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投资

Search documents
爱世界,更爱自己
半夏投资· 2025-09-26 14:24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mindset in navigating the current market dynamics, emphasizing the need to accept and love the world as it is, rather than comparing it to an idealized version [2][4][5]. Market Structure and Mindset - Recent discussions have highlighted a divide between "old investors" and "young investors," indicating that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rket have become more significant than overall trends [2]. - The author reflects on personal experiences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identifying a need for a mindset adjustment to maintain happiness and acceptance in the face of market volatility [3][4]. Understanding the Market - The market is inherently irrational, characterized by periods of greed and fear, which should be accepted rather than resented [6]. - Recognizing that bubbles and corrections are natural parts of the market can lead to a more enjoyable investment experience [6][7]. Self-Awareness in Investing - Investors must understand their own limitations and capabilities, particularly regarding market volatility and the nature of bubbles [8][10]. - The author shares personal health challenges faced while trying to keep up with younger investors,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self-care and understanding one's own boundaries [8][9]. Investment Strategy - The current market environment is conducive to bubbles due to low interest rates and high risk appetite, which necessitates a cautious approach [12]. - The author prefers to invest in index futures, such as the CSI 500, to gain exposure to technology stocks while managing risk and volatility [12][13][14]. - A focus on understanding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their appropriate use is crucial for professional investors to achieve better risk-adjusted returns [14]. Market Outlook - Economic indicators suggest a potential downturn, with expectations of increased fiscal stimulus, which may lead to a shift in market styles [15]. - The author remains patient, waiting for signs of recovery in fiscal policy and market conditions that align with their investment expertise [15].
我错过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半夏投资· 2025-06-09 04:48
Group 1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missed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in sectors such as small-cap stocks, new consump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ve pharmaceuticals, leading to mediocre returns in equity markets [1][3] - A significant error was made by over-investing in industrial commodities, which have seen substantial declines [1][2] - The analysis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a scientific framework and independent research to avoid being swayed by market narratives and to maintain a stable value assessment system [4][5] Group 2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foreign capital behavior, which has been a shortcoming in the past [13][15] - It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selecting stocks with alpha rather than merely capturing industry beta, indicating a shift towards more rigorous stock selection criteria [15][16] - The focus on safety and risk-reward ratios in investment decisions is emphasized, with a preference for low PB and high dividend yield stocks [18][20] Group 3 - The article outlines the current investment strategy, which includes maintaining a significant allocation to gold as a strategic hedge against deflation and currency fluctuations [27][28] - It discusses the outlook for government bonds, indicating a preference for short-term holdings due to the negative carry associated with longer-term positions [29] - The article notes that many industrial commodities are trading below marginal costs, leading to a cautious approach in this sector while monitoring for potential opportunities [30][31] Group 4 - The long-term equity holdings are primarily focused on companies with cyclical characteristics, high dividends, and low price-to-book ratios, forming the basis of the investment portfolio [32][33] - Recent adjustments in the portfolio include a complete reduction of bank stocks, reflecting a strategic shift in response to market conditions [34]
世界新秩序
半夏投资· 2025-04-11 02:26
去年年底,国内的情绪普遍对美国制度和经济乐观,对中国悲观时,我根据在北大经院校友会的发言,整理出一篇文章《从历史比较看当前的中国》: 先是分析了两个案例:一个是 80年早期日本,发展阶段和经济调整周期位置与当前中国类似;一个是50年代的美国,相对国力的水平和国人 对自己制度不自信也与当前中国类似。这两个案例都是资产价格的低点,之后都是大的上升周期。 然后提出需要用一套客观科学的指标体系来评估中国的大国相对实力,参考达利欧的大国竞争模型,用8个领域的指标综合的合力来客观度 量后,发现中国的大国相对实力依然处在上升的通道中。 最后得出结论: 存在一种可能,看10年-20年,中国不仅能实现资产价格的重估,还能实现国际博弈格局中大国地位的再上台阶。 当时,这句话对不少人来说还只是天方夜谭。到现在,仅仅过去几个月时间,世界风云突变。中国的科技实力因为一些标志性的事件开始被世界认 可。美国那边,科技创新一家独秀的境况不再。而无论政治还是经济领域,特朗普作出了一大批缺乏大国责任的风范的,完全不专业的,轻浮善变 的举动,搅乱了世界,也加速了美国大国地位的滑落。 大国博弈的格局变化来得如此迅速, 东升西降的可能性开始被越来越多 ...
