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股上市

Search documents
新股解读|海外厂商主导市场份额,峰岹科技“以价换量”或能穿越竞争迷雾?
Zhi Tong Cai Jing· 2025-06-24 13:16
Core Viewpoint - Fengfan Technology (688279.SH) is set to become a dual-listed chip design company on both A-shares and H-shares, with recent stock price fluctuations reflecting market sentiment and the company's upcoming capital expansion plans [1]. Company Overview - Fengfan Technology specializes in the design and research of BLDC motor drive control chips, holding a 4.8% market share in China's BLDC motor control and drive chip market, ranking sixth overall and being the only Chinese company among the top ten [2][5]. - The company has a comprehensive product matrix covering core components of motor drive control systems, including MCU, ASIC, HVIC, and MOSFET [5]. Financial Performance - Revenue is projected to grow from 322.973 million RMB in 2022 to 600.325 million RMB in 2024, with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 of 36.4% [7][8]. - Net profit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from 142 million RMB in 2022 to 222 million RMB in 2024, with a CAGR of 25.1% [7][8]. Market Dynamics - The global and Chinese BLDC motor market is experiencing significant growth, with projected CAGRs of 22.6% and 24.9% from 2019 to 2023, respectively [11]. - The company faces intense competition from international firms, which hold 54.1% of the market share, prompting Fengfan Technology to adopt a "price-for-volume" strategy to expand its customer base [12].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High R&D investment is a key driver of the company's growth, with R&D expenses increasing from 64 million RMB in 2022 to 116.73 million RMB in 2024, representing 19.4%-20.6% of revenue [11]. - The company has accumulated 110 patents, including 68 invention patents, focusing on core algorithms and chip design [11]. Sales Strategy - The company has seen a rise in sales and distribution expenses, from 12.605 million RMB in 2022 to 24.670 million RMB in 2024, reflecting efforts to optimize customer structure and expand into new markets [12][13]. - The concentration of revenue from the top five customers has decreased from 56.6% in 2022 to 46.8% in 2024, indicating progress in diversifying its customer base [13]. Future Outlook - Fengfan Technology's growth potential is supported by the high demand in the BLDC motor drive control chip sector and its innovative product offerings, as it prepares for A+H share capital expansion [14]. - The company must balance pricing strategies and expenditure to optimize profitability while navigating potential risks related to customer concentration and R&D investment returns [14].
海天味业港股二次上市募资百亿,超30家A股龙头到香港“抢钱”
Sou Hu Cai Jing· 2025-06-19 12:18
蓝鲨导读:开启国际化征程 作者 | 杨硕 编辑 | 卢旭成 6月19日,海天味业二次上市登陆港交所,募资总额超百亿港元,成为2025年港股消费领域规模最大的IPO项目。 上市首日,海天味业开盘价为37.5港元,较发行价(36.3港元)上涨3.3%。截至当日收盘,海天味业股价为36.6港元,市值2137亿港元(约合1957亿 元),大约为A股(2151亿元)市值的90%。 作为A股中鼎鼎有名的"酱油茅",海天味业已登陆A股10年,巅峰时期市值近7000亿元,但随后由于种种因素,公司遭遇业绩、股价"双杀"。目前,海天 味业的市值较巅峰时期跌去超过60%。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5月30日),海天味业还被调出上证50指数,其核心原因是市值排名下滑至第50名以外,叠加流动性指标不足,触发指数"优胜劣 汰"的调整规则。 二次上市登陆港股后,海天味业能够获得市场认可吗? A+H股上市潮 今年以来,港股IPO市场持续活跃,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A股上市公司已在港股上市,"A+H"上市模式持续升温。 消费企业在港股的表现也十分不俗:蜜雪集团、布鲁可、沪上阿姨上市首日涨幅均超40%,今年以来港股IPO募资金额最多的宁德时代上市首 ...
海天味业港股暗盘一度涨近10%
news flash· 2025-06-18 08:37
| | ■ 海天味业 分时 v 1天:1分K v □v □ △ 2 FID ■ | | 报价 | 分析 | 资讯 · | | 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Aa □ × ○ ○ | | 03288 海天味业 | | | | (0) | | | | 7 9 0 | | 38 000 ↑ +1.700 +4.68% 暗盘交易中 06/18 16:31 | | | | | 40.037 | | 10.30% | | | | | | | 39.804 | | 9.65% | ☆ 12 日 ♥ 自选 | | | | 微能交易 | | 39.570 | | 9.01% | 最高价 40.950 | 开盘价 39.950 | | 成交量 552.52万 | | | | | | 最低价 38.000 | 昨收价 36.300 | | 成交额 2.17亿 | | | 39.337 | | 8.37% | 平均价 39.339 | | 市盈率TIM 32.06 | 总市值 2215 ...
