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

Search documents
“消结”胶囊调查追踪:监管部门已立案,直播间产品下架
Xin Jing Bao· 2025-06-26 07:08
新京报记者发现,这款SPRUTRITION槲皮素胶囊除了在直播间中售卖外,在另外两个网购平台上也有 售卖。尽管相比直播间中的功效宣传"收敛"了许多,但平台页面上显示的产品介绍依旧在暗示"散结"功 效。 在SPRUTRITION海外旗舰店、SPRUTRITION海外自营旗舰店中,其产品的宣传页面均有"定向识别、 拒绝反复""触发结节'警告'生活中不注意的小细节,应酬常饮酒、熬夜加班、饮食油腻、代谢缓慢"等内 容,且产品名称均有"全身适用不再纠结"等字眼,SPRUTRITION海外自营旗舰店的产品名称更是直接 称作"结节散胶囊",暗示其有治疗结节的功效。不过,为了规避宣传风险,商家在介绍下方用不起眼的 小字标示"以上营养知识仅供参考,不代表产品功效,请理性阅读"。 新京报讯(记者张兆慧)近日,针对SPRUTRITION槲皮素胶囊在销售过程中涉嫌虚假宣传等问题,北京 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回复新京报记者称,依据《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 八、十九条,已决定对该品牌的商标注册公司云杉恒茂(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立案调查。新京报记者 注意到,目前SPRUTRITION美国云杉直播间中的SPRUTRIT ...
通鼻“神药”违法添加,惯犯能否“刑罚伺候”
Xin Jing Bao· 2025-06-25 09:19
一款几块钱的鼻喷产品,却让19岁的大学生小余痛苦不堪。在使用了4个月"濞秒通"后,原本一喷就通 的"神药"逐渐失效,小余的鼻塞24小时持续不断,只能张嘴呼吸,经临床诊断为"减充血剂依赖"。 6月25日新京报的报道,揭开"濞秒通"等"神药"面纱。明明是"消"字号产品,却通过各种误导,让鼻炎 患者相信它有药的疗效。等患者终于明白用它治鼻炎无异于饮鸩止渴时,伤害已经造成。 "消"字号产品,只有消毒功能,而不具备治疗效果。与药品不同,"消"字号产品无需做临床药效及用药 安全等实验,审批相对简便,上市快。因为这些特点,一些不法商家选择用它"挣快钱"。 从报道中可知,商家"挣快钱"最常用的是两招。第一招是虚假宣传,淡化甚至隐藏其"消"字产品的本来 面目,让患者相信它是可以信赖、可长期使用的药品。 第二招是让患者迅速看到"疗效"。为此,违法添加减充血剂成分成为常用手段。 法律对"消"字产品的规范,不像对药品那样严格,但并非无章可循。《消毒管理办法》从"卫生要 求"到"生产经营",从"监督"到"罚则",对"消"字号产品做了全方位规范。包括违法添加、虚假宣传在 内,商家每一个环节的违规,都有行政处罚的依据。 可见,在这件事情上 ...
祛痘变“爆痘”?IRY祛痘产品遭多起投诉,消费者售后维权难
Bei Ke Cai Jing· 2025-06-25 09:14
"购买产品的初衷是想祛痘,没想到越用痘痘越严重。问客服就说是在'排毒',还继续推销产品。"近日,新京报记者收到多位消费者投诉,称自己通过短视 频平台(抖音)引流添加了IRY皮肤管家微信,在其推荐下购买了祛痘产品,使用后出现"爆痘"等问题,且售后维权困难。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该品牌通过短视频平台引流,引导消费者添加皮肤管家(客服人员)微信,随后在微信私域中推销产品。消费者购买产品后,如果在 使用过程中出现皮肤问题,客服人员就会归因于皮肤在"排毒",并继续向消费者推销其他产品。消费者若想退货退款,对方便以拆封不可退为由拒绝,或要 求消费者销毁产品后仅给予部分补偿,甚至不再理会消费者。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截至6月24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IRY祛痘产品的消费者投诉高达1878 条,涉及问题包括使用后痘痘加重、使用后过敏不退款、宣传与实际不符、引诱消费以及维权难等问题。 医生提醒,无论通过药物还是护肤品抑制痘痘,都是通过抑制炎症从而控制痘痘的发展。护肤品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单纯依靠护肤品很难完全解决痘痘问 题。律师提醒,化妆品维权存在一定难度,消费者应加强证据意识。同时,在购买相关产品时,消费者可以关注市场监管部门、药 ...
