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

Search documents
全国首单乘用车再制造发动机进口业务落地天津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6-23 22:14
若干措施提出要"支持试点地区开展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为加快推进该项业务落地,天津海 关制定了海关系统首个试点进口再制造产品检验监管方案。该关提前介入,多次召开关政企三方座谈, 主动联系试点企业讲解相关政策要求,指导做好合规申报,设置专人专岗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加强与试 点企业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试点再制造产品进口计划,实时对接查验需求,组织业务骨干提前梳理现 场查验要点,研判潜在风险,把好国门安全关,保障首票业务顺利落地。 再制造产品是指将主体部分不具备原设计性能但具备循环再生价值的原产品(件)完全拆解,经采用专门 的工艺、技术对拆解的零部件进行修复、加工,产业化组装生产出的恢复或超过原产品(件)性能的再生 成品。 据了解,再制造产品在价格方面与同等新品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外包装上标有"再制造产品"标识,在产 品质量、安全标准和环保性能方面均符合国内关于同等新品全部适用技术要求和再制造产品有关规定。 据油滴(天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的进口再制造发动机将用于车辆的售后维 修服务。 天津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关将持续聚焦服务优势产业提质升级,推进"港关产城"融合,稳步探索和 总结再制 ...
上海消费新亮点⑧|260亿消费从何而来?“以旧换新”精准落地背后的“上海合力”
Sou Hu Cai Jing· 2025-06-20 12:26
东方网记者程琦6月20日报道:2025年"618"尚在火热进行中,但近期有部分地区传出"国补"暂停或调整的消息。对此,上海交电家电商业行业协会 秘书长葛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上海家电"以旧换新"没有调整的计划,将继续以全品类执行,与原来的政策保持一致。 正是这份稳定的政策预期,为这场消费盛宴提供了坚实土壤。来自该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自今年上海深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国补 +市补+企补"三级补贴与线上线下双渠道协同以来,截至目前,相关订单量已突破1100万笔,销售额更是超过260亿元。尤其在近期"618"大促的带 动下,家电家居订单环比激增100%。 【编者按】第六届"上海购物节"4月底至6月底举行。即日起,东方网推出"2025上海消费新亮点"系列报道,挖掘上海实体消费新亮点、新模式、 新做法、新变化,剖析热潮背后的驱动力与市民消费趋势的变迁,为读者呈现一幅真实、立体、充满活力的上海实体经济消费新画卷。 专家解读:政策与市场共振,洞察消费者是核心 这260亿的消费热潮是如何被点燃的?从政策的精准设计到市场的火热响应,再到消费者的购物车,一条完整的增长链条逐渐清晰。 卖场直击:政策叠加促销,撬动消 ...
中国家具协会发布行业以旧换新 重点推广企业和典型案例
Xiao Fei Ri Bao Wang· 2025-06-20 02:14
日前,中国家具协会发布行业以旧换新重点推广企业和典型案例,北京金隅天坛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的"天坛家具以旧换新促消费稳增长案例"、深圳市左右家私有限公司的"'大国品牌·焕新万家'左右家居 以旧换新首创双换新机制"、广州尚品宅配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的"尚品宅配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码惠民, 助力家居消费焕新"、曲美家居的"让家更有想象力——2024曲美家居焕新计划"、山东凤阳家居有限公 司的"2024年618全民焕新季"等14家企业和案例入选。 今年2月,中国家具协会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 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和《商务部等6部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家装厨卫"焕新"工作的通知》精 神,组织开展了"2025年中国家具行业以旧换新重点推广企业及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经企业申报和综合 评价,14家企业和案例入选2025年中国家具行业以旧换新重点推广企业及典型案例名单。 □ 双 木 尚品宅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普惠政策中率先行动,让利加码补贴政策,引领全民家居焕新。携手女 王臻选生活体验官佘诗曼,推出女王臻选焕新精装套餐、整装套餐等系列产品;针对局改需求,推出焕 新套餐,两款 ...
