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报行合一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方正证券:Q2预定利率评估值或为1.96% 保险业资产负债双迎边际改善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02:43
智通财经APP获悉,方正证券发布研报称,维持保险行业推荐评级。当前A股四家险企均处于较低历史 分位,下行风险小。资产端看,稳定股市等政策加速落地,权益回暖、利率企稳回升,险企投资端有望 逐步改善;负债端看,储蓄险销售回暖、医改催化中高端医疗险需求释放、报行合一以及预定利率调整 等有望推动NBVM提升,进而带动NBV稳健增长;大灾风险减弱助力COR显著改善,行业基本面趋势向 好延续。 行业资产负债双迎边际改善,基本面持续向好 一是负债端:①预定利率下调,行业新增保单资金成本优化,利差损风险有望持续缓解。同时银行5年 期存款已降至1.5%,分红险预定利率不低于银行存款,且产品收益率有向上浮动预期,较同类保本型 储蓄产品依旧有较大吸引力。②Q3步入阶段性炒停售时期,保费增速边际提升,随负债端报行合一以 及产品结构调整(增额终身寿转向分红险)持续推进,负债端成本将持续优化,NBVM有望进一步改善助 推NBV维持双位数高增。 近期,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或在7月召开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2025年二季 度例会,本报告测算Q2预定利率评估值或为1.96%,较上季度同比-17bp,Q3人身险预定利率或将再 ...
银行渠道的过去和未来(三):银保渠道增额终身寿产品的讨论
13个精算师· 2025-06-24 09:55
中国的银行保险从1 9 9 6年开始起步。银保产品一直以趸交为主,到2 0 0 7年银保渠道的 新单保费已经超过了所有其他渠道新单保费之和。从2013年到2016年,银保总保费占 寿险行业总规模保费的一半,近几年降到30%左右。最近三年,银保期交保费也逐步赶 上了个险渠道,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 ① 银行渠道的过去和未来(一):银保渠道不同发展阶段的行业年度保费 ② 银行渠道的过去和未来(二):未来银保渠道的机遇和问题 我们对目前银保期交最重要的产品增额终身寿进行了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了"报 行合一"前增额终身寿的退保风险。在"报行合一"后,银保产品的新业务价值NBV大幅 增加,在定价利率持续下行的环境下,我们展示了在不同投资收益率假设下各种交费期 限产品的新业务价值率。 一、5年交3.5% 增额终身寿产品的示例 增额终身寿产品的 讨论 | 产品· | 平均附加 | 会计准备金 | 飘金价值 | | 资格之理 | 新业务价值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费用率 | 7年末 | 7年末 | 10年末 | 7年末(单利) ...
银行渠道的过去和未来(一):银保渠道不同发展阶段的行业年度保费
13个精算师· 2025-06-10 06:33
中国的银行保险从1 9 9 6年开始起步。银保产品一直以趸交为主,到2 0 0 7年银保渠道的 新单保费已经超过了所有其他渠道新单保费之和。从2013年到2016年,银保总保费占 寿险行业总规模保费的一半,近几年降到30%左右。最近三年,银保期交保费也逐步赶 上了个险渠道,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 在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银保业务发展的六个阶段,从2024年开始,进入"报行合一"的 全新阶段。我们汇总了全行业银保新单保费和期交保费数据,另外我们将寿险公司分为 六组,也汇总了每组的保费数据。 在第二部分,我们展示了7 6家寿险公司过去十五年的新单保费和40家大中型公司的行业 排名。我们用亿元做单位,数字0表示保费小于0.5亿元。 这篇文章《银保渠道的过去和未来》是我最近写的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在 这里连载。2 0 2 2年初在研究银保渠道时,我选了15家以银保为主并且规模较大的公司, 分为两组,分别称为银保七雄和八大金刚,并且将所有做银保的寿险公司分为六大类, 这种分类对分析银保保费的变化和趋势有很大帮助。 二、2005到2012年 正常增长的时代 根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银保渠道的总保费为9 5 2亿, ...
