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才培养
icon
Search documents
湖北重金扶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力争到2027年推动万企“上云”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7-08 00:35
人才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方案》提出实施"湖北数字工匠"计划,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加强 数字化人才培养,与链主企业共建人才实训基地。依托"楚天英才""科技副总"等培育中小企业数字化转 型人才。鼓励企业建立CIO(首席信息官)、CDO(首席数据官)制度,培育1000名数字化人才,国家 级、省级试点城市每年分别完成400名、200名企业人员培训。 面对数字化浪潮的冲击,近日,湖北省正式出台《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方案》(下称 《方案》),通过最高3000万元的财政补助、系统化服务体系和分级分类推进策略,全面破解中小企 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数字化转型困局,力争到2027年,推动1万家以上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 改造。 最高3000万补助破解困局 "现在还能凑合,折腾啥?""钱花了,万一没效果咋办?""技术太复杂,搞不懂啊!"——这些中小企业 家普遍存在的顾虑,正是湖北此次新政重点突破的方向。 根据方案,省级财政将统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专项等资金,对每个省级试点城市、试点县分 别给予最高3000万元、800万元补助。 除直接资金支持外,湖北还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纳入省技术创新专项贷、商 ...
韩国半导体人才严重短缺,地位岌岌可危
半导体芯闻· 2025-07-07 09:49
曾经熙熙攘攘的首尔东大门区辉经工业高中,现已更名为首尔半导体高中,准备迎接一次重大的身 份转变。在李明博政府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巅峰时期,这所学校招收了2500名学生。如今,学生 人数只有80人。面临关闭,该校正在重塑自身,成为一所半导体高中,计划明年招收64名新生。 该校新任校长池宇中曾是三星电子高管,负责管理印度和埃及的工厂。但池宇中面临着一条艰巨的 道路。尽管政府正在提供预算支持,但这些资金几乎无法支付人员成本,甚至连二手半导体设备都 买不起。寻找合格的教师是一个更大的障碍。该学校提供的时薪不高,最高可达5万韩元(37美 元),但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是否愿意以这样的薪水授课仍不确定。即使他们愿意,现行教育部规 定禁止他们留下,除非他们持有正式的教师资格证书——而拥有教育背景的半导体专业人士几乎不 存在这种资格证书。 为了吸引学生,学校提供宿舍。然而,由于监管方面的障碍,建造一座 3,300 平方米(35,521 平 方英尺)的宿舍可能需要长达四年的时间。 自 1980 年代以来,半导体一直是韩国经济的基石。然而,韩国只有六所半导体高中,其中大多数 是新建的,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台湾在人才数量和质量 ...
聚焦产业 培养“高精尖缺”技能人才
Qi Lu Wan Bao· 2025-07-07 06:47
烟台 烟台市人社局以培养"高精尖缺"技能人才为导向,聚焦产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技能人才集聚 高地,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重点产业链发展夯实技能人才根基。 强化培训资源共建共享。整合优质培训资源,以产业链为单位,以通用职业工种为单元,组织开发烟台 产区葡萄酒、鲁菜师傅等一批特色培训教程,建设线上培训平台6个,构建起培训课程共建、实训场所 共用、培训资源共享、链上企业共赢的技能培养新模式。 强化精英人才集聚培养。建设77处国家级、省级、市级大师工作室等平台,累计培养中华技能大奖、全 国技术能手等国家级人才54人,齐鲁首席技师等省级人才428人,烟台市首席技师、技能大师等市级人 才2230人。 培育产业适配"生力军" 聚焦技工院校持续发展。以提高综合办学能力为中心,研究技工学校设置、改扩建等事宜,2021年以来 新建普通技工学校5所,支持山东港口工程高级技工学校筹建技师学院。支持技工院校与企业共建实训 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实践教学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套餐制培训",最高给予50万元奖励。 聚焦重点企业,深化16条重点产业链职业技能培训供给侧改革,逐条产业链制定工作方案,鼓励企业为 技能人才搭建晋升通道, ...
