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

Search documents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落地上海 国企试点彰显责任担当
Sou Hu Cai Jing· 2025-10-08 17:27
在数字化浪潮加速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业务平台于上海正式启动运行,跨境支 付、区块链服务与数字资产三大平台同步亮相,标志着我国在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建设上的又一次重大 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绿地香港等国有企业成为首批试点单位。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央企平台,绿地香港将在房产 交易、物业缴费、社区养老等领域率先引入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这意味着,在国家监管和市场化机制 的共同推动下,数字人民币将首次大规模应用于传统地产与民生服务。 业内专家指出,国有企业承担着引领行业方向与践行社会责任的使命。绿地香港的参与不仅能确保试点 运行的合规与安全,也为推动房地产行业资金流转透明化、交易监管智能化提供了坚实的实践样本。未 来,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数字人民币有望在住房民生、城市治理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真正实现国家 战略与人民需求的有机统一。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指出,数字货币的跨境应用与制度创新,既是提升国家金融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 是推动全球支付体系改革的重要贡献。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强调,业务平台落地上海,与上海 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定位高度契合,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
手握七成需求拒购美元矿,中国争夺铁矿石定价权
Sou Hu Cai Jing· 2025-10-08 13:56
买方觉醒 过去几十年,铁矿石市场一直由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三大巨头主导。买家只能按照他们的规则交易,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国,消化了大量 的铁矿石,却长期在采购上受制于人。 2022年,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这一举动耐人寻味。它将国内几十家钢厂的采购需求集中起来,统一谈判,改变了以往"分散采购、各自为战"的局面。 一纸通知,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应声而震,澳大利亚总理急忙出面回应,必和必拓股价应声下跌。 9月30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一则简短通知,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投下重磅炸弹:即日起,国内所有钢厂暂停采购澳大利亚必和必拓旗下以美元计价的 海运铁矿石,已装船的货轮暂缓接卸,仅保留人民币结算的现货铁矿石交易。 消息一出,必和必拓股价当日盘中暴跌。 这场围绕"黑色黄金"的博弈,绝非简单的贸易纠纷,而是中国从资源贸易"被动买单者"转向"规则制定者"的关键 一步。 这一转变的效果逐渐放大。2025年前8个月,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比例下降了12%。中国铁矿石进口多元化比例大幅提升。 中国需求的市场分量 中国对全球铁矿石市场的影响力,源于其巨大的需求规模。 据行业数据显示,中国消费了全球约75%的海运铁矿石。20 ...
经济压力大、人民不赚钱!为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看好中国经济?
Sou Hu Cai Jing· 2025-10-08 13:19
2025年下半年,很多人依然感到经济压力山大,找工作难,收入也没有明显增长。 与此同时,关于美国经济复苏的新闻不断,让不少人开始怀疑中国经济的未来。 有些人甚至觉得,中国的经济黄金期已经过去,再也回不去了。真的是这样吗? 经济压力大、人民不赚钱!为何还有人看好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多次重要的转型,从农业国到工业化,再到现在的高科技和服务业驱动型经济。 这一过程中,虽然每一次转型都伴随着阵痛,但每次转型后,中国经济都能迎来新的发展动能。 而2025年下半年的中国经济,依然拥有巨大的韧性,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中稳步前行。 今年4月7日,中国迎来了一次严重的关税冲击。 当时,A股市场应声暴跌,跌幅一度达到245点,市场情绪出现恐慌,很多投资者担心中国是否会重蹈2018年贸易战的覆辙。 但出人意料的是,中国政府并未慌乱,而是迅速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稳定市场信心。 中国政府的反应非常迅速且有效,首先通过托底港股市场来稳定金融情绪,然后再采取措施稳定A股市场。 几天之内,市场信心得到恢复,股市反弹明显。这一过程清晰地体现了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 与此对比,面对类似的挑战,美国市场的反应 ...
