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

Search documents
AI时代的领导力变革,可能会比以往的革命来得更猛烈些
3 6 Ke· 2025-06-26 02:46
2025年,全球企业正经历一场由AI驱动的"领导力大考"。 微软凭借Copilot重构生产力生态,华为在算力封锁下逆势突破万亿营收,字节跳动以算法领导力颠覆内容产业。 当DeepSeek等大模型成为员工的"第一顾问",当Z世代管理者天然拥抱人机协作——传统领导力的围墙正在崩塌。 随着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人类智能,传统组织向智能组织发展成为必然。领导者将面对人与机器结合的新形态组织。 领导力从未如此关键,也从未面临如此深刻的变革。当下企业领导者普遍面临的痛点是:领导者如何驾驭变局?传统领导力如何升级? 82%的青年领导者已开始"共生" 让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谷歌Workplace在2024年11月的调查显示:82%的青年领导者在工作中使用AI,93%的Z世代每周使用两种以上AI工具。更让人震惊的是,98%的受访者相 信,AI将在未来5年彻底改变他们的行业。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的年轻下属,可能已经有了一个比你更聪明的"顾问"。 我们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进行的一项针对EMBA学员的持续跟踪研究更加耐人寻味。2024年8月,17.81%的企业高管表示"从不使用"AI。短短8个月后,这 个数字降到了8.89%。 图1企业 ...
技术越强越没有选择权?
Hu Xiu· 2025-06-23 07:21
看了一个采访,是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埃里克讲到关于"价值观"的重要性。 他说了一句话,很直接: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一件事,那你就会很容易被别人的价值观带跑。 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特别有力。它其实在提醒我们:在这个技术爆炸、信息泛滥的时代,人最核心的 东西,价值观,很容易被冲散。 看完后,我挺震撼。他用一种特别系统、冷静的视角,把未来讲得既清晰又让人警觉。 他说,技术带来的不只是机会,还有我们还没准备好应对的风险。所以,我认为内容很有价值,希望分 享给你。 1 现在每天都有新工具、新平台、新趋势冒出来。AI、算法、社交媒体……这些东西本身没有立场,它 们是工具。真正决定这些工具走向的,是我们怎么用它们。 所以埃里克说,一个人必须清楚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 他说他自己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不是看手机,也不是开例会,而是花点时间静下来,问自己几个 问题: 我今天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坚持什么?这不是鸡汤,而是一种"锚定";就像一艘船,风再大、浪再 高,只要锚还在,就不会飘走。 他还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人生其实是分阶段的。 0到25岁,是积累资源的阶段;25到50岁,是建立影响力 ...
给员工提意见,这五个坑千万别踩
3 6 Ke· 2025-06-20 05:29
表达反馈的方式和措辞,往往决定了沟通的效果。只要你始终以"支持员工成长"为出发点,即便是最棘手、最严厉的反馈,也可以用一种富有 人性、充满关怀的方式传达。当然,也要接受一个现实: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正视自身的问题,有些人甚至会因你直面问题而产生抵触情绪—— 这很正常。 与下属沟通绩效问题,堪称管理者最棘手的职责之一。至今我仍清晰记得,初任管理者时,第一次给团队提改进意见前的忐忑。谈话前一夜我辗转反侧, 最终不得不依赖人力资源部门准备的谈话提纲才完成那次沟通。 在我担任CEO和管理者的职业生涯中,我见证了许多新任管理者对于绩效谈话(performance conversation)的手足无措。人性使然,我们都渴望认同感与 归属感,而任何形式的对立都可能威胁这种渴望。初步尝试绩效谈话的管理者对此感受尤为深刻,他们总是担心批评性反馈(critical feedback)会动摇原 本稳固的上下级关系。 如果你也有相似经历,请不必过分担忧。虽然绩效谈话并非易事,但随着时间推移以及反复练习,你的沟通技巧会逐步提升,也能够从容地提出批评性反 馈。不过,在刚开始进行绩效谈话时,新手管理者往往会陷入一些常见误区。本文将分析绩效谈话 ...
