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

Search documents
阿里影业(01060):现场演出+IP衍生高景气,打造现实娱乐平台
Shenwan Hongyuan Securities· 2025-06-09 08:27
上 市 公 司 传媒 2025 年 06 月 09 日 阿里影业 (01060) ——现场演出+IP 衍生高景气,打造现实娱乐平台 报告原因:首次覆盖 买入(首次评级) | 市场数据: | 2025 年 06 月 06 日 | | --- | --- | | 收盘价(港币) | 0.95 |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 8629.75 | | 52 周最高/最低(港币) | 1.01/0.35 | | H 股市值(亿港币) | 283.82 | | 流通 H 股(百万股) | 29,875.86 | | 汇率(人民币/港币) | 1.0920 | 一年内股价与基准指数对比走势: -21% 179% 06/06 07/06 08/06 09/06 10/06 11/06 12/06 01/06 02/06 03/06 04/06 05/06 06/06 HSCEI 阿里影业 资料来源:Bloomberg 相关研究 证券分析师 林起贤 A0230519060002 linqx@swsresearch.com 任梦妮 A0230521100005 renmn@swsresearch.com 夏嘉励 A02305220 ...
夏季演出市场燃动火热 “传统文化+新鲜话题+创新表达”释放观演新活力
Yang Shi Wang· 2025-06-08 03:12
央视网消息:进入夏季,演出市场持续火热。不断融入传统文化主题的本土原创剧目,在作品的呈现方式上也更时代化。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打造的原创音乐剧《大江东去》日前在北京进行了新一轮的演出,用音乐剧语言,让千年宋韵焕发新生。 一个场景、两位老人、14把扑克牌,看似毫无波澜的剧情却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内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由唐烨导演,濮存昕、龚丽君主演的话 剧《洋麻将》,在曹禺剧场开启了新一轮演出。《洋麻将》通过讲述养老院里两位无人探望的老人的故事。 硅基生命与碳基生命如何共生?人工智能是否能取代人?北京人艺新排话剧《一日顶流》登上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的舞台。力求让 舞台艺术连接最具时代感的新鲜话题,该剧剧本源自2025年3月刚出版的互联网科技题材小说。这一探索,也为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转化成话 剧作品提供了新的更多可能。 音乐剧《大江东去》聚焦苏轼在黄州生活4年的生命轨迹,力求呈现一个心境旷达、济世爱民、笑看人生的文豪形象。 该剧在服装造型和舞美设计上,创作团队查阅了大量北宋时期的壁画、古籍及历史资料,借鉴宋代山水画风格,将淡雅与留白之美融入舞台, 呈现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 《大江东去》全剧共精心编排了25首歌曲 ...
小票根撬动文旅新消费
Jing Ji Ri Bao· 2025-06-07 22:01
以票根为媒介激活消费潜力,不仅得益于区域演出市场的繁荣,更折射出全国消费升级需求在特定场景 下的集中迸发。未来的消费竞争不再是景点与景点的单点比拼,而是生态与生态的系统较量。随着技术 与生态完善,票根有望成为连接供需的数字纽带,推动消费市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这些挑战也是传统消费模式向数字化、生态化转型的共性难题,票根经济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需在三个 维度迭代升级。 机制上,建立动态激励体系,依据酒店景区的票根核销率、消费转化率给予额外奖励,引导企业从被动 参与转向主动运营。比如,杭州"文旅消费积分"模式可资借鉴——将票根消费与城市积分体系挂钩,赋 予积分兑换公共服务等附加价值,增强用户黏性。 技术上,构建统一的文旅消费数据中台,整合演出票务、酒店预订、景区票务等平台,建立标准化接口 与认证体系,实现票根信息跨区域流通,使区域特惠升级为全国通兑。 生态上,票根经济本质是对体验经济的具象实践。当一张票根能串联城市文化地标、商业设施与生活场 景,它便不再是消费终点,而成为探索城市的起点。 未来的消费竞争不再是景点与景点的单点比拼,而是生态与生态的系统较量。随着技术与生态完善,票 根有望成为连接供需的数字纽带 ...
“夜经济”点亮“夜上海” 文化消费绽放市场新活力
Xin Hua She· 2025-06-07 07:12
ff 了 " 45 长 完 7 your 新华社上海6月7日电(记者程思琪)霓虹初上,上海黄浦区的亚洲大厦外已聚集起前来观剧的人群;延长开放至夜间的书店里,坐满了前来夜 读的市民与游客;体育场馆内,歌迷们在演唱会的现场欢唱整晚……在上海,文化夜生活丰富多彩,点燃沪上夜经济消费新活力。 夜幕降临,上海亚洲大厦门口的"星空间"灯牌亮起,慕名而来的观众渐渐聚集,精彩剧目即将上演。"00后"张孜曦是音乐剧《阿波罗尼亚》的 剧迷。看剧几年来,张孜曦已积攒了厚厚几叠"星空间"音乐剧的票根,"我是从宁波来的,一般每个月都会来上海。如果碰上喜欢的演员,一 部剧刷上个50遍也很正常。" 据官方统计,2024年,在上海体育场举办演唱会、粉丝见面会、品牌发布会共32场,接待观众110万人次,产生票房9亿元。演唱会拉动周边经 济增长,以2025年周慧敏演唱会为例,上海徐汇区内8大商场首次推出单笔消费满额150元抽演唱会门票的活动,带动周末销售额同比激增 26%。多场演唱会持续串联文商旅多元消费场景,深度激活"赛娱经济"的辐射带动效应。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明确,要培育消费 ...