谷掌柜驼乳产品调查追踪:相关商品下架,市场监管部门已立案
Bei Ke Cai Jing· 2025-06-24 08:43
新京报讯(首席记者郭铁)针对谷掌柜部分驼奶产品在销售过程中涉嫌虚假宣传等问题,新疆谷掌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属地的新疆阜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工作人员回复新京报记者称,已对该公司进行立案,目前正在进行调查,待结果出来会择机向社会公示。 6月16日,新京报发布报道《谷掌柜"骆驼乳"产品调查:奶片仅2%驼乳粉;宣称驼奶降三高》。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谷掌柜一款产品标称"骆驼奶片",但 产品中驼乳粉含量仅不到10%,添加最多的是牛乳粉成分。此外,"谷掌柜旗舰店"部分针对儿童群体的驼奶粉产品,打出"补脑""助力高个子"等功能概念, 并承诺一定期限内无效可退款或补发产品。在"谷掌柜生态食养"微信公众号,则充斥着"空腹血糖从11.2降到5.9,他们靠驼奶戒掉了'控糖焦虑'"之类的文 章,并推荐搭配驼奶食用的"2+3精准控糖疗法"。 通过该微信公众号,新京报记者以"三高"患者家属身份,添加了一位自称有10年执业经验的谷掌柜营养师。对方称,驼奶粉有辅助疾病治疗的作用,建议高 血压老患者更长时间饮用驼奶,以起到滋补血压血管问题及长期吃药对身体的损伤。咨询完毕后,该营养师便向记者推荐其营养助理微信,称购买谷掌柜产 品价格更便宜。在推荐 ...
品牌名称仅是参考?从“多半袋面”看产品名称的错与罚
Sou Hu Cai Jing· 2025-06-23 14:47
文|食安时代 食品行业中使用特定词汇或数字作为商标标识产品特性的做法逐渐增多,此类商标设计通常意在传达产品具备某项突出属性,消费者基于日常语言习惯和认 知,可能对商标词汇产生特定预期理解,可实际却存在差异空间,这种现象引发了对产品信息传递清晰度与准确性的关注和讨论。 白象食品的"多半袋面"产品成为近期讨论的具体案例,"多半"是品牌注册的商标并非对产品分量的直接描述,但在大多数消费者看来都是分量多一半的意 思,这也是其在市场广泛质疑和讨论的重点,字面含义是否准确传达了产品实际增量信息,是否符合相关规则要求? "多半"只做常规产品区分? 近日,有网友发现白象"多半袋面"系列产品包装上显示的"多半"为品牌注册商标,产品仅比普通款多25克左右远未达到多半。随后"白象多半桶方便面的多 半是商标"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引起无数讨论,品牌客服则表示"多半"确实为商标,产品的具体克重应该以包装显示为准。 该品牌后续回应称"多半"产品目前在市场上处于在售状态,从产品本身来看,它是以原70克面饼为基准,进而推出110-120克面饼的大份量产品,在方便面 品类里常规份量产品较为常见,而"多半"产品的出现,是其在产品布局上的尝试,旨在 ...
“职业弹幕人”岂能乱弹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22 15:44
高举法治利剑,让"职业弹幕人"无处遁形。在虚拟世界中伪造好评,必将付出法律代价。 在算法主导的流量分配机制下,互动量、转化率往往决定着直播间的曝光权重。商家为争夺流量高地, 不惜以虚假弹幕制造"热销假象";平台为维持用户活跃度,对刷评行为很多时候也"睁一只眼闭一只 眼"。于是,"职业弹幕人"在多方共谋的畸形生态中形成产业链条化运作。从话术模板定制、账号批量 注册,到弹幕定时发送,黑灰产团队提供"一条龙服务",甚至能根据产品特性精准控评。"职业弹幕 人"批量发布事先写好的话术评论,虚构产品功效、用户评价或交易数据,为商家制造虚假繁荣,误导 欺骗消费者下单。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 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职业弹幕人"批量发布诸如"7天暴瘦10斤""喝 酒夜宵也能瘦"之类虚假功效评论,无疑是在公然践踏法律尊严,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干扰市场正常 竞争秩序,对诚信经营的商家也造成了极大不公平。执法部门理应予以行政处罚,受欺诈的消费者也可 以通过侵权诉讼主张"退一赔三"。 "职业弹幕人"不是简单当" ...
