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生态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公牛集团(603195):2024A、2025Q1点评:经营韧性穿越周期,持续开拓新业务
Changjiang Securities· 2025-04-29 09:49
丨证券研究报告丨 分析师及联系人 [Table_Author] SAC:S0490516060001 SAC:S0490517070017 SAC:S0490522030001 SAC:S0490520070002 SFC:BUV463 SFC:BUW408 蔡方羿 陈亮 曹海花 米雁翔 联合研究丨公司点评丨公牛集团(603195.SH) [Table_Title] 公牛集团 2024A&2025Q1 点评: 经营韧性穿越周期,持续开拓新业务 报告要点 [Table_Summary] 公司发布 2024 年年报和 2025 年一季报。2024 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 168.31/42.72/37.42 亿元,同增 7%/10%/1%;其中 2024Q4 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 42.27/10.09/9.02 亿元,同比+3%/-5%/-16%。2025Q1 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 39.22/9.75/8.55 亿元,同比+3%/+5%/+5%。 请阅读最后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 %% %% %% research.95579.com 1 公牛集团(603195.SH) ...
好太太(603848):收入业绩阶段性承压 期待国补带动需求修复
Xin Lang Cai Jing· 2025-04-29 02:40
利润端:毛利率承压主因产品结构变化,2025Q1 环比呈现修复趋势。2024Q4/2025Q1毛利率同 比-15.5/-4.0pcts 至37.6%/47.9%,剔除会计政策准则调整影响(估计售后服务及部分质保金从费用端转 移至成本端)估计毛利率降幅缩小,但仍有承压预计主因行业竞争激烈,公司产品均价降低。2025Q1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1.4/+1.2/-0.3/+0.4pcts,期间费用率提升主因营收增长幅度不及预期, 且公司持续加大线下渠道及电商平台推广力度,故费用偏刚性。2025Q1 归母净利率分别同/环 比-6.1/+1.0pcts 至12.9%,环比呈现修复趋势,后续伴随收入规模恢复,有望回归较好盈利水平。 好太太智能晾晒基石稳固、期待国补带动景气修复,多品类拓展驱动公司未来成长。相较大多数竞品友 商发展时间不长、主要依靠线上销售渠道走量,好太太深耕晾晒行业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全渠道资源, 得以在线下经销商渠道、线上电商渠道以及工程渠道等多渠道协同发展。伴随2025 年3 月以来国补进一 步落地,预计公司收入逐渐恢复较好增长,全年维度,看好公司巩固智能晾晒龙头地位(当前市占率约 40% ...
公牛集团(603195):2025Q1利润保持稳健增速 新能源产品收入表现靓丽
Xin Lang Cai Jing· 2025-04-29 02:40
事件:2025 年4 月24 日,公牛集团发布2024 年年报及2025 年一季报。2024 年公司实现总营收168.31 亿 元(+7.24%),归母净利润42.72 亿元(+10.39%),扣非归母净利润37.42 亿元(+1.04%)。2025Q1 公司总营收39.22 亿元(+3.14%),归母净利润9.75 亿元(+4.91%),扣非归母净利润8.55 亿元 (+4.56%)。 2024 年新能源产品收入增速亮眼,外销实现较快增速。1)分季度: 2024Q4 公司实现总营收42.27 亿元(+3.41%),持续稳健增长;归母净利润10.09 亿元(-4.55%),短 期承压。2)分产品:2024 年公司的智能电工照明/电连接/新能源产品收入分别为83.31/76.83/7.77 亿 元,分别同比+5.42/+4.01/+104.75%,其中新能源产品实现靓丽增长主系产品矩阵快速丰富叠加技术、 渠道等多方面的共同助力。3)分地区:2024 年公司境内/境外收入分别实现营收165.52/2.39 亿元,同 比+6.83/+36.75%,内销表现稳健,外销收入增速转正并实现快速增长。 2024Q4 盈利能 ...