静待满园花开
半夏投资· 2024-12-05 15:54
感谢新浪财经,给出一个这样的机会,让二级市场投资和研究的同行们可以在年底相聚在一起。在现在这个行业的冬天,我想跟 大家分享一些我最近的思考,研究和心得体会。 最近有一件让我特别开心的事情,就是李子柒的回归。2021年李子柒停更后,基本上资本市场就进入了熊市,她现在一回来,市场碰巧也热了不少,希望 这是冥冥注定的巧合。 我是李子柒的长期粉丝。为什么我喜欢李子柒? 首先因为我跟李子柒一样,也是园艺爱好者,我也自己打理花园。这是我的花园,我认为我的花园也很好看。 我也喜欢做美食,以前我甚至自称 陆家嘴李子柒 我在打理花园的过程中,发现养花跟投资其实非常相似,有很多共通的地方。 第一个共通点是: 颜值最高的花在冬天都特别丑,这就类似于强周期行业,有可能实现暴利的行业,周期底部都特别惨。 花园爱好者都知道有三种颜值特别高的花,被称为花园三宝:月季、绣球和铁线莲。图左边是铁线莲是冬天的样子,很像已经枯死。大部分新手看到那个 状态,会把它扔掉,实际上它并没有死掉,春天它重新恢复生机会变成右图那样的盛世美颜。 月季和绣球也是如此,冬天都特别丑,到了春天就特别美。这与周期性行业很相似,无论是航运钢铁、房地产以及我们自己的证券行 ...
普通人如何参与股市?
半夏投资· 2024-10-16 08:43
最近一个月,中国股市很燥热。 节前中国股市的大涨,让群众们的热情大幅上升;而节后的调整,又让群众们很难受。 本来我不想公开讨论这个话题,所有的采访我都推掉了。因为在狂暴的市场之下,随便说点什么都可能会害人:要么害人踏空,要么害人亏钱。什么都不 说比较安全。 但是很多事情,你是躲不掉的。到昨天,连我上小学的女儿,也都成了股市大幅波动的受害者。 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她的姥姥,一位有10多年股龄的散户老太太,先成了受害者。 现在我们回答几个问题 现在,市场的波动也收敛了,没有之前这么剧烈;群众的情绪也有所平复,没有之前这么狂暴了。所以,我想还是写一篇文章,送给包括我妈在内的普通 散户投资者,也包括其他想要直接或间接参与股市的普通人。 首先我们定一下普通人: 1,你并不是想在股市里面暴富。你不考虑梭哈甚至加杠杆,来改变自己的社会阶层。 2,你的主业不是炒股票。你还有别的工作或事业。你没有大量的时间精力做深度研究,没有太多的机会去跟管理层和产业链沟通交流,你也没有高超的 技术能力做短线的高抛低吸。 3,你对股市的期望是替代一部分存款和理财。你愿意承担一定的波动,取得高于理财的长期投资收益。 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主,企业高管, ...
评《债务周期与交易策略》
半夏投资· 2024-03-10 07:42
认识明明博士多年,去年 3季度受他的邀请,为其新书 《债务周期与交易策略》作书评 。 受邀后恰逢市场比 较极端的阶段,作为一名基金经理,我的精力都放在研究思考市场和基金交易 上, 直到去年年底才认真读完全书 完成书评,晚交了作业,错过了出版社付印的时间。对此,我 很是抱愧。 感谢 明 明博士依然将这篇迟到的没能印到书中的书评 放在其公众号上, 供大家参考。 并向大家一并推荐明明博士的公众号。 明明博士早年在央行货政司工作,又曾作为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长期深入研究债券市场,现在是中 信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是市场上少有的既有监管视角,又深度了解微观市场结构,有实战视角的 经学家。我一直关注明明博士的研究,总是能得到很多启发。例如 本书对于财政货币结合和 地方 债务的讨论,是非常深刻的。 《债务周期与交易策略》获选 长安街读书会第20240108期干部学习新书书单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 中央 ...
