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板

Search documents
澄天伟业:新兴业务驱动高成长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62.05%
Zhong Zheng Wang· 2025-08-27 04:12
报告显示,澄天伟业实现从芯片应用研发、模块封测、智能卡产销研到终端应用全产业链覆盖。报告期 内,毛利率较高的智能卡一站式服务订单占比提升。公司表示,全球智能卡市场迎来结构性增长机遇, 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具备较大增长潜力。作为国内智能卡企业中较早实现全球布局的公司,澄天 伟业具有成熟的海外市场管理与交付经验,与国际头部企业如THALES、IDEMIA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产品外销长期占比超过60%。 依托于在数字信息安全领域多年行业沉淀,澄天伟业实施"延伸产业链、拓展新领域"的发展战略,半导 体封装材料与数字能源热管理业务成为新的增长动力。报告中提到,今年上半年,公司半导体封装材料 订单同比增长145.28%。公司已完成铜针式散热底板的技术研发与产线建设,产品结构正从单管类器件 封装,向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桩、AI等高需求的IGBT与SiC功率模块封装材料升级,顺应行业高性 能、高可靠性趋势。此外,在数字与能源热管理板块,公司自主研发的液冷板在结构一体化、导热效率 和耐压性能方面具备竞争优势,相关产品主要面向AI服务器、高性能计算等高散热需求场景,已通过 多轮技术验证,并获得部分客户的样品测试认证。 中证报 ...
华为、OPPO入局,手机厂商探索主动散热
3 6 Ke· 2025-08-27 02:46
根据艾为电子的公告,公司自主研发的超低功耗高压180Vpp压电微泵液冷驱动产品已完成多家客户验 证测试,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批量量产。 艾为电子证券部相关人员对《科创板日报》表示,该产品在今年6月份已经完成客户的验证。预计在年 底(Q4)客户会有拉货动作或应用于新机型,但目前暂未出现新进展。 虽然市场上传言Mate80可能提前发布并采用液冷解决方案,但艾为电子表示并未掌握额外信息。 OPPO已经把"自带风扇"的主动散热系统引入中端产品,还有华为等多家厂商在测试评估 中。 近日有消息称,华为Mate80系列或将搭载主动散热风扇+微泵液冷双轨方案。《科创板日报》从产业链 人士了解到,华为确实在开展相关探索,但是否搭载在mate80上仍存在不确定性。 《科创板日报》记者还了解到,目前主动散热风扇并不止一家手机厂商在测试。其中,OPPO K13Turbo 系列已经把"自带风扇"的主动散热系统引入中端产品。除了OPPO外,还有多家厂商在测试评估中。 在液冷技术方面,华为在Mate60时期就已推出了微泵液冷手机壳。不少安卓旗舰机型还采用了VC液冷 散热技术。据媒体报道,iPhone17 Pro系列散热系统或也将首 ...
澄天伟业: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562% 新兴业务驱动高成长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8-26 14:44
8月26日晚间,澄天伟业(300689.SZ)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业绩表现亮眼。公司在智能卡业务保持 稳健增长的同时,积极拓展半导体封装材料、数字与能源热管理等新兴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创新活力和 战略推进能力。 业绩实现跨越增长,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报告期内,澄天伟业营业收入达2.10亿元,同比增长32.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7.64 万元,同比大幅上升562.05%;扣非后净利润也实现扭亏为盈,同比增长387.93%,多项指标增速明 显。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与销售规模扩大。 2025年上半年,公司半导体封装材料订单同比增长145.28%。 具备较强竞争优势,结合当前市场需求持 续旺盛及客户的高度认可,将持续为公司经营业绩提供重要支撑。 另外,公司已完成铜针式散热底板的技术研发与产线建设,产品结构正从单管类器件封装,向满足新能 源汽车、充电桩、AI等高需求的IGBT与SiC功率模块封装材料升级,顺应行业高性能、高可靠性趋势。 在数字与能源热管理板块,公司自主研发的液冷板突破传统冷板式套件的物理限制,在结构一体化、导 热效率和耐压性能方面具备竞争优势,与传统工艺相比,产品生产 ...
