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

Search documents
博时市场点评8月26日:两市涨跌不一,成交有所缩量
Sou Hu Cai Jing· 2025-08-26 08:05
来源:新浪基金 【博时市场点评8月26日】两市涨跌不一,成交有所缩量 简评:该《意见》为全国碳市场建设中长期发展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意味着高排放行业的运行成本 逻辑将发生改变,排碳成本将进一步内化为企业经营的硬约束。这将推动企业更加重视节能减排技术改 造,有利于绿色低碳技术、环保服务和碳管理咨询等领域的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林草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 出,要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拓宽涉林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加大林业领域资金支持。通知从深化集 体林权制度改革金融服务、强化林业重要战略实施金融保障、加大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投入、建立 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政策配套体系及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15条具体措施。 简评:该《通知》核心是解决林业发展"钱从哪里来" 的关键问题,是对中国林业行业的重大政策支 持,反映了政府对生态建设的重视以及利用金融工具促进其发展的决心。通过拓宽林权抵押范围、创新 林权抵押贷款和优化金融服务,强化配套机制建设,旨在盘活林业资源资产,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林 业领域。 市场复盘 8月26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上证指 ...
全国碳市场建设提速:2027年工业全覆盖,2030年定型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8-26 07:01
《意见》明确了全国碳市场到2027年扩围、2030年定型的时间表,为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清晰的行动 指南。 继《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出台,全国碳市场建设顶层设计又迎来重大升级。8月25日,中共中 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 见》)。 今年,全国碳市场正式运行四周年,碳价一度突破100元/吨,首次扩围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 业,预计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将达到3700家左右,覆盖排放量约80亿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 易市场也于今年启动交易,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正式签发。 此次是"两办"首次专门针对全国碳市场建设发布文件。《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 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到2030年, 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成诚信透明、方 法统一、参与广泛、与国际接轨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形成减排效果明显、规则体系健 全、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 多位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意见》明确了全 ...
中央两办五方面明确全国碳市场中长期发展的路线图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8-26 04:27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李璟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目 前,我国已建立重点排放单位履行强制减排责任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激励社会自主减排的全国温 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在积极发展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方面,要加快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积极推动核证自 愿减排量应用。建立科学完备的方法学体系,针对可持续发展效益显著、社会期待高、社会和生态效益 兼具的重点领域加快方法学开发,有效服务社会自主减排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在着力提升碳市场活力方面,提出要丰富交易产品,扩展交易主体,加强市场交易监管。以全国碳 市场为主体建立完善碳定价机制,充分利用全国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为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提供 有效的价格信号。 在全面加强碳市场能力建设方面,完善管理体制和支撑体系,加强碳排放核算与报告管理,严格规 范碳排放核查,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全过程监管,加强技术服务机构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另外,在加强组织实施保障方面,《意见》提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法规支撑,深化国际交 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相关碳市场机制规则制定,推动全球绿色低 ...
事关全国碳市场建设,中办、国办对外公布
Xin Hua She· 2025-08-26 02:33
这份意见明确,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 工具。目前,我国已建立重点排放单位履行强制减排责任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激励社会自主减排 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这份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全国温室气体自愿 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 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成诚信透明、方法统一、参与广泛、与国际接轨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 排交易市场,形成减排效果明显、规则体系健全、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 作者:高敬、魏弘毅 8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对外 公布。 ...
解读中办、国办《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Xin Hua Cai Jing· 2025-08-25 23:44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中共中央 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25日对外公布。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文件充分彰显了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 动。要准确把握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快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 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全国碳市场建设实现稳起步、稳运行 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来看,2023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造林碳汇、 海上风电等6个方法学,完成首批948万吨核证自愿减排量登记。截至2025年7月底,累计成交核证自愿 减排量246.03万吨,成交额2.08亿元。 做好统筹工作推进碳市场建设 这位负责人表示,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全国碳市场建设统筹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在考虑企业承受能力 的同时,充分激发降碳内生动力,有力促进全社会形成"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发展意识,行 业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不断显现。 明确全国碳市场中长期发展的路线图 这份文件明确了全国碳市场中 ...
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
Xin Hua Wang· 2025-08-25 21:44
全国碳市场建设实现稳起步、稳运行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 题: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解读中办、国 办《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新华社记者高敬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中共中央 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25日对外公布。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文件充分彰显了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 动。要准确把握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快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 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做好统筹工作推进碳市场建设 全国碳市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强化系统观念,统筹好市场和政 府、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整体和局部、国内和国际等关系,推动全国碳市场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数据 可靠性更高、行业包容性更强。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国已建立重点排放单位履行强制减排责任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 场和激励社会自主减排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两个市 ...
中办、国办发文: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 支持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8-25 20:09
◎记者 白丽斐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8月25日对外公布的《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 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 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成诚 信透明、方法统一、参与广泛、与国际接轨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形成减排效果明显、规 则体系健全、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 意见明确,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 具。目前,我国已建立重点排放单位履行强制减排责任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激励社会自主减排的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成为全球覆盖碳排放规模最大的碳市场,首批覆盖发电行业重点排 放单位2200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亿吨。2025年3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钢 铁、水泥和电解铝三大高耗能行业被纳入全国碳市场,新增约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覆盖全国二氧化碳 排放总量占比达到60%以上。 在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 ...
支持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8-25 20:08
● 本报记者 刘杨 扩展交易主体。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稳妥推进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 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逐步引入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参与交易。 完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 性。(下转A02版) (上接A01版)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行业特点、低碳转型成本等,明确市场中长期碳排放配额控制 目标。 意见要求,统筹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有关地方试点开展的碳市场。现有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要 按照有关要求规范建设运行,助力区域绿色低碳转型。鼓励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在扩大覆盖范围、完 善市场调节机制、创新监管手段、健康有序发展碳金融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探索经验。建立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不再新建地方或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丰富碳金融交易产品与服务 意见表示,目前,我国已建立重点排放单位履行强制减排责任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激励社会自主 减排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在着力提升碳市场活力方面,意见提出,丰富交易产品。稳慎推进金融机构 ...
中办国办发文部署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拓展企业碳资产管理渠道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8-25 18:24
《意见》明确,到2027年,对碳排放总量相对稳定的行业优先实施配额总量控制。稳妥推行免费和有偿 相结合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建立配额储备和市场调节机制,平衡市场供 需,增强市场稳定性和流动性。合理确定用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的比例。 《意见》提出,稳慎推进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加大对温室气体减排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碳质押、碳回购等政策制度,规范开展与碳排放权相关的金 融活动,拓展企业碳资产管理渠道。以全国碳市场为主体建立完善碳定价机制,充分利用全国碳市场的 价格发现功能,为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效的价格信号。同时,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 质押融资业务,稳妥推进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适时 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逐步引入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参与交易。 在朱克力看来,一旦企业必须为碳排放配额"掏腰包",减排就不再是口号,而是实打实的成本账。有偿 分配将为碳市场注入持续流动性,推动碳价更真实地反映排放权的稀缺性,进而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 影响。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
中办、国办重磅文件!事关全国碳市场建设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8-25 15:41
新华社权威快报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推进线色《成转型 加强合国际市场建设的意见》 8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对外公布。 8月25日对外公布 这份意见明确,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目前,我 国已建立重点排放单位履行强制减排责任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激励社会自主减排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 场。 这份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 现重点领域全覆盖。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 成诚信透明、方法统一、参与广泛、与国际接轨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形成减排效果明显、规则体系健 全、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 附全文: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2025年5月24日)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目前,我国已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