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

Search documents
刘国中在广东调研时强调:有力有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加快先进医疗器械研发应用
news flash· 2025-07-05 12:05
刘国中还走访了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详细了解产品创新及应用情况。他强调,要加大政策支持力 度,持续优化创新生态,鼓励企业、医院和科研机构瞄准药品医疗器械前沿科技和"卡脖子"关键技术, 进一步组织集中攻关,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新技术,加快补齐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短板,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药品医疗器械 的需求。要加快构建药品医疗器械领域全国统一大市场,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医药产业发展空 间。 刘国中先后来到深圳市、广州市,深入港口码头、科创中心以及农业、农机、电子、跨境电商等企业, 实地了解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工稳岗就业等进展情况。他强调,要以产业急需为导向, 瞄准种业、农机、饲料、种植养殖技术等重点领域,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 化,推动先进适用技术大面积集成推广,发挥农业科技为农服务、联农带农的重要作用。要积极支持发 展智慧农业,推广农用无人机等新型农机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 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升农业综合效益。要加强跟踪监测、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帮助脱贫人口和农民 工稳岗就 ...
卖玉米种子3年收入11亿元,正大种业成立29年冲击北交所上市
Sou Hu Cai Jing· 2025-07-04 14:25
瑞财经 王敏 6月30日,襄阳正大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大种业")北交所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保荐代表人为 李良、吴博申,会计师事务所为毕马威华振。 招股书显示,正大种业成立于1996年7月,是一家主要从事玉米种子研发、生产、销售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具备完善的研 发、生产、销售、推广和服务体系。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19亿元、4.09亿元和3.8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469.40万元、 8843.16万元及8113.31万元。 2024年,正大种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7.1%,净利润较上一年度下降8.25%。 报告期内,公司种子业务收入分别为3.07亿元、3.53亿元及3.53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98.36%、88.07%及94.90%,且公 司种子业务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为玉米种子业务。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获得植物新品种授权68项,报告期内在售审定玉米品种71个,产品推广地区覆盖中国东华北春播玉米 区、黄淮海夏播玉米区、西南春播玉米区和西北春播玉米区四大玉米主产区。 | 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 ...
“天稻”下凡,“薯光”闪耀!河源农业向“新”提质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7-04 11:01
"天稻"下 凡,"薯光"闪 耀!河源农业 向"新"提质_南 方+_南方plus 7月,河源东源 的万绿智慧无人 农场早造的稻田 里传来收获的序 曲。无人植保机 在空中巡航,监 测水稻的长势, 精确分析和指导 用肥用药。待两 造水稻收割后, 这片5000亩的智 慧农场将全部种 上"航天稻" 。 薯本地繁种取得 新进展,优良种 猪种禽培育水平 也在不断提升, 为提升粮食安全 保障、促进农业 向"新"提质发展 增添新的动力。 智慧农机武装农 场 航天育种创下纪 录 眼下,万绿智慧 无人农场的5200 亩稻田已实现全 程机械化种植, 只需6名工作人 在河源,广阔的 山水田园间持续 上演着农业技术 的迭代升级和创 新应用。水稻航 天育种制种成果 不断涌现,马铃 员便能实现所有 稻田的日常管理 工作。其中1500 亩示范田更是实 现了无人化耕 作。工作人员只 需在电脑上设定 路线,不论日夜 晨昏,无惧风雨 寒暑,智能农机 便能轻松完成多 种田间作业。 东源县柳城镇万亩智能化粮食生产示范基地的无人驾驶智慧农机。 受访者供图 在不断提升机械 作业现代化、智 能化、信息化水 平的同时,育种 技术的新应用也 正在助推河源农 业产 ...
