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元化战略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斥巨资布局黄酒赛道,青啤寻求“增长曲线”
Qi Lu Wan Bao· 2025-05-11 21:16
丰富产品线 拓宽市场渠道 近年来,中国啤酒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环境。公开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全国规模以上啤酒产量从 3812.2万千升下降到2023年的3590万千升,2024年产量继续下滑,同比下降0.6%。青岛啤酒2024年度报告 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321.38亿元,同比下降5.30%,尽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81%,但整体市场环境的变 化促使青岛啤酒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此次收购即墨黄酒,无疑是青岛啤酒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青 岛啤酒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收购旨在丰富产品线,拓宽市场渠道,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啤酒与黄酒的"季节CP"效应,也成为此次并购的底层逻辑之一。青岛啤酒半年报显示,其第二、三季度营 收占比合计达65%,冬季营收占比不足15%,季节性波动导致全年产能利用率仅72%。即墨老酒的销售旺季 集中在秋冬,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占比达38%,双方形成天然的淡旺季互补。更重要的是,黄酒的消费场景 覆盖餐饮宴请、养生滋补等啤酒难以触及的领域,2024年即墨老酒35%的营收来自礼品渠道,与啤酒的即 饮场景形成协同。 张志恒报道 5月7日,青岛啤酒(600600)(600600. ...
青岛啤酒6.65亿并购黄酒厂,能否打造业绩增长新引擎?
Sou Hu Cai Jing· 2025-05-09 15:25
即墨黄酒的加入,青岛啤酒寄望于实现产品线的丰富和市场渠道的拓宽。更重要的是,即墨黄酒与啤酒在销售淡旺季上的互补效应,被视为青岛啤酒解决第 四季度亏损难题的一把钥匙。啤酒的旺季集中于夏季,而黄酒则在春、冬季节更为畅销。青岛啤酒希望借此构建跨品类产品组合,增强市场竞争力。 然而,前路并非一片坦途。黄酒市场本身受到品类和地域的局限,且整体市场呈萎缩趋势。即使是古越龙山(600059.SH)、会稽山(601579.SH)等黄酒 上市公司,也面临着业绩增长的压力。青岛啤酒能否在黄酒领域打开一片新天地,尚需时间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啤酒的多元化探索并非首次。早在跑马圈地、争夺市场份额的时期,青岛啤酒就已通过一系列并购成为全国性啤酒公司。但主营业务单 一的问题始终存在,削弱了公司的抗压能力。随着啤酒行业步入存量竞争阶段,青岛啤酒也未能幸免于销量和收入的下滑。 在业绩倒退的背景下,青岛啤酒加快了多元化步伐。今年3月,青岛市国资委的一则消息透露出青岛啤酒集团与青岛饮料集团进行战略重组的信号,青岛饮 料集团旗下拥有崂山矿泉水、青岛葡萄酒等多个品牌,产品涵盖葡萄酒、威士忌、白兰地等品类。这意味着,青岛啤酒的非啤酒业务或将进一步 ...
2025年4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出口增速超预期后怎么走?
CMS· 2025-05-09 14:34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点评报告 2025 年 05 月 09 日 出口增速超预期后怎么走? —2025 年 4 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频率:每月 事件:根据中国海关总署 2025 年 5 月 9 日公布的数据,按美元计价,4 月出 口 3156.9 亿美元,同比增长 8.1%;进口 2195.1 亿美元,同比下降-0.2%。贸 易顺差收窄,4 月顺差达 961.8 亿美元,同比增长 33.61%。 点评报告 相关报告 1、《Q2 出口增速及结构波动或显著放 大—2025 年 3 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2025-04-14 张静静 S1090522050003 zhangjingjing@cmschina.com.cn 罗丹 S1090524070004 luodan7@cmschina.com.cn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 整体上看:4 月出口增速回落,但表现仍有韧性,进口增速低位震荡。 ❑ 4 月出口增速收录 8.1%(前值 12.4%),一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2024 年 4 月出口同比 1.33%,二是提前出货应对关税,面对美国政府宣布对中 国商品加征高达 145%的关税,许多出口商选择在关税生效前加快出 ...
