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燃料
icon
Search documents
前海航运扬起更多“绿帆” 《深港甲醇加注作业安全核查指引》发布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7-11 16:51
【深圳商报讯】(记者范宏韬)近期,深圳海事局、深圳市前海管理局联合发布《深港甲醇加注作业安 全核查指引》。该《指引》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海事处支持同步作为可参考的技术指引在香港发 布,为深圳、香港水域内甲醇燃料加注作业提供了具体操作的参考标准。《指引》将有力推进船用绿色 燃料加注区域合作,为深港合力共建全球船用绿色燃料加注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2023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创新海事服务支持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的意 见》,要求建立健全前海现代航运业与港澳协调联动、市场互联互通、创新驱动支撑的发展模式,大力 支持前海合作区推进开展液化天然气(LNG)、甲醇等船用绿色燃料加注。 业内有人指出,在全球航运界积极推进绿色转型的当下,甲醇动力船舶订单呈爆发式增长,2025年将交 付的285艘新造替代燃料船舶中,约25%已采用甲醇燃料,绿色燃料加注能力成为衡量港口国际竞争力 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深港在协同推进船用绿色燃料加注领域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两地均已实现液化天然气 (LNG)燃料船对船加注。在此背景下,深圳海事局积极作为,梳理研究国内外相关公约法规、技术 标准要求,充分吸收国际甲醇燃料加注作业经 ...
深港将共建全球船用绿色燃料加注中心
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也是全球十大船用燃料加注中心之一,致力于发展成为高质量的绿色船用燃料 加注中心。2024年11月,香港特区政府发布《绿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动纲领》,鼓励业界使用绿色船用燃 料,加强与大湾区港口合作,并与主要贸易伙伴构建绿色航运走廊。 近日,深圳海事局、深圳市前海管理局联合发布《深港甲醇加注作业安全核查指引》。 南方财经记者了解到,该《指引》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海事处支持,同步作为可参考的技术指引在 香港发布,为深圳、香港水域内甲醇燃料加注作业提供了具体操作的参考标准,将有力推进船用绿色燃 料加注区域合作,为深港合力共建全球船用绿色燃料加注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国际海事组织(IMO)2023年提出,到2030年国际海运业温室气体年度排放总量比2008年至少降低 20%,并力争降低30%;到2040年,国际海运业温室气体年度排放总量比2008年至少降低70%,并力争 降低80%。 燃料替代是船运业实现长期减碳目标的关键策略,这使甲醇动力船舶订单呈爆发式增长。2025年全球将 交付的285艘新造替代燃料船舶中,约25%已采用甲醇燃料,绿色燃料加注能力成为衡量港口国际竞争 力的重要指标。 值得注意的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研究:江苏海风项目加速推进,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迈进,关注整车复苏
SINOLINK SECURITIES· 2025-06-22 07:00
风电:江苏国信大丰海风项目倒送电一次成功,月内有望实现首批并网,部分风机确收或有望提前;2025 海上风电大 会召开,辽宁锚定 13.1GW 海风开发目标,绿色燃料、多产业融合加速落地有望共同推动海风需求放量。 光伏&储能:美国"大美丽法案"参议院版本公布,供应链要求、补贴退坡进程等条款趋于宽松,对储能项目利好显 著,关注两院博弈与投票进展,后续或仍存在边际改善空间;国内抢装高潮过后,5 月出口恢复环增,海外市场有望 对 25H2 光伏终端需求行程有效支撑。 锂电:锂电设备关注固态小试至中试产业化突破,传统订单迎爆发式回暖机遇。固态设备产业化进程已逐步由小试线 往中试线过渡,头部固态设备厂商陆续获得 MWh 规模订单,以及部分 GWh 规模量产线规划建设中。固态电池制造工艺 较传统液态差异较大,亟待设备多环节迭代升级,增量环节主要聚焦于干法电极制备、固态电解质成型、锂金属精密 加工(如激光切割)、高压化成设备及等静压处理系统等核心领域,产业化初期价值量预计高出传统设备。此外,伴随 头部电池企业重启全球化资本开支,传统锂电设备订单实现爆发式增长,年内主业规模有望迎来全面回暖。 子行业周度核心观点: 新能源车:6 ...
上海建国际绿色燃料认证服务中心,核心是有国际认可的标准
Sou Hu Cai Jing· 2025-06-12 03:12
2025年5月27日,上海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建设。这标志着中国在构建国际航运绿色治理规则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作为全球集装箱年吞吐量,近年来上海港加快布局绿色航运相关产业。2024年10月,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经济 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印发(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到2030年,上海初步建成绿色燃料加注服务中心,并为国际绿色燃料交易中心 和国际绿色燃料认证服务中心建设打好基础。 据交通运输数据,2022年全国海运货运量达到41.51亿吨,其中远洋货运量为9.18亿吨,占总货运量比重22.12%。中国绿色燃料认证需求巨大,上 海建设国际绿色燃料认证服务中心和交易中心意义重大。但现阶段,推动绿色燃料认证体系建设的难点在于加快绿色燃料发展步伐的同时与国际 对标,在国内现有条件下形成国际认可的绿色燃料标准。 加强国际绿色燃料认证服务能力有何意义?绿色燃料认证的难点在哪里?有哪些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2025年6月上旬,澎湃研究所研究员就上述 问题采访了绿色航运、绿色燃料认证和交易领域的专业人士。 紧迫性:中国远洋航运量大,IMO净零排放框架自2028年执行 2025年4月11日 ...