作为中国农业的“芯片”,国产种子也需要DeepSeek时刻
Guan Cha Zhe Wang· 2025-07-04 09:56
例如,继上线国产板蓝根青菜(菘油1号)后,盒马近期又推出了"Pro Max版"羽衣甘蓝——亚非皱叶青菜,受到消费者喜爱。相比于羽衣甘蓝,亚非皱叶青 菜拥有更高含量的维生素C及膳食纤维,口感更为脆嫩鲜甜。除了适合榨汁、制作沙拉外,它还适配于各类中式烹饪方式。该蔬菜一经上市,其月环比销售 增长达到80%。 历史悠久、底蕴绵长的中国农业,正在出现一些新气象。 近年来,随着健康管理的日益普及,羽衣甘蓝等"洋食材"逐渐走上国人餐桌。这类网红"洋食材"营养丰富,受到追捧。但它们也有一个内在问题:这些蔬菜 往往只适用于"白人饭",在口味、口感和烹饪做法上,并不完全匹配国人生活习惯。对"洋食材"的本土化改造,催生了一大批国产创新型"超级蔬菜"的出 现。 盒马等本土零售企业,已经率先攻入了这条新赛道。 亚非皱叶青菜的种植源头一景 连线人供图,后同 相比于过去让消费者被动接受"洋食材",中国农业工作者正在进行一种新尝试:让洋食材"主动"适应中国人。 新蔬菜是怎么炼成的?为此,我们专门连线了该蔬菜的生产方,亚非种业董事长贺亚菲。 贺亚菲表示, "我们从国内外收集了几百份羽衣甘蓝材料,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培育出了这款亚非皱叶青菜。一开始 ...
跨村联建整合资源,嘉祥县探索共富公司模式助乡村连片振兴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7-04 09:2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李从伟通讯员李超潘笛欢 搭平台,闲置校舍成"共富工坊" 盛夏时节,嘉祥县万张街道万福村共富工坊里,近百名女工神情专注,灵巧的双手在机针和布料间翻飞,伴着"哒哒哒"的机声,一副副 滑雪手套呈现眼前。 "这拇指弯处的裁剪最讲究,得留出活动量,就像给小麦留出分蘖的空间。"56岁的王小娇在田间地头忙活了大半辈子,如今又在家门口 的共富工坊就了业,"手套加工的每道工序都会干,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钱,最重要的是在家门口上班不耽误照顾家里,这活干得舒 坦!" "村里有了产业,鼓了村民腰包,还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5万元。"心里舒坦的还有村党支部书记张殿斌。他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是 村里的小学,由于当地生源整合,2017年就闲置了下来。碍于村集体经济账面单薄,再加上缺乏招商资源,盘活用好这处校舍成了他心 心念念的一块心病。 转机出现在2023年7月。为破解辖区村庄发展"根基弱、路子窄、力量单"的难题,探索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新路 径,嘉祥县万张街道指导辖区地理位置相近、资源互通的马海村、向阳村、万福村等17个行政村跨村联建,共同出资成立共富公司—— 嘉祥县万兴城乡发展有限公司。各村跨越村 ...
AI助推育种成为“可计算的科学”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7-04 01:10
仲夏时节,广东省河源、梅州、江门等地的水稻进入抽穗期,这里大面积种植名为"华航香银针"的水 稻,因为产量高、口感好,还能抗病,已成为当地米业企业主打品种,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种子是农业的基础。由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育成的"华航香银针"水稻新品 种,成功实现了产业化推广。由于达到720公斤/亩的产量指标要求,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2025年超级稻 品种。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储成才说:"通过有目的设计优质、高产、抗病基因的育种方案,最终选育 出'华航香银针'这样综合性状优良的超级稻品种。" 从"看见之后再选择"到"先预测再验证",使育种变为"可计算的科学",极大提高了育种效率和精准度: 传统水稻育种平均需8—10年育成新品种,而华南农业大学团队利用智慧育种方式,将育种周期压缩至3 —5年。"华航香银针"的育种周期仅为4年。 现代育种过程中涉及的数据处理与管理等环节,都需要准确地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高通量生物数据分析处理平台,在现代育种过程中发挥着'数字引擎'的作用,可以帮助科学家弥合传 统经验育种与智慧育种间的鸿沟,大大加速生物育种进程,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储成才说。 华南农业 ...
