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产能出清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光伏产业出清落后产能需打破地方保护壁垒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6 18:14
Core Viewpoint - The photovoltaic industry is facing significant challenges, including continuous losses over multiple quarters, prompting a consensus among industry players to combat "involution" and seek market-driven capacity clearance solutions [2][4][10]. Group 1: Industry Challenges - The photovoltaic industry has been experiencing severe supply-demand mismatches, leading to consecutive quarterly losses [2]. - In 2024, the total revenue of 64 listed photovoltaic companies is projected to be 931.1 billion yuan, a decrease of 22.4% year-on-year, with total net profit dropping from a profit of 104.96 billion yuan in 2023 to a loss of 29.76 billion yuan in 2024 [4]. - The industry is currently in a painful transition period, with many companies understanding the regulatory push against low-price competition and the need for capacity optimization [4][9]. Group 2: Industry Consensus and Actions - A consensus on combating "involution" is forming within the industry, with various segments, including silicon materials and photovoltaic glass, exploring market-driven capacity clearance paths [2][4]. -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eld a meeting with 14 photovoltaic companies to discuss production, innovation, and market competition, which provided significant confidence to the industry [3][9]. - Industry leaders advocate for a combination of market-driven mergers, technological elimination mechanisms, and policy enforcement to clear outdated capacity [4][10]. Group 3: Market and Policy Dynamics - Companies are exploring market-driven capacity clearance strategies, such as larger firms acquiring smaller ones to stabilize silicon material prices and restore profitability [6][7]. - The photovoltaic glass sector is also expected to reduce production by 30%, with ongoing discussions about capacity clearance [7]. - There is a strong emphasis on the need for policy measures to control new capacity and guide prices back to rational levels, while also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facilitate the exit of outdated capacity [9][10].
光伏“主旋律”,仍是反“内卷”
Tai Mei Ti A P P· 2025-07-03 03:41
今年上半年,光伏行业在"136号文"等政策刺激下迎来了久违的"抢装潮",产业链价格也一度随之走高。但在"430""531"等节点相继"落幕"后,"抢装"也偃旗 息鼓,价格再次掉头向下。 及至6月,市场交易价格持续走低,行业悲观情绪不断滋长,涨价期间打破自律公约和行业呼吁冒头催长的产能变得尴尬,甚至成为负担,一些违规乱象如 今看起来已成为"黑历史",形势变换兜转一轮,产业链各环节想必也会愈发意识到,行业目前最需要的,仍是打破"内卷式"竞争怪圈,合力扭转下行周期。 硅料:市场价格持续走低,龙头"收储"箭在弦上 硅料减产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破除"内卷"的必要措施,但目前进展似乎不佳,也因此,从5月起即传出消息,称硅料"六巨头"(通威股份、协鑫科技、大全 能源、新特能源、东方希望、亚洲硅业)拟通过成立专项基金对存量硅料产能"收储"等方式推动行业"大整合",实现产能出清。6月11日,协鑫科技联席 CEO兰天石对媒体确认了相关方案确实存在,并表示目前头部企业已在密切沟通,部分龙头已达成一致并启动与小厂商的谈判,后续将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 继续推动。有业内人士认为龙头企业公开发声意味着整合一事已有一些实质性进展。不过,相关方案 ...
协鑫、天合等光伏企业谈产能出清和“反内卷”的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6-11 02:46
2025.06. 11 本文字数:1582,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陆如意 经历了近两年的严重供需错配和全产业链的"价格鏖战","短期逐利、堆砌产能没有出路"已经成为行 业(尤其头部企业)的共识。 如何解决"赔本赚吆喝"的行业痛点,促成 "反内卷"的执行和落地,也是当下的光伏行业需要直面的问 题。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6月10日,在2025年SNEC光伏展开幕式上,产能出清路径和"反内卷"的 议题也被多家光伏企业代表和行业专家频繁提及。 在开幕式现场,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最新表态称,"公司正与另一硅料龙头通威联手,在相关部委 的关心下全力以赴加快行业供给侧改革,推动行业整合产能去化。全行业上下游要迅速行动起来,把 产能过剩的问题解决。" 朱共山认为,光伏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暂告一个段落。但是,从过剩出清到生态重构再到稳定发展, 光伏还有一段蜕变之路要走。 "预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一季度是光伏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窗口期。" "当前,光伏行业面临三大主要挑战。"据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军在大会现场分析,国 际贸易壁垒和贸易环境的复杂多变,给光伏产业走向世界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强;光伏产业产能快速扩 张 ...
光伏巨头突发!高瓴HHLR,拟减持!