演唱会:让快乐持久的密码
Jin Rong Shi Bao· 2025-06-06 03:21
"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下了响水滩"……5月31日,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6万名观众在凤凰 传奇"吉祥如意"巡回演唱会上齐声合唱,氛围火热。2025端午假期,各类演唱会"遍地开花",携程平台 上,端午期间陶喆福州演唱会、邓紫棋贵州演唱会、张学友重庆演唱会、北京·奇遇海音乐节、长沙草 莓音乐节等热门演出举办地的出游热度上涨40%。 演唱会市场持续火热 近几年,演唱会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竞逐升级、多元发展 ——2024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趋势及特点分析》报告,2024年大型营业性演出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票房收入达296.36亿元,同比2023年增长66%,占2024年演出市场总票房51.1%。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端午假期3天,全市开票营业性演出316台1119场,观众45.8万人次,票 房1.4亿元,演出场次、观众人数、票房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75%、130%。其中,鸟巢凤凰传奇演 唱会场均观众6.5万人、刷新单场观演人数纪录,两场票房收入约7900万元。 来自山东的李琦听了凤凰传奇北京场的演唱会,她告诉记者:"因为抢到了票,我们一家人就把端午的 旅行目 ...
上海文化广场发布年末大戏 “顶流”原版音乐剧回归 “安团”金曲、《大河之舞》登场
Jie Fang Ri Bao· 2025-06-06 01:41
记者 吴桐 昨天,上海文化广场发布2025年末大戏。《莫扎特!》《伊丽莎白》音乐剧版音乐会、法语原版音 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巴黎圣母院》、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新年音乐会、爱尔兰国宝舞剧《大河之 舞》30周年纪念版将轮番登场。 德语音乐剧顶流焕新归 2014年起,文化广场先后引进《伊丽莎白》《莫扎特!》等经典德语音乐剧,在上海乃至全国建立 了稳固的德语音乐剧观众基础。去年,《伊丽莎白》回归,《蝴蝶梦》《路德维希二世》相继在沪首 演。今年11月起,上海文化广场2025年末大戏将拉开序幕,德语音乐剧双"顶流"《莫扎特!》《伊丽莎 白》音乐剧版音乐会将上演。 2025年末大戏,法语音乐剧经典之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巴黎圣母院》将回归。 上海文化广场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缘分始于2012年,2023年6月迎来20周年纪念版,13场演出 售罄。本剧自2001年在法国首演以来,巡演足迹遍布全球,被欧洲媒体誉为"21世纪最伟大的流行音乐 剧"。 此外,《巴黎圣母院》将第六次登上文化广场舞台。去年9月,《巴黎圣母院》18场演出开票即告 售罄;今年1月,《巴黎圣母院》迎来在上海文化广场的百场演出。明年1月,《巴黎圣母院》将再度 ...
新场景新业态层出不穷 文旅“玩法”不断上新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6-05 23:03
这个端午假期,形式丰富的文化演出在满足群众假日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更多消费新 场景。 假日期间,演出带动文旅餐饮、交通住宿消费效果明显。在北京艺术中心,首届"城市绿心森林音乐 周"拉开帷幕,结合非遗文创、美食体验的市集,吸引音乐爱好者前来体验。在长辛店国潮时尚街区, 孩子们的设计化作街角景观,少儿表演和古镇街区融合,为假期里的文化演出增添一份活力。在江苏, 青年文艺爱好者创作的环境舞蹈、古风朗诵等文艺演出结合颇具地方特色的端午民俗体验,为乡村文化 消费场景注入传统与时尚融合的新活力。 在湖南,大型剧目演出《竹海幻境》依托屈原故事、诗歌等端午文化元素,融合全息投影、水月数控装 置等前沿技术,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楚风诗韵的千年回响。 端午期间,各地都在推陈出新。在江西南昌,旱地龙舟赛、端午蹴鞠等趣味活动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参 与。在深圳福田的粤港澳大湾区龙舟赛,龙舟队伍由无人机迎接入场,龙舟"点睛"则由机器人完成,吸 引了约4万名观众到场。 在四川南充,随着无人机编队从广场腾空而起,一个以龙舟队"指挥官"为灵感创作的卡通粽子在夜空中 挥舞着鼓槌,为"龙舟竞渡"呐喊助威。 科技赋能也在向乡村延伸。在四川龙泉 ...