在广州巨惠码头发展有限公司,发现全球日用百货正品特卖的魅力
Sou Hu Cai Jing· 2025-06-18 03:25
在广州巨惠码头发展有限公司,发现全球日用百货正品特卖的魅力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广州巨惠码头发展有限公司还特别注重线上购物体验的优化。用户只需轻点手机 屏幕,即可在用户友好的网站界面上浏览全球日用百货精品,并通过便捷的移动支付系统完成交易,整个过程轻 松快捷。此外,线上平台的大数据分析还能进一步细化客户画像,实现更加个性化的商品推荐,大大增强了顾客 的购物满意度。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巨惠码头发展有限公司在市场营销方面也展现出了独到的见解。通过与各大社交平台上的网 红合作,进行产品植入和口碑营销,惠码成功地将品牌形象年轻化、时尚化,吸引了大量追求生活品质的年轻消 费者群体。同时,惠码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引入环保材料制成的产品,鼓励消费者参与回收再利用计划,这不 仅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于绿色消费的需求,也提升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总而言之,广州巨惠码头发展有限公司以其全球视野、正品保障、智能特卖以及贴心的服务,成功构建了一个连 接全球优质商品与消费者的桥梁。在这里,每一次购物都是一次探索全球日用百货精品的旅程,每一次选择都是 对生活品质的一次提升。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 ...
上海“AI+消费”嘉年华启幕,绿色家电促消费活动同步推进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6-17 10:43
在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消费市场持续升级转型的当下,上海正以创新之姿,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消费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与此同时,丰富多元的促消 费活动也如火如荼开展。一系列亮眼数据背后,是上海消费市场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AI+消费"创新场景,赋能消费新生态 6月17日下午,上海市"AI+消费"嘉年华暨人工智能消费品体验周举行,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消费场景创新,培育智能消费增长新动能。 潘洁 摄 活动期间,上海市电子商务和消费促进中心发布了首批上海市商务领域"人工智能+"应用优秀案例。案例征集工作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指导,市电子商 务和消费促进中心具体开展,全市商务领域人工智能应用优秀案例征集工作,聚焦全链路、各场景创新应用,形成《商务领域人工智能应用评价指南(试 行)》,从多维度评估应用效果。经各区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最终入选20个优秀案例,涉及行业覆盖"AI+消费""AI+商务"两大领域。 杨浦区现场发布了推进"人工智能+消费"商圈建设举措。重点从数实融合开拓场景赋能新赛道、精准施策激活消费增长新动能、多维保障构筑产业发展 新生态方面,同时依托区域"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大学+大厂"集聚优势,以人工智能推动技术 ...
立方财评 | 提振消费要打好“政策组合拳”
Sou Hu Cai Jing· 2025-06-17 08:47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 入夏以来,从龙虾节到露营节,从啤酒节到美食节,各地消费活动热度持续攀升,不只是夏夜烟火气的 回归,更是中国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升级提速的鲜明写照。在此背景下,河南、福建、广东等地相继出 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围绕稳就业、促增收、扩内需,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消费不仅是经济增 长的重要引擎,更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 当前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吃穿用到托育养老、从商品购买到服务体验,消费升级趋势日益明 显。广东发放托育券、福建鼓励发放结婚消费券,河南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微短剧去旅游"的文 旅新场景,这些举措都集中指向服务消费的培育与壮大。服务消费的快速扩容,不仅关乎经济数字的增 长,更映射出城镇化进程中居民日常生活方式的深层变迁。 面对新的消费趋势,政策工具也在持续创新与升级。从直接补贴到结构性减税,从消费券发放到社保补 贴,从贷款贴息到带薪休假,各地政府正在通过多重路径激活消费动力。广东对符合条件的消费贷款给 予财政贴息,上海、贵州推动文旅、养老等项目通过基础设施REITs获得融资支持,海南鼓励探索春秋 假弹性休假机制……这些举措共同构建起更加系统、更有协同性的促消 ...
国补,为什么暂停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6-15 04:27
临近618的尾期,各大电商平台都在展开最后的角逐,但一场"国补暂停"的风波给消费市场浇了一盆冷水。 在云闪付App的"全国政府补贴专区",黑龙江、四川、济南等地的家电补贴资格券显示"当日名额已领完",重庆、郑州、吉林等地更是直接暂停申 领。 在社交平台上,"国补暂停"的话题迅速发酵,有人疑惑"国家是不是没钱了",也有人担忧消费盛宴要凉了。 这场暂停,究竟是短期调整,还是长期转向?国补暂停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经济逻辑呢? 02 首先,国补为什么暂停了? 直接的原因就是钱花得太快了。 国家今年本来是给了3000亿的补贴预算,但是截至5月底,全国就已经消耗了1500亿的补贴资金。 而且,这个补贴的钱,是按照"中央大头、地方小头"的模式来筹措的。 但不同的地区,地方财政的差异很大。 01 江苏、重庆等地有钱,所以地方承担的比例高,这就导致资金协调困难,不得不阶段性收紧政策。 中西部地区虽然地方承担的比例低,但因为财力有限,所以,补贴的金额和范围本来就有限,花完了也就结束了。 这么一看,国补的模式是不是好像有问题? 从理论上讲,如果玩转了,国补其实是个非常好的模式。 因为商家销售出去货物,就得给政府交税,比如增值税率就有 ...