警惕!直播时让人心动的开蚌30秒,可能是主播设计的表演
Yang Shi Xin Wen Ke Hu Duan· 2025-06-22 09:58
0:00 / 0:25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一颗珍珠藏在蚌壳里,当蚌壳打开的时候,里面是黯淡无光的沙砾,还是圆润透亮 的珍珠? 这种会让消费者充满好奇的开蚌过程,近两年被一些商家搬到了直播间里,成为吸引消费者的一种销售模 式。但是,执法人员发现,消费者眼见未必为实,直播镜头里让人心动的开蚌30秒,却有可能是主播设计 的一种表演。来看记者的调查。 揭秘直播间里的"珍珠盲盒"骗局 0:00 / 15:55 01 诸暨是中国淡水养殖珍珠的最大产地,其淡水珍珠销售已占全国的80%,全球的70%。在产地购买珍珠蚌 和珍珠的价格会远低于全国其他市场的销售价格,因而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记者注意到,近两年一种兼具盲盒趣味性与神秘感的珍珠直播模式,在一些直播间里开始流行,消费者以 低价竞拍珍珠蚌,在开壳瞬间揭晓珍珠真容,这种销售模式引来不少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数据显示,部 分直播间单次开蚌场次在线人数都在几千人,高峰时段甚至可以达到上万人。 在这个开蚌取珠的直播间,主播发出夸张的赞叹声,原来刚刚开出了一个少见的粉金色珍珠。 不过,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个看似真实自然的竞价过程,其实暗藏玄机。 浙江诸暨市市场监管局行政执法队二 ...
整治新能源汽车乱象,三部门联手严打虚假宣传、拒绝“内卷”式竞争
Hua Xia Shi Bao· 2025-06-20 12:41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凯 北京报道 梁女士的遭遇并非孤例,车企通常会以"CLTC标准测试结果符合国标"为由,将续航衰减轻描淡写的说为"正常差 异"。尤其是在销售环节,这一信息经常被刻意模糊。记者了解到,CLTC测试标准是在高度理想化、受控环境中 得出的最优结果,无法反映城市拥堵、高速巡航等复杂路况的能耗特征。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企业通过锁电、 限制动力输出等手段暗中降低续航表现,将技术短板转嫁为消费者使用成本。这也就导致即便电池能量密度日益 提升,但用户对续航的"里程焦虑"依旧普遍存在。 充电效率的宣传套路同样暗藏玄机,诸如"充电5分钟,续航百公里"的口号,实际需依托特定的品牌超充站、电池 温度严格适宜等条件方能达成,普通充电场景下无异于空中楼阁。值得一提的是,厂家宣传往往选择性聚焦"30% —80%"这一速度最快的充电区间,对电量前30%的涓流慢充和最后20%的保护性降速避而不谈,给用户营造了远 超实际的全周期快充幻想。 此外,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堪称虚假宣传的"巅峰",部分车企将仅能在特定结构化道路上运行、尚属L2级别的辅助 驾驶系统,包装成"无限接近L3""高阶智驾" ...
虚假宣传鱼油产品相关企业被立案调查,产品被封存、送检
news flash· 2025-06-20 04:59
对企业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违法行为坚决予 以打击。属地市场监管部门约谈相关平台负责人,非法产品信息已清理,相关直播间虚假宣传等案件线 索已移交有关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央视新闻) 针对央视曝光的3种不合格鱼油产品——"花城·雨生红球藻深海鱼油凝胶糖果""花城·深海多烯鱼油凝胶 糖果"和"深海多稀鱼油(无糖型)凝胶糖果(北京同仁堂(四川)健康药业有限公司经销)",安徽省 市场监管部门连夜组织执法力量对涉事生产企业开展执法检查,涉事企业安徽谷素元制药有限公司、安 徽润枫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已被立案调查,相关产品已被封存并送检。 市场监管总局消息,6月15日12时,总台《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播发"鱼油里的猫腻 戳穿'功效食品'谎 言"报道部分直播间销售鱼油产品存在虚假宣传问题。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组织安徽、上海、浙 江、广东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查处相关违法行为。 ...
林清轩赴港IPO:虚假宣传数次被罚,高毛利率背后“自导自演”专家认证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9 10:12
来源:新黄河 一边是年入12亿的高端国货护肤第一品牌,一边是屡次因虚假宣传被罚的市场"惯犯",林清轩的资本之 路布满诚信荆棘。 2025年5月29日,上海林清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正式启动IPO进程。这家自 称"中国高端国货护肤第一品牌"的企业,凭借山茶花系列产品,在2024年实现12.1亿元收入、1.87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50%,毛利率更是高达82.5%。 但就在三个月前,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纸罚单揭露了华丽数据背后的另一面:林清轩因在 广告中宣称"山茶花抗老修护专家",但实际产品无抗老功效,被认定为虚假宣传,罚款2.1万余元。而 这已是该品牌近年来第二次因同样问题被处罚。 招股书显示,林清轩近年业绩突飞猛进。2022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6.91亿元增长至12.10亿元,净 利润更是从亏损593万元飙升至盈利1.87亿元。公司将此归功于其市场领导地位——按零售额计,林清 轩在中国高端国货护肤品牌中排名第一,也是中国前15大高端护肤品牌中唯一的国货品牌。 林清轩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其山茶花精华油产品。该产品自2014年问世以来,已连续11年在所有面部精 华油产品中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