好太太(603848):2024A、2025Q1点评:收入业绩阶段性承压,期待国补带动需求修复
Changjiang Securities· 2025-04-28 23:30
Investment Rating - The investment rating for the company is "Buy" and is maintained [10]. Core Views - The company's revenue performance is under pressure, with expectations for demand recovery driven by national subsidies. The company has a solid foundation in smart drying products and aims to expand into multiple categories to drive future growth. The company has a market share of approximately 40% in the smart drying sector and anticipates a gradual recovery in revenue follow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subsidies in March 2025 [9][10]. Financial Performance Summary - For 2024, the company is projected to achieve revenue of 1.557 billion,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of 248 million, and net profit excluding non-recurring items of 244 million, representing year-on-year declines of 8%, 24%, and 24% respectively. In Q4 2024, the expected revenue is 488 million, with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at 58 million and net profit excluding non-recurring items at 54 million, reflecting year-on-year declines of 15%, 35%, and 42% respectively. For Q1 2025, the company is expected to generate revenue of 259 million, with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at 33 million and net profit excluding non-recurring items at 32 million, showing year-on-year declines of 11%, 40%, and 43% respectively [2][7][9]. Revenue and Profit Analysis - The company faces significant operational pressure in 2024, with an overall revenue decline of 8%. In Q4 2024, the revenue decline is projected at 15%. However, the decline in Q1 2025 is expected to narrow to 11%. The sales performance of smart home products is expected to grow, while traditional drying rack products are projected to decline by 19% [13]. The gross margin is under pressure due to changes in product mix, with Q4 2024 and Q1 2025 gross margins at 37.6% and 47.9% respectively, reflecting year-on-year declines of 15.5 and 4.0 percentage points [13]. Future Profit Forecast - The company is expected to achieve net profits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of 280 million, 330 million, and 380 million for the years 2025 to 2027, corresponding to price-to-earnings ratios of 20, 17, and 15 times respectively [9].
智能硬件2025年一季度投融市场报告
Wind万得· 2025-04-28 22:36
以下文章来源于RimeData 来觅数据 ,作者来觅研究院 RimeData 来觅数据 . 全面的一级市场数据平台 2024年,大模型取得关键进展,令沉寂已久的智能硬件取得了飞速进展。这一年,开源大模型的突破不仅降低了企业研发门槛,更推动 AI 从云端向终端 设备渗透,催生了智能硬件的大爆发。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 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这表明,智能硬件作为人工智 能落地重点,正处在产业和政策双重催化的关键发展阶段。 Agent或将成为智能硬件大脑,真正改善硬件使用体验。随着多模态大模型轻量化、边缘算力网络成熟及行业场景深度适配三大技术突破,推动智能硬件 从被动执行指令转向主动感知、推理与决策,重构人机交互范式。在这场变革中,智能眼镜有望借力Agent,实现人工智能的初步落地,成为首个爆发的 智能硬件单品。 据来觅PEVC数据,2025年一季度国内智能硬件领域合计发生融资案例36起,涉及融资金额19.13亿元。一季度智能硬件发展情况如何?产 ...
聚焦2025上海车展:海外客商组团“打卡” AI生态重构未来出行
Zheng Quan Ri Bao· 2025-04-27 16:38
春日的上海,黄浦江畔的"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人潮涌动。 近日,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上海车 展")开幕。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A级车展之一,2025上海车展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 区的近千家企业参展,规模创下历届之最。本届车展展出面积超36万平方米、全球首发车型数量达百余 款、举办193场发布会,展会期间预计总客流量达130万人次。 当前汽车正逐渐向智能移动终端转变,组合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为消费者带来更加 智能化、个性化的出行体验。2025上海车展外商观展团规模空前,前沿技术密集爆发,AI智能生态全 面落地,不仅展现了中国汽车工业四十年的跨越式发展,更以AI技术、安全革新与产业链融合为笔, 勾勒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新图景。 AI改写产业生态 2025上海车展不仅是新车的秀场,更是行业生态发展的瞭望塔。 有整车企业高管在车展现场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是构建智能生态。 公司推出的人形机器人和飞行汽车就是智能生态的一环,智能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的原理相似,其内在逻 辑都是由智能感知到反馈控制。 从 ...
智能手机生态战打响:如何解题后“国补”时期高端赛?
手机厂商如何应对其中的机遇与挑战成为当下必答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骆轶琪 西安报道 "国补"政策的持续推动,为国内手机厂商带来向高端市场突破的契机,也引发新的隐忧。 多名业内人士都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补"正推动国内2000-6000元价位段手机消费,但也担 心这将提前预支下半年的消费力,恐怕届时将影响到市场行情。 对此,OPPO 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刘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执行"国补"政策以来,虽然3月手 机销售有所回落,但节假日期间的消费力同比有一定提升。"因此我们判断,在五一、暑期、618等节 点,手机销售将表现良好,整体中国手机市场会有一定增长。" 此外,"国补"政策也对国内手机消费者带来一定观念转变,刘波认为,虽然"国补"不会对国内大盘销量 带来太大助推,但正明显拉动GMV(总交易额)增长,预计全年将拉动超过5%同比增速。 随着国内手机消费进入发展成熟期,围绕手机打造多元智能生态也成为厂商目前角逐的重要赛道,这甚 至关乎厂商未来在手机领域的市场空间,只是不同厂商的定位策略有所差异。 一方面,进入AI时代,生态策略正成为保留用户黏性的"稳定剂";但另一方面,过多的产品布局可能反 而 ...