佛度有缘人
半夏投资· 2024-02-28 06:57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 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 投资道阻不容五毒之心 行稳致远需戒贪嗔痴疑 学习了 ( libei : 一个人在资本市场的长期回报,一半体现他的认 知,一半体现他的人性和人品。 00 一个人没有投资框架和原则,喜欢追热度,在火坑里 冲还阴阳怪气的,我不用说他啥,市场自然会给他惩 闘。 11:52 t t 正是应了郭德纲的话:行家之间是可以探讨的,与外 行很难探讨 libei : 一个人没有投资框架和原则, 喜欢追热度, 往火 坑里冲还阴阳怪气的,我不用说他啥,市场自然会给 ... 2 公众号 · 半夏投资 声明: 文中表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写作时的想法及投资过程中的个人记录。作者保留根据市场环境、新 信息等适度修正观点的权利。基金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政策、价格、基本面等的变化 不断做出适当调整。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作者对市场、行业、投资标的、基金等的看法或展 望,仅供读者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承诺、暗示或者诱导。文中若涉及到对一些国家或地 区、社会、经济、行业、公司等的评价,仅为学术讨论,请勿断章取义。 ...
逃离火场后,勿重新返回
半夏投资· 2024-02-23 03:20
火宅逃生中,容易出现的一种悲剧是: 本来已经逃出来了,舍不得火场里的财物,重返火场试图挽回一部分,然后送了命。 随便baidu一下,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所以火宅逃生,有一条重要原则: 已逃出火场, 勿重新返回。 今年的市场里,小微盘是最大的火场,这个火场已经埋葬了一些人。大部分人受了一些伤,节前逃出来了。 但是根据近期的业内交流,包括看一些管理人披露的持仓,不少人又返回火场了,想抢回来一些财物(超额)。 以一般价值投资的标准,小微盘股票又小又贵又垃圾。它们没有长期投资价值,只有短期交易价值和壳资源期权价值。翻译一下,就是不合适作为 长期投资的载体,但适合作为割韭菜的工具。 所以这类股票主要参与者,除了散户,主要是游资和量化基金。主观基金基本不参与。 在过去几年,小微盘的亮丽表现。 得益于几点: 1,上市公司排队多,壳资源的价值上升。 2,退市力度小,壳资源的期权属性强,向下风险小。 3,监管过去几年对游资 操纵行为的打击强度,较之前几年有所下降(2018年前后,游资被直接封账户是经常发生的)。 4,量化基金 ( 含中性,多头,指增,DMA,公募量化) 规模的快速膨胀。从几年前的1-2000亿规模,到去年年底的 ...
小盘股的风险已经被关注,得到应对
半夏投资· 2024-02-06 04:11
之前我们一直关注和提醒小微盘的风险,其实不光市场人士,监管也在关注。 今天财联社发布了数据,对量化私募的持股规模进行了披露。 这个数据比之前业内普遍认为的要小,说明风险也要更可控一些。 另外,我们看到,昨天 中证500 ETF和中证1000 ETF,分别得到了超100亿和 近百亿的资金净申购。 | 净申购 | 全ETF | 原景 | 50 | 300 | 500 | 1000 | 科创 | 创业 | 医药 | 新能源 | 半导体 | TMT | 消费 | 商品 | 本工 | 金融地产 | 紅利 | 薄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4/2/6 | | | | | | | | | | | | | | | | | | | | 2024/2/5 | 4628 | 4772 | -3.6 | 1665 | 1480 | 843 | 27.9 | 549 | -6.6 | 528 | -5.1 | -41 ...
准备好打持久战,但依然不怀疑国运
半夏投资· 2024-01-23 08:19
今年以来,市场的表现显著弱于我的预期。我们的净值也出现了下跌,半夏宏观对冲的今年的跌幅大于沪深300小于中证500,去年年中高点以来的 最大回撤达到了25%。 我们也接到不少投资者的询问,我写了一封很长的致投资人的信。我的同事们建议我不要发出去,不要公开说话,私下逐一相应解释就好。说如果 发了信,肯定会被媒体到处转载,肯定会被到处群嘲。但我想了一下,人有责任也应该有勇气承认和面对自己的错误。做错了就是做错了,被批评 被群嘲也是正常的。我还是打算发出来,公开说明一下,清晰一些。也算帮同事们分担一些解释说明的工作量。 开年以来,无论经济还是市场的表现,宏观政策的力度,的确都低于我之前的预期。 我过去几个月的确犯了速胜论的错误,不够谨慎不够耐心,对 中短期政策的响应机制理解不够深刻。在看到右侧信号明确之前,我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首先是做好防守,保存实力。 我依然相信二十年一遇的牛市仍会到来,并且不会太远,但之前可能需要多等待若干个月或几个季度的底部震荡分化。 半夏的一位投资人,几天前通过同事,给我发了这样的一段话: 这么多年来以蓓总的功力,对宏观或经济形势的判断都是非常正确的,投资策略也是有效的,所以才会有过去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