澄天伟业: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562%,新兴业务驱动高成长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8-26 14:34
8月26日晚间,澄天伟业(300689)(300689.SZ)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业绩表现亮眼。公司在智能卡 业务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积极拓展半导体封装材料、数字与能源热管理等新兴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创 新活力和战略推进能力。 业绩实现跨越增长,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报告期内,澄天伟业营业收入达2.10亿元,同比增长32.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7.64 万元,同比大幅上升562.05%;扣非后净利润也实现扭亏为盈,同比增长387.93%,多项指标增速明 显。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与销售规模扩大。 智能卡基本盘稳固,全产业链优势显著 作为国内智能卡行业领军企业,澄天伟业已实现从芯片应用研发、模块封测、智能卡产销研到终端应用 全产业链覆盖,成为业内首家一站式服务商,报告期内,毛利率较高的智能卡一站式服务订单占比提 升。此外,公司持续深化与四大运营商的战略合作,依托在功能集成、数据安全、增值服务等方面的优 势,寻求突破传统智能卡业务瓶颈,积极拓展超级SIM卡创新应用场景。 当前,全球智能卡市场迎来结构性增长机遇,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具备较大增长潜力。作为国内 智能卡企业中较早实现 ...
净利劲增562%!澄天伟业换挡加速,新兴业务驱动高成长
Quan Jing Wang· 2025-08-26 14:05
8月26日晚间,澄天伟业(300689)(300689.SZ)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业绩表现亮眼。公司在智能 卡业务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积极拓展半导体封装材料、数字与能源热管理等新兴领域,展现出良好的 创新活力和战略推进能力。 业绩实现跨越增长,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报告期内,澄天伟业营业收入达2.10亿元,同比增长32.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7.64 万元,同比大幅上升562.05%;扣非后净利润也实现扭亏为盈,同比增长387.93%,多项指标增速明 显。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与销售规模扩大。 智能卡基本盘稳固,全产业链优势显著 作为国内智能卡行业领军企业,澄天伟业已实现从芯片应用研发、模块封测、智能卡产销研到终端应用 全产业链覆盖,成为业内首家一站式服务商,报告期内,毛率较高的智能卡一站式服务订单占比提升。 此外,公司持续深化与四大运营商的战略合作,依托在功能集成、数据安全、增值服务等方面的优势, 寻求突破传统智能卡业务瓶颈,积极拓展超级SIM卡创新应用场景。 2025年上半年,公司半导体封装材料订单同比增长145.28%,具备较强竞争优势,结合当前市场需求持 续旺盛及客户 ...
纳百川冲刺IPO:核心技术突破百亿赛道,优质客户矩阵锚定增长新纪元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8-26 11:15
近日,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关键供应商——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纳百川")正式递交招股说明书,即将迎来上会审议。其招股书显示,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领 先的行业布局和稳定的客户合作,已成为国内电池热管理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未来成长性备受市场关 注。 业绩稳健增长、未来动能蓄势待发 纳百川自2011年起即切入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领域,是国内最早布局该赛道的企业之一。2016年,公 司成功进入上汽大众供应链体系,为其首款新能源车配套热管理系统,并陆续成为多家主流车企的首批 供应商,逐步建立起先发优势和客户信任。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景气的背景下,纳百川主营业务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财务数据显示,公司主 营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100,813.32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40,781.10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17%;2025 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32,941.62万元,同比增长69.55%,增速进一步加快,显示其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盈利方面,尽管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和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 润仍保持在较高水平,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11,1 ...