直播“坑”家人们,董明珠急了,骑手不需要社保,京东外卖没戏?|行业洞察家
Sou Hu Cai Jing· 2025-05-09 10:18
五一假期,全国人民都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件事—— @每日资本论:抛开技术层面,直播电商与电视购物几乎如出一辙。而当年电视购物由盛到衰核心原因 就一个:诚信出了问题。浅显的道理是,如今的直播电商实际与当年的电视购物遇到的问题如出一辙。 而且直播电商绝大多数是个人品牌和团队。这些团队与电视购物节目组一样并不具备深度检验的能力, 而且在利益驱使下,做出一些打擦边球或者出格的营销行为都不足为奇。 可以这么说,未来若无重大改变,直播电商走小破路几乎没有悬念。需要提醒的是,这种产品质量的坑 几乎无法避免。有句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即便对产品质量要求很严谨的团队,也有马失 前蹄的时候,但把板子打在这些团队身上也不可取。毕竟,让非专业人士干专业的事本身就很奇怪。 我们不仅爱生活,更会花钱! 无论是科技基因、还是追求性价比与个性表达,其实都是对生活方式的追求,现在的消费者,既讲个性 又讲实惠,既要好用又要好看,还要环保、健康、能拍照发圈。一句话概括就是: "我买的不是东西,是我喜欢的生活方式。" 搜狐号财经征文活动【新消费启示录】现已完结,还看看@每日资本论、@首席商业评论、@蓝鲨消 费、@斑马消费、@陆玖商业评论 ...
青岛啤酒 6.65 亿元跨界黄酒:主业承压下的多元化突围与协同效应考验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5-09 09:22
2025 年 5 月 7 日,青岛啤酒(600600.SH)发布公告称,拟以 6.65 亿元对价收购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 公司(简称 "即墨黄酒")100% 股权,正式进军黄酒赛道。这一动作被视为青岛啤酒在啤酒主业增长乏 力、行业深度调整背景下的关键战略转向。交易完成后,即墨黄酒将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双方将在产品 结构、渠道网络及淡旺季销售上寻求协同,试图破解啤酒行业周期性波动与存量竞争的双重困境。 啤酒主业承压:量价双杀倒逼多元化布局 作为中国啤酒行业龙头,青岛啤酒近年面临显著的增长压力。2024 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 321.38 亿元,同比下降 5.3%,终结了此前连续三年的增长态势;净利润 43.45 亿元,同比仅增 1.81%,增速较 2023 年的 17.59% 大幅收窄。 销量端表现更为严峻:全年啤酒销量 754 万吨,同比下滑 5.9%,连续两年负增长;中高端产品销量 315.4 万吨,同比下降 2.66%,首次出现下滑,反观燕京啤酒 U8、珠江啤酒高档产品同期分别实现快速 增长,青岛啤酒的高端化策略遭遇瓶颈。 黄酒赛道破局:区域龙头的全国化想象 即墨黄酒的收购正是这一战略的落地。作为北派黄酒 ...
贝因美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营收净利双升,多元化战略成效显现
Quan Jing Wang· 2025-05-09 01:16
4月28日,贝因美(002570)(002570.SZ)发布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73亿元,同比 增长9.7%;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6.92%。2025年一季度延续增长趋势,实现营收7.28 亿元,同比增长1.01%,净利润0.43亿元,同比增长93.87%。 这一业绩表现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婴配粉基本盘稳固的同时,儿童粉、米粉等新品类的高速增长。其中, 奶粉业务收入25.08亿元,占总营收的90.43%,同比增长7.33%;米粉业务收入0.87亿元,同比增长 111.09%,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其他业务(包括纸尿裤、洗护用品等)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 5.46%。 行业集中度提升,贝因美全产业链优势凸显 近年来,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在新国标政策推动下加速洗牌,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贝因 美凭借30余年的行业深耕,已构建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 公司在国内拥有6家现代化婴幼儿奶粉生产工厂,配备数十条国际先进生产线,并率先引入MES(制造执 行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等智能化管理体系。此外,贝因美在黑龙江拥有自建牧场,并与全球主 要原料供 ...
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火锅巨头海底捞跨界烘焙赛道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08 16:11
福州公孙策公关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军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种性价比策略与海底捞在餐 饮领域积累的品牌影响力相结合,能否在烘焙市场掀起波澜,仍有待市场检验。" 海底捞此次跨界烘焙领域并非偶然之举,而是其"红石榴计划"战略落地的关键一步。据了解,该计划于 2024年8月份正式启动,旨在鼓励孵化和发展更多餐饮新品牌,推动公司多元化发展。截至2025年4月 份,海底捞已孵化并运营13个子品牌,覆盖烤肉、炸鸡、中式快餐、麻辣烫等多个品类。 在火锅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火锅巨头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底捞")也在加 速多元化布局。近日,海底捞旗下全新烘焙品牌"拾耍·SCHWASUA"在杭州西湖银泰百货全国首店开 业,这也标志着这家以服务著称的火锅企业正式将业务拓展至烘焙赛道。 推进多元化战略 据悉,"拾耍·SCHWASUA"店内售卖的面包种类繁多,价格大多在10元左右,最贵的单品也不超过30 元。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现状及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烘焙食 品零售市场规模达5614.2亿元,同比增长9.2%,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可达到8595.6亿元 ...