4月人身险保费同比增长11.6% 市场利率下行 人身险迎“小阳春”
Guang Zhou Ri Bao· 2025-06-04 19:54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赵冬芹)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今年前4月保险业经营情况。对 比今年各月份行业数据,人身险保费"回春"了。2025年1至4月保险行业人身险原保费收入为2.1万亿 元,同比增长近2%。其中,4月单月人身险原保费收入超2800亿元,同比增长超11%。人身险保户投资 款新增缴费有所回暖,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缴费触底回升。 多家券商机构分析称,当前分红险业务正处于市场接受度逐步提升阶段,叠加商业银行陆续下调存款利 率,保险产品相对吸引力提升。 对于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储蓄类保险产品的未来发展,张凯烽表示,分红险有望逐步占据主流,监管引导 和推动保险差异化和精细化发展,商业医疗险供给有望迎来增量。老龄化背景下,储蓄、养老年金等产 品也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民生证券分析师张凯烽表示,得益于4月分红险、年金险等产品集中上市,以及"报行合一"实施后银保 渠道资源进一步向期缴、中长期储蓄型产品倾斜,寿险累计增速由负转正。年初由于去年同期较高基数 以及各大险企切换分红险,保费规模同比有所承压。伴随市场利率的持续下行,保险产品需求有望凭 借"保障+投资收益共享"的特点而持续复苏。 记者 ...
4月人身险保费收入2879亿元同比增长11.6% 分红险成增长新引擎
Sou Hu Cai Jing· 2025-06-04 07:03
各险种表现分化明显 寿险业务表现最为突出。2025年1至4月寿险原保费收入16061亿元,同比增长1.2%。4月单月寿险原保费收入2229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环比2月和3月 分别提升9.0个和5.4个百分点。这一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市场环境的改善。 健康险和意外险呈现不同走势。1至4月健康险原保费收入3255亿元,同比增长2.4%,保持平稳增长态势。4月单月健康险原保费收入614亿元,同比下降 2.9%。意外险市场则面临一定压力,1至4月原保费收入153亿元,同比下降4.9%,4月单月原保费收入36亿元,同比下降6.1%。这种分化反映了不同险种在 市场环境变化中的适应能力差异。 来源:金融界 4月份人身险市场呈现明显回暖态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至4月保险行业保费收入25955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人身险原 保费收入19469亿元,同比增长1.3%。4月单月人身险原保费收入2879亿元,同比增长11.6%,实现两位数增长。这一增长幅度较3月份提升5.4个百分点,显 示出市场复苏的强劲势头。 产品结构调整成为增长引擎 分红险产品的集中上市为市场注入新 ...
4月人身险保费强势复苏,同比增超10%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6-03 14:01
展望2025年下半年,张凯烽认为,寿险有望逐步走出调整周期,迈向低利率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具 体表现为:分红险有望逐步占据主流;监管引导和推动保险差异化和精细化发展,商业医疗险供给有望 迎来增量;老龄化背景下,储蓄、养老年金等产品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加快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转型,已经成为多数人身险公司的共同选择。但分 红险想重回主流市场并非易事。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分析称,一是市场竞争激烈, 如何突出产品特色成为一大难题;二是消费者对分红险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有待提高;三是保险公司需要 加强风险管理,确保分红险的收益稳定性。 "展望未来,保险公司产品结构中纳入更多分红险是大势所趋,但仍需时间。"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 业联席首席分析师童成墩指出,短期内,无论是渠道适应分红险销售,还是客户消费倾向的转变,都具 有挑战性。长期看,随着利率不断走低,分红险作为一种类固收产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规模增长将 具有持续性。 东吴证券首席战略官、研究所联席所长孙婷表示,当前分红险业务正处于市场接受度逐步提升阶 段,叠加商业银行陆续下调存款利率,保险产品相对吸引力提升,预计各险企新单保费增速持续改 善 ...
人身险保费4月迎“小阳春” 利率下行或成后续增长关键变量
Huan Qiu Wang· 2025-06-03 07:08
业内专家分析,4月人身险保费增速反弹主要受外部利率环境与险企主动调整双重推动。一方面,低利率环境下,保险产品"保障+投资收益共 享"特性吸引力凸显,尤其契合消费者对长期稳定回报的需求;另一方面,4月分红险、年金险等储蓄型产品集中上市,叠加"报行合一"政策推动 银保渠道资源向期缴、中长期产品倾斜,进一步激发市场需求。民生证券研报指出,尽管年初因基数较高及险企切换产品导致保费承压,但伴随 市场利率下行,保险产品需求有望持续复苏。 近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集体调降存款利率,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机制下,或面临下调压力。 数据显示,一季度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已降至2.13%,较前值下调0.21个百分点。若二季度研究值仍低于2.25%,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 最高值将被迫下调,传统固定收益类寿险产品竞争力或被削弱。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随着存款利率持续走低,国有大行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保险产品凭借保本及确定性收益优势,成为消费者锁定长期 收益的核心选择。2025年前4月,保险业人身险原保费收入达2.1万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较一季度0.24%显著回升;其中,4月单 ...