中泰股份:公司深冷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深冷环境,关于深冷技术在液冷领域的迁移目前仍在技术讨论中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8-26 11:03
中泰股份(300435.SZ)8月2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深冷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深冷环境,关于 深冷技术在液冷领域的迁移目前仍在技术讨论中。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目前液冷服务器液冷板技术难度大不大,目前国 内能独立做出液冷板的你们处于什么梯队?技术参数研发需要时间长吗?液冷板目前你们在世界上处于 什么水平?竞争对手有哪些? ...
AIDC液冷、备电、UPS、柴发观点更新:出海预期迎边际变化,投资斜率向上
2025-08-25 14:36
AIDC 液冷、备电、UPS、柴发观点更新:出海预期迎边 际变化,投资斜率向上 20250825 摘要 液冷板块受益于 AI 服务器需求增长和液冷方案价值量提升,GB300 液 冷单柜价值量约为 70 万元,比 GB200 提升近 20%,国产供应链切入 配套预期改善,新技术迭代窗口期为新供应商提供了机会。 液冷市场空间广阔,预计 2026 年整体市场规模达 700 亿至 800 亿元, 其中 CDU 和液冷板占据较高价值量,占比分别约为 40%和 30%以上。 投资者对行情持续性存在担忧,但基本面仍处于第一阶段,长期来看行 情未结束。 投资液冷技术应关注代工链和上游辅材,龙头企业和业绩支撑较强的标 的更具优势。华光新材作为液冷板钎焊料供应商,受益于海外订单外溢, 正在积极扩产。 水冷机组市场由海外厂商主导,但本土供应商如冰轮环境通过收购进入 北美市场。磁浮压缩机节能优势明显,国产替代加速,磁谷科技、新雷 股份等有望受益于订单外溢。 近期 IDC 市场行情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 近期 IDC 市场行情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景气度、通胀以及国产供应链切入配套 预期。首先,海外 CSP 厂商上调了 2025 年的资本 ...
毅昌科技(002420.SZ):公司液冷板目前尚未应用到液冷服务器
Ge Long Hui A P P· 2025-08-25 07:23
格隆汇8月25日丨毅昌科技(002420.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为智界汽车配套前后保险杠产品, 产能充 沛,能满足客户需求。公司的液冷板每月产量保持增长,后续将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提升液冷板的产 能。公司液冷板目前尚未应用到液冷服务器。公司液冷板主要应用于储能、动力电池、整车控制器上。 ...
重大资产重组!A股公司,刚刚公告!
券商中国· 2025-08-24 12:59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cent major asset restructuring plan of A-share listed company Kaipu Cloud, which aims to acquire a 70% stake in Nanning Taike, thereby expanding its storage product business and enhancing its competitiveness in the AI infrastructure sector [1][2][3]. Group 1: Kaipu Cloud's Restructuring Plan - Kaipu Cloud plans to acquire 30% of Nanning Taike's equity from Shenzhen Jintaike through the issuance of A-shares and will also raise supporting funds [2]. - The acquisition is expected to meet the criteria for a significant asset restructuring as defined by the restructuring management measures [2]. - Post-transaction, Nanning Taike will become a subsidiary of Kaipu Cloud, allowing the company to expand its business scope and improve its market influence [3]. Group 2: Performance of AI Concept Stocks - Kexin New Energy reported a revenue of 541 m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43.9%, and a net profit of 17.6 million yuan, up 520.71% [4][5]. - Juxin Technology achieved a revenue of 449 million yuan, a 60.12% increase, and a net profit of 91.4 million yuan, up 123.19% [5]. - Anshuo Information's revenue reached 38 million yuan, growing 14.48%, with a net profit of 11.9 million yuan, an increase of 182.65% [6]. - Huazhan Optoelectronics reported a revenue of 2.532 billion yuan, a 33.93% increase, but incurred a net loss of 115 million yuan [7]. - Digital Zhengtong's revenue fell to 32.1 million yuan, a decrease of 40.34%, resulting in a net loss of 18.7 million yuan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