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失业率
icon
Search documents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联储的两个目标尚未出现矛盾,但目前的趋势是失业率和通胀水平将上升。
news flash· 2025-04-16 17:57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联储的两个目标尚未出现矛盾,但目前的趋势是失业率和通胀水平将上升。 ...
彭博中国固收指数月报 | 2025年结束前美联储有望降息五次?
彭博Bloomberg· 2025-04-14 04:30
彭博是全球首家将中国债券纳入全球主流指数的指数提供商。彭博中国固定收益指数系 列作为衡量中国债券市场的旗舰指数,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清晰且独特视角和观察。 《彭博中国固定收益指数月报》 由彭博指数团队和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共同撰写,为 您呈现月度指数回顾、短期宏观经济和债市展望。 3月关键洞察 彭博中国固定 收益指数月报 2025年3月 彭博指数团队与彭博行业研究联合发布 彭博中国综合指数(衡量中国债券市场的旗舰指数)继上个月录得-0.69%后,在3月录 得-0.26%的回报,年至今回报率为-0.66%。在此期间,其30天波动率呈上升趋势。 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指数3月录得-0.27%的回报。以本币计价,人民币的年至今回报率 为-0.74%,在全球综合指数内27种货币中排名第23位(上月为第25位);而以美元计价,人 民币的年至今回报率为-0.09%,排名保持在第25位。 扫码阅读本期全文,您可了解以下指数3月表现: 所有待偿期限指数回报 彭博中国高流动性信用债(LCC)指数 中资美元信用债(功夫债)指数 ESG加权中国综合指数、ESG加权中资美元信用债指数及其基准指数 彭博行业研究观点 扫码阅读本期全文,您还 ...
非农的远虑与近忧(国金宏观宋雪涛)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3-14 02:47
非农报告并没有体现出"特马改革"的影响,这才是对非农影响更大的"深深的远虑"。 2025 年,美联储只有货币对策,没有货币政策。 文:国金宏观宋雪涛 第一个近忧,是失业率的跳升(从4.01%升至4.14%)和劳动参与率的下降(从62.6%下降至 62.4%)同时发生。 过去一段时间,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经常同时上升或下降,反映出劳动供给持续改善,但是这一次两 者反向,反映出劳动需求可能出现放缓。虽然从绝对水平来说还不会引发衰退,但单月的大幅跳升意 味着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波动或在放大。 第二个近忧,是"身兼多职者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升破了疫情之前水平,壮年就业率的修复停滞甚 至回落。 作为CPS调查的分项,身兼多职者的持续上行意味着非农新增就业(基于CES调查)或被部分高估,也 反映出身兼多职的底层人民依然需要在高物价环境中寻找更多的收入来源。 而壮年就业率的修复停滞甚至小幅下滑,意味着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端出现了相对的平 衡;而波动较大的青年失业率再次上升,结束了24H2以来的下行趋势。 第三个近忧,是最广义失业率(U-6)大幅跳升。从逻辑上,这是劳动力市场放缓的先行指标,其中 因经济原因的兼职者大幅增 ...
非农前瞻:最后一份健康的非农数据?
华尔街见闻· 2025-03-05 11:09
"资金削减和政策不确定性也可能通过政府合同商等渠道影响私营部门就业,影响可能在2月之后的月份显现,比如在专业服务等领域," 报告指出。此外,关 税不确定性、高利率和美元走强也可能进一步削弱制造业就业,而制造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已经疲软。 3月4日,花旗银行经济学家Veronica Clark和Andrew Hollenhorst在报告中表示,美国2月就业增长将放缓至13.5万个岗位,与1月的14.3万相比略有下降,但 仍属健康增长范畴。 花旗预计, 尽管失业率预计将保持在4.1%的相对稳定水平,但2月可能是"健康"就业数据持续的最后一个月,就业环境在春季和夏季可能进一步恶化,联邦政 府裁员和政府资金削减将成为额外的下行风险,失业率可能在今年年中攀升至约5%的水平。 失业率:短期稳定,预计将在年中达到约5%的水平 花旗经济学家预计2月份非农就业增长13.5万个岗位,与1月份的14.3万个岗位基本持平。花旗指出,尽管较2024年第四季度增速减缓,这一数据仍属健康范 畴,且可能因季节性调整因素而有一定上行空间。 据花旗,私营部门就业预计将增加12万个岗位,略高于1月份的11.1万个。政府部门就业可能受到影响,特别是 ...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GDP增长5%左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5 01:41
据央视新闻报道,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 导人出席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 城镇调查失业率5 . 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 2 0 0万人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粮食产量1 . 4万亿斤左右;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更多精彩内容 SFC 本期编辑 黎雨桐 来源丨央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