莫迪最担心的一幕已出现,俄要求用人民币结算石油,连美元都不收
Sou Hu Cai Jing· 2025-10-08 12:11
对印度总理莫迪来说,2025年开年这件事,恐怕比任何外交风波都来得刺耳——俄罗斯一锤定音:今后买我的油,别给我美元、别提卢比,人民币才好使。 这不仅是一个货币的选择问题,更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直接打在了印度苦心经营的"战略自主"脸上。 长期以来,莫迪政府一直试图两头通吃,在俄美之间左右腾挪。但这回,俄罗斯不给台阶,美元不收、卢比不认,人民币成了唯一选项。这不是印度主动靠 近中国,而是现实逼着印度低头,这一幕的背后,是全球能源结算格局正在悄然重写,而印度,只能勉强接招。 俄乌冲突之后,俄罗斯被踢出了美元体系,西方制裁像锁链一样拴住了它的金融手脚,但俄方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灵活转向,打起了人民币的主意,原因 很简单:美元和欧元通道太危险,随时可能被西方银行冻结,而人民币可以通过中国银行直接兑换成卢布,既安全又顺畅。 更现实的是,俄罗斯手上的卢比根本花不出去。截至2024年底,俄企业持有的卢比积压超过400亿美元,连买个像样的印度商品都成问题。而人民币不同, 不仅能买中国制造,还能投资"熊猫债",妥妥的硬通货。 俄罗斯的态度也经历了从"可以商量"到"非人民币不可"的转变,2023年印度石油公司还可以用迪拉姆或卢比支付 ...
金价疯涨、央行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释放哪些信号?
Huan Qiu Wang· 2025-10-08 11:24
10月7日,央行公布最新的官方储备资产情况,截至9月末,央行已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从市场表现来看,9月份,国际金价累计涨超10%,进入10月 后,在避险情绪升温助推下,国际黄金期货和现货价格近两日先后升破4000美元/盎司大关。 央行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 最新的官方储备资产数据显示,9月末,央行持有黄金7406万盎司,较上月末增加4万盎司。这是自2024年11月以来,央行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 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央广网记者表示:"近期央行继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 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 升。"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官方黄金储备虽连续第11个月增加,但增量环比有所下降。王青指出,这一情况符合市场预期。"9月份美联储重启降息,美国政府 持续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施加压力,加之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居高不下,带动当月国际金价涨幅明显扩大。由此,9月央行增持黄金规模降至2024年11 月恢复增持以来的最低水平。" 王青进一步指出,近期央行在国际金 ...
中国连11个月买黄金, 应对美元风险,筑牢人民币硬信用
Sou Hu Cai Jing· 2025-10-08 09:13
最近央行又更了黄金储备的数,9月末是7406万盎司,比8月多了4万盎司,这都已经是连续11个月买黄 金了。 可能有人会纳闷,不就是买点黄金吗?至于月月不落,坚持这么久?其实真不是随便调调资产,这里面 藏着咱们应对全球金融变化的心思,今天就跟大家捋捋这事儿。 而且这事儿真不是咱们独一份,全球央行都在干。从2010年开始,各国央行就没停过净买黄金,2023年 的购买量说不定还能破纪录。 先说说咱们自己的情况吧,咱们的外汇储备规模一直是世界第一,但有个挺尴尬的点,含金量太低。 截至9月底,黄金只占外汇储备总额的3.8%左右,你跟别人比就知道差距了,德国、美国这些发达国 家,黄金占比都超60%,连俄罗斯都有20%以上。 就算看绝对吨数,咱们官方储备是1948吨,排全球第六,可跟美国的8133吨比,那还差得远呢。 为啥会这样?其实是过去几十年的思路问题。以前咱们外汇储备主要买美债这些美元资产,核心是保流 动性,毕竟美元是全球贸易主要用的货币,手里有美债,跨境付钱的时候能快些。 但这些年美元越来越不稳了,你看2020年美债收益率倒挂,2022年美联储又猛加息,美债价格跌了不 少,咱们的储备也跟着面临缩水风险。 现在每月慢 ...
莫迪宁可得罪美国,也要用人民币购买俄罗斯石油,两年来第一次
Sou Hu Cai Jing· 2025-10-08 09:12
Core Viewpoint - The decision by Indian state-owned refineries to resume purchasing Russian oil in RMB is not merely a trial but a necessity driven by geo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alities, marking a significant shift in global energy trade dynamics [3][18]. Group 1: Geopolitical Context - The ongoing Russia-Ukraine conflict and Western financial sanctions have effectively excluded Russia from mainstream financial systems, making traditional currencies like USD and EUR unusable for Russian oil transactions [6][16]. - India's previous attempts to use RMB for oil purchases were hindered by strained Sino-Indian relations, but private refineries continued to utilize this payment method [8][10]. Group 2: Economic Implications - The price advantage of Russian oil has diminished, with discounts shrinking from $10-20 per barrel in 2022 to just $2-3 by 2025, yet the diversification of payment methods remains crucial for energy security [10][12]. - The shift towards RMB payments is part of a broader trend of "de-dollarization," with over 90% of Sino-Russian trade now conducted in local currencies, indicating a move towards a financial ecosystem less reliant on the USD [12][16]. Group 3: Future Outlook - The issuance of RMB-denominated "panda bonds" by Russian energy companies and the increasing interest from other nations in local currency settlements suggest a growing trend towards financial independence from the USD [14][16]. - The evolving global trade landscape presents opportunities for emerging markets to assert more control over their economic transactions, with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being a key aspect of this shift [16][18].
