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变化

Search documents
育儿补贴政策研究
2025-07-11 01:13
育儿补贴政策研究 20250709 摘要 中国总和生育率持续下降,2023 年已跌破 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排名 倒数第二,仅高于韩国。联合国预测,即使有所反弹,2053 年预计仅 达到 1.2,低于 2010 年水平,人口结构面临显著变化。 育龄妇女数量减少、整体生育意愿降低以及结婚数量减少是生育率下降 的主要原因。2024 年全国结婚登记为 610 万对,比 2023 年减少约五 分之一,直接影响新出生人口数量。 中国政府推出婴儿补贴制度等措施应对低出生率,形成托幼基础支撑、 经济减负、现金补贴递进式框架,旨在降低照料成本、减轻年轻父母支 出压力,并直接补贴低收入群体。 育儿补贴政策采用中央与地方相结合模式,类似于新能源车补贴,但一 孩、二孩及三孩政策放开后并未显著提升出生率,全面三孩放开后连续 三年三孩出生率维持在 4%以下。 中国净人口生产率自 1991 年开始低于 1,2018 年再次下行,2024 年 降至 0.47。预计 2035 年小幅反弹至 0.52,但仍不足以扭转人口缩减 趋势,新生代人口持续下降带来社会经济压力。 Q&A 当前中国的生育率情况如何?有哪些具体数据和趋势? 中国的生育率近年 ...
现现在,买房的不急,卖房的开始急了,明年楼市该怎么走?
Sou Hu Cai Jing· 2025-07-03 05:53
凛冬将至:2023年中国楼市的三大寒流 然而,面对低迷的市场,政府层面并未袖手旁观。从放松限购、限售政策,到向购房者提供现金补贴; 从央行为开发商松绑融资渠道(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银行贷款),到各地银行下调房贷利率和首付比 例(首套房贷利率低至4.2%,首付比例降至20%),一系列利好政策密集出台,试图为市场注入活力。 202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卖不掉,又买不起"的困境席卷全国,新房和二手房 成交量双双跌入低谷。数据显示,2022年前11个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42.1%,达到67268.1亿 元;单月销售额同比更是骤降34.4%。与此同时,北京、重庆、武汉、杭州、成都、苏州、天津等多个 重点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均超过10万套,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日益严峻。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 格为1619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6%;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5911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21%,跌幅均 持续扩大。即便在二三线城市,一套普通商品房也需要150万到250万,令许多购房者望而却步。 曾经,房地产市场火热异常,卖方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开发商们惜售,甚至人为哄抬房价,营造出"房 价永 ...
信仰破灭!二手房挂牌创天量,新房库存暴增,楼市未来何去何从?
Sou Hu Cai Jing· 2025-06-23 04:54
楼市寒冬:泡沫破裂后的迷茫与未来 库存积压的窘境进一步印证了楼市的低迷。截至2023年4月末,新建商品房库存已达6.4亿平方米,较去年同期激增8000万平方米,增幅高达15%。为了应对 滞销,开发商纷纷祭出降价促销的"杀手锏",更有甚者推出"买房送停车位"、"送3000元/平方米装修费"等优惠措施,以期刺激市场。 总而言之,中国楼市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过去"房价只涨不跌"的观念已成为历史。库存高企、房价下跌、市场信心不足,构成了当前楼市严峻的现实。未 来楼市的走向,将取决于国家政策的调整、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居民消费信心的恢复。但这无疑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那么,未来楼市将何去何从?我们认为,过去支撑房价上涨的三大因素已逐渐消失: 2023年,中国楼市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寒冬。曾经被视为"只涨不跌"的神话破灭,取而代之的是新房库存暴增、二手房挂牌量创下历史新高,以及持续下跌 的房价。这与过去十年间房价的飞速上涨形成鲜明对比。从2000元/平方米左右的平均房价,一路飙升至2021年上半年的峰值——平均1.1万元/平方米,一线 城市更是突破6.5万-7万元/平方米。然而,这背后是居民购房压力的急剧增加,以及楼市 ...
