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

Search documents
入围《财富》500强,零跑进入中国企业主流坐标系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7-23 03:57
经观汽车 零跑的成长经历,映射出新势力车企从"讲故事"转向"做规模"的结构性变化。 过去几年,行业内品牌分化趋势加剧,"资本密集—交付爆发—成本承压"的发展路径并未适配所有企 业。相比之下,零跑以技术内化为基础、以小步快跑推进产品更新的策略,虽然起步阶段进展缓慢,但 逐步实现了组织与资源的配套匹配。 值得注意的是,零跑的"上榜时机"也颇为关键。 当前,中国新能源产业进入整合期,增长天花板逐步显现,出海压力上升。在此背景下,是否拥有可控 的研发体系、稳定的供应链协同能力,以及可持续的盈利模型,成为衡量企业中长期价值的重要维度。 零跑的营收与盈利能力初步显现,意味着其已具备一定程度的"基本面穿透力"。 作为2015年成立的新势力车企,零跑在创立初期并未获得与蔚来、理想、小鹏等同期品牌同等量级的资 本关注与市场热度。长期以来,其"全域自研"的发展模式也一度被外界质疑是否具有可行性。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零跑的品牌建设始终相对低调,产品节奏与市场动作也显得保守。但正是这种技 术主导型的稳态运营策略,使其在行业进入"后补贴时代"后展现出更强的结构性韧性。 2024年,零跑全年实现营收同比增长92%,净利润在第四季度实现 ...
对话XREAL徐驰:始终要做带动智能眼镜行业发展的α厂商,目标2026年盈利
IPO早知道· 2025-07-22 08:31
XREAL已连续三年蝉联AR领域全球销量冠军,且在2024年全年市场份额是第二、三、四 名的总和。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早知道消息, XREAL 于 7月22日 正式发布全新旗舰产品 ——XREAL One Pro,并同步在 京东、天猫平台开启预售。 不妨补充一点, 2024年XREAL One全球首发出货量即突破10000台,45小时内销售额突破10万 元 ,而 本次推出的 XREAL One Pro性能、显示、交互全面进化,再次定义消费级AR眼镜体验天 花板 。 尤其是, XREAL One Pro实现 了 行业突破性的 57度视场角(FoV),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 XREAL自身产品线的纪录,更确立了当前消费级AR眼镜的全球新标杆。 当然, 这一重大突破源于 XREAL通过自研光学方案推出的全新X Prism光学引擎技术 ,其创 新性 采用 PIR全反射光学原理,使得视野更宽阔、显示更纯净、体积更小巧,从根本上打破视场角瓶 颈,首次在轻薄AR眼镜中实现57°超大视野,比上一代产品提升超过63%的可视面积,让虚拟画面 从"眼前一 ...
对标英伟达,首款国产自研GPU!
国芯网· 2025-07-21 13:52
国芯网[原:中国半导体论坛] 振兴国产半导体产业! 不拘中国、 放眼世界 ! 关注 世界半导体论坛 ↓ ↓ ↓ 国产自研的6nm GPU终于要来了!砺算科技正式宣布,其首款国产自研的6nm GPU—— G100芯片将于7月26日正式发布。 加群步骤: 第一步: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国芯网微信公众号。 第二步:在公众号里面回复"加群",按照提示操作即可。 爆料|投稿|合作|社群 文章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沟通 投稿 或 商务合作 请 联系 iccountry 今年5月24日,上海砺算收到了首批封装完成的G100芯片,即刻启动功能测试。5月25日, G100芯片完成了主要功能测试,截至目前结果符合预期。下一步,上海砺算将继续进行详细 全面的性能测试和优化提升。 据了解,砺算科技的GPU采用的是自研TrueGPU架构,这是针对新一代高性能图形渲染的需 求以及AI应用普惠化浪潮对芯片的新要求而设计的第一代GPU融合架构,也是业界第一个融 合了高性能图形渲染和高性能人工智能推理能力的GPU架构。相比之下,有不少GPU厂商则 是基于Imagination的IP研发的。 按照砺算科技内部人士透露,该GPU产品性能已经 ...
当零跑开始讲“故事”
Tai Mei Ti A P P· 2025-07-20 05:53
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朱江明 四年前,在杭州运河文化发布中心,笔者见证了零跑第一代C11的发布。 那是一款出人意料的产品:用不到20万元的价格,把四驱、三联屏、8155芯片、长续航统统塞进车里, 在彼时的新势力圈子里,C11像是一个"技术刺客",让人记住了零跑这家不善言辞却工程味十足的公 司。 四年后,日前,笔者又回到了同一个发布厅。C11依然是主角,零跑却已变得不再低调。 发布会现场一连讲了五个"故事",产品力升级的幅度不输换代,甚至连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朱江明的微信头像,这四年都没换,始终是一张C11的照片。对零跑来说,C11不是一款车那么简单, 它更像是品牌自我定义的"封面"——承载着自研信仰、工程师情怀和产品哲学的集合体。 而如今这张"封面",又被他重新画了一遍。 新款C11并没有重造架构,也没有改名Pro或MAX来伪装成换代,它依旧叫C11,却完成了一次深刻的技 术升级:800V高压平台、碳化硅电驱、640公里续航、AR-HUD、LEAP 3.5架构、激光雷达高阶智 驾……一套只在30万元级电车中见到的配置清单,被零跑塞进了14.98万元起售的中型SUV里。 在很多车企将技术力 ...