登顶,并非旅程的终点
麦肯锡· 2025-06-19 13:28
全文阅读时间约为5分钟。 大多数CEO在走马上任之时,对自我的认知仍大有精进空间。这场未竟的自我探索之旅,恰恰是成就卓 越领导力的关键所在。 过去几年,我与众多CEO深入交流了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历程,令我深有感触的是:他们作为领导者的 成长,从未因登上职场巅峰而止步。相反,成为CEO,只是他们终身领导力修行的新起点。 我们在书中分享了许多破解这一成长密码的案例,希望为现任CEO和未来领袖提供启迪。那些真正实现 自我跃迁的人,往往既忠于内心,又坚定不移地履行组织使命;既体恤他人,也不为外界评判所困。出 人意料的是,相当多的CEO并非凭天赋直觉自然成长,而是通过长期、深思熟虑的自我修炼,才逐步成 为理想中的领导者。 对领导者而言,挑战从不轻松。他们既要不断精进自我,也要确保自己卸任时,组织比当初更为强健。 他们需要正视自己的优势、短板与热情所在。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位高管,在银行业深耕二十年后,感到 智识受限,最终毅然转型为硅谷风投人,并投身高校的教学与研究。她深知,唯有持续挑战自我,才能 保持最佳状态。她的经历印证了一个事实:领导力之路,从来不是一条直线。尤其在当下这个变革狂 飙、科技重塑一切的时代,更是如此。 特 ...
信任就像一场舞蹈。学习这些步骤,成为更出色的领导者
3 6 Ke· 2025-06-19 07:10
全文阅读时长约17分钟 要在办公室生活中顺利前行,我们需要平衡脆弱感与坦诚反馈。偶尔冒犯到别人也完全没关系。 信任是领导力的基石。它决定了你与同事及团队成员互动的质量,也影响着你们共同产出的成果水准。信任支撑着冒险、创新、协作、信息共享、革新与成 长。信任(正如金钱或爱)让世界运转——直到它不复存在。拥有信任文化的组织能释放潜力;缺乏信任的组织则会出现创造力受限、参与度下滑、产出质 量下降以及一系列负面结果。 信任的建立依赖于多种因素。作为管理者,同事和下属希望能够信任你的决策,信任你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保护团队成员,能洞察机遇与风险、做出艰 难抉择,并始终以组织和员工的整体利益为先。 但信任的内涵远不止这些。它具有深刻的关系属性与互惠性,涉及分享信息、观点、信念,乃至偶尔的即兴想法和个人感受。这不仅限于你作为领导者的身 份或所采取的行动,而涉及他人如何认知你这个人。当人们能自在表达自我、走出舒适区时,信任便会生根发芽。他们会了解彼此的内在完整性、性格、价 值观与特质。达到这种深层信任并非易事:了解他人与被他人了解,意味着我们必须首先放下那些有意或无意设下的心理屏障。 这种复杂性与不适感,本就是领导力的一部 ...
皮克斯高管:不会像前老板乔布斯那样在凌晨3点给员工打电话
财富FORTUNE· 2025-06-16 12:33
倘若没有皮克斯背后的财务支撑、支持性的领导团队以及动画天才们的掌舵,它或许不会成为如今的电 影巨头。该工作室的首部电影是1995年上映的《玩具总动员》——这是皮克斯最受喜爱的作品之一,由 此开启了五部曲系列,且仍在延续。随后,皮克斯在接下来的15年里接连推出《超人总动员》(The Incredibles)、《赛车总动员》(Cars)、《美食总动员》(Ratatouille,)、《海底总动员》和《飞屋环 特斯拉(Tesla)首席执行官、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曾以凌晨2:30发送重要邮件而闻名,而杰夫·贝佐斯 (Jeff Bezos)营造的亚马逊文化则要求员工在午夜后回复消息。图片来源:Justin Sullivan / Getty Images 尽管史蒂夫·乔布斯凭借iPhone、iPod等产品革新科技而闻名,但鲜有人知晓他的另一重身份——《海底 总动员》(Finding Nemo)和《玩具总动员》(Toy Story)等深受喜爱的影片的幕后推手。他是皮克斯 动画工作室的三位创始人之一,于1986年从卢卡斯影业(Lucasfilm)收购了该团队。然而,在领导这 家标志性电影公司期间,乔布斯有 ...
