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

Search documents
各国都渴望“主权AI”,结果反而加强了对大国的依赖
财富FORTUNE· 2025-06-19 13:01
Air Street Capital公司创始人内森・贝奈奇。图片来源:courtesy of Air Street Capital 阿联酋近日宣布,将向OpenAI公司的"阿联酋星际之门"计划投资200亿美元。这个项目号称是要打造阿 联酋的"主权AI",但它仍然全部依赖美国的芯片、软件和基础设施。这也是所谓"主权AI"的悖论——各 国越是想在AI领域实现独立自主,就越会加深对大国的依赖。 无独有偶,从法国到印度,各国政府都在耗费巨资搞所谓的"主权"AI大模型。法国搞出了一个Mistral大 模型,印度则正在大力推广BharatGPT。每个国家都声称要在AI领域实现战略自主,但事实上都在依赖 全球化的技术路线。 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提出了一个所谓"AI工厂"的概念,意思是说,在当今时代,数据中心已成 为类似于发电厂或者造船厂这样的重要战略基础设施。不过这只是一种政治语言,并不能反映技术上的 现实情况。这种话术将AI与一个国家的自主能力绑定在了一起,而不管这个国家的底层AI系统是不是 还是外国制造的,或者是否仍然深度融入全球体系。光是用嘴把一个国家的数据中心称为"AI工厂",并 不能为其赋予主权属性。这就好 ...
通信行业:AMD展示Helios超节点机柜,东山精密拟收购索尔思
Shanxi Securities· 2025-06-19 08:28
通信 周跟踪(20250609-20250615) 领先大市-A(维持) ——AMD 展示 Helios 超节点机柜,东山精密拟收购索尔思 2025 年 6 月 19 日 行业研究/行业周报 通信行业近一年市场表现 投资要点 行业动向: 1)AMD 发布 MI350 系列并展示 MI400 系列超节点规划,北美"AI 三强" 算力竞争白热化 资料来源:最闻 相关报告: 【山证通信】山西证券通信行业周 跟踪:海外强业绩引领下算力仍是最强 主线,移动普缆招标平稳落地 2025.6.12 【 山 证 通 信 】 英 伟 达 财 报 加 速 GB200 出货预期,算力互联行动计划发 布 - 周 跟 踪 ( 20250526-20250601 ) 上周,AMD 在美国召开"Advancing AI 2025 大会",正式发布了 Instinct MI350 系列 GPU,基于最新 CDNA4 架构,加入 FP4/FP6 支持,晶体管数量达到 1850 亿颗,同时集成 288GB HBM3e。AMD 宣称,MI350 系列 AI 性能较 MI300 提升 1 倍以上,在采用 FP4 优化的 Llama 3.1 405B ...
美可能对伊朗发动袭击?外交部:中方反对侵犯别国主权安全的行为
news flash· 2025-06-19 07:21
6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彭博社记者提问,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官员正在为 未来几天可能对伊朗发动的袭击做准备。中方对此有何评论?郭嘉昆表示,当前中东地区局势紧张敏 感,面临失控的风险,中方反对任何违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侵犯别国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行 为,反对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国际社会,特别是有影响力的大国,应秉持公正立场和 负责任态度,为推动停火止战,重回对话谈判创造条件,避免地区局势滑向深渊,引发更大的灾 难。"他说。(智通财经)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不可逾越的红线,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是必须恪守的原则
news flash· 2025-06-19 05:36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不可逾越的红线,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是必 须恪守的原则 2025年6月18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应邀出席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2025年度庆典晚宴并发表演讲。 谢锋指出,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关键节点,合作共赢还是两败俱伤,是摆在我们面前两条截然不同的航 道。大海航行靠舵手。6月5日,习近平主席同特朗普总统举行通话,再次为中美关系把舵定向。我们要 坚持元首战略引领,不折不扣落实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坚持对话合作正确方向,增进外交、经贸、 军队、执法等各领域交流。中方有诚意但讲原则,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不可逾越的红线,相互尊 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是必须恪守的原则。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做伙伴而非当对手,彼此成就 而非相互伤害,共同探索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 谢锋表示,经贸合作一直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工商界从来是中美务实合作的生力军,美中贸委会始终 是中美经贸关系的领跑者。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着眼长远,立足当下,从我做起,为交流对话发声,为 合作共赢出力,共同推动中美关系这艘巨轮穿越狂风巨浪、驶向稳定航程。 ...