港股上市即破发:海天味业,资本市场的“笑话”!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0 14:20
来源:诗与星空 其实,连茅台本茅都在下跌,背后的原因并非产品本身出现问题,也不是消费降级,而是经济结构出现 了重大变化。 从2023年以来,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经济结构的变化日益突出。 一、人口结构变化对消费品的影响 长期以来,消费增长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即便遭遇短期波动,也被视为螺旋式上升过程中的正 常调整。 毕竟,公司打新阶段非常火爆,差不多40万人参与认购海天H股,中签率只有5%。 据公司招股书,财务投资者也阵容庞大,包括高瓴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瑞银资管、加拿大 皇家银行、源峰基金、红杉、佛山发展等巨佬。 昔日的"酱油茅",是如何沦落到这种地步的? 最近在A股、港股双上市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一方面,在港股上市给企业带来了再次融资的机会,另 一方面,来自A股的优质企业也给港股注入了新的活力。 6月19日,曾经在A股市值高达7000亿的"酱油茅"海天味业在港股上市。然而上市当天高开低走,盘中 破发,尾盘收涨仅0.55%,让人大跌眼镜。 在分析消费市场时,"喝酒吃药"这一说法常被提及。 白酒、啤酒等酒类消费往往被视为观察消费行业景气度的重要指标,而医药消费则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 消费先行指标的角色 ...
被李嘉诚说中了,凡手持2套房以上的中国家庭,未来或注定3种结局
Sou Hu Cai Jing· 2025-06-15 18:11
作为商界的传奇人物,李嘉诚多年来判断的眼光,可以说是目前准到极致。 想当年,他在2018年就预测楼市变天,随后大举抛售房产,而那些对"房子持续上涨"深信不疑的人,却在这个时候疯狂买入。 再看看这两年的情况,市场跌宕起伏,对于手上持有2套房的人来说,这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未来或注定3种结局。 .01李嘉诚又说中市场趋势 2018年,老李预言市场变天,接着便大规模抛售房产。彼时,人们还用用各种话讥讽他的这些举动,如今呢? 事实证明,老李的眼光毒辣,这两年市场巨变,不仅房价不再疯涨,甚至还出现了下降趋势。 对比高点,有的地区甚至降幅达到了40%以上,二手市场也进入了僵持状态,挂出的房源时间越来越长,达成的交易比例却持续走低,行内人纷纷叹 息:"卖房比卖菜还难"。 目前来看,过去那种"一房难求"的局面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房源过剩。消费者的购房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不再盲目追求买房,而是将更多的焦点 关注在住房的性价比和居住环境上。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市场真的变了! .02手上有2套房,未来的结局 如今,手上有多套房的家庭已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这种趋势下,有行内人士预计,他们将面临的结局恐不乐观: ①僧多粥少,房 ...
只赚富人生娃的钱,“最贵”月子中心IPO了
虎嗅APP· 2025-06-02 03:20
以下文章来源于凤凰网财经 ,作者IPO观察哨 凤凰网财经 . 你好,我们是凤凰网财经,全球华人都在看的财经公众号,传播最有价值的财经报道,你值得关注!欢 迎访问:http://finance.ifeng.com/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凤凰网财经 ,作者:IPO观察哨,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热闹的港股里,"圣贝拉"和它的价格一样惹眼。 近日,圣贝拉已正式获准启动港股IPO进程,离上市又进了一步。这个"月子中心"品牌,只住28天的 月子套餐,收费高达13.88万元起,平均一天花费近5000块,远高于行业水平,因此有了"月子中心 爱马仕"之称。 由于戚薇、麦迪娜、李艾、唐艺昕等女艺人都曾入住过,这成了圣贝拉宣传里强化其高端定位的重要 手段。 然而招股书显示, 即便收费高昂,圣贝拉一度曾深陷亏损困境。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72亿元、5.60亿元、3.58亿元,经调整净 利润分别为-4463万、2077万、1715万,盈利并不稳定。 真正让圣贝拉惹眼的,是业务之外的故事。 比如较为初级的商战戏码,因为刻意贬损竞争对手的服务水平,曾被法院判定构成商业诋毁。资本运 作方面也风波 ...
