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赤字

Search documents
【环球财经】新加坡银行:美债风险加剧 美元仍承压
Xin Hua Cai Jing· 2025-05-20 05:07
在人民币(CNY)方面,银行将未来12个月美元兑人民币预测从7.40下调至7.10,认为中美关系改善提 升市场信心,但中国官方料不愿见到人民币快速升值。报告认为,人民币走势对其他亚洲货币的影响将 逐步扩大,特别是新台币(TWD)、韩元(KRW)等北亚货币近期已出现同步升值迹象。 该报告提醒投资者关注美国双赤字(即财政赤字与经常账户赤字)风险的累积,未来除非美国债券收益 率进一步上扬,否则美元恐难以吸引足够外部资本维持汇率稳定。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在中美贸易层面,报告指出,美国下调关税导致市场避险情绪回落,同时降低了中美两国的短期衰退概 率。数据显示,当前美国有效平均关税率已从年初的约18%降至接近8%,但仍显著高于2018年前的2% 至3%。企业在关键产业(如半导体、电子产品、药品和金属)仍面临不确定性,相关领域关税政策预 计将于7月前后公布。 美债市场方面,尽管美联储(Federal Reserve)降息预期有所降温,长端国债收益率上升,反映出市场 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报告特别指出,美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已回升至二战时期水平。即使 在经济稳定期,美国财政赤字仍可能维持在6%至7%,这将持续施 ...
德意志银行:市场正失去为美国双赤字融资的兴趣
news flash· 2025-05-15 18:19
他们认为经常账户赤字将继续上升。 德意志银行全球外汇研究主管乔治·萨拉维洛斯在一篇文章里强调美元、赤字和政府政策方面的问题。 这篇文章无疑与今天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5%的走势产生了共鸣。他强调,围绕正在国会审议的 财政预算法案,各方正在形成共识,并且赤字上升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与白宫宣称的降低贸易逆差的 目标背道而驰,因为这会刺激消费需求。 ...
中美“再平衡”的远大挑战
日经中文网· 2025-05-14 03:16
美国过去也曾要求日本重新平衡国际收支,最终达成了导致日元兑美元升值的广场协议。日本失去了在 固定汇率时代积累的国际竞争力,不再对美国经济构成威胁。特朗普政府也会强烈要求纠正人民币贬 值…… 河浪武史: 中美两国政府5月12日就相互征收的关税各自下调115%达成了协议。从联合声明可以看出 希望纠正两国经济的扭曲,致力于实现再平衡。据悉,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不仅是贸易问题,还在着 手处理汇率和财政问题。其背后存在美国对维持轴心货币美元信用的强烈危机感。 美国的军事力量和金融力量也在动摇 "再平衡"是金融专家兼经济史学家的贝森特喜欢使用的术语。这并不仅仅意味着消除贸易逆差。担心的 是美国的过度消费持续依赖中国过剩产能这一宏观经济的失衡。如果放任不管,"将再次演变成雷曼危 机那样的大惨剧"(贝森特)。 "双赤字"导致美元外流 美国过去也曾要求日本重新平衡国际收支。纺织、汽车和半导体等产业相继发生贸易摩擦,最终达成了 导致日元兑美元升值的广场协议。日本失去了在固定汇率时代积累的国际竞争力,不再对美国经济构成 威胁。特朗普政府也会强烈要求纠正人民币贬值。 确实,美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明显扭曲。贸易逆差达到1.21万亿美元( ...
投行巨头突发警告!外国投资者“拒绝买入”美国资产,发生了什么?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4-30 04:08
每经编辑 毕陆名 外资对美国资产的抛售仍在持续。 据证券时报30日报道,德意志银行本周一发布的报告称,受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在过去两个月里,海外买家对美国资产的购买"急剧停滞",即使是上周美 国市场有所回升,外资也没有出现逆转的迹象。该行称,尽管过去一周美国市场有所复苏,但外国投资者仍在"拒绝买入"美国资产。 德意志银行外汇研究主管George Saravelos认为,最近的美国资本流动数据令人担忧。该行指出:"我们从整体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迄今为止的资金流动迹象 表明,往好了说,美国资本流入将非常迅速地放缓,往坏了说,投资者持续积极抛售美国资产。考虑到美国原本就存在的双赤字问题,这可能对美元构成挑 战。"Saravelos近日警告称,如果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导致投资者抛售过去十年积累的美国资产,美元可能面临失去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的风险。 "鉴于政策不明朗与经济增长预期下调,我们预计美股及美元资产短期表现仍然受压,但仍看好通信、工业、金融及医疗保健板块。"汇丰称。 德意志银行追踪的数据显示,外国投资者过去两个月持续抛售美国股票和债券——相关美股抛售在特朗普所谓"对等关税"宣布当周达到顶峰,此后持续处于 净流出状态;债 ...
美国资产惨遭冷眼,德银:海外买家还在“罢工”!
Jin Shi Shu Ju· 2025-04-29 01:35
德意志银行认为,尽管过去一周美国市场有所回升,但外国投资者"仍在拒绝买入美国资产"。 为了近乎"实时"地了解海外投资者最近几周的行为,德意志银行外汇策略主管乔治・萨拉韦洛斯(George Saravelos)研 究了各类从海外吸纳资金并投入美国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基金的资金流向。 萨拉韦洛斯在周一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数据显示,在过去两个月里,海外买家对美国资产的购买"急剧停滞",即使是上 周市场阴霾似乎消散时,也没有出现逆转的迹象。 报告称:"我们从整体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迄今为止的资金流动迹象表明,往好了说,美国资本流入将非常迅速地放缓, 往坏了说,投资者持续积极抛售美国资产。无论作何解读,对作为存在双赤字问题的美元而言都是一个挑战。" 海外ETF投资者同时抛售美债和美股 在今年2月之前的一年多时间里,这位德意志银行的策略师一直看涨美元,尤其是美元兑欧元汇率。而自那以后,他又转 而成为最坚定的看跌派之一,根据他的警告,如果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导致投资者抛售过去十年积累的美国资产,美元可 能面临失去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的风险。 但在特朗普4月初宣布对贸易伙伴加征关税计划后,美元随美国股市和国债一同暴跌。这种罕见的同步抛售引发 ...
2025 vs 1984:美国经济四大共性如何影响商品周期?
对冲研投· 2025-04-24 11:09
文 | 魏鑫 来源 | CFC商品策略研究 编辑 | 杨兰 审核 | 浦电路交易员 近期在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下,商品整体呈现偏弱态势,短期市场受困于捉摸不定的 美国政策,以及不明朗的经济前景。2025与1984年前后,美国经济与政策的存在共 性,我们复盘20世纪80年代的大宗商品走势,寻找未来商品行情演绎的方向。 当前美国与1984年的美国,在 经济环境、政府压力、汇率、政策 方面存在四大共 性,商品长期走势存在趋同的可能。当然, 历史并不会简单重复,在阶段性的行情表 现中,或存在走势的分化 。 01 商品价格周期性:1977、1984与2025 工业金属具有较高的价格弹性,且对经济、政策的变化极为敏感。为方便复盘,我们选 取CRB现货指数作为商品价格的代表,选取道琼斯工业指数作为美股的代表,并采用月 度均值,忽略较为短期的波动。可以发现在70年代,CRB金属的走势与2018年至今十分 相似,先从低位大幅上行,在高位明显回落之后,到达比上涨前更高的价格中枢并趋势 上行;从美股的表现来看,两个阶段的趋势性变化也有相似之处。 我们也可以找到80年代初与近五年市场走势的相似性。如果单纯地刻舟求剑,会认为近 年的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