2025年迄今香港新股集资突破600亿港元 全年“A+H”股家数占比有望达50%
智通财经网· 2025-06-12 07:52
由此可见,下半年仍可期待有大型IPO或大型"A+H"应市,但背后仍需散户热情支持,例如宁德时代吸 引31万名散户认购,恒瑞医药亦有逾20万人参与。钟绛虹表示,由于抽新股人数规模上升,即使规模较 小的IPO也录得数万人认购,可以确定今年香港IPO复苏,且趋势持续。她预计,正在招股,集资最多 95.56亿港元的海天味业若认购人数达20至30万,可进一步确认市场热度。 根据德勤数据,截至2025年5月底,今年香港IPO市场共有27只新股上市,集资总额达777亿港元,同比 分别增长29%和超过8倍。截至5月底,共有5只"A+H"新股上市,集资560亿元,占同期总集资额约 72%。"A+H"股当中,单计宁德时代行使超额配售权后已涉410亿港元。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 振兴预计,2025年全年约有80只新股上市,其中"A+H"股约25只,占比约三成。 钟绛虹称,由于监管机构近年推出多项措施,包括百亿市值A股企业特快通道,鼓励更多A股公司赴港 上市,同时配合A股IPO阶段性收紧审批,故内地企业成为香港IPO市场核心推动力。数据显示,截至5 月底,"A+H"股申请占整体申请数字约16%,达26宗,较去年同期4宗增长逾5倍 ...
港股新股申购市场概览:“A+H”潮起,港股申购可冀
Shenwan Hongyuan Securities· 2025-06-06 08:12
证券研究报告 "A+H" 潮起,港股申购可冀 ——港股新股申购市场概览 证券分析师:彭文玉 A0230517080001 朱敏 A0230524050004 任奕璇 A0230525050002 联系人: 任奕璇 A0230525050002 2025.06.06 摘要 www.swsresearch.com 2 ◼ 实际发售向国际配售倾斜,基石投资者定价权突出。港股IPO上市条件宽松灵活,发行对象有基石、锚定和 公众三大类投资者,分别对标A股网下、战配和网上,实际配售以国际配售为主,即基石和锚定。定价环节 先与基石投资者协商确定初步估值范围,再以多轮询价方式持续将估值区间收窄得到最终定价。 ◼ 公开申购为现金+融资方式,交易可暗盘或上市卖出。公众申购采取现金或融资申购两种方式,现金申购实 际占用仅1个营业日。公开发售时内设甲乙组,采取"散户优先,递减分配"机制;交易环节上,港股新股 卖出可采取上市日交易所卖出,也可在上市日前在券商的暗盘卖出。 ◼ 港股IPO提速,A+H新股供给渐增,公众打新积极性提高,但不同项目间一手中签率分化。港股IPO提速, 25年1-5月新股上市同比增加7只,募资额增长超6倍,A+H ...
赴港上市持续火热,AI与机器人“吸睛”又“吸金”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06 07:3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雷若馨 深圳报道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持续升温,融资规模重回全球第一。 Wind数据统计,截至5月31日,港交所共迎来28家新上市公司,总共募资额达773.6亿港元,分别较去年 同期同比增长了33.3%和707%。 目前,港股市场还有3家企业将在下周上市,另有8家企业已经通过聆讯、超过150家企业正排队等候在 香港上市。 6月5日,"X-Day"西丽湖路演社港股基石/锚定投资专场在深圳大学城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次活动汇聚 了7家拟赴港上市企业,覆盖无线通信、AI营销、跨境物流、生物科技、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吸引了近 200家潜在基石及锚定投资者报名,包括深投控资本、平安人寿、中银国际等多家头部投资机构。 广和通"A+H"赴港募资 "A+H"股成为了今年港股IPO市场的主旋律。 5月20日,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3750.HK)在港交所上市,实际募资总额约410亿港元,成为近 年来港股市场最大的IPO项目之一,也是2025年以来全球最大的IPO。随后,恒瑞医药(1276.HK)赴港 上市,募资总额接近100亿港元。 在二者的带动下,"A+H"火上加火。根据证监会备案信息与上市公司披露,后续 ...
