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
icon
Search documents
重磅公布:由降转涨!
中国基金报· 2025-07-09 05:59
来源: 国家统计局官网 2025 年 6 月份 CPI 同比由降转涨 核心 CPI 继续回升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 2025 年 6 月份 CPI 和 PPI 数据 6 月份,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同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 涨 0.1% ;环比下降 0.1% ,降幅比上月收窄 0.1 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 CPI 同比继续回升,上涨 0.7%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PPI )环比下降 0.4% ,降幅 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 3.6% ,降幅比上月扩大 0.3 个百分点。 一、 CPI 同比由降转涨,核心 CPI 继续回升 CPI 同比上涨 0.1% ,为连续下降 4 个月后转涨。 CPI 由降转涨主要受工业消费品价格有所 回升影响。 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由上月的 1.0% 收窄至 0.5% ,对 CPI 同比的下拉影 响比上月减少约 0.18 个百分点。其中,油价变动影响能源价格降幅比上月收窄 1.0 个百分 点,对 CPI 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 0.08 个百分点;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影响, 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 ...
14个月新高!重要经济数据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7-09 05:28
整治价格内卷初显效。 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0.1%, 环比降幅比上月收窄,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创近14个月以来新高。工业生产者 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降幅扩大,但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有所改善,价格呈企稳 回升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供需关系改善的行业,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力度加大,新能源汽车、光伏设备零部 件和锂离子电池等制造价格改善。 CPI同比结束持续4个月的下降走势 6月份,CPI同比上涨0.1%。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3%,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1%。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分析,CPI同比在连续下降4个月后转涨,这主要受工业消费品价格有 所回升影响。 6月份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由上月的1.0%收窄至0.5%,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18个百 分点。其中,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影响,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9.2%和15.9%,合计 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1个百分点;汽车价格降幅逐步收窄,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同比分别下 降3.4%和2.5 ...
核心CPI涨幅创近14个月新高,释放什么信号?
第一财经· 2025-07-09 03:57
2025.07. 09 本文字数:1922,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祝嫣然 受工业品价格回升等因素影响,6月份CPI同比结束了此前四个月的负增长。 国家统计局7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0.1%; 环比下降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 3.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上涨0.7%,涨幅比 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创近14个月以来新高。 相关"内卷"行业价格领域出现积极变化。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力度加大,落后产能退出和产品品质 提升逐步推进,汽柴油车整车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和0.3%,同比降幅比 上月分别收窄1.9个和0.4个百分点;光伏设备及电子元器件制造价格同比下降10.9%,降幅收窄1.2 个百分点;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同比下降4.8%,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 CPI同比由降转涨 董莉娟表示,受环比下降及对比基数变动影响,PPI同比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但随着各项 宏观政策 ...
阿联酋媒体:为何世界不会离开中国?
Sou Hu Cai Jing· 2025-07-06 23:01
除了数据和董事会策略,还有一个更广泛的故事正在展开,即对中国的体制和基础设施韧性重燃信心。 无论是京津冀地区先进的物流生态系统,还是不断扩大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又或是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 快接受数字化转型的庞大消费者群体,中国都提供了一个奖励长期愿景的商业环境。这种势头不仅延伸 到工厂和实验室,还延伸到旅游业、服务业和文化交流领域。中国国航、新西兰航空和新西兰旅游局之 间的新合作关系,就是民间交流得以恢复并带来经济影响的一个例证。此类举措表明市场需求正在复 苏,同时也体现了强大的软实力共振。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这种持续流入中国的资本和信心具有一定启示意义。尽管华盛顿及其盟友加剧战略 竞争、技术限制和贸易不确定性,但全球企业领袖仍能清醒辨别政治叙事与经济现实。对许多人而言, 问题不在于是否要在华投资,而是如何更明智地进行投资。 1月至5月,日本、英国、韩国、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70.2%、60.9%、10.3%、7.1%。这些经济体 在中国的投资额度并不小,它们是高科技和汽车领域的核心参与者,对中国的重新押注具有分量。 阿联酋《阿拉伯邮报》7月5日文章,原题:为何世界不会离开中国在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不均衡的背景 ...
外资企业加码投资中国的三大动因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02 16:20
第二,中国提供的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是外资安心投资中国、扎根中国的坚实后盾。 ■择远 日前,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会见美国康宁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孟安睿、候任首席运营官孙浩楠。孟 安睿表示,得益于中国政府的有力支持,康宁在华深耕45年取得了成功。康宁在华发展的决心不会变,将继续扩大在华投资规 模,一如既往更好地服务中国客户和消费者。 这是外资企业表态"持续投资中国"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当前投资中国已经成为不少外资企业的"必选项"。商务部国际贸 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日前发布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未来共赢发展再起航》有力印证了这一点: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计在 华投资设立的企业超过123.9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20.6万亿元。 为何外资企业选择投资中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答案。 第一,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需求侧看,中国市场拥有容量大、层次多的优势,特别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规模的稳步增长,消费市场不断壮 大,发展潜力巨大。结合今年的数据来看,1月份至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171亿元,同比增长5.0%。这一数据有力地 彰显了我国消费市场 ...