机器人赛道迎来大玩家:vivo切入有何底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8 04:44
这并不是一时兴起。全球手机行业已经进入发展成熟期,想要寻求更好、更可持续的发展, 就要打开智能生态的大门。 在 AI 大 模 型 浪 潮 下 , 智 能 终 端 产 业 正 迎 来 一 系 列 新 机 会 , AI 眼 镜 、 智 能 机 器 人 、 智 能 汽 车 等,都是当下备受关注的新应用场景。虽然这些行业此前已经发展多年,但倘若不是大模型 带来的泛化技术提升并实现"智能涌现",这些终端可能不会那么快迎来发展加速期。 随着AI大模型持续快速发展,又一家大厂宣布进军机器人行业。 3月2 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 0 2 5年年会现场,v i v 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v i v o中央研究院 院长胡柏山演讲时表示,近日v i v o已经成立" v i v o机器人实验室",正式进军机器人行业。 但多条腿走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历史上从不缺乏盲目跨界最终失败的案例。面对旺盛的 市场机会,如何立足既有技术优势和场景能力,适当复刻并扩充业务范畴,是一门需要深入 权衡的艺术。 除此之外,如此构建起的智能互联生态,也会成为v i v o面向下一个AI技术时代的核心竞争壁 垒。 不难发现,不同于此前手机厂商探索跨界造 ...
一家“逆共识”企业的野心
虎嗅APP· 2025-03-24 13:25
全球智能清洁市场陷入一场诡异的悖论:销量增长但用户流失。 以占据智能清洁产品销量占比最大的扫地机器人产品为例,有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扫地机器人全渠道零 售额同比增长41%,达到194亿元,零售量同比增长32%,达到604万台,但扫地机器人活跃使用率却不足 50%。 科沃斯等头部玩家正在面临集体"失速",营收净利润双跌,"以价换量"难成解药:3000元以上市场难攻, 2000元以下陷入"加量不加价"的内卷;全行业马达平均寿命延长,用户使用热情在冷却。 当市场集中度攀升,同质化竞争把所有玩家卷入"参数竞赛-降价促销-用户逃离"的死循环中,一家成立仅7 年的公司,正用技术撕开裂缝。 战略逆共识:"别人恐慌我扩张" 对大多初创企业来说,抓住时兴风口,踏着前人足迹,撕开创新小口,稳固微弱优势,一点点小步快跑, 是性价比最高、失败风险最低的路径。 但追觅自有一套"避风口"逻辑判断: 当下中国成本优势消失、估值环境变化,竞争强度激化,风口赛道往 往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创新业务的成功几率不足1%。 "往往不是抓住风口机会带来成功,而是某一个关键的细节决定同一赛道两家公司的成败。"追觅创始人兼 CEO俞浩则认为,在成熟业务稳 ...
追觅科技官宣进入空调、冰箱等大家电赛道,将技术能力向家电全产业链延伸
IPO早知道· 2025-03-12 02:57
即将携新品亮相2025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2025)。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IPO早知道消息,追觅科技日前官宣将正式进入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赛道以及智能厨店领 域。 这意味着,追觅科技正加速布局全屋智能生态。作为全球高速数字 马达技术领先者,追觅科技近年 以智能清洁品类为核心,逐步拓展至个护、户外清洁等赛道。 本次 进军 大家电赛道 ,意味着其技 术能力向家电全产业链延伸。 同时,依托自身在清洁电器领域积累的高速数字马达、AI视觉交互等核心技术,追觅科技将技术优势 延伸至厨电领域,从而构建覆盖烹饪、清洁、环境管理等场景的全链路智慧生活解决方案,通过"清 洁+厨电"双引擎驱动,为高端智能家电市场注入创新变量。 在即将开幕的2025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2025)上,追觅将携首创的两款空调产品、 首款冰箱产品、全新洗衣机品类产品以及全系智能厨电产品亮相。 本文由公众号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原创撰写,如需转载请联系C叔↓↓↓ 发布四大品类五款新品,追觅持续拓展产品边界 加速迈向「前面没人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