞行汽车是首次在内地亮相,其机身结构碳纤维使用率超过90%, 大大减轻了机身的重量,有效提升了飞行效率与续航能力。 据介绍,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造和交通装备制造技术大幅提升。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一批重大工程建成投运,"复兴号"高铁、 C919大飞机等 ...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华夏基金(香港)CEO甘添指出,稳定币总金融资产规模估计达14万亿美元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30 22:45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NO.1 华夏基金(香港)CEO甘添:稳定币总金融资产规模估计达14万亿美元 6月30日,华夏基金(香港)首席执行官甘添称,截至2025年5月底,全球稳定币发行规模已超2350亿美 元,稳定币仅用5年时间便赶超了Visa 40年的交易量。如果将稳定币作为M0大于2500亿美元的狭义基础 货币(类比传统货币体系M0)来看的话,其所形成的总金融资产规模保守估计达14万亿美元,高估者 认为已达27~28万亿美元。甘添预测,未来十年内金融市场的所有传统金融资产都会上链,上链才能突 破传统结算模式下交易时效性限制。未来5至8年,整个金融系统的中后台都将面临巨大的变革。 NO.2 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7%,连续2个月上升 NO.5 国资委:我国高端有色金属材料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6月30日,据国务院国资委消息,我国首个"高端有色金属材料创新联合体"发布年度工作报告。报告显 示,该联合体已组建26个攻关团队,在统筹国家各类重大任务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成功突破 C919大飞机铝合金残余应力控制等8项共性关键技术,解决18项"卡脖子"技术,荣 ...
2025年绿色材料与制造技术国际会议在剑桥大学成功举办
Sou Hu Cai Jing· 2025-06-30 06:56
GMMT 2025 搜狐号@AEIC学术交流中心 会议现场 2025年6月23日至25日,由剑桥大学与东北大学联合主办的"2025年绿色材料与制造技术国际会议"(GMMT 2025)在英国剑桥大学成功举行。AiScholar艾思 科蓝为本次大会提供全流程技术服务保障!会议汇聚全球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及产业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绿色材料与可持续制造技术的前沿进展与创新应 用,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 本次会议聚焦应对环境与资源挑战,旨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议程涵盖5场主旨报告、14场特邀报告、圆桌讨论及口头汇报,集中 展示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 聚焦核心议题,贡献全球智慧 主旨报告: 国际权威学者分享了关键领域的突破性研究,包括: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Harry Bhadeshia爵士提出的钢铁行业减排路径与全球协作方案; 剑桥大学Vasant Kumar教授对氢经济前景的分析;东北大学Ali Kamali教授关于熔融盐技术在材料绿色合成与废料回收的创新应用;萨里大学S. Ravi P. Silva 教授阐述的先进材料对实现净零目标的核心作用;伦敦大学学院Nguyen Thi ...
中外对话 | 中国引领智能绿色转型,合作是唯一通路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9 04:58
中新网北京6月29日电题:中国引领智能绿色转型,合作是唯一通路 "人类正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我们需要用智能化、绿色化驱动新一轮技术演进。"南开大学前校长、中 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教授在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向"中外对话"栏目 表示。 本次论坛于6月24日至26日在天津举行,世界经济论坛《2025十大新兴技术报告》也在其间发布。协同 感知、绿色固氮、结构电池复合材料等多项前沿技术入选榜单,令"新兴技术"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焦点。 "中外对话"栏目特别邀请龚克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赛博研究院院长凯瑟琳·丹尼尔教授及瑞士《前 沿(Frontiers)》期刊首席执行总编弗雷德里克·芬特,共论技术趋势与全球协作。 技术融合:智能与绿色的双重变奏 专家们观察到,人工智能正深度融入产业肌理,并与绿色技术加速融合。 通过技术融合实现突破性创新的例子,还有结构电池复合材料。丹尼尔进一步指出,"这种技术将储能 功能直接嵌入材料结构(如汽车车身),可大幅减轻重量、提升能效。" 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办期间,《2025十大新兴技术报告》正式发布。中新网林卓玮摄 她特别指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和绿 ...
全球媒体聚焦 | 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十家中国公司勾勒经济新图景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01:38
文章说,宁德时代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冠军。这家主营电动汽车及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电池材料、电池管理系统的企业,占据全球约38%的 市场份额。尽管遭遇价格压力,但宁德时代凭借规模化生产和有效控制原材料成本,利润保持稳步增长。其国际业务持续拓展,已在欧洲的匈牙利和西班牙 设立重要工厂。 鲜为人知的是,宁德时代目前约86%的收入源于电池销售,其余大部分来自储能系统,原材料销售仅占约1.5%。该公司"电芯到电池组"技术,不仅使能量密 度提升15% - 20%,还大幅简化生产流程,成为提升效率的关键。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发布的一篇文章聚焦了十家中国公司。这些公司业务范畴广泛,既有全球电动汽车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也有成功俘获中国年轻人 钱包的玩具公司,充分彰显了中国工业版图的多元广度。 文章通过剖析这些公司的发展轨迹与特色,为世人呈现了中国经济在面临多重压力下不断演变的路径。 世界经济论坛网站截图 这篇文章还提到,最近大火的泡泡玛特公司重新定义了收藏玩具市场。泡泡玛特将"盲盒"概念转化为全球现象,用神秘包装的设计师玩具吸引消费者。 2024年,泡泡玛特收入增长一倍以上。其毛绒玩具系列,尤其是形象凶猛又可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