【环时深度】摆脱对美依赖,欧洲想要“科技独立”
Huan Qiu Shi Bao· 2025-06-18 22:51
Core Viewpoint - The concept of "de-risking" has emerged in Western discourse, particularly regarding the selective decoupling from China, but it is now being applied to the U.S. by some European media and figures, highlighting concerns over technological dependence on the U.S. and calls for technological independence in Europe [1][2]. Group 1: Technological Dependence - Europe is increasingly viewed as a "digital colony" of the U.S., with significant reliance on American technology across various sectors, including cloud comput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3]. - Approximately 80% of Europe's digital infrastructure is controlled by foreign companies, with U.S. firms like Amazon, Microsoft, and Google dominating the cloud services market, holding about 72% of the market share as of Q2 2022 [4]. -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in Europe is heavily reliant on U.S. designs and patents, with Europe's share of global semiconductor production dropping to around 9% [4]. Group 2: Calls for Independence - European leaders and industry experts are increasingly advocating for reducing reliance on U.S. technology, citing national security concerns and the need for technological sovereignty [5][6]. - Initiatives are underway in various European countries to establish independent 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s, such as the Netherlands' plans for a national cloud and Germany's shift towards open-source software [6][7]. - The "European Stack" initiative aim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technologies and reduce dependence on U.S. companies, with a proposed budget of €300 billion [8]. Group 3: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 Experts acknowledge that achieving technological independence from the U.S. is a complex challenge, requiring significant investment and reform in Europe's technology regulation and market structure [10][11]. - Despite the challenges, Europe possesses potential in fields like microelectronics, cybersecurit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upported by a strong talent pool and research capabilities [11]. - The movement towards reducing dependence on U.S. technology is gaining traction among the public, with many Europeans actively seeking local alternatives to American products [9][12].
车企退场车主权益不能没人管
Jing Ji Ri Bao· 2025-06-18 20:16
车企破产是市场行为,但车主权益不能没人管。这不仅关乎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新能源汽 车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建立从政策监管到消费决策的全链条应对机制,通过多方协同破局。 在政策监管层面,应优化产业政策,建立完善市场化退出机制,引导行业健康良性发展。在破产车企问 题处置上,地方政府要发挥主导协调作用,引导供应商、经销商和车主一起解决相关问题。同时,要探 索建立行业互助机制,当某一车企遭遇困境时,在配件供应方面,探索协调其他车企或配件供应商,为 相关车主提供必要的配件支持,确保车辆正常使用。保险机构一方面需针对车企倒闭场景,制定车辆保 险标准及相关行业规范;另一方面应合理评估风险、适度调整保费,不得因车企倒闭拒绝为车主提供保 险服务。消费者在购车时建议选择成熟稳健、售后体系完善的车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售后服务条款, 关注是否有合作的售后外包服务商及长期服务保障。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车企破产但车主权益不能没人管。这关乎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健康发 展。需建立从政策监管到消费决策的全链条应对机制,多方协同破局。 近年来,车企破产事件频发,车企"退场"背后,车主权益正面临系统服 ...
“我们不同意!”匈牙利与斯洛伐克硬刚欧盟,坚持与俄罗斯合作
Sou Hu Cai Jing· 2025-06-18 16:31
面对拦路虎,欧盟委员会火速变招。6月17日,欧盟能源专员约根森宣布:将启动"强化多数表决"机制,绕过成员国一票否决权强行推进禁令。这套法律组 合拳包括: 布鲁塞尔的欧盟能源部长理事会现场,气氛降至冰点。当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与斯洛伐克代表共同按下否决键时,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压抑的吸气声——欧盟 2027年底前全面切断俄气的计划,遭遇了最直接的抵抗。 "政府不能让匈牙利承受能源安全风险!"西雅尔多的声明掷地有声。在否决提案后,他直指欧盟计划将迫使匈牙利依赖过境克罗地亚的管道——过境费已暴 涨五倍,而原有乌克兰管道遭封锁、"土耳其溪"管道岌岌可危。 更深层的冲突在于主权之争。西雅尔多毫不避讳地强调:能源政策属于国家主权范畴,欧盟强制切断俄气的做法已构成实质侵犯。尤其当匈牙利手握与俄罗 斯签至2037年的供气合同时,欧盟若强推禁令,巨额违约赔偿谁来承担?这个问题布鲁塞尔至今避而不答。 斯洛伐克的立场同样强硬。总理菲佐早已将欧盟能源转型计划斥为"经济自杀",警告其"对欧盟的伤害将比俄罗斯更大"。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称俄 气份额已从45%降至18%时,这些中东欧国家看到的却是电价飞涨、工厂外迁、民生凋敝的残酷现实。 ...
