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伍治坚证据主义
icon
Search documents
哪些资产可以帮助投资者避险?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5-04-11 02:57
当市场中的避险情绪上升,比如当美国总统特朗普忽然宣布对全球大部分国家征收关税时,股市整体都会下跌,绝大部分股票都会受其影响而被抛售。哪怕 一个公司的业绩和进出口贸易无关,其价格也会被大盘带动而下跌回撤。在这个时候,有些投资者会觉得他需要一些"避险资产",或者"投资保险",来保 护他的投资组合,维持他的理智,帮助他在价格暴跌时不至于被迫出售那些长期看好的股票。 那么问题来了:哪些资产可以帮助投资者达到"保险"的功能呢? 第一个选项是 政府国债 。 这里的国债,主要指那些信用评级比较高的发达国家政府国债,比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由于发行这些国债的国家政府信用评级比较高,市场 对他们比较信任,几乎不用担心他们像阿根廷政府那样违约,因此这些国家的政府国债是很多投资机构最青睐的"保险资产"之一。 前摩根士丹利策略师 Stephen Jen 曾提出过一个金融理论,叫做 美元微笑曲线 ,来解释美元在不同经济环境下为何能表现强势的现象。在全球风险上 升、经济衰退或金融市场动荡时,投资者寻求 " 避险资产 " 。美元因其全球储备货币地位以及美国国债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被认为是最安全的资产。此 时,资本流入美国,美元升 ...
美国正在衰落么?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5-02-25 12:17
特朗普对于俄罗斯和普京的态度,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温和友好的。在他的第一任总统期间,经常被人诟病对俄罗斯的态度过于友善,甚至被怀疑有"通俄"的 嫌疑,并引发了前FBI局长罗伯特·穆勒对于特朗普的特别调查。在经过长达2年时间的调查后,穆勒得出结论:没有证据显示特朗普在2016年总统选 战时和俄罗斯勾结,但是特朗普可能犯下妨碍司法公正之罪。然后在2019年,穆勒宣布结束调查并退休,此案不了了之。 穆勒对于特朗普的调查,背后很大一部分主因是美国两党之间的党争,但说特朗普和普京之间完全没有干系,恐怕也说不过去,毕竟无风不起浪。在公开场 合的演讲和采访中,特朗普曾多次赞美普京,并用普京的例子来贬低拜登。在过去几天,特朗普和普京的友谊再一次升华:特朗普公开指责乌克兰总统泽连 斯基为"独裁者",批评泽连斯基故意拖延乌克兰的总统选举,同时派特别代表去乌克兰和泽连斯基见面,要求泽连斯基签字代表乌克兰出售该国未来的矿产 收入,以向美国偿还高达5000亿美元的战争援助款。同时,美国政府直接和俄罗斯在沙特就停战条件开始谈判,将乌克兰和欧盟排除在外。 特朗普做出的这些决定,和前任拜登相比可谓180度大转弯,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一下子从 ...
未来难以预测,投资者如何应对?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5-01-17 02:20
从本质上来说,任何投资决策都是预测未来。无论你决定购买股票,卖出债券,或者坐拥现金,其实都是基于你对未来做出的判断之上的决策。因此有很多 人认为,如果想要获得好的投资回报,投资者一定要有超凡的预测未来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事实确实是这样么?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张图。 图表 1 :市场对美联储基准利率的预测总是错 数据来源:彭博社,Apollo Chief Economist 上图展示了自2008年以来美联储基准利率的历史(绿色实线)。站在现在回头看,我们可以看到一条非常清晰的历史路径:美联储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立 刻大幅度降息至零,并将零利率水平一直保持到2016年。在2016到2020年间,美联储慢慢逐步升息。然后到了2020年,COVID疫情发生后,美联储再次将利 率降到零。从2022年开始,为了应对通胀压力,美联储又快速将基准利率提到5%左右。 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是,市场对于美联储未来利率的预测(上图中虚线), 从来没有正确过 。举例来说,在2008到2016年间,美联储利率始终保持在 零,然而同期市场的共识是:美联储很快就会升息。很少有人会预料到,零利率会整整持续8年。 接下来,让 ...
美股一枝独秀,还能持续多久?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4-12-10 01:57
举例来说,假设在2009年11月30日购入100元美股(以标普500指数计),那么到了15年以后的2024年11月30日, 该100元会变成550元 。同样的100元,经过 相同的15年时间,在日本股市(日经225)会变成408元,德国股市(DAX)变成348元,英国股市(富时100)变成159元, 中国A股(沪深300)变成111元 ,在香港股市(恒生指数)则缩水到89元。【注:均以当地货币计,不包括红利。】 换句话说,过去15年, 美股的年回报为12% ,领先于同期的日本、德国和英国股市,更是遥遥领先 中国的A股(年回报不到1%) 和港股(年回报为负)。 回顾过去15年,如果我们单看股市的表现,美国股市可以说是一骑绝尘,遥遥领先。 很自然的,大家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是:为什么美股表现这么好?是美国的经济基本面确实好,还是美股吹出了一个大泡泡?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来做一个归因分析,即剖析一下美股相对于其他国家股市的超额回报,主要来自于哪些因素。有学者(Narayan and Greene, 2024)将过去15年美股和美国以外发达国家股市的美元回报做了一个细致对比,统计得出:美股对美国以外发达国家的股 ...
