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设计

Search documents
深度解读Chiplet、3D-IC、AI的难点与挑战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31 02:21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编译自semiengineering 。 下一波高性能半导体的难点和一些解决方案。 近日,有媒体与Ansys院士Bill Mullen、西门子 EDA 产品管理高级总监 John Ferguson、是德科 技新市场与战略计划高级总监 Chris Mueth、Cadence高级工程事业部总监 Albert Zeng 以及新思 科技高级总监兼 AI 产品管理负责人 Anand Thiruvengadam 就Chiplet 以及向3D-IC 转型所面临 的挑战进行了探讨。以下是 ESD Alliance 2025 大会现场观众参与讨论的摘录。 LR : Ansys 的 Mullen ; 西 门 子 的 Ferguson ; 是 德 科 技 的 Mueth ; Cadence 的 Zeng ; Synopsys 的 Thiruvengadam SE:领先的芯片制造商在二维微缩方面的选择已经所剩无几。我们开始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内看 到多芯片组件和芯片集,而且这种情况还将继续下去。现在的挑战是如何带领半导体生态系统的其 他部分跟上这一步伐。那么,我们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
【财经分析】A股上市公司为何密集赴港“二次上市”?
Xin Hua Cai Jing· 2025-05-26 14:05
新华财经北京5月26日电(记者闫鹏)继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在港股实现"A+H"两地上市后,A股半导 体设计龙头韦尔股份近日公告称拟赴港上市,引发市场关注。实际上,今年以来向港交所递表的A股上 市公司已超过20家,并且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审核也明显提速。 业内分析认为,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核心原因在于企业出海战略需求、政策驱动以及港股市场流动性的 改善。随着港股市场吸引力持续提升,短期A股赴港上市热度仍将延续。 拟赴港二次上市A股公司增多 5月23日,韦尔股份公告称,为加快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发展,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能力,进 一步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根据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及运营需要,公司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 港交易所挂牌上市。 今年以来,拟赴港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明显增多。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26日,已向港交所递表 的A股上市公司超过20家,其中不乏三一重工、赛力斯、晶澳科技、三花智控、百利天恒、海天味业等 一众A股明星上市公司。另外,包括韦尔股份、牧原股份等在内的多家A股公司也已宣布筹划赴港上 市。 据中信证券统计,在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递表港交所的17家A股公司中,普遍在招股书中的募集资 ...
卓胜微创始人团队减持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19 01:27
|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数量(股) |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 | | --- | --- | --- | --- | | | 许志翰 | 35,373,050 | 6.62% | | 2 | FENG CHENHUI(冯晨晖) | 40,491,416 | 7.57% | | ਤੇ | YI GEBING(易戈兵) | 32,757,451 | 6.13% | 具体来看,持有卓胜微股份 108,621,917 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20.32%)的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 行动人许志翰 、FENG CHENHUI(冯晨晖)、YI GEBING(易戈兵)计划在该公告披露之日起 十五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及/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5,345,475 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00%)。 依据卓胜微2024年年报,许志翰是卓胜微董事长、总经理;FENG CHENHUI(冯晨晖)是卓胜微 董事、副总经理。YI GEBING(易戈兵)则将其持有的卓胜微6.13%的股权对应的全部表决权、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来自半导体行业观察综合。 2025年5月18日晚间,市值近40 ...
Chiplet互连之争:UCIe何以胜出?
半导体芯闻· 2025-05-16 10:08
事实上,那些支持未来潜在的 chiplet 市场的新的功能,对于那些不以该市场为目标的设计来说并 非必需。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来自半导体芯闻综合 ,谢谢 。 UCIe,一种用于先进封装中 die-to-die 互连的标准,其 2.0 版本因被认为过于重量级而引发担 忧。但许多新增特性是可选的这一事实,在很大程度上被公众讨论所忽略了。 "这是 UCIe 的幸与不幸,"Cadence 的高级产品市场营销部门主管 Mick Posner 说,"该规范定义 了如此多的变体,以至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确切需求进行定制。由于其众多的特性,它适用于从汽 车到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再到军事/航空等各种领域。但对于 IP 提供商来说,这也是一种不幸。 你如何支持所有这些特性呢?" 两种标准——Bunch of Wires (BoW) 和 UCIe——正与专有设计展开竞争。如今,后者占据主导 地位,因为几乎所有正在进行的项目都是内部项目,所有 chiplet 都是内部创建和应用的。因此, 与外部采购的 chiplet 的互操作性并非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那些被认为是促进广泛 chiplet 互操作性所 ...
Chiplet万里长征,只走了一步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16 01:31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 内容 编译自 semiengineering ,谢谢 。 Chiplet 带来了半导体功能和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就像 40 年前的软 IP 一样,但要实现这一点,还 有很多工作要做。这需要一个生态系统,而目前这个生态系统还非常初级。 如今,许多公司已达到光罩极限,被迫转向多芯片解决方案,但这并没有催生一个即插即用的芯片 市场。这些早期系统无需遵循标准即可运行,也不追求相同的优势。从设计角度来看,它们仍在构 建一个大型系统。 西门子EDA公司Tessent硅片测试解决方案DFT流程产品经理Vidya Neerkundar表示:"chiplet背 后的理念是分而治之。你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完成任务,并获得更高良率的所有好处。但是,当你分 而治之时,你还需要考虑其他事情。你解决了一个问题,然后又必须解决其他问题。你需要不断推 进问题,不断追赶。" 对这些新问题的全面理解仍在不断发展。"我们知道如何制造标准的 chiplet,"Marvell 技术副总 裁兼定制解决方案首席技术官 Mark Kuemerle 说道。"它叫做 HBM,也是目前唯一的 chiplet。 它是在 ...