“真金白银”惠民提升票根“含金量” “链式体验”激活“吃住行游购娱”活力
Yang Shi Wang· 2025-06-04 07:49
Core Insights - The recent Dragon Boat Festival holiday saw a surge in the "ticket stub discount" trend across various regions,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ticket stubs into unique discount vouchers that stimulate consumption in cultural and tourism sectors [1][3]. Group 1: Impact on Consumer Spending - On average, a ticket generates 1.5 to 2 times its price in secondary consumption [3]. - 40% of ticket holders for high-speed trains and flights increased their travel spending [3]. - Ticket stubs for performances and events led to over 100% growth in surrounding hotel and entertainment spending [3]. - Tourists saved approximately 15% to 30% on related expenses due to ticket stub discounts [3]. Group 2: Regional Initiatives and Promotions - In Beijing, a music festival offered ticket holders discounts of over 30% on various exclusive activities [5]. - In Hebei's Langfang, visitors enjoyed free access to art exhibitions and exclusive discounts on dining and cultural products, with some attractions seeing a 45% increase in visitor numbers [7]. - Tianjin's comedy festival provided ticket holders with exclusive offers from over 50 merchants [9]. - Jiangxi's Nanchang expanded its ticket stub discount program, with some offers reaching up to 60% off [11]. - In Luoyang, train ticket holders received discounts at well-known attractions and a guidebook with over 50 exclusive vouchers worth over 1,000 yuan [13]. Group 3: Development of Ticket Stub Economy - The ticket stub economy is connecting the entire consumption chain of "food, accommodation, transportation, travel, shopping, and entertainment," becoming a new lever for market consumption [13]. - Various regions are forming "ticket stub economic alliances" to unlock new consumption potential [13][15]. - Shanghai's Hongkou District launched a new entertainment ticket stub economic matrix, promoting discounts across different sectors [14]. - Cities like Shanghai, Pingdingshan, and Lanzhou are continuously integrating new business types and consumer categories to enhance the value of ticket stubs [15].
端午假期江苏接待游客超1240万人次
Jiang Nan Shi Bao· 2025-06-04 06:43
大麦网数据显示,假日期间,全省共举办584场演出活动,其中周深、张杰等音乐会以及风暴电音节 (南京站)、泰州姜堰溱湖湾大麓青年音乐节等大型演出活动14场次,观演人次28.7万、同比增长 352%,票房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574%。同时,舞剧《人在花间住》、沉浸式园林喜剧《半园·珍珠 塔》、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等在全省各地精彩上演。 南京博物院"有戏——院藏无锡惠山泥人展"特展,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164场社教、研学和非遗演出 等活动,南京图书馆"'粽'情诵读 声动端午诵读活动",省美术馆新馆"童乐园——中国本土图画书的原 创之力",为市民游客在"六一"儿童节提供了精美的"艺术菜单"。除精品展览外,各地博物馆还开展教 育课程、研学项目、非遗展演等活动450余项。假日期间,全省备案博物馆(纪念馆)共接待观众177.7 万人次,同比增长19.8%,文创收入超800万元。 2025"非遗生活荟"在南京举行,青年非遗群展、精品非遗市集、非遗潮玩局、沉浸式演艺等内容板块, 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澎湃生命力,近万人参与其中。赛龙舟、包粽子、射五毒、制香 囊等端午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在无锡、徐州、盐城、镇江等 ...
首届浙江国际儿童戏剧展演开幕
Hang Zhou Ri Bao· 2025-06-04 02:40
剧场演出板块汇聚了来自多个地区的15部优秀儿童剧。这些剧目题材丰富多样,内容涵盖亲情、友 情、勇气、梦想等多个主题。其中,既有充满奇幻色彩的国外经典剧目,如英国伦敦西区原版亲子剧 《恐龙世界 LIVE》、中欧合作科幻探险儿童剧《飞向月球》等,又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佳 作,如《山海奇幻梦》《哪吒"闹"海》等,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剧目,如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 的《如意记》、西安儿童艺术剧团的《爷爷的水稻田》、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的《神奇的小木箱》、上 海长江剧场的京昆儿童剧《夏荷鱼趣》等。 为增强参与感与互动性,展演期间还将举办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激发孩子们对戏剧艺术的兴趣。 戏剧体验营板块聚焦儿童戏剧体验,举办一日戏剧营活动;青少年艺术成果板块开展"诗画浙江·盛世之 韵"青少年艺术教育成果、浙话少儿戏剧中心儿童戏剧两项展演;户外亲子板块举办"奇妙Wonder游"亲 子户外营、"玩转非遗 乐享庆元"非遗展示活动;文艺赋美板块举行"奇幻盲盒·童梦启航"in77西子廊桥 盲盒音乐会以及《格林童话》浙江自然博物院乐享会。 据了解,展演将持续至8月。 5月31日,第一届浙江国际儿童戏剧展演在杭州运河大剧院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