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科普

Search documents
医生可以做“网红”吗
Xin Jing Bao· 2025-07-08 11:18
公众渴望从医生博主、"网红医生"的视频中获取医疗、健康知识。但是,有的"网红医生"动机不良,在流量驱动和商业变现驱使下以争议性话题制造"爆 款",实现带货或者卖课的目的:有的甚至不惜编造虚假的剧本,进行精心的摆拍,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和流量;还有的,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进行"伪 科普",贩卖健康焦虑、兜售未经证实的疗法,甚至直接推销高价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看看新闻》等媒体过往对"网红医生"乱象报道视频截图 文 | 胡炜(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近日,"网红医生"这一话题备受关注。 6月26日,"央视财经"曝光部分网红医生乱象,包括线上引流,线下高价开药等。 7月2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提醒注意"网红医生"把医疗科普当作牟利工具。 01 伪科普的"四步收割链"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等新媒体形式的崛起和普及,医疗科普内容逐渐成为了各大网络平台上的热门话题,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参与。这引起了一些以盈 利为目的的机构和个人的注意,包括很多网红孵化机构(MCN),将目光投向了医护人员,将他们视为一种"流量密码",不遗余力地打造"网红医生"。 其运营机制通常分以下几步:先是"立人设", ...
别轻信“网红医生”,但不等于全面否定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06 10:36
这次提醒击中互联网医疗科普的一大痛点。当前不少"网红医生"靠实力出圈,很受网民喜爱,但也 有一些"网红医生"在科普外衣的掩护下,以"专家坐诊"名义导流患者,或者替机构兜售高价药品。部 分"网红医生"走红并非靠自己的实力,而是靠背后团队打造,医生很少甚至完全不参与视频制作和账号 管理,而是任人摆布、默认造假,把患者的信任和医院给予的职称当成了赚钱的筹码。这类行为既违法 违规,又将患者生命健康置于危险的境地。 国家卫生健康委7月4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胡强强表示,当前医疗科普是短视频平台的 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医生通过直播和短视频来传播健康科普知识。但有的"网红医生"把医疗科普当作 牟利工具,滥用专业权威为自己背书,假借科普名义违规导医导诊,线上问诊,线下引流,直播带货甚 至高价开药;还有的通过夸大治疗效果、虚构病例、杜撰故事等手段误导公众、敛财牟利。发言人提醒 公众,不要轻信"网红医生"。 "网红医生"乱象值得警惕,但也要看到这个群体的存在价值。已废止的执业医师法第二十二条明 确,"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医生的义务。新修订的医师法第二十三条,则将上述条款改为"对患者及 公众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对象 ...
对话|流量面前,医疗科普短视频的“热”与“乱”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4 23:29
在大众对健康愈发重视的当下,医疗科普短视频中,哪些话题是"流量中心"?又如何避免"浅科普同质 化、深科普如天书"现象?AI的出现为科普带来了什么? 2025年6月14日,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与数据科学实验室等机构完成的《数智时代中国医生健康科 普评价报告》(第二期)发布,这一报告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孙少晶教授团队联合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 王帆教授团队、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翟羽佳副教授团队一起,历时近半年合作完成。 《数智时 代中国医生健康科普评价报告》(第二期)发布现场。受访者 供图 上述《报告》瞄准医生科普短视频领域,通过对2023年至2024年期间社交媒体平台上15余万个科普短视 频的深入分析,尝试探索数智时代中国医生健康科普的现状、特点、价值及风险。 智通财经记者对话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孙少晶教授、王帆教授,就当下医生科普短视频的热点话题寻求答 案。 从科室分布来看,外科数量最多(31.4%),公共卫生、护理等领域则分布较少;在临床职称方面,主 任医师占比约41.0%;在学术职称方面,66.2%为教授,讲师及其他职称占比较低;在行政职称方面, 担任科室主任的比例为78.9%。 从此次调查来看,医生正逐渐从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