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探索形成“五互一共”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Hai Nan Ri Bao· 2025-07-07 01:16
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探索形成"五互一共"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跨校学习,"学在海南=留学国外"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迎春 "园区的'无边界学习生态'非常好,为我带来了多学科、多文化、跨校学习的全新体验!"对于中国传 媒大学海南国际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一学生李佳洲来说,刚刚结束的春季学期十分充实。除了享受 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化教育资源,她还跨校选修了园区的共享课程,并在产业实践课堂上进行知识充 电。 如今,"学在海南=留学国外"影响力不断扩大。立足园区集中布局的中外高校资源优势,海南陵水 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率先探索形成"五互一共"(中外互鉴、学科互融、文理互通、 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管理共商)人才培养新模式,搭建起具有国际化视野、复合型特色的育人平台。 该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有效破解传统高校间资源割裂的难题,推动多校协同育人,也为加快建设海 南国际教育创新岛、促进国际教育消费回流提供了有力支撑和"黎安样本"。该案例入选第20批海南自贸 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创新合作办学模式 实现中外高校集群化融合式发展 运动、健康管理、户外探险,在外教的带领下深入分析加拿大的休闲服务模式……北 ...
打造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新通道(专题深思)
Ren Min Ri Bao· 2025-07-06 22:52
体育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 则体育兴。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创新竞 技体育人才培养、选拔、激励保障机制和国家队管理体制。"这一重要论述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选 拔、激励保障机制和国家队管理体制提出了加强创新的总体要求,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等工作提供了根 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7日 13 版) (责编:卫嘉、白宇) 加强体育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体育教育工作者队伍,就很 难培养出高水平的体育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 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要 加快推进体育名师、体育骨干教师建设工程等,加大对体育教育工作者培训和能力提升的投入,通过弘 扬北京冬奥精神等,引导体育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提升道德品质素养、科学知识素养、创新创造素养,不 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体育教育工作者,为打造培养 ...
广旭实验学校与华夏园签约,共同开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06 03:55
华夏园教育集团董事长汤卫民表示,此次合作将是优质教育理念与实践智慧的碰撞交融,合作双方将借 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心"与"广旭信息学奥数研究院"的有力引擎,汇聚育人合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 注入强劲动能。 江门市清华大学校友会教育基地揭牌成立。 拔尖与创新人才培养中心揭牌成立。 7月5日,广旭实验学校举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心""广旭信息学奥数研究院""江门市清华大学校友会 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同时,该校与国内顶级"清北生孵化团队"华夏园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构建一体化 尖子优生培育计划,为广旭学子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会上,广旭教育集团总裁、广旭实验学校董事长莫荣杰在致辞中表示,广旭教育集团一直努力为优秀学 生搭建卓越平台,此次签约与揭牌仪式标志着广旭办学模式的升级,该校将通过与国内顶级"清北生孵 化团队"华夏园的合作,引入清华大学及省内顶尖名校的全方位名师资源,其中,数学、信息学奥赛金 牌教练团队将正式进驻,在惠及学子的同时提升区域教育水平。同时,该校还将与江门市清华校友会共 建教育基地。 活动还邀请清华大学李兆陇教授、清华大学优秀学子权圣杰进行主题讲座和学习及竞赛经验分享。 知多D 鹤山市广旭实验学校由广东 ...
城乡投资与运营CEO培训项目启动招生
Sou Hu Cai Jing· 2025-07-05 09:28
7月4日,特宝科技联合博众城市发展管理研究院,启动城乡投资与运营CEO培训项目,将通过汇聚乡村 振兴产业领域的权威学者与资深行业专家,搭建城乡融合发展交流学习和相互合作的高端资源平台,共 同探讨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 当天,还在博众城市发展管理研究院举行了复合型高级人才引领乡村振兴主题沙龙。王德武通过分享自 己从销售员到副总裁、集团合伙人,从农业到房地产,又回到乡村振兴产业领域的跨界人生经历,启发 创业者们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经营策略,勇于尝试突破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竞争环境。 博众城市发展管理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阎占斌分析了影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问题,强调人才在农产 品到商品转变过程中的重要性。他表示,博众城市发展管理研究院是一个拥有24年历史的社会智库,致 力于城市建设与管理科学研究、中高级人才培养、产业服务等产学研一体化服务,自今年起又增加了农 业产业人才培养的课题性研究。希望通过此次城乡投资与运营CEO培训项目助力农业农村高技能人才队 伍培养,驱动城乡高效融合,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重庆市乡村振兴投融资协会秘书长、重庆市第六届政协委员张强结合政策导向,分析了当前产业发展的 三大机遇: ...