券商中国· 2025-06-06 15:46
在光伏行业深度调整中遭遇困境的千亿巨头隆基绿能,又迎来了一则重要股东的减持公告。 6月6日晚间,隆基绿能发布公告称,第二大股东 高瓴资本旗下 HHLR 管理有限公司拟减持不超过3789万股, 即不超过0.5%公司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隆基绿能此前刚经历重大人事变动,掌舵人李振国辞去公司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 将专注投入公司研发和科技管理工作。 截至目前,隆基绿能市值为1097亿元,仅为巅峰期的20%。五年前,在光伏行业一片荣景中,HHLR"入驻"隆 基股份,此番减持备受关注。 HHLR拟减持不超0.5% 6月6日晚间,光伏巨头隆基绿能发布公告称,HHLR管理有限公司拟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 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过3789.02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5%)。 有行业人士表示,此番减持后,HHLR的持股比例将降至5%,还是4.99%,值得关注。若是持股5%以下的股 东,后续减持上市公司将不用公告,隆基绿能的二季度报告或将揭晓。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若剔除此前涉嫌的违规减持事件,这应该是HHLR持有隆基绿能4年多以来首次减持隆 基绿能。 2020年12月2 ...
A股5家光伏企业举行集体业绩说明会,谈了这些问题→
第一财经· 2025-05-14 01:27
2025.05. 14 本文字数:2496,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陆如意 5月13日下午,在上交所主办的2024年度光伏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上,晶科能源(688223.SH)、阿 特斯(688472.SH)、奥特维(688516.SH)、高测股份(688556.SH)、天合光能(688599.SH) 公司的管理层分别就目前A股市场投资者普遍关注的光伏相关问题进行回答。 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中美关税政策的潜在影响、对光伏行业后续发展的预判、对未来光伏电池技术 研判及企业融资授信情况等成为本次光伏集体业绩说明会的主要讨论话题。 中美关税政策如何影响光储市场 "中美关税政策缓和,有利于为光伏、储能产品提供相对稳定的海外贸易环境。"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 德表示,公司在沙特建设10GW高效电池和组件项目目前正按计划顺利推进,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在中 东以及全球市场供应能力。 阿特斯总经理兼CEO庄岩今日在业绩说明会上公开表示,由于之前美国针对光伏现有的关税政策, 光伏产品基本没有直接从中国出口至美国,主要从东南亚和美国本地出口,因此受中美对等关税影响 较小,但东南亚会涉及"双反"关税的影响,需等待后续的终裁结 ...
中国首家“A+H”上市的光伏电池企业诞生了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08 02:52
智通财经记者|马悦然 三次递表后,光伏电池龙头钧达股份(02865.HK/002865.SZ)成功于今日登陆港交所,它也因此成为了中国首家"A+H"上市的光伏电池企业。 5月8日港股开盘后,钧达股份股价上涨。截至上午10时05分,钧达股份上涨3.39%,报22.9港元/股,总市值约67亿港元。 5月7日,钧达股份确定H股发行价为每股22.15港元。当晚公告内容显示,钧达股份全球发售6343.23万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其 中,香港公开发售获3.5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08倍认购。 最终,钧达股份全球发售净筹约12.92亿港元。根据此前招股书计划,此次募集所得款的75%将用于建设年产能5 GW的海外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即阿曼5 GW 高效电池的产能建设。 除了钧达股份外,目前A股光伏一体化龙头晶澳科技(002459.SZ)也在寻求港交所上市,其正在推进中。 近年来,钧达股份稳居全球光伏电池出货量前五。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的出货量计,在专业制造商中,钧达股份的N型TOPCon电池全球市场份额约24.7%,排名第一;其光伏电池全球市场 份额约17.9%,排名第二。 另据行 ...
华鲁恒升(600426):景气承压 公司经营保持稳健
Xin Lang Cai Jing· 2025-04-29 02:35
事件评论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5 一季报,2025Q1 实现收入77.7 亿元(同比-2.6%,环比-14.1%),实现归属净利润7.1 亿 元(同比-33.7%,环比-17.2%),实现归属扣非净利润7.0 亿元(同比-34.2%,环比-13.3%)。 公司具备领先的生产工程化能力,产品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德州本部与荆州基地拟投项目支撑未来发 展,多元化产品组合,一定程度上或将平移经营波动。预计2025-2027 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 37.2/41.6/47.0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2、新项目进度低于预期。 一季度景气回落产品销量有所回落,季度业绩环比有所下滑。价格,公司主要产品25Q1市场价格环比 变化:尿素(-2.5%)、DMF(-1.7%)、己二酸(-2.1%)、醋酸(1.9%)、辛醇(-12.4%)、己内酰 胺(-3.8%)、尼龙6(-6.3%)、三聚氰胺(-10.7%)、DMC(-14.2%)、草酸(-6.5%)。销售, 24Q4 公司荆州基地52 万吨/年尿素产能投产放量,25Q1 有机胺系列产品、化学肥料、醋酸及衍生品、 新能源新材料相关产品销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