开了天眼就能在股市赚钱么?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4-10-14 06:12
美国著名的畅销书(《黑天鹅》)作家,纳西姆·塔勒布曾经在推特上发过这么一句话: 如果你提前 24 小时告诉一位股民接下来要发生的新闻事件,我估计 他不到一年就会破产。 乍一看,这句话让人摸不着头脑。对于在股市中搏杀的投资者们来说,最重要的技能莫过于预测未来。如果我可以提前知道,明天央行会升息还是降息,统 计局发布的就业率数据是高了还是低了,通胀率和贸易顺差或逆差为多少,然后提前布局(比如买入或者卖出股票),那赚钱不是板上钉钉的事么? 然而,现实要比想象复杂得多。为了验证预知未来是否能帮助投资者包赚不赔,美国的两位研究人员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测,并统计分析了实验结果 (Haghani and White, 2024)。 这个实验是这样设计的:每个参加人员的起始资金为100万美元。他有15次机会进行交易,选择买或者卖美国股票和30年债券。在决定买或者卖之后,他也 可以选择加杠杆,最高可以达到50倍杠杆。 这15次交易机会,是从2008到2022的15年间随机选出的15天。参加人员随机选到任何一天后,同时可以阅读该 交易日后一天 的《华尔街日报》头版。也就 是说,在你做出交易决策(买还是卖,买卖多少)前,其实你已经 ...
A股为什么表现不佳?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4-10-10 02:47
从2000年元旦到2018年年末的19年间,中国经济规模(扣除通胀后的真实GDP计)上升了4.8倍,但同期的A股(以上证综指计)的名义年回报仅为2.8%左 右,还不如同期的5年期国债收益率。如果扣除这19年间的平均通胀率, A股的真实回报为0 。 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这种现象是十分反常的,可谓独此一家。比如统计(Allen et al, 2024)显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股市,不管是发达国家(美/德/日/ 英/法/加/西等),还是发展中国家(巴西/印度/印尼/墨西哥/泰国等),其股市回报和经济增长(GDP增速)都是在统计意义上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唯独中国 的A股例外,股市回报和经济基本面没有任何关联 。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国的经济基本面表现一枝独秀,让全球瞩目,但同期的股市回报却十分糟糕,让千万股民苦不堪言?在最近的一篇研究文献(Allen et al, 2024)中,作者做了一系列统计分析,给出了他们的见解和建议。 截至2018年年底,在国内A股上市的公司数量约3500多家,而同期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共有1300多家。其中最多的是香港上市的中概股,约1100多家,其次 为美国上市的中概股,约220多家。 ...
咱不折腾了~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4-09-16 06:05
废话不多说 , 直接上数据 。 1- 创业热情没了 。 上图统计了每年新成立的公司数量 。 我们可以看到 , 在2014~18年间 , 每年新成立的公司数量呈井喷增长之势 。 在2018年 , 全国新成立了5万多家新公 司 。 刨去双休日 , 平均每天有200家初创公司诞生 。 然而在2018年以后 , 新成立公司逐年递减 。 2024年前8个月 , 全国新成立的公司数量仅为260家 , 平均每个月32家 , 也就是差不多 每个省每个月才成立 1家新公司 。上图显示符合一些投资标准的初创公司数量。 而最近的2024年前8个月 , 两者加起来的融资额仅为60亿美元左右 , 还 不如2017年一个月的融资额 。 VC投资 , 是一个生态圈 , 需要有想法和野心的创业者 , 需要支持创业想法的投资者 , 也需要整个大环境的支持 。 上面两组数据可以看出 , 我们现在 面临的情况是 : 没人想创业 , 没人想投创业 。 2 - 国企不断壮大 。 上图统计了中国100家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 , 按所有权划分的不同比重 。 我们可以看到 , 在2010年时 , 中国绝大部分市值最大的公司 , 都是国企 ( 占 到80%左右 ...
中资企业出海投资,主要选哪里?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4-09-12 03:18
先上结论 : 1 - 从2023年开始 , 我国出海 对外投资 ( ODI ) 的规模已经超过了外资对华直接投资 ( FDI ) 。 2 - 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 : 亚洲的 新加坡 和 越南 , 欧洲的 匈牙利 , 以及中美洲的 墨西哥 。 废话不多说 , 直接上数据 。 从上图中的数据 ,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 大约从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 , 已经超过了同时期的外国对中国直接投资 。 在最新 的2024年第二季度 , 对外投资规模达到近4000亿人民币 , 同期收到的外国直接投资规模为2000亿人民币左右 , 两者规模相差近一倍 。 这种倒挂现象 , 是过去几十年没有见过的 。 数据是没有感情的 , 它只是告诉我们真相 , 那就是 : 我国企业出海已经成为趋势 。 当然 , 接下来的问题是 : 为什么企业会选择出海 ? 很多人给出了不同答案 , 但究其本质 , 资本流动的方向关键取决于预期回报 。 也就是说 : 国内的投入资本回报率 ( ROIC ) 不如海外 。 资本家是无国 界的 , 哪里的投资回报率高 , 他就会选择投去哪里 。 国外的资本 , 未必比国内资本聪明 ...