在奋斗中唱响劳动者之歌
Ren Min Ri Bao· 2025-07-03 22:08
为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向全社会发布2025 年"最美职工"先进事迹。 张腾蛟、胡喜平、罗明浩、杨俊、刘宇辉、宾守朋、王荣荣、吴嘉楠、杨彦锋等9名"最美职工"以平凡 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了梦想。 追求卓越,助推大国重器发展 压缩机被比作"工业心脏",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透平总装车间焊工张腾蛟的工作,就是给这个"工业 心脏"配焊上各种各样的"血管"——工程管路。 "干就干好,精益求精。"这是张腾蛟常对徒弟说的一句话。工作以来,张腾蛟先后完成我国首台百万吨 乙烯压缩机组、首台西气东输压缩机组、首套10万空分压缩机组等20余项国家级重点项目的管路焊接任 务。截至目前,张腾蛟焊接的数百台管路,没出现过任何质量事故。 近年来,一个个大国重器从图纸变为现实,从追赶到领跑,离不开产业工人的执着专注与追求卓越。 浙江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罗明浩从事半导体材料设备及工艺研究近20年。"核心技 术买不来、讨不来,一切得靠我们自己学习、探索。"罗明浩说。 无数个通宵达旦中,罗明浩和同事们逐一解决了炉体高真空和铝液的除气、炉体的 ...
吴江八坼政协力量助推种业振兴
Xin Hua Ri Bao· 2025-07-03 22:04
种业中心的成功建设,有效带动汤华村的产业发展,推动吴江未来种业公司完成全区小麦供种工作。据 悉,2024年下半年,汤华村完成销售麦种近225万公斤,不仅促进了集体经济增收,也有效拓宽农户的 致富路径,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共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不久前,政协委员们围绕种业中心的2000平 方米屋顶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专题协商,为引进光伏项目、增添村集体"绿色收益"新来源献计出力。 为推动协商议事成果有效转化,吴江区政协八坼街道工委将履职阵地前移至田间地头和项目一线,多次 利用走村入户、下沉服务的机会,组织挂村政协委员针对种业中心建设方面收集社情民意。当了解到种 业中心项目在招投标环节遇到困难时,委员们主动靠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献出"金点子"。在政 协八坼街道工委及多部门的助力下,该项目最终在区纪委监委顺利完成廉政备案,通过了专家评审会, 并高效完成招投标工作。挂村政协委员们在项目推进期间,还时刻关心工程进度,面对种业中心主入口 规划、资金保障等关键问题,积极出谋划策,协力疏通化解各类"堵点""难点",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 有力保障。 本报讯(吴八轩)近日,位于吴江八坼街道汤华村的吴江区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
我国口粮品种自主率达到100% 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Yang Shi Wang· 2025-07-03 22:03
在位于湖北武汉的这家国家水稻强优势阵型企业的育种实验室,超级稻育种团队正在对一个水稻品种进行抗矮缩病性状的改 良实验。 经过实验室的初步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系将进入到试验田,湖北鄂州这块350亩的水稻育种试验基地就像是"水稻基因 库",超5000个新品系在这里同台竞技,育种负责人张鹏和同事们每天像"考官"一样,考察它们的抗病性、株高、穗长以及产量 潜力等性状。 近年来,我国水稻育种不仅在产量上不断突破,在抗虫水稻品种、在籼粳杂交稻品种、在优质食味稻品种选育方面保持世界 领先水平。 央视网消息: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刘录祥:我们在水稻食味品质改良方面,口感得到了明显提升,这也是我们这几 年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优质食味稻品种选育推广带来非常好的效果。小麦也挖掘出了种质资源和基因资源,得到进一步扩大应 用,比如抗赤霉病基因,(在)主产区都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应用。作为我们国家的两大口粮作物水稻和小麦品种,我们的自主率 是100%,都是我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 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生物育种等重大项目支持下, ...
奋进新征程 劳动最光荣——走近2025年“最美职工”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7-03 11:51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劳动创造幸福,奋斗开创未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 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 向全社会发布2025年"最美职工"先进事迹。 笃行实干 敢为人先 沈鼓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透平总装车间焊工张腾蛟在2025年"最美职工"发布仪式上(6月6日摄)。新华社发(王鑫 摄) 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罗明浩在2025年"最美职工"发布仪式上(6月6日摄)。新华社发(王鑫 摄) 作为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席技师,罗明浩已从事半导体材料设备及工艺研究近20年,目 标就是让半导体产业的核心材料印上"中国制造"的标签。 压缩机被称为"工业心脏"。作为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装车间焊工,张腾蛟的工作就是给"工业心 脏"配焊上各种"血管"——工程管路。他先后完成我国首台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组、首台西气东输压缩机 组、首套十万空分压缩机组等二十余项国家级重点项目的管路焊接任务。 他焊接的管路数百台,没出现过任何质量事故。张腾蛟说,在生产过程中并不缺少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