果然财经|青啤6.65亿收购即墨老酒,头部品牌的双向奔赴?
Qi Lu Wan Bao· 2025-05-08 08:57
转自: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5月7日,青岛啤酒(600600.SH)公告称,公司拟从新华锦集团和鲁锦集团处受让其合计持有的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100%股权,相关 对价为人民币66,500万元和价格调整期损益金额之和。这场同处胶东半岛的 "酒业联姻",不仅创下近五年国内黄酒行业最高并购金额纪 录,更标志着中国啤酒龙头正式叩开黄酒赛道的大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志恒 青岛啤酒寻求"增长曲线" 啤酒与黄酒的 "季节 CP" 效应,也成为此次并购的底层逻辑之一。青岛啤酒半年报显示,其第二、三季度营收占比合计达 65%,冬季营 收占比不足 15%,季节性波动导致全年产能利用率仅 72%。而即墨老酒的销售旺季集中在秋冬,2024 年第四季度营收占比达 38%,双方 形成天然的淡旺季互补。更重要的是,黄酒的消费场景覆盖餐饮宴请、养生滋补等啤酒难以触及的领域,2024 年即墨老酒 35% 的营收 来自礼品渠道,与啤酒的即饮场景形成协同。 黄酒区域头部品牌的破局 相比白酒和啤酒市场,国内的黄酒行业面临着市场小而分散的困境。2023年,全国黄酒销售收入仅为210亿元,仅占酒类市场总量的 2%。同时,黄酒的消费主要集中在江浙沪 ...
中国外贸的韧性,美国早就该看明白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5-07 14:17
美国再次挥舞关税大棒,却见广交会上火热人潮和丰硕订单——28万境外采购商云集,成交额同比增3%,中国外贸韧性尽显。 从2018年首轮贸易战至今,中国企业多元布局市场、加速创新升级,依托完整产业链优势突破关税壁垒,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何中国外贸屡经风雨愈发强劲?美国何时看清贸易战的反噬效应? 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多家权威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关税战对美国的自伤效应远超对中国的冲击。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正在为政府的单边主义埋单买 单,而中国外贸却展现出惊人韧性。 前言 这种自损八百、伤敌一千的愚蠢策略,反映了美国对中国经济韧性的深刻误判。当中国外贸企业迅速调整,开拓多元市场时,美国政府还固守着落后思 维。中国经济基础牢固,产业体系完备,这才是美国关税战屡屡无功而返的根本原因。 在国际贸易舞台上,美国想演独角戏,却发现自己成了独角兽——稀有而不实际。国际经济学家的共识是: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今天,贸易战注定两败俱 伤,合作共赢才是唯一出路。这正是中国外贸强大实力的背后支撑,也是下一段我们要深入探讨的重点。 打了假赌,伤了真身 美国政府挥舞关税大棒,妄图给中国外贸致命一击,结果却像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特朗普政府的如意算 ...
多元化战略再迈新步伐 青岛啤酒宣布收购即墨黄酒厂100%股权
即墨老酒隶属于黄酒,是中国历史名酒之一。即墨黄酒厂始建于1949年,即墨黄酒厂生产的"即墨"牌即 墨老酒以独特的微苦焦香风味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市场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2024年,即墨黄酒 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净利润0.30亿元,同比增长38.0%。截至2024年 末,即墨黄酒厂总资产为9.08亿元,净资产为2.03亿元。 武汉京魁科技董事长、酒业资深专家肖竹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青岛啤酒对即墨黄酒 厂的收购具有三重战略价值。一是渠道赋能层面,青岛啤酒成熟的全国性销售体系可快速承接即墨老酒 产品矩阵,通过渠道共享机制实现边际效益最大化。二是供应链整合维度,青岛啤酒完备的采购、生 产、物流体系将与即墨黄酒厂形成产业协同。三是人才战略支撑方面,青岛啤酒专业化团队将向即墨黄 酒厂输出管理经验与技术能力。从生产管理到品牌营销,从质量控制到渠道拓展,人才要素的双向流动 将加速即墨老酒标准化体系建设,助力其快速完成全国化市场布局。 青岛啤酒此次收购即墨黄酒厂,正是看中了即墨黄酒厂在黄酒行业的领先地位和品牌影响力,期望通过 产业协同,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双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