零跑没有硅谷故事
雪豹财经社· 2025-07-19 15:27
慢热型爆款的阶段性胜利 Fast Reading 作者丨陈序宁 编辑丨黄运涛 一个典型的硅谷故事往往始于车库或大学宿舍: ■ 在这个崇尚唯快不破的行业,零跑的慢吞吞显得多少有点不合时宜:品牌起势慢、销量攀升 慢、市值涨得慢、就连创始人说话也是不徐不疾。 ■ 零跑的发展,没有硅谷故事里那种戏剧性的转折和一夜成名的快感,更多的是在默默耕耘。 低头拉磨,抬头看天,忍受不被关注的寂寞。 ■ C11之于零跑,就像Model Y之于特斯拉。最能体现零跑"龟兔赛跑"意象的,就是这款纯电中 型SUV。 主角是埋头敲代码的年轻技术天才,出于对技术的执念和对未来的大胆设想,创立了一家初创公 司,产品一推出便在用户和媒体中迅速走红,被预期将颠覆某个传统行业,随后估值飞涨、融资、 上市,成为纳斯达克新宠。 它不单单是硅谷版的美国梦,也是全世界所有期盼高增长的科技公司最典型也最俗套的爽剧。 从这个意义上说,已经成立十年的零跑汽车特别不符合大众对一家明星创业公司的预设。 朱江明成立零跑汽车是在2015年,那一年他已经48岁,之后又用了7年时间把它送上港交所。在中 国,40岁后创业并取得大成的知名企业家不多,柳传志、宗庆后、任正非…… 在 ...
上半年扭亏为盈,《卡拉彼丘》受关注,创梦天地股价大涨!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18 03:50
同时,预计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介于0.3亿元至0.6亿元之间,去年同期为0.34亿元,公 司经营现金流稳定。 7月17日,创梦天地发布正面盈利预告。截至记者发稿,创梦天地早盘股价涨超28%。 创梦天地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介于0.2亿元至0.5亿元之间,去年同期则为净亏损约人民币1.09亿 元。净利润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集团自研产品和新产品的上线带来本集团利润率的提升。 正如公司管理层所言,创梦天地在做两件事情,一个是海外精品游戏的引入,一个是自研游戏走向全 球。数据显示,2024年《地铁跑酷》多渠道稳居热门榜前十,版本付费率提升40%,达到近5年新高; 《梦幻花园》ARPU同比提升超过10%,创下历史新高。新上线的游戏中,《机甲战队》去年国服营收 累计达到亮眼表现,在全球机甲射击类游戏的营收排名中位列前五;《传奇商店》国服版的营收也远超 海外同期水平。 不过,2025年要扭亏为盈,《卡拉彼丘》被创梦天地寄予厚望。今年2月,创梦天地从腾讯手中收回了 《卡拉彼丘》的发行权,实现了研发与运营的一体化。作为该公司首款自研的多端游戏产品,多端运营 能力成为其一大挑战。 在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创 ...
独角兽背后,是新能源时代车企的成长韧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3:53
胡润研究院《2025全球独角兽榜》最新发布,广汽埃安再次上榜,位列全球第50位,并连续三年蝉 联全球最大新能源车企独角兽,稳居新能源汽车品牌全球第一。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持续加 剧,行业转型面临复杂环境,广汽埃安与其他企业共同经历着市场波动的考验。而其能连续收获"独 角兽"的资本认可,核心在于企业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变革中,持续为用户提供可感知的"确定性",持 续在科技、产品等维度夯实体系实力,这一务实特性在行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竞争"转型的关 键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正如牵动广大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尤其是电池热失控风险,始终是悬在行业以 及 用 户 头 顶 的 " 达 摩 克 利 斯 之 剑 " , 也 是 消 费 者 购 车 的 关 键 顾 虑 。 即 将 实 施 的 GB 3 8 0 3 1 - 2 0 2 5 "史上最严"电池国标,正是对行业安全底线的一次重大提升。 在此背景下,广汽埃安2 0 2 1年推出的弹匣电池技术,提前5年就已满足新国标"不起火、不 爆炸"的核心要求,更创下" 1 3 0万用户零自燃"的好成绩,获得用户的广泛认可。这背后也 验证了"全栈自研"对安全底线的保障能力,尤 ...
大模型“套壳”争议:自研与借力的边界何在?