一大批企业递表,要去香港二次IPO
Sou Hu Cai Jing· 2025-05-06 01:09
文:韦亚军 没人相信自己会输。 一大批企业排队去香港二次IPO。 目光聚集之处,资本必随之而来。这次轮到了气运之子——香港。 之前不少创投圈人士,把香港今年的反常火爆原因归结为——Deepseek等几家公司的颠覆性技术创新,说是他们几家让全球资本重新审视中国资产,笔者 觉得有一定道理,但是不够全面。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事儿,看看香港二次IPO到底有啥魔力,以及那些已经在香港二次IPO的公司,都经历了些什么。 香港,VC的终点站 香港,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一座城而已,它的本质是东亚地区最大的避风港,尤其对资本而言。当中美金融战、制造业之战、关税战如火如荼时,香港自然 而然成了全球大多数资本的必然选择之一。 新加坡很会来事儿和站队,可惜整体国力太小;东京倒是国力排的上号,可惜是非正常国家且资源过于贫乏;纽约、伦敦、苏黎世等属于传统的西方环 境,一些美元资本想要分散风险,就一定要前往东方寻找答案。你也来,我也来,香港资本市场的火爆,就成了必然。 资本永不眠,向来用脚投票,创业公司也是如此,尤其那些背后有VC/PE或者其他大型国际资本股东的企业。香港实际上并不量产VC,但是VC都把香港 当成终点站——被投企业IPO ...
去年营收新高、净利大增5倍,韦尔股份今年业绩还有多大后劲?
Di Yi Cai Jing· 2025-04-16 11:56
AI智能手机释放进展以及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或是韦尔股份业绩成长的关键 下游需求复苏之际,半导体企业业绩率先修复。半导体设计龙头韦尔股份(603501.SH),去年的营业 收入就创下了历史新高,净利润则同比增长近五倍。 韦尔股份4月15日披露了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22.41%净利润33.2亿元,同 比增长498%。该公司称,去年业绩增长的主因,是智能手机、汽车市场需求复苏,并有效管理成本支 出共同驱动。 业绩快速恢复,成长后劲更受关注。韦尔股份的净利润高点,出现在2021年,金额达到44.76亿元。相 比之下,去年的净利润距高点仍有差距。业内认为,进入2025年,AI智能手机市场释放、智能驾驶渗 透率提升,可能将成为韦尔股份业绩新的增长点。 手机、汽车需求推动收入创新高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韦尔股份的营业收入达到257.31亿元,同比增长22.41%,不仅收入规模创下历 史新高,增速也达到2021年以来最快。早前的2022年、2023年,由于行业景气度下行,该公司营收增速 分别为-16.7%、4.69%。 韦尔股份的主营业务是半导体设计,主要包括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显示解决 ...
A股反弹,A50直线上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8 04:14
作 者丨张赛男 编 辑丨巫燕玲 刘雪莹 ETF放量、富时中国A5 0指数期货直线拉升、创业板指反弹! 农业股持续大涨,北大荒等1 0余股涨停。大消费股震荡反弹,零售方向领涨,永辉超市等多股涨停。中字头、基建股一度冲高,中国中车接 近涨停。 港股走强,恒生指数涨1 . 5 8%,恒生科技指数涨3 . 5 7%。金山云、越疆、茶百道涨超1 0%,小米集团涨超5%。 4 月 8 日 早 盘 , 中 证 5 0 0ETF ( 5 1 0 5 0 0 ) 成 交 超 6 3 亿 , 南 方 中 证 1 0 0 0ETF ( 5 1 2 1 0 0 ) 、 华 夏 中 证 1 0 0 0ETF ( 1 5 9 8 4 5 ) 、 广 发 中 证 1 0 0 0ETF (5 6 0 0 1 0)、富国中证1 0 0 0ETF(1 5 9 6 2 9)成交超1 0亿元,均超昨日全天成交额。 | 159575 | 宽 创业板200ETF银华 | 1.021 | 0.033 | 3.34% | | --- | --- | --- | --- | --- | | 589630 | 宽 科创综指ETF国泰 | 0.841 | 0.0 ...
中国产业叙事:韦尔股份
新财富· 2025-03-27 07:38
本文约 3 5 0 0 字,推荐阅读时长 1 5 分钟,欢迎关注新财富公众号。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是一部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突围史,韦尔股份的1 8年发展轨 迹,正是这一历程的微观缩影。2 0 0 7年,韦尔股份以半导体分销商身份成立时,中国半导体 产业尚处于"跟随者"阶段:2 0 0 7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为1 2 8 7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约5 0%, 而无厂半导体公司——自主IC设计业仅占全球5 . 8%。 彼时,国内半导体产业链超5 0%依赖进口,封测环节虽占据全球产能的4 0%,却集中于低附 加值的"封装代工"环节,设计、制造、设备材料等核心环节被美日韩企业垄断。韦尔股份创 始人虞仁荣敏锐捕捉到市场缝隙,以"分销+设计"双轮驱动模式切入赛道:通过代理安森 美、德州仪器等国际产品,构建起覆盖3C、工控、汽车电子的分销网络。 凭借代理分销业务的经验,韦尔股份选择以功率器件、电源管理IC作为设计业务的突破口, 同时通过分销业务快速积累现金流。如今回望,此"双轮驱动"模式打破了传统分销商与设计 公司的界限,通过分销业务掌握终端需求,通过设计业务提升议价能力。2 0 1 0年,韦尔股份 的分销业务占比约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