央行行长的全球金融治理公开课,潘功胜谈金融稳定体系新挑战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18 12:36
6月18日,2025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作为本届论坛 的共同轮值主席,潘功胜就"关于全球金融治理的若干思考"的主题发言,分别谈了国际货币体系、跨境 支付体系、全球金融稳定体系和国际金融组织治理。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关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两个讨论方向 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潘功胜认为,从历史看,国际货币体系始终处于演进之中,国际主导货币的更替反 映了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国家竞争力的迭代。 17世纪,荷兰盾成为早期国际通用货币;18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英镑成为国际主导货币;二战后, 美元确立主导地位并延续至今。但国际主导货币由一国主权货币来承担,与生俱来就存在一些内在的不 稳定问题。 关于跨境支付体系,潘功胜认为,跨境支付体系是全球货币资金运行的"动脉",是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融 资、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依托,也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支撑。 但是近年来,传统跨境支付体系面临的问题逐渐凸显。在潘功胜看来,全球希望改善跨境支付体系的呼 声不断高涨,新兴支付基础设施和结算方式不断涌现,推动全球跨境支付体系朝着更加高效、安全、 ...
聚焦主权货币之争,潘功胜详解全球金融体系变革
第一财经· 2025-06-18 11:57
本文字数:2420,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杜川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演变、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背景下,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备受瞩目。 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谈及自己对于全球金融治 理的若干思考。他围绕国际货币体系、跨境支付体系、全球金融稳定体系、国际金融组织治理四大核 心问题,为全球金融体系变革提供重要思路。 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趋势与超主权货币之争 从历史长河来看,国际货币体系始终处于动态演进之中,国际主导货币的更迭深刻映射出国际格局的 变迁与国家竞争力的迭代升级。比如,二战结束后,美元确立主导地位并延续至今。 2025.06. 18 此外,支付系统和生态的互操作性不断提升。潘功胜称,更多国家和地区延长支付系统运行时间、采 用国际通用报文、推进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提高跨境支付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以亚洲为代表 的国家和地区通过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大幅提高了零售支付生态的互操作性,极大便利了居民跨境 支付。 但由一国主权货币承担国际主导货币职能,天生存在内在不稳定因素。潘功胜指出,当主权货币国自 身利益与全球公共品属性相悖时,往往优先考虑本国 ...
特朗普将延长对TikTok“不卖就禁”期限,外交部回应
证券时报· 2025-06-18 10:23
6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 法新社记者提问,白宫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将继续延长对TikTok"不卖就禁"的期限。中方对此有何评 论?对于TikTok有可能达成协议有何评论? 郭嘉昆回应,关于涉TikTok的问题,中方已多次阐明原则立场,将继续依据中国的法律法规处理相关问题。 有外媒记者提问,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是容易攻击的目标,但至少目前不会成为 攻击目标,并要求伊朗无条件投降。中方对这些针对主权国家或主权国家领导人的威胁有何评论? 郭嘉昆表示,中方对当前形势的发展深感担忧,表示严重关切,反对任何违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侵犯别 国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行为。 "中东地区局势进一步紧张升级,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对以色列有特殊影响的国家,尤应秉持客观公正立 场负起应有责任,为缓和局势、避免冲突扩大发挥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他说。 有记者提问,昨天外交部已发布信息,中国政府正组织在伊朗、以色列中国公民安全撤离,请问目前有何进 展? 郭嘉昆表示,截至目前,在外交部和驻伊朗使领馆组织协调下,在相关邻近国家积极协助支持下,已有791名 中国公民自伊朗转移至安全地区,还有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