2025首发上海绿色家电新品推广季启动 打造首发经济风向标
Xin Hua Cai Jing· 2025-06-14 13:16
目前,在产品结构上,以智能家居为代表的绿色科技产品成为主力。一、二级能效家电占比90%以上, 清洁类、净水类产品增速较快,智能化、绿色化成显著趋势,折射出消费市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 升"的结构性转变。 《2025首发上海绿色家电新品推荐产品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当天也正式发布。上海交电家电商业行 业协会联合上海质检院家电所、上海家电网等专业机构,携手海尔、海信、格力、美的、博西、方太等 家电品牌,共同甄选出一批兼具科技创新力、环保表现力与生活美学力的2025首发新品。所有入选产品 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认证。 上海市质检院家电所主任陈巍表示,该名录不仅是一份推荐清单,更是一份品质承诺与行业宣言,其核 心成效在于实现"三转化":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消费动力、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用户体验、将环保意识转化 为行为习惯,为全国绿色消费变革提供"上海样本"。 据上海交电家电商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葛森介绍,上海家电行业将以本次绿色家电推广季为起点,强 化"首发经济"标杆作用,持续挖掘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上海交电家电商业行业协会也将持续发挥 桥梁纽带作用,联动制造企业、零售平台、社区网点等多元主体,推动实现以旧换新政策"可持续" ...
破万亿的以旧换新:补贴狂欢下的耐力赛
Sou Hu Cai Jing· 2025-06-13 11:24
截至5月底,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1.1万亿元,深圳单城家电数码、汽车消费贡献超300亿 元。政策红利正通过多元渠道高效触达消费者。5月30日京东"618大促"开启仅10分钟,北京消费者陈女 士便以5499元的国补价拿下新款智能手机;福建李先生则一次性购入全套智能家电,坦言"所有的家电 配置都在等'618大促',用国补也更方便优惠"。平台数据显示,在"国家补贴+平台加磅"双重助力下, 首小时超500个家电家居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逾10倍,十大国产头部品牌增速超500%,趋势品类中艺术 电视、AI节能空调等20余类商品增长超20倍。 政策刺激虽见效显著,但部分耐用品集中消费可能挤压未来空间,燃油车、家装建材等领域表现尤为明 显。京东"618"数据显示,轮胎保养、汽车用品等传统品类增长超30倍的同时,新能源车充电装备成交 额同比激增10倍,电动自行车增长300%,折射出绿色消费的转型潜力。值得注意的是,当政策"暖 风"褪去,若创新"薪火"未能续燃,消费热情终将降温。 破题关键在于推动"政策输血"向"产品造血"转化。企业需把握补贴窗口期,以技术迭代创造持久吸引力 ——正如新能源车凭借体验与成本优势受到青睐,智能 ...
2025新消费市场趋势发展报告
Sou Hu Cai Jing· 2025-06-12 15:16
新消费市场的背景与现状 新消费市场的兴起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从经济层面来看,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使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上升,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为新消 费市场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技术进步方面,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 在商业领域的广泛应用,赋予了商家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能力,加速了新消费市场的变革与升级。政策支持也为新消费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国务院办 公厅发布意见,计划 3 至 5 年构建促进新型消费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也联合发布措施,统筹大量资金释放消费潜力。在 这样的背景下,新消费市场呈现出繁荣的现状,2024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487895 亿元,比上年增长 3.5%,其中网上零售额表现亮眼,全国网上零 售额 155225 亿元,比上年增长 7.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26.8%。新消费模式具有明显特点,消费升级趋势下消费者对品 质、品牌、服务等方面要求提高,线上线下融合形成全渠道零售模式,数据驱动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共享经济模式也逐渐渗透到零售行业。 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