广州前5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5.1%
服务业多领域释放活力。1—4月(错月数据),全市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主要行业 中,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加快,带动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7.7%,其中,互联网平 台(14.6%)、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22.1%)、数字内容服务(22.2%)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受十五 运会预热助力,体育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2.5%。服务消费释放潜能,技能培训、教育辅助活动实现营 业收入增长10.8%,电影放映、快递服务业分别增长8.9%和39.0%。 消费市场持续改善,全市消费市场继续回暖。1—5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9.94亿元,同比增 长5.1%,比1—4月提升1.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零售商品中,通信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 类、家具类等购置换新补贴覆盖领域的商品销售火热,实现零售额分别增长11.7%、23.0%和3.5倍;体 育娱乐用品类(36.2%)、文化办公用品类(57.6%)、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1.0倍)等文体娱乐商品消费 畅旺,实现零售额均增长30%以上。(记者黄舒旻) 6月21日,广州市统计局公布广州1—5月经济运行情况。1—5月广州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创金合信基金魏凤春:税收视角下的中国资产重估
Xin Lang Ji Jin· 2025-06-23 03:22
本文作者为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 上周首席视点指出,中国经济内部失衡逐步得到修复,不过市场出清会延迟。同时指出,中东危机失控 的风险不大,从全球博弈的视角看,中国的安全对全球资产的吸引是毋庸置疑的。中国资产重估的基础 得到进一步的夯实,随着美国空袭伊朗核设施,这一态势愈发明显。如何度量中国资产重估的进程?本 视点尝试从税收的视角进行观察。 一、市场回顾:热点行业开始调整 从上周的市场走势看,大类资产中的周期品,如焦煤、铝、布伦特原油涨势居前,这与中东危机影响全 球大宗商品的供给有着直接的关系。但从黄金的走势看,投资者尚未认为中东危机失控,无论是伦敦金 还是COMEX黄金等并没有上涨,反而有所下跌。 北证50有所调整,这与近期市场讨论的微盘股交易拥挤有关,2024年初微盘股的巨量调整还历历在目, 在游击战的大框架下,谨慎的投资者不得不有所作为。从A股周度走势看,银行股重新回到涨幅前列, 美容护理、医药生物、纺织服饰、社会服务等跌幅居前。医药服务、情绪消费等激发了投资者共识的同 时,增大了调整的可能性。在没有新的催化剂的背景下,市场自我的平衡也是常态。 二、中东风险漫化的可能性 上周中东危机局限在以伊之间 ...
前5个月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0.4%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20 17:11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持续扩大对 外开放,让外资深耕中国、投资动力更足。随着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向纵深推进,更多境外中小企 业将来华投资。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进程中,外资企业特别是服务业企业将更加积极地扩大在华 投资合作。 6月20日,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至5月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018家,同比增长 10.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58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2%。 此外,从来源地看,东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增长20.5%,日本、英国、韩国、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 长70.2%、60.9%、10.3%、7.1%(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前5个月 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显示出外国投资者对在华长期投资的信心。 在陈建伟看来,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得益于中国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超大规模市场优 势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 从行业看,1月份至5月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915.2亿元人民币,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596.4亿元人民 ...
报告:中国正以全方位多维度战略优势为跨国公司构筑投资热土
Xin Hua She· 2025-06-20 11:39
新华社青岛6月20日电(记者谢希瑶、邵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近日在第六届跨国公司领 导人青岛峰会期间发布《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未来共赢发展再起航》报告。报告指出,面对经济全球 化的深度调整,中国正以全方位、多维度的战略优势为跨国公司构筑投资热土。 报告建议跨国公司秉持包容共享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锚定中国七大优势,谋划长期投资战略,加快产业 赛道转换,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深化创新合作与双向赋能,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深挖中国市 场潜力,优化区域布局,链接全球市场,实现"在中国、为中国、惠全球"的共赢发展。 (文章来源:新华社) "这些优势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中国独特的吸引力,为跨国公司扎根中国、赢在未来创造了无限可 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王雪坤说,随着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国作为全球资本"避风 港"与"增长极"的双重价值日益凸显。 报告指出,虽然近两年受国际形势影响,中国吸收外资规模有所下滑,但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跨国公 司抢抓中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借助中国的创新生态优势,加快在未来制造、未来健康、未来能 源等前沿产业布局。2025年一季度,电子商务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较上年同期翻了 ...
商务部:2025年1-5月全国吸收外资3581.9亿元人民币
news flash· 2025-06-20 09:17
商务部公告,2025年1-5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018家,同比增长10.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358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2%。从行业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915.2亿元人民币,服务业实际使 用外资2596.4亿元人民币。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090.4亿元人民币,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航空 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化学药品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46%、 74.9%、59.2%、20%。从来源地看,东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增长20.5%,日本、英国、韩国、德国实际 对华投资分别增长70.2%、60.9%、10.3%、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