中企掀港股上市潮:消费与硬科技领衔,创投迎来退出盛宴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30 07: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北京报道 从创投明星企业布鲁可、蜜雪冰城接连登陆港股,到A股龙头公司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完成"A+H"股上 市,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正迎来空前热度。 数据显示,2025年1-4月份,已经有19家企业完成港股上市,同比增长4家;募集资金213亿港元,接近 去年同期的3倍。截至5月20日,共有24家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合计募集资金超过600亿港元。同时, 目前在香港排队上市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约150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诸多创投机构正在这波港股资本盛宴中获得丰厚回报。在消费赛道,泡 泡玛特、蜜雪冰城、老铺黄金这港股"新消费三姐妹"背后,有红杉、高瓴等知名机构,美团龙珠等产业 资本,以及蜂巧资本、黑蚁资本等聚焦消费领域的垂直机构。 同时,今年新上市的布鲁可,目前市值已经接近400亿港元,君联资本是布鲁可最大的机构股东;沪上 阿姨上市首日股价大涨四成,后续股价有所回落,公司市值仍超过130亿元,嘉御基金是其最早且最大 的机构投资方。 就科技赛道来看,去年10月上市的智驾科技企业地平线,今年市值一度飙升突破千亿港元,背后投资机 构包括云锋基金、高瓴资本、红杉中国等;去年底港股 ...
从宁德时代港股IPO,看A+H股三大变化
券商中国· 2025-05-22 23:06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一笔IPO融资,采用Regulation S 规则将大部分美国境内的投资者排 除在外,国际配售中非美外资投资者占比很高。同时,宁德时代上市之后还罕见出现了H股较A股溢价近 11%。 券商中国记者研究发现,从宁德时代的港股IPO和上市表现来看,A+H股已经出现了三大变化: 今年以来,随着港股市场表现好转,A/H股之间的折溢价有所收敛,但大多数A+H股的上市公司A/H股的价差 仍然存在,不过也有个别代表性的龙头企业被A股和H股市场充分定价,价差收敛和波动的幅度已经非常小。 | | 部分公司AH股溢价情况 | | | | --- | --- | --- | --- | | 名称 | H股价格(折算成元) | A股价格(元) | A股溢价率(%) | | 宇德时代 | 302.95 | 270.37 | -10.75 | | 比亚迪股份 | 419.06 | 398.80 | -4.83 | | 招商银行 | 45.70 | 44.51 | -2.60 | | 药明康德 | 61.64 | 62.79 | 1.87 | | 亿华通 | 20.53 | 21.17 | 3.12 | | ...
多家公司密集公告赴港上市!年内新增A+H公司将创近年新高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16 08:49
随着多项支持境内企业赴港上市的利好政策出台,近期"A+H"公司名单扩容增速明显。5月12日,宁德 时代(300750)披露H股招股书,正式宣布将于5月20日在港交所上市,这家动力和储能电池巨头也将 成为年内第三家赴港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 A股公司欲借港股加速国际化进程 在此之前,2022年至2024年分别仅新增4家、1家、3家"A+H"公司,期间甚至一度长达19个月未有上 新。2025年未过半,已有2家A股上市公司正式挂牌港交所,另有3家已获港交所聆讯,或很快上市,这 也意味着,年内新增"A+H"公司数量料将超过2022年。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发现,4月以来,又有多家 公司密集公告正筹划赴港上市或已递表港交所。 在融资目的上,多数公司均希望借助港股的融资能力,加速国际化进程,而从上市后的表现来看,去年 港股上市的三家A股公司在2025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均有增长。 更多优质标的的加入,也有助于港交所进一步吸引资金流入。德勤预计,2025年港股IPO募资总额有望 达1300亿至1500亿港元,有潜力重返全球新股市场前三名。 年内新增"A+H"公司数量将创近年新高 除此之外,4月以来,还有多家公司密集公告正筹划赴港上市 ...
A股公司何以选择赴港上市?
Sou Hu Cai Jing· 2025-05-14 23:23
今年以来,A股公司通过"A+H"的方式选择赴港上市,成为香港与大陆两地股市的一大看点。比如,近日恒瑞医药、宁德时代相继宣布正式通过港交所上市 聆讯,与此同时,赛力斯、兆威机电、东鹏饮料等多家A股公司也于近期宣布拟赴港上市。 据初步统计,截至5月5日,今年共有46家A股公司宣布拟赴港上市。其中,已向港交所递表并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的A股公司有7家。 不仅如此,港交所对A股公司赴港上市也抛出了橄榄枝。比如,港交所降低了A股公司发行H股的门槛,将A+H股发行人在香港上市的最低H股数门槛降低至 发售股份占该股A+H股发行人同一类别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总数的10%;或相关H股于上市时有至少为30亿港元的预期市值,并由公众人士持 有。正因为A股公司发行H股的门槛降低了,这就为A股公司选择港股上市提供了方便。 另一方面是不少A股公司也有赴港上市的需求。这种需求至少也有两点。一是国际化发展的需要。部分A股公司经过A股上市之后,公司在国内市场有了长 足的发展,这些公司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面临着国际化发展的问题,所以这些公司需要走向国际化的市场。而香港市场就是A股市场身边的国际化市场,如此 一来,不少A股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