楼市“四面楚歌”,更需要担忧的事已经来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5-04 07:38
最近去民政局办事的朋友会发现,登记结婚的窗口前排起的队伍越来越短,而离婚登记处反而热闹了不 少。 根据国家民政部最新数据,2025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仅181万对,同比减少15.9万对,相当于每天有 1760对情侣放弃步入婚姻殿堂。 更让人忧心的是,去年全年结婚登记数跌破610万对,创下1978年以来的新低,不足十年前的一半。 更令人担忧的是,总人口已连续三年负增长,2024年末减少139万人,老龄化率突破22%。这意味着, 未来20年购房主力人群将持续萎缩。 人口结构的变化正在重塑楼市格局。一方面,老龄化社会导致住房需求转向适老化改造和养老社区,传 统住宅的市场空间被压缩。 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更倾向于租赁或居住现有住房,对新房的需求下降约30%。 另一方面,少子化直接冲击学区房市场。 2024年北京西城区重点小学入学人数减少15%,部分郊区学区房挂牌价下跌20%。 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年轻人对婚姻的集体焦虑——90后平均初婚年龄已推迟到男性30.7岁、女性29.2岁, 不少人直言"结不起婚"。 这种趋势直接冲击着楼市的刚需市场。传统观念中,婚房一直是婚姻的"标配"。但如今,高房价正在成 为年轻人的"婚姻 ...
农业专家对农产品价格和政策展望
2025-04-16 03:03
农业专家对农产品价格和政策展望 20250415 摘要 • 2024 年秋粮上市时玉米价格下跌,随后反弹至约 1.1 元/斤,但上涨乏力; 大豆、油料、棉花及花生等经济作物价格均大幅下跌,动物产品市场也表 现低迷,猪肉和牛肉价格虽有反弹但整体仍处低位。 • 农产品价格低迷受宏观经济和政策双重影响,2024 年居民收入和消费下 降约 7.8%,大规模补贴未能扭转农业生产者亏损局面,如养牛业每头亏 损约 2000 元,导致农产品价格难以显著回升。 • 中国农村地区消费不尽如人意,老年农民养老金低,影响整体消费水平。 猪肉和牛羊肉消费减少,口粮消费增加。2024 年畜牧业收入负增长,工 资性收入增长,反映经济形势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 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巨大,但积极财政政策对农产品价格的刺激作用有限, 可能与投资效率问题和官员对终身问责制度的担忧有关,导致不敢大胆投 资。 • 中国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生猪生产恢复,牛肉养殖规模扩大,粮食产 能提升计划实施,加上天气状况较好,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但若宏观经 济形势无明显改善,农产品价格难以大幅上涨。 Q&A 当前中国农产品价格的总体趋势如何? 目前中国农产品价格整体 ...
一线城市降门槛,大城市青年人变“贵”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3 14:57
| 作 者丨 陈洁 | | --- | | 编 辑丨王峰 | | 图 源丨图虫 | 近来,多个一线城市频频出招引才。3月中旬,广州提出,正在修订引进人才入户相关政策, 预计将进一步放宽入户条件。此前的2月,深圳提出,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来深求职提供免费住 宿天数将从7天延长到1 5天。同在2月,北京亦庄推出"求职7日免费住宿—实习3月免费短租— 就业3年优惠长租"阶梯式安居体系。 一线城市是我国最发达的城市,也是人口的聚集地。它们出台这些政策的指向性非常明显, 即进一步降低青年人选择和长留城市的门槛。尽管普遍认为青年人口是城市的未来,但一线 城市的高素质人才不少,如此频繁地出台"揽才留人"的政策在过去并不多见。那么,当前一 线城市为何"着急"了? 一个关键是,无论对于全国还是对于大城市来说,青壮年人口都变"贵"了。 我国是劳动力大国。根据最新发布的统计公报,2 0 2 4年我国1 6—5 9岁人口为8 5 7 9 8万人,占 总人口比重为6 0 . 9%。不过,需要关注劳动力下降的趋势。2 0 1 4年,我国1 6—5 9岁人口为 9 1 5 8 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 7%。1 0年间,1 6—5 9岁人口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