Sou Hu Cai Jing· 2025-07-17 01:39
2022年11月,OpenAI基于GPT 3.5推出了ChatGPT,短时间内便吸引了数千万用户,使大型语言模型 (LLM)正式走进公众视野,也将GPT架构推上了主流AI架构的宝座。随着ChatGPT打响大模型时代的 第一枪,各大厂商纷纷涌入这一赛道。由于ChatGPT无法直接接入国内,一些小作坊看到了套壳牟利的 机会,一时间,各种山寨ChatGPT在互联网上泛滥。 这些套壳行为最初往往不涉及任何二次开发,开发者只是简单地对API进行包装并出售。然而,随着监 管的加强,这种低劣的套壳手段很快就被打击。例如,"ChatGPT在线"公众号因涉嫌仿冒ChatGPT被罚 款6万元,成为首例"ChatGPT套壳"行政处罚案例。 尽管如此,套壳行为并未绝迹。在2023年发布的一些模型中,仍时常出现"GPT味"的回复,引发套壳质 疑。例如,讯飞星火大模型曾因涉嫌套壳ChatGPT而引发关注。对此,一些企业解释称,这可能是由于 训练数据中混入了大量ChatGPT生成的内容,导致模型"身份混淆"。另一种可能是,模型研发团队在微 调训练过程中主动使用了通过ChatGPT等OpenAI旗下模型构造的数据集,即所谓的"数据蒸馏"。 ...
江波龙(301308) - 2025年7月14日-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6 12:50
Group 1: Company Growth and Market Position - The company is one of the few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that officially disclose specific enterprise-level storage product performance, achieving a revenue of 319 million CNY in Q1 2025, represent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over 200% [3] - The enterprise-level storage products have gained recognition from major clients across various industries, including large internet companies and telecom operators, indicating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3] - The company expects continued breakthroughs in enterprise-level business due to increasing demand for domestic storage products driven by AI applications and local security concerns [3] Group 2: TCM Model and Revenue Impact - The company has partnered with SanDisk to leverage its leading capabilities in main control chip development and packaging, aiming to launch customized high-quality UFS products for the mobile and IoT markets [4] - The TCM (Technology Contract Manufacturing) model is being actively promoted, enhancing visibility in supply and demand, which helps mitigate price fluctuations and create value [4] - Collaborations with Tier 1 clients like Transsion and ZTE under the TCM model are expected to yield significant results in the future [4] Group 3: Storage Price Trends - Following production cuts announced by major storage wafer manufacturers, market prices for storage products have begun to rise since late Q1 2025, with downstream demand showing substantial growth [5] - Independent reports indicate that the semiconductor storage market has been gradually recovering since the end of March 2025, with expectations of continued upward momentum in prices for server and mobile storage products in Q3 [5] Group 4: Self-Developed Main Control Chips - The company has launched three main control chips for eMMC, SD cards, and automotive-grade USB products, with cumulative applications exceeding 30 million units [6] - The self-developed main control chips are expected to see significant growth in application scale throughout 2025, maintaining a competitive edge in performance and power consumption [6] Group 5: Lexar and Zilia Business Growth - Lexar's global sales revenue reached over 3.5 billion CNY in 2024, with significant market share growth potential [6] - Zilia achieved a revenue of 2.312 billion CNY in 2024, mark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120.15%, with Q1 2025 revenue increasing by 45.08%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year [6] - The integration of Zilia into the company has enhanced its overseas market presence and product offerings, leveraging local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advantages [6]
消费级芯片“上车”引争议:成本较车规级芯片下探至少1/3,无强制安全认证要求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16 11:30
每经记者|段思瑶 每经编辑|裴健如 "消费级和车规级芯片差别很大,汽车不是快消品……"日前,一条由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出镜的视频,将"消费级芯片和车规级 芯片差别"这个隐秘的知识点推向了公众视野。 在这条视频中,李凤刚以消费级芯片和车规级芯片的安全余量举例称,"汽车在高速行驶中一旦发生问题,后果往往是致命的。消费级芯片的缺陷率允许达 到500PPM(即每100万件中允许有500件出现故障),而车规级芯片的缺陷率通常要求低于百万分之一"。 相较车规级芯片的高标准、严要求,消费级芯片的准入门槛要低得多。"目前消费级芯片还没有强制的安全认证要求。"上述某芯片企业研发人员告诉记者, 消费级芯片主要以性能与成本优先,缺陷率允许≤500 DPPM。 另外,在工作适应环境方面,消费级芯片一般工作在室内舒适环境,工作温度范围通常为0℃到70℃,而车规级芯片则需适应汽车所处的复杂环境,其工作 温度要求更为宽泛,一般为-40℃到150℃。 "从安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消费级芯片的确不如车规级芯片。"上述某芯片企业研发人员认为,应用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关键芯片,必须采用车 规级芯片,以确保车辆安全。 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