我省开展七项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服务改革试点
Liao Ning Ri Bao· 2025-07-05 02:40
Group 1 - The province will focus on addressing bottlenecks and challenges in the professional technical talent sector over the next two years, implementing seven pilot reform initiatives to solve the "last mile" issue in talent management services [1] - A comprehensive tracking service model for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 will be established, providing one-on-one matching for research training and resources such as startup funding, laboratory space, and personalized services in areas like tax, education, housing, and healthcare [1] - The province will explore new paradigms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continuing education," creating a knowledge graph for 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 and building a cloud learning space and virtual simulation platform to support lifelong learning [1] Group 2 - Talent services will be aligned with national strategic layouts and local industry needs, establishing new professional evaluations and a "green channel" for special talent assessments, particularly in emerging industries like the marine economy [2] - Support will be provided for low-cos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cluding subsidies for original projects, startups, and small enterprises, as well as cross-departmental coordination to address practical challenges [2] - Funding mechanisms such as youth talent funds and seed funds will be utilized to provide startup capital for qualifying projects, along with reasonable equity incentives for entrepreneurial talent [2]
“本土智造+人才培养” 直观医疗积极布局中国健康科技市场
新华财经上海7月4日电(记者潘清)伴随前沿技术加速迭代,中国健康科技市场以其庞大规模和可观前 景,吸引着跨国巨头的目光。作为医疗手术机器人领军企业之一,直观医疗正通过"本土智造+人才培 育"的双轮驱动模式,积极布局中国市场。 转自:新华财经 记者从直观复星医疗器械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了解到,2017年直观医疗与中国本土上市公司复星医药 合资成立直观复星。2021年直观复星创新中心在上海浦东落成,成为国内首个国际标准手术机器人综合 培训基地,帮助中国医生不出国门接受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培训。2024年6月,总投资超7亿元、建筑面积 超4.5万平方米的直观复星上海总部基地正式启用。作为直观医疗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研发、生产和培训 一体化基地,其上海总部基地涵盖产品研发、测试、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及本地服务等多个环节,助 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加速国产化进程。 在提速"本土智造"的同时,直观复星通过升级创新中心的培训能力和设施水平发力人才培养。2022年达 芬奇培训课程体系获得英国皇家外科学院(RCS)权威认证,直观复星由此成为中国首家提供经此国际 权威认证课程的手术机器人公司。直观复星创新中心构建了覆盖泌尿外科、胸外科、妇科 ...
上海市胸科医院:以群众健康为中心 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与效率
Ren Min Wang· 2025-07-04 08:11
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侯旭敏就医院人才培养的有关举措做了介 绍:"医院秉持'引育留用'理念,在积极引进关键人才的同时,重视内部人才的系统化培养。针对医疗 人才培养周期长的特点,医院为不同年龄段人才设定清晰的五年周期发展目标,实施分阶段的'英才计 划'。医院重点培养的复合型人才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临床诊疗、临床研究与基础科研能力兼备的人 才;二是临床与管理能力并重的人才,鼓励临床骨干轮转管理岗位;三是具备卓越临床技能、战略眼 光、沟通表达能力的未来学科带头人。此外,医院尤其注重青年人才的系统性培养和文化价值认同,这 是实现人才接力、保障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近日,上海市胸科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侯旭敏与心内科行政主任李若谷做客人民好医生客户端 《院长谈》栏目时,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相关话题分享了各自的看法。她们认为,公立医院高质量 发展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张和技术的创新,在具体的实践上,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群众健康为中心,不断 提升医院医疗服务的品质和效率。 "在国家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大背景下,上海市胸科医院正着力提升专科诊疗与创新转化能力。"侯 旭敏介绍,针对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两大高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