三度闯关,最终登陆港交所!这家保险中介上市首日跌18%
券商中国· 2025-06-01 14:52
继前两次递表失效后,深圳手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手回集团")终于在今年5月15日通过港交所主板上 市聆讯,并于5月30日如愿登陆港交所。 据悉,手回集团每股定价8.08港元,共发行2435.84万股股份,每手400股。上市当日,股票开盘走跌,截至收 盘,股价报6.61港元/股,跌幅为18.19%。 此次发行,手回集团所得款项净额约1.34亿港元。根据招股书,募资金额的60%将被用于加强及优化公司的销 售及营销网络以及改善服务;约20%用于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及改善公司的技术基础设施;约10%将用于甄选 合并、收购及战略投资;10%将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三度闯关,终于成功。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今年开年以来,青民数科、轻松健康、白鸽在线等保险科技或中介平台均在港股或美股 市场递交了招股书,目前已有7家待上市的保险科技及中介机构。 责编:罗晓霞 排版:刘珺宇 校对:李凌锋 手回集团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保险中介服务提供商,主要依托"小雨伞""咔嚓保""牛保100"三大在线平台, 形成保险产品的直接分销、代理人分销以及业务合作伙伴分销的渠道矩阵。 其中,"小雨伞"作为直接分销平台,为用户提供产品搜索、 ...
保险科技中介第十年:资方退出与排队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妙妙 深圳报道 三闯港交所的手回集团(2621.HK),终于等来了上市。 尽管成功上市让该公司从"对赌协议"的压力中挣脱,但保险中介"上市即破发"的难题却难逃脱。 该股发行价为8.08港元,共发行24358400股,募资总额达接近2亿港元。然而5月30日开盘后,该股股价 基本呈单边下滑态势,收盘报价6.61港元,跌幅达18.19%。 手回并非个例。今年4月30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元保发行价为15美元,上市之后股价虽也经历过短暂的 上涨,但近一个月股价频频"破发"。 更早前,慧择(HUIZ.US)上市首日股价跌幅达4.76%,当日收盘价为10美元,低于10.5美元的发行 价,截至2025年5月30日收盘,该股股价仅为2.07美元。 2021年5月7日上市的水滴公司(WDH.US)也出现了相似现象。首发当日,该股跌幅近20%。上市后股 价长期困守1美元退市警戒线。 对于收入的下滑,手回集团表示,"报行合一"政策实施叠加预定利率下调,公司长期寿险收入减少。 2023年,"报行合一"真正从书面文件走向刚性约束,率先在银保渠道开展。2024年4月,"报行合一"的 风吹向了中介渠道,销售佣金强制压减 ...
中粮资本(002423) - 2025年5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30 07:36
整体看,中英人寿进度超前,量价齐升,VNB 再创历史新高, 为后续战略转型及能力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公司坚持做好养老金 融大文章,大力发展商保年金及其他保障类产品不断提升杠杆 类、保障类等高 NBM 产品占比,夯实多元产品结构。同时公司强 化业务品质管控,加强产品分渠道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个险、 经代持续提升5年期及以上业务占比,支撑公司价值的稳步提升。 未来行业仍面临多重挑战,中英人寿将坚定向分红转型降风 险,同时多措并举对抗价值率下降的不利因素,保价值稳健,积 累内生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在成为国内最佳合资寿险公司的 道路上稳步前进。 3、中英人寿的投资策略? 证券代码:002423 证券简称:中粮资本 中粮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529 | |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 | --- | --- | | 投资者关系 |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 | |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 | 活动类别 | □现场参观 | | | □其他 | | 参与单位名称 | 太平洋证券、线上投资者 | | 及人员姓名 | | | 时间 | 年 月 日 2025 5 2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