氢能25年中期策略:船舶绿色燃料场景突破,看好绿氢运营及设备商
2025-06-09 15:30
氢能 25 年中期策略:船舶绿色燃料场景突破,看好绿氢运 营及设备商 20250609 摘要 截至 2025 年,电解水制氢项目已落地 11 万吨,完成《氢能产业中长 期规划》底线目标,并冲击 20 万吨产能。电解槽设备降价和大型绿氢 项目动工有望进一步提升产能,利好相关设备商。 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距 2025 年底目标仍有缺口,预计全年放量 1 万辆 左右。高速公路示范和免氢能高速路费等政策有望打开市场,下半年市 场值得期待,相关燃料电池企业或将受益。 绿氢项目立项产能达 650 万吨,但实际落地仅 11 万吨,开工率较低。 电解槽招标量约 6GW,设备需求潜力巨大,但项目落地速度需加快,关 注相关项目进展。 制氢设备价格快速下降,碱性电解水制氢槽和 PEM 槽价格同比大幅下降。 绿氢生产成本降低,推动行业进入商业化前期,利好绿氢项目盈利能力 提升。 绿色甲醇和船舶燃料是绿氢快速消纳的重要突破口。海外出口,尤其是 跨国企业订单将成为重要突破口。已有约 300 艘甲醇燃料船舶订单,对 应甲醇需求量约 680 万吨,将带动绿氢需求。 Q&A 氢能行业在 2025 年的发展策略是什么? 2025 年氢能行业的发展 ...
“无视”美国港口费,航运巨头继续争购中国船
Sou Hu Cai Jing· 2025-06-08 14:44
尽管自今年4月以来,美国对中国制造的船舶征收了高额的港口费用,这一措施并未能阻挡全球买家采 购中国船舶的势头。众所周知,包括全球最大的航运公司——地中海航运公司在内的众多大型航运企 业,依然选择与中国船厂合作。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造船领域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是其他国家难以 替代的。 然而,对于美国的造船业来说,想要实现复苏并非易事,而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首先,美国的造 船成本简直是天文数字,不堪重负。经过多年的进口依赖,美国每年的造船产能大约只有1.5艘,而在 中国,造船的速度几乎是每五天就能交付一艘新船,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费用方面,美国的造船成本大 约接近亚洲造船成本的五倍,这让许多订单望而却步。 在本周于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的航运论坛上,地中海航运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洛朗发表了意见。他指 出:"港口费用并不会成为我们从中国订购更多船舶的障碍。"洛朗同时对美国在振兴本国造船行业方面 的努力表示赞赏,但他也毫不掩饰地指出:"中国造船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能力和雄厚的实力,因此我 们计划在未来仍然继续选择在中国建造船舶。" 国际海事组织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希望全球航运业在未来25年内实现净零排放。为了落实这一 ...
第六艘!这家船厂再获全球最大LNG加注船订单
Sou Hu Cai Jing· 2025-06-07 14:59
这是该船东两个月内在中集太平洋海工签订的第二艘同船型订单。中集太平洋海工指出,此船型的连续 落地,既是欧洲客户对公司在LNG加注船设计和建造能力的认可,更彰显了客户对于中集太平洋海工 的信任。 据介绍,20000立方米LNG运输加注船是全球LNG运输加注船的主要船型之一,该船型总长160米,型 宽25米,设计航速达15.5节,不仅装备了配置iCER技术的WINGD双燃料主机,并且后续还可以选装高 压岸电系统,可大幅降低船舶生命周期中的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切实回应了全球航运业日益严苛的环 保诉求。 与传统的LNG加注船不同,此类船型技术要求更高,该型运输加注船兼具仓储、运输和船对船加注功 能,可灵活服务于港口燃料补给和海上浮式储存。另外在货物围护系统方面,中集太平洋海工研发团队 深入钻研,对该船型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相较于市场同等规模船型更低的蒸发率,运营成本也随之降 低,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实现 "双丰收"。 中集太平洋海工凭借卓越的设计能力、高效的建造水平以及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认 可,此次第六艘订单的签订,也进一步巩固了中集太平洋海工在国际中小型液化气运输船及加注船市场 的领先地位。随着全球航 ...
绿色燃料加注需求走高 大湾区首单跨关区保税LNG加注业务落地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5-17 20:10
"近年来,国际航运巨头纷纷制定减碳目标,全球以LNG燃料为动力的船舶越来越多,深圳港航线密 集,绿色清洁燃料加注需求持续走高,但深圳现有保税资源点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加注业务需求。探索 从珠海LNG接收站装取保税LNG,并跨关区运输至深圳港口开展保税LNG加注业务,是我们的迫切需 求!"中海油(深圳)国际船舶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叶荻表示。 自2022年11月22日完成首船加注业务以来,大鹏海关已监管服务LNG加注117船次,累计监管加注26.27 万吨,接连完成国内首次"一港双船"同时加注、国内首单跨境保税LNG加注、深圳水域首次移泊加注等 探索。 "此次加注有效发挥珠海LNG仓储资源和深圳航运资源的互补优势。结合LNG跨关区运输的特点,我们 与拱北海关建立专项监管联系配合办法,确保两地海关直供出库、途中监管、加注核销等业务环节衔接 紧密,同时依托船舶轨迹跟踪、视频监控、流量计或者液位仪计量监控等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实现港区 内船对船加注高效安全作业。"大鹏海关船舶监管一科科长张宁介绍。据统计,今年1至4月,大鹏海关 监管服务9.57万吨船舶LNG加注,同比增长316.09%。 【深圳商报讯】(记者罗凯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