人民币结算令,既是对澳大利亚的最后通牒,又是对美国的深远打击
Sou Hu Cai Jing· 2025-10-08 07:46
中国近期宣布将停止采购必和必拓等澳大利亚铁矿商以美元结算的海运铁矿石,并要求以人民币结算。这一政策令澳大利亚矿业巨头深感压力,表面上看 似只是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争端,实则影响深远,既是对澳大利亚经济的精准反击,也是对美国金融霸权的一次重击。 全球大宗商品贸易的结算货币问题,早已超越了经济领域,成为国际政治博弈的重要一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国,每年消费全球约七成的铁矿 石,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国,两国的经济联系原本应互惠互利。然而,长久以来,澳大利亚矿企凭借市场垄断地位,操控铁矿石定价 权,使得中国每年为铁矿石支付的成本居高不下。尽管铁矿石的开采成本仅为每吨16到18美元,但澳大利亚却将其售价抬高至每吨80到100美元。更不合 理的是,澳大利亚矿企即便在现货价格已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依旧在长协谈判中要求价格上涨。这种"买得越多,价格越高"的定价方式让中国钢铁企业 每年多支付数百亿美元的额外成本。 中国此次推行铁矿石人民币结算政策,背后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此次决策主要集中在三个核心目标上:第一,争夺铁矿石定价权,避免长期承受 不公平的"溢价"困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买家,却长期 ...
掀桌子!中国开始清算澳洲铁矿石的“二十年血债” 大人,世界变了
Sou Hu Cai Jing· 2025-10-08 03:26
上世纪末,铁矿石贸易的定价权牢牢掌握在三大矿业集团手中。中国虽是全球最大进口国,却始终处于 被动地位。每一次谈判,都是买方无力反击的现实缩影。采购量巨大,却难以左右价格,钢厂利润被上 游层层压缩。美联储货币政策带来二次剥削,铁矿石用美元结算,汇率波动直接转化为成本压力。 这种格局延续了整整二十年。澳大利亚出口铁矿石收入占据经济半壁江山,面对中国市场,态度从容甚 至强硬。中澳关系起伏,澳方却始终能仰仗铁矿石"护身符",对中国大麦、红酒等商品采取限制措施 时,依然底气十足。 铁矿石价格机制的变化成为关键转折点。早期长协机制带来相对稳定,但指数化定价后,价格每日波 动,市场投机性增强,铁矿石价格多次暴涨。中国企业在"分而治之"的策略下,始终难以形成合力。过 去二十年,铁矿石贸易积攒的"血债",正是由此而来。 中国三张牌彻底改写博弈规则 2022年,中国正式成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这个"超级买家"平台出现,意味着中国钢企结束各自为战, 转为统一对外采购。买方联盟与卖方联盟的对峙格局初步形成,议价权开始向中国倾斜。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迎来罕见震荡。中国铁矿石采购突然"掀桌子",澳大利亚经济神经被精准击中。这场 风暴背后,是 ...
中国为啥暂停部分澳矿采购?铁矿石定价权博弈,到了一个关键时刻
Sou Hu Cai Jing· 2025-10-08 02:46
必和必拓2024-2025财年的业绩报告显示,其铁矿石业务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高达260亿美元,利润率惊人的达到53%。与此同时,同期中国整 个钢铁行业的利润总额仅为291.9亿元人民币(约合40亿美元),不及必和必拓一家公司利润的一半。这种极度失衡的利润分配,根源在于澳大利亚矿商对 铁矿石定价权的长期垄断。 2025年9月30日,一声令下,全球铁矿石市场随之风起云涌。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向国内的钢厂和贸易商发布了一纸通知,宣布全面暂停采购澳大利亚必和必 拓所有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船货。这标志着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中国首次向国际矿业巨头亮出如此明确的"暂停牌"。 消息传出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虽紧急表态称此举"令人失望",但中方态度却异常坚决。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贸易摩擦,实则是一场围绕着定价权与 货币结算方式展开的深层博弈。双方在谈判桌上的较量,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价格争议。 矿商们的高额利润,建立在其一贯的高价策略之上。2024年,澳大利亚出口至中国的铁矿石到岸价格一直维持在每吨130美元的高位,而其开采成本却不足 20美元。即便加上运费,每吨的净利润依然超过100美元,利润率高达惊人的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