缺乏AI领导力,任何AI项目都将沦为昙花一现的试验品
3 6 Ke· 2025-06-13 00:51
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迅猛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感到焦虑,于是一些超前的企业开始尝试 AI项目,希望借此提升效率、优化业务或创造新的商业模式。然而,理想很丰满但落地很骨感,大部 分企业的AI项目最终未能落地,甚至沦为"昙花一现"的试验品。究其原因,往往并非技术本身的问题, 而是企业缺乏真正的AI领导力。 首先我们来谈一下什么是AI领导力 同时由于缺乏技术基础,一些企业领导感到迷茫与焦虑,面对AI项目不知道从何下手,要么做甩手掌 柜交由技术部门全权处理,要么按照自己的想法乱指挥,究其原因还是企业领导根本没有搞清楚:人工 智能≠人类智能,一些企业领导甚至不清楚什么类型的AI适合公司的业务应用场景,最关键的是AI技术 目前为止还是有应用局限性的,存在算法偏见、数据安全、道德约束等问题,如果企业领导在前期不加 以重视,那么在后期很容易导致状况百出。 其实要知道的是企业领导的AI认知是后期员工应用的天花板,微软公司CEO萨提亚·纳德拉他将自己在 AI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归功于领导力——不是因为他懂最先进的AI技术,而是因为领导力为组织定下基 调并刷新了微软员工的思维方式。 第二,规划能力不足 在进行AI项目规划之前, ...
同理心,才是拉开领导者差距的关键特质
3 6 Ke· 2025-06-12 02:34
同理心是领导者必备的素质,若领导者不能接纳并践行同理心,后果将很严重。忽视同理心可能导致负面结果,包括职场环境恶劣、士气低 落、人员流失严重以及员工倦怠。对领导者而言,可能无法与他人建立联系、难以收集信息,或者被认为高高在上。尽管如此,很多领导者仍 然难以理解同理心究竟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践行。本文指出了领导者在工作中正确运用同理心的六种策略。 最近,我为一家大型跨国企业设计了一个领导力沟通研习班。首席执行官看到我的草案里有关于同理心的课程时,反应道:"我们都知道同理心是好东 西,但做那些过于感性的事,感觉不太靠谱。" 领导者常常高估自己的同理心水平。《2024年职场同理心现状报告:行动方案》显示:"55%的首席执行官认为自己在工作中以同理心领导,但只有28% 的员工和22%的人力资源人员认同这一点。"在另一场领导力研讨会上,一位参与者表示:"我不喜欢像心理治疗师那样倾听别人的感受。我试着对员工这 么做了,但感觉不真诚,而且效果也不好。" 同理心是领导者必备的素质,若领导者不能接纳并践行同理心,后果将很严重。忽视同理心可能导致负面结果,包括职场环境恶劣、士气低落、人员流失 严重以及员工倦怠。对领导者而言,可 ...
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的布莱恩·贝德福德将担任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局长,参议院文件指出FAA面临严重的领导力不足和信任文化问题。
news flash· 2025-06-09 17:22
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的布莱恩·贝德福德将担任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局长,参议院文件指出 FAA面临严重的领导力不足和信任文化问题。 ...
巴菲特眼中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点拾投资· 2025-05-30 03:06
每一个人都会问自己,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一个人品质的因素特别多元,那么是否有一个最重要的品 性?关于这个问题,巴菲特在1998年的佛罗里达大学演讲中给出了他的答案。这一次演讲,据说段永平听了不下10 次。我自己也在不同阶段反复观看。 在这一次演讲的开头,巴菲特提到在奥马哈有一个人叫皮特·基威特,他过去常说,在招人时会看三点:诚信 (integrity),智慧(intelligent),活力(energy)。他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前两点,那么后两点会害了他。如果一个 人没有诚信,我宁愿这个人又本又蠢(if they don't have integrity,you want them dumb and lazy)。 巴菲特说,作为MBA二年级的学生,大家都具有后面两点,所以更想谈谈前面两点。于是,巴菲特提出了一个设想:假 设你们能买下某一个同学余生10%的收入,而且不能来自他父母的财富,你会选择谁? 巴菲特的原话是:You would pick the one you responded the best to,the one who has the leadership qualities,,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